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办公室虽小,却蕴含着政治玄机
办公室是我们工作的地方,表面看似平静,其实是暗流涌动。你若想在办公室很好地生存,除了要有很强的做事能力外,还应当学会一些与人谋事的方式,掌握一些办公室政治的原则,这样才能知己知彼、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才不会被他人算计。
流言止步,做个明明白白的清醒者
在职场上,说人坏话、搬弄是非是一大忌。同事们聚在一起,最喜欢谈论的就是那些不在场同事的是非。一提到这些道人长短、论人隐私的话题,大家就显得兴致勃勃,现场的气氛也随之热烈起来。但是,这种无聊的话题却一点也不值得声张。不论你提出的话题有没有恶意,到最后都会变成让人不舒服的坏话。而且,这种搬弄是非、道人长短的话很容易传到对方耳中。即使听到这些话的人并非故意地去传播,还是会直接或间接地传给当事人,而且往往已被加油添醋,不堪入耳,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千万别让自己成为流言的策源地,要与那些爱议论他人是非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洁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子,就像她最钟爱的白色一样。大大的眼睛,白净的小脸蛋上每天都挂着微笑。刚刚大学毕业,洁就顺利进入了某商贸公司,成了一名文员,谁知却不幸地被卷入了办公室的流言蜚语中。
没有任何工作和社会经验的她,很希望尽快和大家打成一片。其实,公司的业务还是非常繁忙的,大家整天都忙忙碌碌。不过,洁很快发现,同事们有个坏习惯,那就是大家都喜欢飞短流长。
洁知道这样做不对,也很讨厌这种行为,但是也不便当面制止他们。很多时候,同事们在不断地说,她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前不久,同事们在讨论老总是个吃软饭的家伙,要不是依赖着老婆娘家的支持说不定现在还不如他们呢!就在同事们口若悬河的时候,老总出现了,一脸怒气地来到办公室。从此,老总看到当时在场的几个人,都是一副冷峻的表情。
这无疑让洁刚刚开始的职场之路布满冰霜,她心焦不已。不过,她并没有急于向老总解释,而是在同事们说是非时悄悄地走开。比如午休,洁吃完午餐宁可趴在办公桌上睡觉,也不再“旁听”。
渐渐地,洁得到了老总的信任,并委以重任。而那些道人是非的同事却因再一次无中生有,超越了老总心理承受的极限,在付给他们遣散费后,提前解除了他们的合约。
其实现代社会中的现代组织,人与事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微妙神秘,要想完全脱身,置身于一切流言之外是不可能的,几乎很少有人能一生都不曾被人造谣中伤过,但我们必须相信:别人的嘴巴长在别人的脸上,不可能管得了;但自己的耳朵却是长在我们自己身上,完全有可能让它去少听;更重要的是,手脚是在自己身上的,自己勤快些做事,以行动成果来对抗流言蜚语是最有效的。无论如何,请相信这样一条真理吧:“说闲话者,终被闲话所累!”
所以,面对办公室的流言还是小心为妙。那么当你面对流言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1.看清楚流言背后的真相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流言都是某人为了发泄心中不满,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为了满足某种阴暗、狭隘的心理,而造谣生非,来践踏别人的人格、毁坏别人的荣誉,这种行为是令人极其厌恶的。曾经有人描述流言的性质:“言者捕风捉影,信口开河;传者人云亦云,添油加醋;闻者半信半疑,真伪难辨;被害者莫名其妙,有口难辩。”可以说流言本身就是一种恶性循环,唯有智者才能化解。因此,当你面对流言时,你一定要将自己从流言传播的恶性循环中排除。
从某一角度来说,流言也是一种信息。当你听到有人传播自己的谣言时,你就应该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做过什么事,或是说过什么话,让对方不顺眼、不顺耳,静思是否属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从流言中你可以知道公司里一些内部情况,比如说,公司的人事调动问题,如果你有幸被选为候选人的话,那你就可以捷足先登,争取该职位;如果在流言中能了解到上司的喜好,这样对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帮助。
2.坚决不做流言的传播者
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流言,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制造流言的人固然可恶,传播流言的人更可恶,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助纣为虐”。流言之所以能流传下去,其原因就是传播者造成的。因此,坚决不做流言的传播者的人,才是最明智的。
3.传播流言有什么危害呢
第一,喜欢传播流言的人,会让人看上去不可信赖。
当你散播有关同事、老板及公司的流言时,也许自己只是感觉好玩而已,但是事实上,你已经为自己制造了一种“不值得信赖”的危机,而且这种危机会伴随你在公司的每一天。
简妮是一名为众人所认可的员工。她很有才华,工作十分积极,公司高层曾一度考虑将她提升到管理层。然而,她却有个“爱好”——经常与他人议论各种消息,喜欢传播一些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正是她的这个爱好成了她职业生涯的祸端。
在公司看来,她喜欢四处传播流言的毛病,对公司的隐私构成了威胁。因为他们认为简妮并不值得信赖,如果晋升她的职位,新岗位上诸多敏感信息,万一被她泄露出去该怎么办?最终,她的“长舌”剥夺了自己的晋升机会。
许多年以后,她仍然与晋升无缘。虽然如此,她仍不知道是什么挡住了自己的晋升之路。
直至被开除的那一天,她才知道是自己的“长舌”惹下了大祸。
第二,经常传播流言蜚语的人,在毁人名誉的同时,也毁了自己的名誉。
当别人正津津乐道地听你说别人的长短时,他们也许在内心深处早已充满了对你的轻视和鄙夷。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人轻易相信你说的话了,哪怕那是真话。这又何尝不是自毁前程、得不偿失呢?
所以,远离那些爱传播流言的人,任何流言蜚语传到你的耳中,都不要让它再继续存在。无论如何,及时停止对于流言的传播,会为你带来很多的好处。
当你置身于人事复杂的职场中时,要想完全脱身,置身于一切流言之外是不可能的,几乎很少有人能一生都不曾传播流言,或是不曾被流言中伤过,但我们必须明白,别人的嘴巴我们管不了,但自己的嘴巴,你完全有可能让它去少传。因此,管好自己的嘴巴,做个停止流言的智者。
自救之道
流言蜚语可以杀死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虽说有“谣言止于智者”的忠告,但智者毕竟很少,流言总是会被传来传去,最后变成了伤人的利剑。所以,当办公室出现流言时,最好远离流言,不传播流言,才不会被人小看,毁了自己。
玩笑无度,会惹火烧身
一个玩笑,由两部分组成:开玩笑的人和玩笑的对象。可生活中有些人或有些事是开不得玩笑的,应把握分寸和场合。在办公室内或会议间歇时,同事之间相互开个善意的、恰当的玩笑,可以调节、活跃严肃的气氛,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增进彼此间感情的和谐。一个团队集体中有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就像引擎有了润滑剂一样,和谐、顺畅,工作于其中的成员每天都是开心、舒畅的,这样的人,带给团队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凝聚力,他是团队的一个活宝。同样的,经常成为玩笑对象的人,也是团队的活宝,更是欢乐的源泉。
自然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开玩笑亦是如此。开了过头的玩笑相对于玩笑的对象,尴尬、沮丧甚至愤怒,影响了同事之间的感情,同时也给团队的气氛造成了紧张与压抑,甚至损害办公室成员之间的团结,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可能是开玩笑的人始料不及的。
欢欢是一家公司的外勤人员,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脑子灵活,言辞犀利,还有丰富的幽默细胞,无论到哪儿都是颗“开心果”。但如此可爱的欢欢,却得不到老板的青睐。
欢欢工作时非常努力,有一次她加了一整夜的班,第二天一大清早赶到公司。满身疲惫的她被领导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通,说她工作不够仔细、状态差,等等,任她怎么解释都不行。欢欢委屈极了,向比较谈得来的办公室“白骨精”请教。对方反问她说:“想想你平时有没有在言词上对老板不敬啊?”
这么一问,欢欢想起来了,自己平时就爱与同事开玩笑,后来看老板斯斯文文,对下属也总是笑眯眯的,于是她胆子一大,就开起了老板的玩笑。有一天,老板穿着一身新西装来上班。别人都是微笑着对老板说:“您今天真精神啊!”只有欢欢夸张地大叫:“老板,你今天穿新衣服了!不过款式好像是去年流行过的啊!”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老板的脸色真是特别难看。
还有一次,欢欢带着刚刚谈好的客户和协议来找老板签字。看到老板龙飞凤舞的签名,客户连连夸奖老板:“您的签名可真气派!”欢欢听后又是一阵坏笑:“能不气派吗?我们老板可是暗地里练了三个月了!况且这是他写得最多的文字。”此言一出,老板和客户都陷入尴尬。
想到这些,一向快言快语的欢欢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原来这就是她虽然聪明能干,却无法受到重用的原因。
看来,办公室玩笑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却也是惹火上身的导火索。所以,在办公室这个无风还起三尺浪的地方要注意开玩笑的艺术,哪怕是最轻松的玩笑话,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当然也不是要你死气沉沉,三缄其口。想让玩笑起到有利无害的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开领导的玩笑
你一定要记住,领导就是领导,不要企求在工作中和他成为朋友。即使你们以前是朋友或是同学,也不要和领导开玩笑,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下,更要注意。
2.不要拿同事的缺点或不足作为开玩笑的材料
在某机关办公室,大家给张干事起了个外号“亮仔”,只因他头发少,而且秃顶。对于大家送给他的外号,他不仅不生气,还说在办公室里数自己最帅,无愧“靓仔”的称号。
人无完人,在任何场合下都不要拿同事的缺点或不足开玩笑。你不要以为你跟对方很熟悉,关系很好,就可以随意地取笑对方。
取笑别人的缺点是不道德的行为,而且如果被开玩笑的是个很敏感的人,那你的玩笑不仅伤害了他,还会毁了你们之间的友谊。
3.和异性开玩笑的时候不可太过分
在工作之余,开个玩笑可以调节紧张的气氛,异性之间开个玩笑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但要记住,异性之间的玩笑不可过分。尤其是男士,不可在异性面前说黄色笑话,或发一些暧昧的短信。那样的话会降低你的品位和人格,甚至异性会觉得你的思想不健康或是图谋不轨,而不愿和你交往。
4.不可总是和你的同事开玩笑
开玩笑要把握好度,所谓过犹不及。如果你老是跟同事开玩笑,就会给人留下你不够庄重、不够踏实的印象。即使你说的是实话,同事也会误以为是玩笑话,就如《狼来了》故事中的那个小孩一样,玩笑话你说得多了,即使有一天你说的是真的,别人也误以为是玩笑,一旦误了事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其他禁忌,比如晚辈不宜同长辈开玩笑,男性不宜同女性开玩笑,不宜和性格内向的人开玩笑,等等。
总而言之,开玩笑一定要看对象。由于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同样一个玩笑,能对甲开,不一定能对乙开。所以,开玩笑的前提是要了解对方,如果只是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碰钉子是早晚的事。
自救之道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免不了要开些玩笑,以融洽关系、沟通情感,给生活增添些乐趣。在职场这种较严肃的场合中,开玩笑不是闹着玩的,哪怕是最轻松的玩笑,都要把握好分寸。所以,可开可不开的玩笑,最好不要开,这样既保住了自己,也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与“红人”相处,争道没任何好处
在职场上,许多人都不自觉地跌入一个陷阱,认为只要工作绩效出色,也讨了上司的欢心,那加薪晋升就指日可待。至于上司身边的那些“红人”,没有必要把他们放在心上,跟自己也没什么直接关系。事实上,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甚至让不少人在此处栽了跟头。一位父亲在退休的那一天忠告他的儿子:“永远不要和红人争道,那些人都是魔鬼。”这话虽纯属个人观点,可又不无道理。看看你身边的事,就会发现,与“红人”争道的没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红人”可以借上司这把尚方宝剑,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你斩除。
几乎所有的上班族都有过这样的牢骚和困惑:瞧那小子,典型一个“哈巴狗”,见了上司那副点头哈腰的丑态,实在让人看不惯,可这样的人又偏偏“红极一时”,这世界怎么就总是“小人得势”?到底要不要与上司面前的“红人”斗?不斗吧,他实在是仗势欺人,显得自家懦弱;斗吧,又怕自己丢官弃职,得不偿失。这让我们左右为难,大伤脑筋。
小孙和小朱在同一家工厂的同一个车间上班,俩人都是技术骨干,但俩人比起来,小孙更会讨厂长的欢心,是厂长面前的“大红人”。
最近厂里出台了一个新规定,上班期间不准听MP3,一旦被发现,罚款一百元。
那天,厂长来视察工作,远远看见小孙正戴着耳机、摇头晃脑地哼唱歌曲。厂长喊了两声,他仍没反应。于是厂长走过去,轻拍一下他的肩膀。小孙漫不经心地转过头,发觉是厂长,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并且赶快摘下了耳机。
“下次注意点!”厂长面有不悦,但并没发火。
正待转身离开之际,厂长发现小朱也在听耳机。
“小朱,你在干什么?这是上班时间!”厂长一声大吼,吓得小朱赶紧卸下耳机,将MP3塞进了裤兜。
“还藏什么藏,给我!”厂长又是一声大吼,将小朱的MP3收缴走了。临走的时候还说“按规定罚款一百”。
事后小朱越想越不服气,就找到厂长理论:“为什么我跟小孙都听MP3,不罚他却罚我?”
厂长说:“因为他听MP3是为了激发思考,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在听MP3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你是纯娱乐,耽误工作。”
小朱正想反驳,厂长又说:“想干就好好干,不想干就走人,别那么多事。”
这样的领导在职场中并不鲜见。对于同一件事,普通人若犯了错误那就是错误,而“红人”的错误在上司的眼里不一定就是错误,可能还是优点。
所以,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职场,都应当明白,如此“红人”的存在必有其道理。在自身谋求发展的道路上,上司是你晋升的决定者,但是背后还有不少对这个决定施加影响的人,上司身边亲近、信任的人更是关键。我们不仅要懂得将成绩表现给上司看,更要懂得与上司身边的人交往。如果能让那些对上司极具影响的人为你美言,那效果自然无穷。
当然,上司身边的“红人”或许让人不齿,但是别不屑同他们交往相处,其实“红人”原本是常人,更是俗人,他们对他人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但是也有积极的一面,关键就在于如何与他们相处。平时与红人交往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红人”们通常心思细密、心机很重,和他们讲话要多点心眼。谈话的范围最好是围绕自己工作上的纯技术性的问题展开,只谈事不谈人。
第二,“红人”绝对没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那种大度和雅量。因此任何带刺的话千万别说,否则对方定会记仇,弄不好还会放支暗箭伤害你。
第三,“红人”多半都长了一双利眼,他们往往能抓住细节不放,喜欢从鸡蛋里挑骨头,因此,在平时和他们交往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小心,不要在他们面前留下什么把柄,以免被“红人”抓了小辫子。
自救之道
在上司的眼里,“红人”总是对的,如果跟“红人”过不去,那就是跟上司过不去;跟上司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跟自己过不去,就等于自己摔碎手中的饭碗。所以,与“红人”相处,要想自救,就不要和红人争道。
听得逆耳之言,收获似锦前程
忠告对于帮助他人和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反过来讲,不能给予别人忠告的人不是真诚的人。这种人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对方。也就是说,不关心别人的人不会给予他人忠告,也同样得不到忠告。
但是由于一般人受感情支配,即使内心有理性的认识,仍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而难以听进理性的忠言。如此一来,好心未必能办好事,真心话未必人家就爱听,正所谓忠言逆耳。即使确实是为别人着想,也没有人愿听那些刺耳的话。
但职场生涯似乎总是在否定和肯定之中载浮载沉,不管是来自别人,还是源于自己心底。因此,不必厌恶别人的否定,换个角度想一想,这是在帮助我们前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当听到别人在谈论我们的缺点时,先不要急于辩解,让我们放聪明点更谦虚一点,我们可以大度地说:“如果让他知道我其他的缺点,只怕他还要批评得更厉害呢!”当我们因恶意的攻击而怒火中烧时,何不先告诉自己:“我本来就不完美,这个批评可能来得正是时候,如果真是这样,我还应该感谢他呢。”
纵观历史,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都勇于接受批评意见。他们从善如流,能够吸取众人的智慧,避免自己的失误,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唐太宗时有位大臣叫魏徵。他不畏皇权,敢于大胆指出唐太宗的短处。据说他一生进谏达200多次。有一次,太宗把一只小鸟托在掌中玩耍,正巧魏徵经过,他急忙把鸟藏在怀里,竟把鸟闷死了。不料这一切已被魏徵看在眼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太宗的错误。魏徵死后,太宗十分难过,他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是的,正是由于有了魏徵这面“镜子”,唐太宗才成为一位贤君。而三国时,袁绍不采用手下谋士的意见,一意孤行,导致了“官渡之战”的惨败,并最终全军覆没;刘备急于给关羽、张飞报仇,不理会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贸然进攻东吴,而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而归。
可见,能够正确听取别人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初涉职场的人。因为初涉职场,经验欠缺,脚跟未站稳,而大多都被幼稚的心理蒙蔽了理智,那就是所谓“自尊”。为了维护那不理智的自尊,一个小小的冲动就有可能让你摔个大跟头,甚至影响你一生。所以,在待人接物时,应冷静对待,虚心学习,从别人的批评中吸收有益的东西,一定会在职场上有很大的发展。
那么在办公室里,当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听到逆耳之言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当你的谈话受到无理的顶撞,你该如何做出反应?
1.不失态
当逆耳之言向你袭来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考验你做人态度和处世修养的时候。当然,你若能做到坦然处之是最好的了。可事实上人们又往往不易做到这点,逆耳之言会在你的内心激起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又会表现在面部表情上。应该说这种内心和外表的变化都是正常的,但是这种变化应该有个限度,这种限度就是一个人的分寸感,素质、修养的结合体。应该把这种限度控制在一定的情理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是表现失常,这种失常的表现就是失态了。一个人的失态往往是在感情冲动的情况下发生的,严重者会失去自控能力。这些都是在社交场合应竭力避免的。
2.不失言
听到逆耳之言,感情一冲动,一失态,紧跟而来的就是失言。失言只能引起激烈的争论,使矛盾升级,很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同时也造成自伤。建立信任难,破坏这种信任则很容易,而一旦要重新建立就更难了。在人为地造成尴尬的局面时,应以一种相互谅解和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听到逆耳之言时,应冷静地多想想对方的话是否有根据,应采取一种得体的方式作答。
3.不失礼
失态、失言必然会带来失礼。平心而论,对你提出意见和看法,本身就是对你的一种尊重,你应该对他表示感谢。至于对你有某些误解,你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和消除,如此方显大度,不失礼于人。
总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应当是被批评者对待批评的态度。我们也必须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当对方有一个正确的意见交给你,无论是好意或恶意,你将它接受下来总是不会吃亏的。
自救之道
一个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无大碍。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而由小错到大错,由大错到不可救药。可以说,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能够接受批评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自救。
在同事的心里种下真诚
同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每一个工作日,同事和你相处的时间最长;你的生日到了,同事会送你温馨的小礼物;你被领导批评了,同事会在一旁给你安慰;逢年过节,同事会给你送来亲切的问候。同事在我们的世界里,并不仅仅是一起工作的人,他们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朋友,是我们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许,职场上的尔虞我诈早已使我们习惯了披着圆滑世故的外衣过活,在这个弱肉强食的领域,谁都不肯也不敢付出自己的真心。可是,越是冷漠的地方,越需要人心的温暖,而职场更是一个需要温暖的地方。只要我们不吝啬自己真诚的关心,那同事的心,即使是冰山,也会被一点一点地融化。
穆言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做编程工作,有一天他去医院找一位医生朋友,却意外地在朋友的办公室遇到了公司的同事魏蓝。
魏蓝见到他有些意外,却什么也没说就走开了。后来,穆言从医生朋友那里得知,魏蓝有先天性心脏病,今天到医院是做例行检查的。
穆言一下子震惊了,自己虽然与魏蓝不熟,但从没在公司听说过她有病,而且她在单位那么开朗,一点都不像有病的样子。医生朋友还告诉穆言,有心脏病的病人要经常喝水,还要保持身心愉悦。
穆言在公司看到魏蓝的时候什么也不说,好似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一样。可是,公司的同事却惊奇地发现,每天早晨,魏蓝的办公桌上都会有一杯热水,还多了一盆仙人掌。大家笑着说有人在追求魏蓝,并问她这位追求者是谁,魏蓝却说不知道。
其实,魏蓝知道水是穆言放在她办公桌上的,仙人掌也是穆言送的,但她明白,这并不是追求,只是鼓励,因为仙人掌的花语是坚强,穆言只是在默默地关心自己的同事。
再见到穆言的时候,魏蓝趁别人不注意,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穆言微微一笑,说:“不客气。”
真诚地关心你的每一位同事,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他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在他们生病时送去你真诚的慰问,在他们感到疑惑时提出你真诚的意见,在他们满腹委屈时做忠实的听众。要像家人一样尊重、关心这些在职场上和你并肩作战的最可爱的人们。
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事,心中就不能有等级贵贱之分。如果你真诚对待的对象只是公司的老员工或领导,那你的关心就很可能是别有用心。这样的你,很有可能会成为同事们厌恶、排挤的对象。但是,如果你连扫地的阿姨、看门的大爷也能真心相待,那大家就会认为你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而这样的人,大家也乐于结交,乐于支持。
许诺在单位里是出了名的好心肠,如果哪位同事生病了,她就会热心地陪她去看医生;如果有人因为加班不能接孩子,她就会说自己正好去那附近办事,可以顺便帮这位同事接孩子;如果谁和恋人吵架了,她就会给他们当和事佬儿,给他们拉红线;如果……
许诺真心关心着每一位同事,而她的真心、真诚也感动着公司的每一位人,大家相互包容,把关心彼此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在这种和谐友爱的氛围中,公司的业绩也蒸蒸日上。
其实,许诺不仅心肠好,她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她总是能很轻松地就把难缠的客户摆平。
有一天,经理在开会时明确表示要在同事中选拔一位有能力的人做主管,要大家投票选举。公司共有五十人,竟有四十六人选许诺,许诺自然毫无争议地成了公司的新主管。
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的助推器,可以使自己步步高升,许诺的故事向我们证明:职场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尔虞我诈、自私自利的,只要你真心实意对待每一位同事,大家也会真心希望你将来能有好的发展,并在适当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
闭上眼,想想你的同事,他们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你们曾为了公司的一个重要活动连续好几个晚上加班到深夜;你们曾一起奋战,共同抵抗公司的竞争对手;你们还曾在周末的时候一起到郊外去烤肉。回想种种往事,难道你不觉得同事就像家人一样值得珍惜和保护吗?对于这些曾经与我们同甘共苦而将来也将和我们并肩作战的同志,难道我们不应该真诚地关心一下吗?
自救之道
真诚关心你的每一位同事,你的同事也会真诚地关心你。付出一份关心,你就会收获一颗真心,而用真心包裹着的你们的友情,也将坚不可摧。这份友情,在你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也会在你危难时将你紧紧托起。所以,真诚是自救的最佳途径。
不是所有笑容的背后都充满着善意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叵测,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就好比不是所有的笑容都是善意的,不是所有的帮助都是真诚的一样。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很难猜到表面背后的真实。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次,魏王赠送楚王一位美人,姿色艳丽,热情大方,一下子把楚怀王给迷住了。
郑袖非常伤心,眼见被人横刀夺爱,大有被打入冷宫之险。但郑袖表面上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既不向楚王啰嗦,也不发半句牢骚,并且对那位新夫人表示特别的好感。新夫人爱好什么衣服,喜欢什么玩物,郑袖一定给她办到;她要想把房子怎样布置,郑袖也很快给弄好。对新夫人的关怀,郑袖比楚王还周到,像婢女服侍主人一样,无微不至;她还在楚王面前,大赞新夫人的好处。
新夫人对这位老姐也非常感激,时相过从甚密,凡事都要找她商量,亲昵地以姐妹相称呼。
“姐姐!”新夫人说:“我非常感激你对我这么好!”
郑袖说:“这算什么,咱们姐妹共事一个丈夫,正所谓骨肉相连,不分彼此。再说丈夫为一国之王,日理万机,我们做妻子的,应该多方体贴他,使他的疲劳有一个放松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把家事处理得和谐,不是在折磨丈夫吗?妹妹,你能够这样给丈夫快乐,我也快乐哩,我得感谢你才对!”
新夫人听了这番话,感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说:“姐姐的话过重了,妹妹实在担当不起,还请姐姐经常教导我,指导我怎样去增加丈夫的快乐!”
“何必客气,看在丈夫的分儿上,我们凡事要有商有量,那丈夫就没有什么不快乐的了。”
楚王见这一对如花似玉的夫人相处得这么好,心里也十分高兴,说:“女人大多凭美貌去博取丈夫欢心,且酸劲十足。但我的第一位夫人不会这样,她真能体贴我,晓得我喜欢新夫人,她竟比我更喜欢,简直比孝子侍亲、忠臣侍君更好。”
郑袖知道楚王绝不怀疑自己吃醋了,暗自高兴。有一次,和新夫人闲谈的时候,似无意地告诉新夫人:“大王在我面前说你可爱极了,又漂亮又聪明,又温柔体贴。只有一点,大王嫌你的鼻子略尖了点儿。”
“那怎么办呢,姐姐?”新夫人摸一摸鼻子问。
“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郑袖依然若无其事地回答:“你以后见到大王时,轻轻把鼻尖掩一掩不就行了吗。”
新夫人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以后每次见楚王时就把鼻子掩起来,楚王觉得很奇怪,又不便当面相问,便问郑袖:“为什么新夫人每次见到我时,就把鼻子掩起来?”(www.xing528.com)
郑袖诚恳地说:“我也听她说过,可是——”她向楚王飞一媚眼,欲言又止。
“你说吧。”楚王追问:“夫妻间还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吗?就算说错了,我也不会怪你。”郑袖装出害怕的样子,低声说:“她说你身上有一种恶心的臭味。”
“啊!我身为国王,身上竟有臭味?她会讨厌我?岂有此理。”这位喜怒无常的楚王发怒了,猛力把桌子一拍,狠狠地咆哮起来:“来人哪!快去把那个贱人的鼻子割下来。”
新夫人的容貌被毁了,郑袖的情敌被打倒了。
可怜的美人,至死都不明白自己被杀的原因,就是待她如亲姐妹的郑袖的陷害。
世上最让人可怕的是那些笑里藏刀的人。表面上和你很友好,待到你放松戒备的时候,在暗处狠狠地捅你一刀。故事中的郑袖无疑就是这样的阴险人物。
在职场,我们也会经常看到,有的人外表看来很温和谦恭,基本上从不发怒。不管对谁,整天都堆出一副笑脸,给人的感觉是什么都不计较的笑面虎,但实际上是个气度狭小、喜欢猜忌、阴险狠毒的小人。当然,是不是表里如一,还需要你用点心去观察。
一般情况下,凡是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多是内藏杀机的之人。笑里藏刀是小人常用的计谋,小人在和同事交往过程中,面带微笑,好像大度,实际上并非如此。这类人就想利用表面上的假象迷惑别人,内心是想让别人服从自己,以便在自己设计好的圈套里行事,达到自己获得利益的真正企图和目的。
洋洋初到公司上班的时候,很不适应办公室的生活。因为同事之间的关系略显冷漠,只有李德对人热情和善。自然而然,他和李德的关系很好。
在交往的过程中,洋洋发现李德的朋友并不多,周围的同事也不怎么搭理他。洋洋也没多想,继续和李德来往。
有一次,老板布置了一项任务,准备在公司内进行一次设计大赛,洋洋报名参加了比赛。
洋洋为了能让自己的设计更新颖独特,就把自己的构思跟李德说了。在设计的过程中,李德也很热情地给了他一些建议。最后洋洋的设计出来了。他把自己的设计交给了老板。就在比赛开始的头一天,洋洋接到电话说,他的参赛资格被取消。洋洋正想问对方原因时,对方已经挂了电话。
洋洋赶紧找到老板,本想老板能跟他说清楚,可刚进老板的办公室,老板就说:“你的设计的确很好,看过你的设计后,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前途的人,本来我也打算等设计比赛结束后,好好培养你。可是你令我太失望了,你竟然是个弄虚作假的高手。”
洋洋听得是一头雾水,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弄虚作假了。老板喝了一口水,继续说:“这次设计大赛,就是给大家提供一次互相学习的机会,也不是说非得分出个你高我低来。你说你也没有必要拿李德的设计,当作自己的成果啊。”他一下子听明白了,李德盗用自己的设计,反咬一口说是自己盗用他的。
面对李德的无耻,他无能为力;面对老板的误解,他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这让洋洋很痛苦。
“不要脸”是人们形容某些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时常说的话。在职场中确实有这样的人,当一个人觉得另一个人可利用的时候,就会为他做许多事情,以取得信任,不过,最终目的依然是为自己牟利;一旦这个人没有了利用价值,他就可以轻易地出卖对方,全然不顾曾经的“交情”,让人既厌恶又痛恨。
所以,在职场中,你要擦亮双眼,看清楚笑容背后的真实目的,保护好自己。
自救之道
笑脸是表达内心活动的一种方式,我们都喜欢看到笑脸,也喜欢常把笑容挂在脸上。但在职场中,你要擦亮双眼,分辨哪些笑脸是真诚的,哪些笑脸是虚伪的,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应。如果看到别人的笑脸自己就灿烂,总有一天你会哭丧着脸。
结识贵人,为职业加上保险
在职场,你要试着找到一个“梯子”往上爬,因为靠你自己一步一步往上走是很慢的。什么是你可以用的“梯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职场贵人。
那么贵人到底是什么?而哪些人又能成为我们职场中的贵人呢?通常我们所说的“贵人”是指某位身居高位的人,也可能是职业技能、经验、专长等各方面比我们略胜一筹的人。但有一个很有趣的理论说,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都只要通过六个人就能联系上。如果我们不仅仅把“贵人”定义为位高权重的人,就会发现职场之上,贵人范围很广,只要有心,几乎可以说是处处有贵人。他们也许是领导,也许是同事或朋友,甚至有可能是下属。因此,要想得到贵人相助,平时在与人相识相处之时,千万不要带着势利眼和功利心,广结善缘,让大家喜欢,是培养贵人的前提条件。
是的,贵人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要说在以前,职场里的贵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有人肯在职场里提携你一程,这概率就跟中丘比特之箭差不多。可自从进入后伯乐时代,如果还守株待兔式等待贵人上门发掘你,显然是过于被动了,于是有人开始主动出击,在职场里寻找自己的贵人。
张咏大学毕业后进了一所设计院工作。设计院的办公条件很好,整整占据了一层楼,从院长到普通的设计员,每个人都有单间办公室。
或许是设计院的办公条件太好了,或许是设计工作特别需要安静的环境原因,同事们都习惯关起门来工作。因此无论何时来到设计院,总是一片静谧。
可是,刚刚步出校门的张咏,却很不适应这样的环境。他在大学里是有名的活跃分子,平时总是喜欢和朋友们闹在一起,要他一个人关起门来工作,那会把他给憋死!他也希望能和同事们有更多的交流,于是,每天一到单位,他就把办公室的门开得大大的。然而整整一周过去了,很少有人走进他的办公室。即便这样,他还是坚持每天开门办公,因为他觉得,开着办公室的门,至少在心理上不会感觉那么憋闷。
一天,终于有一位女同事跑进了他的办公室。说有批新到的书需要搬上楼来,想请他帮忙。张咏二话没说,立即跟她下楼,很快把那批书一一搬上楼来。慢慢地,走进他办公室的同事逐渐多起来了。当然,并不是来串门聊天,而是有工作需要他配合的,这对他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作为刚进单位的新人,他最怕的是无所事事,只要能和大家多交往,多做点事,多吃点苦,他也心甘情愿。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他也和大家混熟了。因为他的办公室总是开着门,大家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总是会第一个来找他。他感觉自己在院里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了,这种感觉很好。
有一天,院长手里拿着一沓稿纸,急急地从他办公室的门前走过,看到他办公室的门开着,院长突然又退了回来,问道:“那个,你……”
院长显然对他还不太熟悉。他赶紧站起身来,说:“院长,您好,我叫张咏,是刚刚到院里工作的。您有什么吩咐吗?”
“哦,你好。”院长看了他一眼,问:“你打字快吗?我这里有一份材料,下午开会就要用的,得马上打印出来。”因为设计院的规模并不大,大家都非常熟悉电脑操作,也就没有聘专门的打字员,平时有什么材料要打印,院长都是临时抓差的。
“没问题,院长,我一会儿就能打好。”张咏胸有成竹地说。
一个小时后,等他把那份材料打印并装订整齐,送到院长室时,院长对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除了同事们经常会找他帮忙,院长也经常在他办公室门口喊一声,吩咐他做一些事,可能是因为大家觉得喊一声比敲门方便多了。
渐渐的,张咏成了设计院里最忙的人,大事小事,不用谁指派,都会自然而然地落到他的头上。年底,院里决定提拔一名院长助理,民主推荐时,工作才一年多的张咏被大家一致提名。在大家心中,他也早已经是院长助理了。
寻找贵人就要多创造和贵人接触的机会。除了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拓展人脉之外,日常的沟通也必不可少。最直接的办法是多见面,见面是增进人与人之间了解的最好方式,另外还可以多与对方通电话、发短信,有时一句问候、一声祝福也是非常温暖人心的。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那么就算只见过一两面的人,也会保持着对你的好印象。说不定将来哪一天,就在一个关键的时刻成为你的贵人。
寻找贵人要我们在拓展人脉的基础上,也要有所选择,要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要被人赏识,需要让贵人了解你这个人。所谓日久方见人心,要维护好一段关系,让人对你有所了解,是需要投入时间的。而一个人的精力与时间的分配都是很有限的。所以,最好是先想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再关注这个行业或这个方向上的优秀人才,去重点接近和学习。
当然了,在寻找“贵人”的阶段,除了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外,更重要的还是内涵。不知你是否想过,“贵人”为什么愿意帮你?他们凭什么帮你?如果你无德,他们还会欣赏你吗?如果你无才,他们会重用你吗?如果你不诚实,他们会选择与你合作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认识到“贵人”之所以帮助你,他们的出发点有很多。除了真正是基于爱才、惜才,为贵人自己的未来经营人脉之外,一般而言,贵人出手多少都带有一些私心,这里有“伯乐与千里马”的味道,往往是“爱恨交织”,既期待成功,又怕受伤害。但这种关系也往往是积极向上的。
如果你现在正打算寻找“贵人”,以下几点是你争取到自己职场“贵人”必须要记住的。
1.选一个你真正景仰的人,而不是你嫉妒的人
决不要因为别人的权势而想搭顺风车。当然,贵人相助时,也得摸清“贵人”帮助你的动机。有些人专门喜欢找弟子为他做牛做马,用来彰显自己的身份。这种贵人还是离他远点吧。
2.真心与人相处
卡耐基训练大中华负责人曾经说:“完整的人际关系包含三个阶段,发掘人脉、经营交情、出现贵人。”其实说起来,等待“出现贵人”的阶段,除了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外,更重要的还是内涵。贵人可能是你的上司、你的同事,甚至是你的下属。因此,绝对不要小看你身边的人,未来的贵人其实无法一眼就看出,因此认识人还是不要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广结善缘,让大家喜欢,是培养贵人的第一步。
3.把专业做到最好
很多机会其实就潜藏在你身边,这山望着那山高,眼高手低一定会错过贵人的赏识。如果你在专业领域里足够优秀,又何愁没有贵人青睐呢?
4.与人交往一定要多花时间
人际交往不是短线投资,而是一段需要投入交流的过程,只有付出时间,才有机会让贵人看见你。急功近利往往会让你错失与贵人结识的机会。
5.不要利用他人
没有人喜欢被人利用。贵人帮助你,多少也都希望能获得适当的感谢。“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是职场人士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站在贵人的角度,感恩回报也是必需的。贵人与我原本不相识,他们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去付出;有些看似无私的付出,其实也只是回报的形式与途径不同罢了。
6.你能为别人做什么
得到职场贵人帮助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你能否给对方带来价值。“先不要问别人能为我们做什么,要先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这是作家启斯·法拉利摸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识贵人之道。启斯·法拉利从一个劳工家庭出身的球场杆弟,一路成为顶尖企业的领导人,凭借的就是这个方法。
7.不被自己的身份困住
如果你平凡普通、身无长物,也不要在那些成功人士面前被自己的身份困住,失去应有的自信。你只有保持本色,不卑不亢,积极主动地出击,贵人的目光才能被你的真实本色及独特个性吸引。
8.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拓展人脉
专家建议,每个经理人至少应该参加两个以上的非正式组织,一个与专业相关、一个与专业无关。一些沙龙聚会,往往是认识贵人最好的机会。职业圈外也很可能遇到你的贵人。
自救之道
你可以选择贵人,贵人同样可以选择你;你需要贵人的提携和帮助,贵人同样需要你的支持。贵人会从天而降吗?不可能。所以,怎样才能得到贵人的欢心才是问题的核心。一旦得到贵人的帮助,不但职场无忧,还能实现更大的理想或愿望。
办公室冲突伤不起
美国盖洛普公司的一项覆盖全球100万名工作者的调查指出,“处理不好与同事的关系”是导致离职最重要的原因。有人因为冲突惨遭小人陷害,有人因为冲突而丢了工作,还有人因为冲突而臭名远播。办公室中,与人为善,大家都可以相安无事,但与人为恶,那就一定要付出一些代价了。
长时间共处一个办公室,同事之间很可能会因为升迁、考绩、沟通等问题产生一些不愉快。刚开始,你可能只是默默忍受,不与对方计较,但时间长了,可能会争吵几句,更严重的,还会大打出手。
其实,办公室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关键看你选择如何面对。如果能恰当运用一些人际互动技巧,不仅能在职场瘟疫爆发前打上“心理疫苗”,也能在瘟疫暴发后运用以柔克刚的方法隔离疫情。
美国职场教练米兰达·肯尼特曾建议人们在发飙之前先花些时间,以冷眼旁观的心态诚实地自省,分析一下这个人为什么针对你。很多时候,一个人在你面前的表现不代表他的本质,而是你给他加上了某种个人标签,先入为主地认为他是针对你,然后积怨就会越来越深。这种错误的想法,通常是导致冲突进一步恶化的根源。
在办公室中,有些人性子急,就不自觉地得罪了人,其实他不是故意的,也不是针对某个人。这时一定要搞清楚状况,他并不是针对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不妨对自己说:“晕,今天被驴咬了一口。”
“今天是谁把文件掉在外面走廊了?这可是公司的重要文件,如果落到竞争对手那里,后果可不堪设想。”马双走进办公室,“啪”的将文件甩在办公桌上。
“不就是一份文件吗,有那么严重吗?”原来文件是李欣不小心掉的。
“不严重?你犯了错误也不知道悔改,这就是你的工作态度吗?咱们到经理那里评理去。”
“别动不动就找经理,这点小事自己都处理不了,那还有什么本事?”
“你,你……”
李欣和马双是公司里出了名的死对头,两人明里暗里不知斗了多少次,只要抓到对方的把柄,就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非得让对方吃到苦头才高兴。
这天下班后,马双一个人回到家,想想自己这段时间和李欣的较量,谁也没占到便宜,却耗费了两人不少的精力。这种日子她真的受够了,她也想和李欣和平共处啊!
“昨天是我不对,我不该小题大做,我向你道歉。”隔天到了办公室,马双竟然向李欣道歉了,办公室一片哗然,今天两人这是上演的什么戏啊?
听到马双的道歉,李欣当场就愣住了。
“你是在和我道歉,还是有其他的企图?”李欣怀疑地问马双。
“我真的是在和你道歉。你想想我们这段时间,每天尽想着怎么和对方作对了,工作也做不好。我真的累了,咱们握手言和吧!”马双真诚地说道。
看着马双认真的表情,再回想起两个人最近的斗争,李欣也觉得很疲惫。仔细想想,大家都是同事,何必呢?
“其实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也请你原谅。”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如果冲突真的发生了,这时你要想化干戈为玉帛,就得做好道歉的准备。给了人一巴掌,再给人一个甜枣,这种做法不一定见效,但总比打了人之后什么都不给强。道歉前最好先打好腹稿,避免感情用事、言语伤人,这时可以套用的沟通格式是:引发的事件,自己的感受,对未来的希望。比如“你昨天在众人面前批评我,这让我很受伤,我很希望今后避免这种事发生,我们就此谈一谈好吗?”看到你的大度表现,对方通常不会轻易拒绝你的好意,也许还会心生愧疚,自我检讨。
自救之道
职场上,多个朋友永远都比多个敌人更可靠。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必要把矛盾扩大化。想想自己工作的目的,无非是多多挣钱,为自己谋个好的前程,而和别人起冲突实在是违背了你的本意,既然如此,就要放平心态,将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
斗争不是主题,忍让才是根本
《孙子兵法·火攻篇》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全国全军之道也。”意思是说,一国之君不能因为一时怒起就发兵打仗,将帅也不可因一时怒而出阵交战。如果认为利国利军,就做;否则,就停止不做。怒、愠是暂时感情冲动,时过境迁,可转怒为喜,转愠为悦,但国家灭亡之后就不会复存,死了就不会复活。所以,明智的君王对于战争问题要慎重处理,贤良的统帅对战争问题要保持警惕,因为这是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生死存亡的大事。
同样,职场人士在与同事相处时,也要记住这段话,顾全大局,以忍为安。古人讲究“忍”。认为这是做大事、成大业最根本的要求。事实也如此,“忍”能够使一个人一步步走向成功。凡事让人三分,对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为今后的工作做好一个铺垫。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高僧,德行很高,受到很多人的敬重。
有一天,他所在的小镇上,一位未婚先孕的少女,一口咬定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
面对如此大的耻辱,这位高僧只说了一句“是这样啊”,便很平静地留下了孩子,并精心抚养。很多人都唾弃他的行为,并耻笑他原来的虚伪。
高僧面对人们对他的所作所为,都默默地忍受了。
一年后,诬陷他的少女受到了良心的极大谴责,她向人们说明了事实真相,并向高僧道歉并抱回了孩子。
然而,高僧还是说“是这样啊”,没有一点儿愤怒。人们此刻恍然大悟,开始为高僧鸣不平,并对这位高僧更加敬佩和尊重。
有忍让精神的人,他们只要经过短暂的容忍,最后必然会得到公平的待遇。在职场,老板、同事都不是包公再世,不可能事事都能明察秋毫。所以,当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是被别人误解时,你都要学会忍让。因为适时的忍让,最终都会让你受益无穷。
其一,有忍让精神的人,会被人认为有大将之风范。
从古到今,大都是从看一个人的涵养和行事的风格,就知是否可以成为可塑之材,是否有大将之风范,因此要想做大事业,就得有能盛得下做大事业的心胸和度量。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心胸宽广的人豁达、开朗、不斤斤计较,更不会为鸡毛蒜皮的事而大动干戈。对于他人的无礼或攻击都能适时地忍让,显得很有涵养、很有风度。自古以来这样的人很多。
孔子弟子季羔,在卫国做过最高司法长官。有一次,他依法砍一个犯人的脚。不久后,卫国动乱了,季羔弃官逃走。他到了城门,发现正好是那个被砍脚的人守门。那人对季羔说:“那里有个残破矮墙,你翻墙逃吧。”季羔说:“君子不翻墙。”那人说:“那里有个地道。”季羔说:“君子不钻洞。”那人又说:“这里有个密室。”季羔这才进去,随后追捕他的人找不到他,也就撤走了。后来,季羔对那人说:“我当初不能违法,砍了你的脚,现在我落难了,正是你报仇的好机会,而你却三次救我,这是为什么呢?”那人说:“我被判断足之刑,是自己罪有应得,不能归罪他人。但你在宣判我的时候,脸上流露出来的忧郁表情,令我非常感动。我心里明白,你不是出于私心判我的罪,这就是我保护你、尊敬你的原因。”孔子听后说道:“好啊!作为一个官吏,用法一视同仁,宽容就树立德行,残暴就增加仇敌,能这样做的人,大概就是季羔吧。”
季羔身处危难之时,所遇到的守门人正是被自己“刖足”的刑犯。按推理当是守门人报复的机会。而这位守门人并没有报复季羔,反而为他提供三种逃亡方案,加以庇护。这就是平时待人宽容的好处,所以说为人之道容忍为上。
其二,有忍让精神的人,更容易成功。
忍让是为了终有一天的抬头。没有忍让精神的人,总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不能容忍一点不顺心,不能宽容身边的人,这样的人是很难有大进步的。反之,你则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要素了。
理智对待一切事物,才谈得上智慧。以一怒而起者,多以自取其辱而终。而那些有志向、有理想的人,大都不会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是以开阔的胸襟来面对。唯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
总之,忍让不是消极的退避,而是一种积极的进取。从某种角度来说,忍让不失为一种技巧、一种对自我的磨砺,为积蓄而后发的一种等待。所以,在职场中,忍让、宽容地对待自己,对待别人,会让你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收获。正如有人所说,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学会忍让。
自救之道
忍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风范,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是一种无私的胸怀。没有忍让,就没有平静;没有忍让,就没有和谐;没有忍让,就不存在友谊;没有忍让,就谈不上远大的理想。所以,身在职场,该忍的忍,该让的让,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
傻一点内敛一点,人缘就好一点
在职场上,有一个现象,那就是有个别人显得非常傻。他们通常不声不响,别人高谈阔论时他们并不发表任何意见,显得很木讷。但当一个重要的工作令人们束手无策时,这些人不声不响地就完成了。而且他们还不会抢功劳,甚至会把功劳让出来。你说他们傻吗?不,他们不傻,他们反而是职场中最聪明的那个。
因为他们知道,何时该表现,何时该内敛。他们明白“出头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如果表现得太聪明,吃亏的总是自己。
其实每个人对于成功都有自己的欲望,促成某事的欲望被称为“成功动机”。所以在职场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整天忙碌的人,他们在那些按时按点上下班的人眼中就是一个没头没脑的傻瓜。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们平凡但是绝不平庸,他们所做的一切为的不都是自己不再平庸吗?在这个世上谁也不甘平庸,总想干出点名堂来,才不枉在人世走一遭。社会需要那些受过良好的职业训练、勤奋敬业的员工,和那些具有非凡才干、忠诚守信的管理者,而不是投机取巧、嘲弄抱怨的平庸劳动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过于平庸就意味着失业。埋头去做一个平凡的人,努力从平凡的小事做起,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但不能失去的是平凡。
在上司与同事的眼中,永远的忙碌可能是最有说服力的。你的忙碌也许是假的,但却给所有的人危机感,时间长了大家都会形成一种印象:你是个好职员。你在公司人眼中的重要性,将提供给你更多的加薪、晋升以及受尊重的机会,这是再怎么努力工作也永远比不上的。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辛苦的做事,并不等于他一定会平庸,哪一个人愿意平庸,哪一个人不想被上司、领导重用?
如此说来,“傻瓜”并非甘于平庸,他们只不过用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而已,等到时机成熟他们便会脱颖而出。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聪明“傻瓜”却不多,反而是那些自诩为聪明者的人较多,他们极欲表现自己的小聪明,唯恐别人说自己傻。
一位管技术的部门经理,在上任的第一个月内,他就向公司中国区的CEO指出,他感到公司内部技术部门的管理通路不太顺,但是“请放心,让我来搞定”。半年内,经过多次和欧洲总部更大的老板之间不断地争吵、沟通之后,他竟然真的搞定了。但这个战绩非但没为他赢得中国区CEO的表彰,反而带来了不少副作用,比如猜忌和冷落。此后CEO经常对他使用这样的句式:“你那么能干,相信这件事情你也一定能……”“你那么聪明,这点小事对你来说是小菜一碟……”然后把一堆苦活扔给他,并且拒绝提供任何资源协助。这样的事一件接着一件,顿时技术经理才发觉自己犯了傻。
看看我们的身边,像这位技术经理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读了几本书,就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无人可比,现在的文学大家、科学巨匠全都不在话下,于是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傲慢自恃起来。可是,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自作聪明的人到处都是,但成功的人却没有几个。他们炫耀自己的才华和聪明,结果却只落了个颗粒无收的下场,可以说腹内学富五车,但口袋里却空空如也。
曾国藩告诫我们说:“若德才不可兼得,于其无德而近乎小人,吾宁无才而近乎愚人。”反观职场中那些怀才而甘于平庸的人,难道他们真的是甘于平庸吗?其实不然,平庸只是他们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一件外衣而已。而他们本身的才华也已使他们不怕别人说他们“傻”。
所以说,事事聪明并不是一件好事。苏东坡曾经作过一首诗:“人人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生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所以只要人懂得装蠢,就不是真的愚蠢。要想受到别人的敬重,就不能凡事过于计较,过于精明。要学会掩藏聪明,要做出一副“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样子。
自救之道
职场中,别事事都表现得太聪明了,你太聪明了,就显得其他人很笨,你就会遭到嫉妒和打击。一定要懂得做一个“聪明”的傻瓜,这样不仅能保全自己,还能为自己争取到成功的机会。因为你傻你内敛,别人就不会刻意注意到你,就不会把你当成讽刺挖苦的对象。
绝不加入讨论工资的行列
薪水是职场八卦的中心话题,讨论的热情程度不亚于发现新大陆,总是一大群人在拿着别人的薪水和自己比。她今年刚通过年度评审,她拿的工资是不是比我的多?他是老板从别的公司请过来的,老板肯定给了他一大笔奖金。人们总是对这项讨论的话题乐此不疲。但是却不知在当今职场,讨论工资已是一大忌。发放工资都不再透明化,不是封在信封里就是直接打到银行卡上……
小游和小柳原是重庆某机电有限公司的两名工人,在该公司工作期间每个月只休息一天,而且在一个月中有20多天都在加班,每天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不等,而且其他时间也在断断续续加班,但是工厂却从来都没有付过加班费。所以,员工都心生抱怨,常常在私下议论。
后来,小柳被叫进了厂长办公室“谈话”。厂长说她带头讨论工资,对厂内产生的影响不好,叫她走人。小柳很是生气,就和厂长吵了起来,厂长认为她犯了“职场大忌”,坚决要开除。随后,小游也以同样的原因被解雇。
大多公司是不愿让员工谈论工资的。因为老板认为薪酬水平也是企业的商业机密,是不可以对外泄露的。“晒”工资虽然是员工的个人行为,但是如果出现了企业名称等关联内容,就等于泄露了公司的商业机密。
田浩在北京一家大型外资企业上班。刚进入公司时就和公司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同时也签了一份“薪酬保密协议”。协议中规定:“不能在同事间打听和议论其他员工的工资,一旦违反可视情节轻重进行惩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田浩谨守这个规定,从来没有打听过同事的工资。
在一次公司组织的聚会上,田浩偶然听一个同事说公司员工之间的工资差异非常悬殊,大家对此都颇有微词。很多员工私底下都对公司的薪酬保密制度非常不满。私下里议论时,田浩出于好奇心,问了旁边一个同事的工资情况。
聚会之后的第二天,田浩接到了公司人力资源部发来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单”,这让他不明所以。经过同事提醒他才知道自己是被同事告发了。田浩心里十分委屈,觉得自己只不过是打听了一下同事的工资,并没有做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也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公司就这样解除劳动合同一点都不公平,于是田浩就找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主管辩解。人力资源部拿出了田浩当初签的那份“薪酬保密协议”,指出了他们如此处理的依据。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不能知道但又特别想知道的事情,都会有一种无形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和一定的职业素养,有时候这种好奇心达到极限时,就很容易使职场上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哪怕是不正当的手段达到目的。
而这样就触及了公司的制度,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当你得知你同岗位的同事工资高出你一截时,你必然会因此纠结,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想方设法弄清楚为什么他的工资会比你高,而在此时你会忽略很多问题,比如你的硬件条件。甚至是不同岗位的同事,你就想到是不是公司领导对你不重视……在这种不良的氛围里工作,如果这种心理不及时梳理,就会影响个人的职业规划。
所以收起你的好奇心,在职场中,薪水已经成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薪资的不透明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而我们既然要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就要学会遵守这些潜规则。不要让自己的好奇心作主导,安心地工作比什么都好。
自救之道
不要加入讨论工资的行列,因为这是一个很不明智的做法。这样会影响你的心态,进而就影响到你工作的积极性,自然工作质量就下降了,工资和奖金自然就低了。为了更好地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务,拿到满意的工资,就遵守这一规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