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关于这个话题,《咬文嚼字》曾先后发表过两篇文章来讨论。一篇是林帆先生的《又闻“奉天承运”》(2001年第4期),主要谈句读应当怎么断;另一篇是王卫东先生的《也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2003年第5期),附带考证了此语的源头出在《唐会要》中。我认为后者的说法有着明显的差错,需要重新加以考订。王卫东先生说:
明太祖《谕西番罕都必喇等诏》有“奉天承运皇帝教说与……”一语,是为明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一诏书套语始自明太祖朱元璋……
其实,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一语并不始于朱元璋。据笔者查证,“奉天承运皇帝”之称最早出现在唐代的后期。《唐会要》卷十九“让皇帝庙”条记载:文敬太子李■等人死后追封“奉天承运皇帝”之号。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停废此制。
以上两段引文,第一段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一诏书套语始自明太祖朱元璋”,此话完全正确。但第二段又说“‘奉天承运皇帝’之称最早出现在唐代的后期”,就让人不敢苟同了。经查,《唐会要》卷十九的原文是:
文敬等七太子,其中亦有追赠“奉天、承天皇帝”之号,皆已停废。
王先生在引用时,竟然将“奉天、承天皇帝”误成了“奉天承运皇帝”。这一字之差,就像变戏法似的把两个死后被追赠为“皇帝”的太子合成了一个人。
也许有人要问:《唐会要》中“承天”的“天”,会不会是“运”字之讹呢?为了揭开这个谜底,让我们再来看看《旧唐书》和《唐大诏令集》中有关“奉天皇帝”和“承天皇帝”分别被追赠的记载。
《旧唐书·靖德太子〔李〕琮传》云:
奉天皇帝琮,玄宗长子也。本名嗣直……〔开元〕十三年改封庆王,仍改名潭……二十一年加太子太师,改名琮……〔天宝〕十一载薨,赠靖德太子……肃宗元年建寅月九日,诏追册为奉天皇帝。
《唐大诏令集·靖德太子谥奉天皇帝册》云:
故靖德太子琮,庆钟霄极,亲则朕兄,性与天通……敬用追谥曰奉天皇帝。
以上两条文献资料,是唐玄宗长子李琮死后,先被父亲玄宗赠为靖德太子,后又被弟弟肃宗追谥为奉天皇帝的实录。(www.xing528.com)
再看《旧唐书·承天皇帝〔李〕倓传》云:
承天皇帝倓,肃宗第三子也。天宝中,封建宁郡王……日为〔张〕良娣、〔李〕辅国所构(诬陷)……肃宗怒,赐倓死……及代宗(肃宗长子李豫)即位,深思建宁之冤,追赠齐王。大历三年五月,诏曰:“故齐王倓,承天祚之庆,保鸿名之光……敬用追谥曰承天皇帝。”
《唐大诏令集》收有《齐王谥承天皇帝制》,诏书内容与《旧唐书》本传所载完全相同。
这两条文献资料,是唐肃宗第三子李倓死后,先被哥哥代宗追赠为齐王,后又被追谥为承天皇帝的实录。
读了这些可靠的史料,还会有人相信“奉天承运皇帝”之称最早出现在唐代的说法吗?
论定了《唐会要》中的“奉天、承天”不作“奉天承运”以后,问题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奉天承运皇帝”之称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坐实这个正确的观点,我在这里补引两条明人笔记中的资料:
余继登(1544—1600)《典故纪闻》卷一:“元时诏书,首语曰‘上天眷命’,太祖谓此未尽谦卑奉顺之意,始易为‘奉天承运’,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
沈德符(1578—1642)《万历野获编·列朝·更正殿名》:“太祖初定大朝会正殿曰奉天殿,门名亦如之。其后文皇营北京,遂仍其名,毁于火。世宗更其名曰皇极……至隆庆初元,而御史张槚请改仍太祖旧号……按太祖‘奉天’二字,实千古独见,万世不可易。以故祖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遇亲王尊行者,必手秉此圭,始受其拜。以至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太宗继之。”
这两条资料,转录自朱祖延先生主编的《汉语成语辞海》。该书收列条目广泛丰富,大多释义准确,引证翔实,颇便读者。只是所引的《典故纪闻》时代在前,却被放到了《万历野获编》之后,稍嫌不妥。我在这里把它们移换了一下。
我曾和《咬文嚼字》编辑部的同仁们,应邀观赏了上海京剧院精彩献演的历史名剧《贞观盛事》,获得了一次极大的艺术享受。但看到最后一幕,却听内侍宣读的诏书中,出现了“奉天承运大唐皇帝诏曰”这样的台词。生于明朝以前700多年的唐太宗,怎么可能有如此莫名其妙的称谓呢?建议今后再演时把“奉天承运”四字删去,使这部光彩照人的好戏在史实上无可挑剔,精益求精。
(原载2005-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