首页 理论教育 守护语林:毛之将附与四书改错

守护语林:毛之将附与四书改错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之将附”和《四书改错》《文学自由谈》1998年第6期刊登了著名散文家牧惠先生《以器识为先》一文。“皮之不存,毛之将附”,就是“皮不存,毛将附”。然而奇怪得很,我在二十多年前因审稿的需要,曾亲自查阅过毛奇龄的《四书改错》。从以上著录中可以看出,毛奇龄的《四书改错》并未失传。看来《四书改错》的毁版确有其事。清圣祖以朱熹配享孔子,时在康熙五十一年二月,毛奇龄将《四书改错》“斧其板”也当发生于此年。

守护语林:毛之将附与四书改错

“毛之将附”和《四书改错》

文学自由谈》1998年第6期刊登了著名散文家牧惠先生《以器识为先》一文。这是他在读了顾炎武《日知录》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以后发表的感想,借古人的言论以针砭时弊,谈得相当深刻,但文中有两处差错,一是语言文字的,一是关于清人著述的。我在这里提出来,与牧惠先生商榷。

中国部分文人,确有略器识而先文艺这种毛病。所谓皮之不存,毛之将附,指的就是这类文人的心态……(第81页)

引文中的“皮之不存,毛之将附”,让人无法理解。按古代汉语教科书的说法,“皮之不存”“毛之将附”中的“之”字是个结构助词,本身并无实义,用在句中只是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皮之不存,毛之将附”,就是“皮不存,毛将附”。翻成白话:“皮不存在了,毛将附在上面。”这就好比说:“身体没有了,衣服就穿在身上。”岂不把人给弄糊涂了?牧惠先生本来的意思可能是想说:“皮不存在了,毛又将附着到哪里去呢?”这句话,语本《左传·僖公十四年》:“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安”是疑问代词,义为“怎样”“哪里”。“傅”通“附”,义为“附着”。后来,有人将“安傅”二字改成意思相同但比较通俗的“焉附”,如清赵翼《剥皮山》诗:“寸草全无山骨露,皮之不存毛焉附?”到了现代,作家姚雪垠长篇小说李自成》中,毛泽东在谈知识分子问题时,引用到这句古语,都写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想“毛之将附”,恐怕应当是“毛将焉附”的笔误吧?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没有提毛奇龄另一件更不齿于人的行为:他晚年专以向清廷献媚为能事,他撰《四书改错》,攻驳朱熹的注解,目的是“他日皇上南巡,当躬进此书以丐圣鉴”。不料后来清廷却以朱子配享孔庙,同时大兴文字狱。这一来,毛被吓破了胆,赶紧把《四书改错》的版子毁了,咱们今天当然无从知道毛奇龄这本书有无学术价值……(第81页)

牧惠先生在这里告诉读者,毛奇龄(以郡望称西河,曾任翰林院检讨)所著的《四书改错》,早在作者生前就被毁了版,今天已经无人能看到了。查《清史稿》和《清史列传》的《毛奇龄传》,确实未提《四书改错》这部书,本传还说“《四库全书》收奇龄所著书目多至四十余部”,但《四库全书总目》中也未收《四书改错》。似乎此书失传已是铁定的事实。然而奇怪得很,我在二十多年前因审稿的需要,曾亲自查阅过毛奇龄的《四书改错》。牧惠先生这一说,引起了我想要弄清问题的浓厚兴趣。

首先得从目录学著作着手。我查了手头仅有的四部有影响的书,结果如下:

《清史稿·艺文志·经部·四书类》著录毛奇龄《四书改错》二十二卷;

孙殿起《贩书偶记》卷三著录毛奇龄《四书改错》二十二卷附录一卷,嘉庆辛未(1811年)金氏刊;(www.xing528.com)

萧一山《清代学术著述表》著录毛奇龄《四书改错》二十一卷(按:“一”或为“二”之误);

《中国丛书综录》第一册著录丛书《四书古注群义汇解》,其中收有毛奇龄《四书改错》二十二卷。该丛书共三种版本,分别刻于光绪十六年(1890)、十九年(1893)和三十年(1904)。

从以上著录中可以看出,毛奇龄的《四书改错》并未失传。毛死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他生前的原刊本是否还在,不得而知,但既然嘉庆、光绪年间能几度重刻,则嘉庆辛未以前肯定是有原刊本流传下来的。据我所知,清代还有人写了专著来批评《四书改错》的,如杨希闵有《〈四书改错〉平(“平”通“评”)》十四卷,戴大昌有《驳毛西河〈四书改错〉》二十一卷,如果真的“无从知道毛奇龄这本书”,那上述种种就无法解释了。

那么,牧惠先生这一差错是怎样造成的呢?梁启超虽然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没有提《四书改错》毁版的事,但他在另一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里却是说到了的:毛奇龄“还有一部《四书改错》,骂朱子骂得很厉害,后来听见清圣祖要把朱子升祀大成殿,赶紧把板(通‘版’)毁了”。梁启超生在清末,不可能亲眼目睹此事,他其实是转述了前贤全祖望的说法。全祖望在《鲒埼亭集·萧山毛检讨别传》(一称《毛西河别传》)中写道:

抑闻西河晚年,雕《四书改错》,摹印未百部,闻朱子升祀殿上,遂斧其板。

原来如此!看来《四书改错》的毁版确有其事。清圣祖以朱熹配享孔子,时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毛奇龄将《四书改错》“斧其板”也当发生于此年。但在毁版以前,书早就印好了几十部(未百部)。这些漏网之鱼后来游进了民间的汪洋大海,成为书商们一再重刻的祖本。梁启超谈了《四书改错》毁版,却忽略了“摹印未百部”的细节,这种语焉不详的转述,便成了后人以讹传讹的源头。

(原载1999-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