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烝民,
其命匪谌?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注释】
烝民:即众民、民众。
命:命运。
匪:不。
谌:善。
靡:非、发。
鲜:少。(www.xing528.com)
克:能。这两句是说厉王即位三十年后任用谗臣专利,是有始无终。
《诗经·大雅·荡》是周朝大臣召穆公斥责昏庸无道的周厉王所作的一首诗。历史告诉我们,周朝从穆王时期就已经走下坡路了,经过共、懿、孝、夷四王,到周厉王即位时,西周国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厉王实行的专利政策更是引发了声势巨大的国人暴动。
恭王灭密
穆王死后,他的儿子即位为恭王。周朝经过穆王时期的挥霍浪费,到恭王时就没有那么雄厚的财力了,恭王不能像昭王和穆王那样到远方巡游,只好在京城附近游玩打猎。根据《国语》记载,有一天,他来到镐京附近的一条小河边,河边有一个叫密的小国,当时的国君叫密康公,他听说恭王驾到,赶紧迎接陪同他观光游览。密康公是一个非常英俊潇洒的人,就有三个漂亮的妙龄女子跑到他那里,密康公也很喜欢她们。听说恭王前来,康公的母亲就让他把这三个女子献给恭王。说你一个小国诸侯,根本没有资格享受这种艳福,恐怕当今国王都不一定消受得了,为了避免灭亡的命运,你最好把她们献给恭王。可康公太喜欢这三个女子了,舍不得献给恭王。后来恭王知道后,就在一年后灭了密国。
恭王死后,懿、孝、夷王先后即位。在这期间,周王朝的力量日益衰落,而且各地的诸侯特别是戎狄蛮夷部落经常侵扰,弄得周朝疲于应付。连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周朝元气大伤。再加上天灾人祸连绵不断,统治者贪图享乐,加重赋税剥削,致使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到周厉王即位的时候,终于酿成了国人暴动。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厉王是一个生性贪婪残暴、生活腐化的人。他任用很会搜刮钱财的荣夷公主管财政事务。荣夷公提出一种由王室垄断山林川泽的办法,禁止人民随意上山打柴捕猎,这就引起了广大平民的不满。有一个叫芮良夫的大臣向厉王进谏,说财物都是上天所赏赐,不是让天子独自享受的。你要是那么做,肯定会引起人民的公愤,国家就不会长治久安。如果重用荣夷公,天下就会衰败。但是厉王根本听不进忠臣的话,致使民怨沸腾。
当时的大臣召公听说了下层人民的言论,就向厉王如实做了汇报。厉王听后火冒三丈,就让一个卫国的巫师负责监视人民的言论,并下令说,如果有谁再敢诽谤朝政,格杀勿论。人们都不敢再讲话,各地诸侯也都不再来朝见了。人民都敢怒不敢言,在大街上见面只是“道路以目”。这样,厉王再也听不到老百姓的话了。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样堵住人民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民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然后采纳其中好的建议。这样,天子处理国政就少差错了。”厉王不以为然地说:“我是堂堂天子,那些无知的愚民只能遵从我的命令,怎么能让他们随便议论!”他对召公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继续一意孤行。
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
三年以后,国人暴动终于爆发了。老百姓就像决了堤坝的洪水一样涌向王宫,他们手持武器,前呼后拥地包围了厉王的宫殿。厉王看到形势不好,早就逃到一个叫做彘的地方躲了起来,在那里过了十四年,一直到死。厉王逃走后,太子静在慌乱中逃到了召公家里。国人听说以后,就追到召公家,要他交出太子。召公看到国人一定要杀死太子才能发泄一下心头的怨恨,就想办法救太子。他对家人说,从前我多次规劝厉王,厉王拒绝纳谏,才招来今天的祸患。太子是未来的天子,当然也不能交给国人。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儿子当成太子交给了国人杀死了。召公用自己儿子的生命保全了太子的性命。
暴动的国人对召公等大臣并没有什么不满,因此在杀死“太子”以后,就散开了。朝中没有天子,但大臣们不敢把厉王接回来,也不敢让太子即位,只好由周公和召公暂时掌管政权,号称“共和行政”。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是我国有确切的历史纪年的开始。
关于共和行政,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共伯和摄政,他因为推行仁义而在诸侯中享有盛誉,也有人说这个共伯和就是当时卫国的国君卫武公。“共和行政”维持了十四年,直到厉王病死、国人的怨恨平息之后,周公和召公才拥立太子静继承王位,就是周宣王,西周王朝迎来了一线转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