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何由称“海上”?
晚清以来,地处东海之滨、号称中国第一商埠的大都市“上海”,逐渐有了一个新的别名:“海上”。这个称呼,最初多见于小说家言,例如:
《淞隐漫录·朱仙》:“既抵沪,习贸迁术十余年……徜徉海上,迄无所遇。”
《海陬冶游附录》:“〔小得仙〕住居海上有年。”
《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海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以上三例中的“海上”,显然不是泛指“海面上”,而是确指“上海”这个城市。对此,人们不禁会问:“上海”的这个别称是怎么产生的?“海上”一词原来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
在1999年第1期《咬文嚼字》上,已经有人撰文发表了见解。我在这里想从文字训诂的角度作一点探讨,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今天的上海,在大约一千六百年前的晋代,不过是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它地处吴淞江和黄浦江的下游。吴淞江近海口的一段,古称“沪渎”。黄浦江上游一带则为战国时楚国春申君黄歇的领地,因而其水名称为“黄浦”,也别称“歇浦”“申浦”“申江”和“春申江”。这个依傍两江又濒临东海的渔村,在南宋咸淳三年(1267)正式建镇,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始置上海县,到了清朝中叶,人口已达五十余万。当时,“上海”的别称很多,几乎都同它临近的水名有关,仅见于稗官小说的,就有申、沪、申城、沪城、申江、浦江、歇浦、申浦、春申浦、淞南、淞滨、沪滨、海陬、沪上等十余个,用得最多的是“沪上”一名,例如:
《今世说·言语》:“沪上校书玉烟,慧甚。”
《淞隐漫录·徐慧仙》:“〔徐慧仙〕生于沪上。”
《淞滨琐话·红豆蔻轩薄幸诗》:“避乱至沪上。”
《海陬冶游录》:“余亦丐食沪上。”
“上海”为什么被称为“沪上”呢?弄清这一“上”字的特定含义,就找到了解决别称“海上”问题的关键。
“上”字一般表示“上面”,这是它的常用意义;但它还可表示“边侧”之义,释为“旁”、“边”。这个义项,历来多为人们所忽视,例如: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唯子赣庐于冢上。”
“庐”字此处用作动词,意谓筑室。“冢”指高起的坟。这里,“上”字不能作“上面”解,因为在高起的坟上是无法筑室的。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特地对“上”字解释说:“盖‘上’者,亦是‘边侧’之义。”在冢的旁边筑室守丧,就文从而字顺了。对于引例前一句“孔子葬鲁城北泗上”中的“上”字,司马贞没有作注。其实,这个“上”也应释为“旁边”。因为孔子并未实行水葬,而泗水的上面是无法土葬的,他只能葬在泗水旁边。
一百多年前的上海外滩
如果我们对古籍中水名后带“上”字的词语作一番认真的辨析和查考,就可以发现这些“上”字有许多都应解释为“旁边”。例如:
《史记·范雎蔡泽传》:“秦攻韩汾陉,拔之,因城河上广武。”司马贞索隐引刘氏说:“此‘河上’盖近河之地。”(www.xing528.com)
又《伍子胥传》:“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
又《管夷传》:“〔管仲〕颍上人也。”
按:古有颍上县,但始置于隋大业二年,管仲生活的先秦及司马迁作《史记》的西汉时代不可能有颍上县。故此“颍上”只能理解为“颍水之滨”。
又《郑世家》:“晋悼公伐郑,兵于洧上。”
又《淮阴侯传》:“〔汉兵〕斩成安君泜水上。”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高適《淇上别刘少府》诗:“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
顾兆熊《题临淮亭》诗:“淮上前朝寺,因公始建亭。”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诗:“汉上柳条青。”
苏轼《竹阁》诗:“千亩空怀渭上村。”
以上十例中的“上”字,无一例外都应释为“旁边”。这些“‘水名’+‘上’”的词语,均为泛指水边某一带地方,而不表示确定的地点。但另外有一些“‘水名’+‘上’”的词语,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逐渐演变为某些具体地名的代称。例如:
高適有《涟上..题樊氏水亭》诗。“涟上”本指“涟水旁边”某个地方。但因高適在同一时间所作的《东征赋》中说到自己“投襄贲之邑居”,“襄贲”是隋代的旧县名,唐代已改为涟水县,所以前面诗题中的“涟上”就可确定为“涟水县”。又如:
《淞滨琐话·红豆蔻轩薄幸诗》:“甬上孙孝廉,招余饮莫桂英家。”
《海陬冶游附录》:“〔雪香〕浙之慈溪人,年十三,入甬上教坊。”
甬,指甬江,是流经浙江宁波市的一条河流。“甬上”本意是“甬江旁边”,人们经常以此来指代宁波。久而久之,约定俗成,“甬上”便成了宁波的代称。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来谈谈“海上”的问题了。
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前,上海作为一个地处沪渎之滨的县城,规模虽已不小,但还算不上国际性的繁华大都市,因此人们多以“沪上”称之。然而,到了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廷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带有半殖民地性质的金融业、商业以及各种娱乐行业便迅速繁盛起来,城市规模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沪上一隅之地,靡丽纷华,甲于天下,寰中十有八省,海外一十七国,悉辐辏于此”;“繁盛当为通商各口之巨擘,腹里郡县,万不能及也。”(《海陬冶游附录》)此时,原来的“沪上”一词已不能恰当地反映上海的实际面貌和气派。作为一个面向海外的国际性繁华大都市,自应以浩瀚的大海来作为衬托的背景。于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作为“上海”新的别称的“海上”一词便应运而生了。
(原载1999-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