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质蕴涵和形式蕴涵
实质蕴涵(material implication)最早是由古希腊麦加拉派学者斐洛提出来的。麦加拉派学者当时已经认识到,条件命题(如果A则B)的各部分存在四种可能的组合——前件真后件真,前件假后件假,前件假后件真,或者相反,前件真后件假。斐洛认为:“在前三种情况下,条件命题是真的(……),而仅仅在一种情况下它是假的,即只要前件真而后件假。” (9)斐洛还说:“一个正确的条件命题是一个并不开始于真而结束于假的命题。” (10)很明显,斐洛认为,一个条件命题为真,当且仅当,并非前件真而后件假,即
可以看出,斐洛考察条件命题时,仅仅注意了命题前后件的真假与整个条件命题的真假的关系,而撇开了该命题前后件在其他方面的一切联系。这种仅仅考察条件命题前后件的真假关系的观点,在数理逻辑中被称为“实质蕴涵”。但是,斐洛的观点对后世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直到20世纪初,美国逻辑学家皮尔士才注意到:斐洛曾提出过“实质蕴涵”的观点,并在麦加拉派、斯多亚派内部引起了一场很大的论战。 (11)
1879年,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出版了《概念文字》一书。在这本书中,他重新独立地发现了实质蕴涵,并在逻辑史上第一次构造了一个基于实质蕴涵的一阶逻辑公理系统。由于种种原因,弗雷格的工作在当时也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直到1910—1913年,罗素和怀特海合著的三大卷《数学原理》出版,实质蕴涵才受到逻辑学家们的广泛注意,并引起了对于它的合理性的持久而又激烈的争论。
实质蕴涵之受到非议,主要是由于下面一些定理:
意思是:真命题被任一命题所蕴涵。例如,从“雪是白的”可推出“如果2+2=5,则雪是白的”。
意思是:假命题蕴涵任一命题。例如,从“魔鬼当选为美国总统”可推出“如果魔鬼当选为美国总统,则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意思是:任意两个命题之间有蕴涵关系。例如,或者“上帝在虚无中创造世界”蕴涵着“哥德巴赫猜想是真命题”,或者“哥德巴赫猜想是真命题”蕴涵着“上帝在虚无中创造世界”。
意思是:如果两个命题一起蕴涵一个结论,那么,或者其中一个命题蕴涵那个结论,或者其中另一个命题蕴涵那个结论。例如,从“如果a≯b并且a≮b,则a=b”可以推出:或者“如果a≯b则a=b”,或者“如果a≮b则a=b”。
对于这些定理,逻辑学家们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部分逻辑学家认为,上述定理不符合自然语言中“如果……则……”的原义,不符合日常思维中的逻辑推理关系,违反人们的直觉和常识,是不可接受的,因而把它们叫做“实质蕴涵怪论”,坚持要用更适合于自然语言中“如果……则……”的意义的蕴涵去代替实质蕴涵,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另一部分逻辑学家认为,实质蕴涵确实与自然语言中的“如果……则……”存在意义上的差别,但这是正常的,任何一个逻辑术语都不能完全反映自然语言中相类似概念的意义,因为后者往往带有模糊性、歧义性,甚至带有心理因素。并且,实质蕴涵在简便性方面胜过任何其他的蕴涵理论,正是建立在这个简单的实质蕴涵上面的逻辑学,已被证明是最复杂精细的数学推理的满意基础。 (12)例如塔斯基就曾指出:“有人提出意见说,由于引用了实质蕴涵,逻辑学得出了悖论,甚至得出了许多纯粹的胡说。因此就有一种改造逻辑的呼声,要求使逻辑与日常语言关于蕴涵式的用法能有更大的接近。我们很难认为上面这种对近代逻辑中蕴涵式的批评,有什么充分的根据。” (13)
罗素在《数学原理》中谈到所谓的“形式蕴涵”(formal implication)。他考虑了下述命题:(www.xing528.com)
(5)苏格拉底是人蕴涵着苏格拉底是有死的。
这似乎是一个省略推理,它预先假定了“所有的人都是有死的”。但罗素并不这样认为:“直接明显的是,在苏格拉底的位置上,我们不仅可以代之以另一个人,而且可以代入无论任何其他的实体。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尽管表面所陈述的是实质蕴涵,而实际所意谓的是形式蕴涵。” (14)
罗素所谓的形式蕴涵,是指下述类型的一个命题:
(6)对于x的所有的值而言,φx蕴涵着ψx。
换句话说,罗素认为,上面的语句(5)不应被理解为一个省略推理,而应被看作是与下面(7)和(8)意义相同的一个命题:
(7)一切是人的东西都是有死的。
(8)对于每一x而言,如果x是人,则x是有死的。
后来在《数理哲学导论》一书中,罗素强调指出:“所有的人都是有死的”等值于“‘x是人蕴涵着x是有死的’恒真”,也就是说:“对于所有的x而言,如果x是人,则x是有死的。”他指出:“当我们的意思是‘φx蕴涵ψx’恒真时,我们说,‘φx恒蕴涵ψx’。‘ψx恒蕴涵ψx’这种形式的命题称为形式蕴涵。” (15)
可以看出,形式蕴涵具有这样两个特点:(a)它不是与命题而是与命题函项相关的。命题都是有真假的,而命题函项则不然。“一个‘命题函项’其实就是一个表达式,这表达式包含了一个或者多个未定的成分,当我们将值赋予这些成分时,这个表达式就变成了一个命题。” (16)例如,“x是人”、“S是P”等都是命题函项,它们本身没有真假,只有当其中的变元(例如x、S、P)代入具体的个体或谓词,或者用量词约束起来之后才具有真假。当一个具有条件命题形式的命题函项中的个体变元被全称量词约束(如果其中含有谓词变元,则给该变项以具体的解释)后为真,则形式蕴涵关系成立。(b)形式蕴涵也坚持实质蕴涵的要求,即并非前件真后件假,但由于它所涉及的前后件是含有自由个体变元的命题函项,后者是无真假可言的,只有当用量词约束其中的变元之后才具有确定的真假,故它要求:前件实质蕴涵后件的关系对于个体变元的所有取值都成立,换句话说,对于所有的x而言,并非S(x)真而P(x)假。由此可见,形式蕴涵实际上是实质蕴涵的要求在谓词逻辑中的表现,它并不是独立于实质蕴涵的另外一种蕴涵。
根据前面所列出的五个标准,实质蕴涵具有保真性、题材中立性和普遍适用性以及简单性,但不具有内容相关性和独立性,还有人指责它有“推出过多”和“推出过少”的毛病。 (17)这些问题作者将在本章最后一节中予以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