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又见“白肚皮”
“白肚皮”也许是个笑话,说的是某人名“白月坡”,颇见诗意,想不到排印出来时,却成了“白肚皮”,让人哭笑不得。类似“白肚皮”的笑话,屡见不鲜。这里再说两个。
最近,住在邻近小区的周老师忽然打电话问我:“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时,有没有一个功臣贵戚叫‘大王当’的?”我说:“那是名字还是别号?”他回答说:“不清楚。请您帮忙查一查。”
我当即查了《中国人名大辞典》和《古今人物别名索引》,都没有查到,只好回电告诉他,最后又问了一句:“这个人名你是哪里看到的?会不会搞错?这样没头没脑的问题,我实在无能为力。”
挂断电话后约半个多小时,周老师拿着一本书匆匆找上门来了。那是当代著名杂文家牧惠先生的文集《小报告以外》。翻到其中的《陈布雷之死》一篇,我读到了下面这段文字:
明末不断征敛搞得民穷财尽的崇祯皇帝,眼见大势不好,让太监徐高去动员勋戚大王当捐银劳军。先是“谕嘉定伯周奎(皇上岳父)为倡。奎谢无有。高怫然起曰:外戚如此,国事去矣,多金何益?奎奏捐万金,上少之,勒其二万……诸内官各大书于门曰:‘此房急卖’,复杂出雕镂玩好诸物,陈于市以求售。”(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小报告以外》第158页)
初看“勋戚大王当”这几个字时,我不由得愣了一愣。联系紧接着的下文,这里的“勋戚”显然指崇祯皇帝的岳父嘉定伯周奎,因为他是个有权有势的外戚。那么,“大王当”是他的别号吗?查一下《明史》本传,没有只字的交待,看来不像。再读后文,“内官”二字摄入眼中。这“内官”不就是内廷的宦官吗?众所周知,明代的宦官一直是皇帝身边的势力集团。虽然崇祯登基之初,曾经把大奸魏忠贤的阉党予以铲除,但其他的宦官如张彝宪、高起潜、王应朝、王坤等人,仍然备受信赖和重用,尤其是“督东厂太监王之心家最富,既降,贼勒其资,拷死”。(《明史·宦官传》)想到这些史实,“王当”二字便立即在我的脑海中合成了一个“珰”字。珰,本指用金、银、珠、玉等制成的饰物。据《汉官仪》记载,东汉光武帝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也就是说,冠上插貂尾,附以蝉文的黄金珰,成了位高权重的宦官的标志。以后,“珰”字便借为宦官、太监的代称。“大珰”就是宦官头目或皇帝的心腹太监。可能由于牧惠先生的原稿把“珰”的两半写得开了一点,从未见过“珰”字的手民便将它排成了“王当”。后来的审校者没有发现,于是谁也不懂的“大王当”就这样出笼了。(www.xing528.com)
无独有偶。此后我在查阅《汉语大词典》“丁八”词条时,又发现了一个类似的错误。摘引如下:
【丁八】顶;顶撞。《金瓶梅词话》第三二回:“因把猫儿的虎呐,火烧了两醮,和他丁八着好一向了,这日只散走了哩。”……(1986年11月版《汉语大词典》第一卷142页左栏)
“猫儿”是个人名。“醮”是个量词。中医用艾绒炷点火熏灸病人的穴位治病,一支艾绒炷称一醮。“虎呐”可能是猫儿身上某个部位,但究竟指哪里,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无法可想,只好到《金瓶梅词话》原书第三二回中去找答案。一查下来,真让人忍俊不禁。原来书上印的是“虎口内”三个字,《汉语大词典》却把“口内”合并成了“呐”。这样,“虎口内”一变而成“虎呐”,还有谁能看得懂呢?
两个哑谜总算解开了,却不能不引起我的感慨。本来读得通的“大珰”和“虎口内”,被错排成谁也看不懂的“大王当”和“虎呐”,是怎么在责任编辑眼底下通过的?这里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根本不看校样,不看,当然任何低级荒唐的差错也不会被发现;二是他看见了排错的词语,感到不知所云,但既不想问问作者,也不去查查原书,便大笔一挥签字付型了。其结果只能是把读者打进闷葫芦,让他们无谓地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本文开头提到的“白月坡”被错成“白肚皮”的笑话,我刚听到的时候,实在笑不出来。这样的责任编辑,他的起码的责任心到哪里去了呢?
(原载2002-04,署笔名封常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