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指称晦暗性:同一替换与存在概括

指称晦暗性:同一替换与存在概括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从前面的例实施存在概括,就可得到:从例实施存在概括,可以得到:□按照蒯因的观点,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元的值。而对于x所代表的个体有不同的指称方式,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因此总有这样一种可能:从真命题出发,通过应用存在概括规则,得到一个假命题,即存在概括规则失效。

指称晦暗性:同一替换与存在概括

二、指称的晦暗性:同一替换和存在概括

蒯因证明,模态词造成晦暗语境,它使同一替换规则和存在概括规则失效。

在经典谓词演算中,有所谓的同一性原理:如果x和y等同,则x具有什么性质y就具有什么性质,其形式表述是:

这一原理在模态语境中,相应地在模态逻辑中却不成立。请看下面的例子:

(1)9必然大于7。

(2)必然地,如果在暮星上有生命,那么在暮星上有生命。

这里,(1)是数学真理,(2)是逻辑真理,它们都是真命题。

但是,下述命题则应被看成是假的:

(3)行星的数目必然大于7。

(4)必然地,如果在暮星上有生命,则在晨星上也有生命。

这是因为,行星的数目大于7,暮星=晨星,都只是偶然的经验事实,而不是必然的。

下述两个命题则是被天文学证实了的真理:

(5)行星的数目=9。 (3)

(6)暮星=晨星。

但我们根据(5)、(6),使用同一替换规则分别对(1)、(2)进行替换,结果得到(3)、(4),即通过同一替换从真命题得到了假命题。蒯因分析其原因时指出:“重要的事情是要了解‘必然地……’和‘可能地……’这两个语组,像引文和‘不知道……’、‘相信……’一样,是在指称上暧昧的。” (4)这就是说,模态词的出现使得单称词项在指称上暧昧,从而使得同一替换规则无效。

蒯因还进一步考虑了在模态语境中使用量词的情况。在经典谓词逻辑中,有一条下述形式的存在概括规则:

F(y)→(img234x)F(x)

其意思是,如果某一个体y是F,则至少存在一个个体x是F。例如从“2是偶素数”,可以得到“(img235x)(x是偶素数)”。蒯因证明,当把这一原则应用于模态语境时,它也不再普遍成立。例如,从前面的例(1)实施存在概括,就可得到:

(7)(img236x)(x必然大于7)(www.xing528.com)

从例(2)实施存在概括,可以得到:

(8)(img237x)□(如果在暮星上有生命,则在x上有生命)

按照蒯因的观点,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元的值。于是,(7)和(8)分别承诺了一个个体存在。(7)说,存在一个必然大于7的个体;(8)说,存在一个个体,使得“如果在暮星上有生命,则在x上有生命”是必然的。那么,(7)和(8)分别承诺的个体究竟是什么呢?先看(7),(7)是从(1)推出的,因此“必然大于7”的个体当然是9,但是指称9这同一个体却有两种方式:一是自然数9,一是行星的数目。若把自然数9用作(7)中约束变元的值,则得到真语句“9必然大于7”;若把“行星的数目”作为(7)中约束变元的值,则得到假语句“行星的数目必然大于7”。于是,(7)和(8)的真值就不是唯一的,它们依赖于约束变元x所代表的个体的指称方式:在某一或某些指称方式之下,它们是真命题;在另一或另外一些指称方式之下,它们则是假命题。而对于x所代表的个体有不同的指称方式,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因此总有这样一种可能:从真命题出发,通过应用存在概括规则,得到一个假命题,即存在概括规则失效。

蒯因还谈到了全称示例原则。这一原则的形式是:

img238x)F(x)→F(y)

其意思是:如果(论域中的)一切个体都是F,则(论域中的)某一个体是F。蒯因指出:这一原则与存在概括是同一个原理的两个方面。既然已经证明存在概括规则在模态语境中不成立,全称示例原则在模态语境中当然也不成立。

由此,蒯因得出一般性结论:“如果我们把量词应用于某变元的一个指称暧昧的语组,并想要它从该指称暧昧的语组之外约束那个变元,那么我们最终得到的就是……无意义的话或者是不具有我们想要的涵义的话。一句话,我们一般都不能正当地对指称暧昧的语组进行量化。” (5)

我认为,同一替换规则和存在概括规则之所以在模态语境中失效,其原因至少有两个:(i)在一阶逻辑中,实际上只考虑词项在单个世界(例如现实世界)中的外延;在模态逻辑中,由于模态词的引入,需要考虑词项在所有可能世界中的外延。由词项在现实世界中外延同一,并不能确保它们在所有可能世界中都外延同一。例如,“暮星=晨星”在现实世界中为真,但不能保证该语句在所有可能世界中都真,于是,从“必然地,如果在暮星上有生命,那么在暮星上有生命”,就不能通过同一替换推出“必然地,如果在暮星上有生命,那么在晨星上有生命”。(ii)词项之所以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会有不同的外延,是因为按通常的观点,词项既有外延又有内涵,并且是内涵决定外延,即是说,词项的内涵是识别、确定词项的外延的根据和标准;但由于各个可能世界有所不同,其中的个体也有所不同,同样的内涵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就有可能识别出不同的外延,或者说同样的外延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有不同的识别标准即内涵。

基于上述认识,不同的模态逻辑学家采取了下述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其中之一是将同一强化为必然同一,即所有可能世界中的同一。有一类模态谓词逻辑系统包含这样的定理:

其意思是:如果x和y等同,则它们必然等同。这样的系统叫做必然等同系统。顺便说一下,也有必然不等同的系统,即其中有这样的定理:

其意思是:如果x和y不等同,则它们必然不等同。

使同一成为必然同一的具体做法有:(i)克里普克的严格指示词理论:专名没有涵义,只有所指,是纯指称性的,它们在所有可能世界中指称同一个个体,故叫做严格指示词;而摹状词包含关于对象性状的描述,有涵义,因而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有可能指称不同的对象,是非严格指示词。在模态语境中,不能用非严格指示词去代入、替换严格指示词,否则会由真命题得到假命题。(ii)大卫·刘易斯的限界个体(bound-world individual)理论:个体不能跨越不同的可能世界而存在,只能存在于一个可能世界中,是受制于世界的。这样一来,如果两个体在某个可能世界中同一,则述说它们同一的命题在任何可能世界中都不会是假的,因为它们在其他的可能世界中根本不出现;于是,它们之间的同一也就(空洞地)成为必然同一。(iii)令所有可能世界都有相同的个体集。用H(wi)表示可能世界wi中所有个体的集合,用D表示所有可能世界中所有个体的集合,(iii)所要求的实际上是H(wi)=D。再用t表示一个模态系统中的任一词项,V(t,wi)表示t在可能世界wi上的赋值,则使(□=)有效的赋值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对于任意的wi,wj∈W,若R(wi,wj),则V(t,wi)=V(t,wj)。

而使(□≠)有效的赋值则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对于任意的wi,wj∈W,若R(wi,wj),且V(t,wi)≠V(t′,wi),则V(t,wj)≠V(t′,wj)。

显然,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模型中,任意两个世界的个体集必定相同。

必然等同系统排除了偶然同一,而在现实世界中偶然同一是大量存在的,如暮星=晨星,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于是,有的逻辑学家如亨迪卡通过限制同一替换规则在模态语境中的使用,构造了偶然等同的系统,其中的赋值满足这样两个条件:

以上说明,同一替换规则和存在概括规则在模态语境中的失效,对于模态逻辑来说并不像蒯因所说的那样是致命的,在哲学上对此完全可以有合理的说明,在技术上也有完全合适的办法去处理它们,并且由于哲学思想或理论出发点的不同,还可以有不同的技术处理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