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宣传贯彻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党性锻炼与修养

学习宣传贯彻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党性锻炼与修养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培训,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贯彻落实这一理论体系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始终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学习宣传贯彻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党性锻炼与修养

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我们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结果。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上来。

(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就要跟进一步。要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落实好、实现好,关键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全党的思想武装好、统一好。要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基本目标,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科学方法。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点,紧密结合当前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培训,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贯彻落实这一理论体系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党员、干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把学习的成效切实转化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意志,转化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硬本领,转化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

(二)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经受风险考验、实现执政兴国使命的最可靠保证,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中蓬勃发展,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排除万难、万众一心,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铭记邓小平的谆谆教诲:“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要更加自觉、更加全面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坚定不移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移、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www.xing528.com)

(三)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解放思想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都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我们要跟上时代进步潮流、适应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的不断解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要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始终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要把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继续解放思想的根本着力点,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协调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始终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入研究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回答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努力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要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快改革的紧迫性同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既锲而不舍又积极稳妥地把改革向前推进,使改革决策符合实际情况、反映客观规律、满足人民意愿。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把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统一起来,分清轻重缓急,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总结我国长期发展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要着力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大的工夫,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科学发展,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振兴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合理引导城市建设的方向和节奏,促进城镇规模结构合理化、城镇布局集群化、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化、城镇面貌特色化。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引导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渐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要完善社会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