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怀人三截(选一)
柳亚子
平原门下亦寻常,
脱颖如何竟处囊?
十万大军凭掌握,
登坛旗鼓看毛郎。
柳亚子(1887~1958)爱国学者。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字人权,号亚,再更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词集》《南社纪略》等。
【注释】
脱颖: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毛郎:指毛泽东。(www.xing528.com)
1932年,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连续取得反“围剿”的胜利,爱国诗人柳亚子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挥笔写下了上面这首诗,热情歌颂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势力不甘失败,最终迫使红军走上了漫漫长征路。
九一八事变前的三次“围剿”与反“围剿”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创立工农红军,在江西、福建及鄂豫皖等地建立了大片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政治影响不断扩大,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因此,蒋介石征服了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内部军事反对派后,即调转兵力开始了大规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战争。1930年2月上旬,蒋介石亲自组织“围剿”中央苏区。他设立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以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兼行营主任,指挥10万军队,用“长驱并进”的战术,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建立了八百里的弧形围攻线,分路进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12月30日,第九路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率第十八师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遭红军攻击,师部及第五十二、五十三两个旅战至黄昏被全歼,张辉瓒也被生俘。第五十师闻讯后,急由源头向东韶撤退,又被红军歼灭一个多旅。其余各师纷纷退却。第一次围剿战争宣告失败。
1931年4月,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对红军的“围剿”。他以军政部长何应钦兼任南昌行营主任,指挥20万军队,改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分兵四路进攻江西宁都等地。1931年5月16日,第五路军的第二十八师和四十七师一个旅在由富田向东固前进时遭红军袭击,经一昼夜激战,大部被歼,残部逃向水南。接
着,北撤的第四十三师、西援的第二十七师一旅、据守广昌的第五师和在建宁的第五十六师,也在红军的攻击下先后失败。半个月自西向东五战皆败,被歼3万多人,何应钦逃回南京。第二次军事“围剿”又被粉碎。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出任总司令,发动第三次对红军的“围剿”。他调集30万兵力,包括5个师的精锐部队,聘请德、日、英国军事顾问随军指导,采用“长驱直入”的战略,分兵两路展开钳形攻势:以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七个师从南城方面进攻;以陈铭枢为右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7个师从吉安方面进攻。左翼集团军的第十四、十一师长驱直入,攻占黎川、广昌、宁都等地后,企图与红军主力决战。红军采取避实击虚、乘退追击的战术,拖敌于疲惫不堪之中;8月,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使敌第四十七、五十四、八师遭到歼灭性打击。9月3日,在广州宣布反蒋的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出兵湖南,蒋介石下令“围剿”部队撤退,红军乘胜追击,在老营盘和方石岭歼其第九师一旅和第五十二师全部,共歼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第三次“围剿”战争又告失败。
粉碎第四次“围剿”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从1932年6月起对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他调集63万兵力,自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坐镇武汉亲自指挥,先以主力24个师零5个旅进攻鄂豫皖和洪湖地区的红军,解除红军对武汉的威胁。1933年1月底,蒋介石亲赴南昌,决定采取分近合击的作战方针,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2月到3月,又分兵三路进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以陈诚指挥的中路军12个师为主力,向广昌进攻,第五十二、五十九师深入宜黄地区时遭红军攻击被歼大部,第十一师在草台冈被围歼大部,第九师突围时被歼一部。其余各师乃退向黄陂、宜黄。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军事“围剿”被粉碎。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向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战争。他先开办了庐山军官训练团,对中初级军官进行政治军事轮训;又从国外购买了大批新式武器;然后采用“层层筑堡、逐步推进”的战术,分兵三路向赣南进攻。先占黎川,打开了根据地北面的门户。由于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采取消极防御战略,与“围剿”的军队打拼消耗的阵地战,使红军伤亡很大,广昌等地先后被占,根据地逐渐缩小。红军奋战一年,仍未能打破“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退出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