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简介

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简介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况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表明了中国开始进入与周边国家、地区开展全面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时期。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共同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创新了国际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简介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况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表明了中国开始进入与周边国家、地区开展全面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时期。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尽管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显现出这些成员国有了共同发展的共识,对推动亚洲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海合作组织起源于维护边境安全

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首脑在上海会晤,其目的在于增强边境地区的军事信任,共同谋求边境和平。上海合作组织由“上海五国”演变而来,是“上海五国”事业的继承者。 (1)从必然性上看,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与苏联7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在苏联解体后变为中国与俄、哈、吉、塔四国之间的边界。为确保边境和平与安宁,建立各国间睦邻友好关系,中国与上述四国于1996年4月26日在上海举行首脑会晤,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形成了“上海五国”运作机制。

1997年4月24日,五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二次会晤,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有利于促进五国发展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关系,并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2)针对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三股势力的日益猖獗,反对民族分裂,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成为五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于是,在2000年7月五国首脑在杜尚别会晤上,共同发表了《杜尚别声明》,重申各方决心联合打击三股邪恶势力以及非法贩卖武器毒品和非法移民犯罪活动,“不允许利用本国领土从事损害五国中任何一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及社会秩序的活动”。 (3)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上海五国”合作进程中,初步形成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以及结伴而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安全观,为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提供了有益经验,对维护亚洲地区安全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五国”元首2001年6月14日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同意乌兹别克斯坦以平等身份加入“上海五国”。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共同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创新了国际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二、上海合作组织产生的必然性

从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起步阶段

这个阶段从2001年6月到2003年5月,其特点是安全合作占主导地位。创建之初,上海合作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主要表现为,创立了合作维护共同安全的模式。到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时,六个成员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各国在安全与反恐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此期间,上海合作组织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宣示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共同努力为维护和平、保障地区安全与稳定作出贡献。六国还决定分别在北京设立秘书处,在比什凯克设立反恐中心,加快组织机制化进程,提高快速互动反应性。可以看到,六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解决了几个世纪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在合作打击三股势力方面各国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

2.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从2003年5月莫斯科元首峰会开始,其主要特点是经贸合作成为主要议题。在莫斯科峰会上达成的共识和决议,标志着该组织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正如胡锦涛所指出:随着即将批准的关于组织建设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法律文件的实施,上海合作组织也由初创阶段进入一个全面、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5)2003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举行了第二次会晤,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开始将工作重点转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使多边经贸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全面关注的重点领域,于是并把区域经济合作放到最优先发展地位来谋划,力求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www.xing528.com)

3.合作阶段

这个阶段从2004年6月以来至今,其特点是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2004年6月的塔什干峰会、2005年的阿斯塔纳峰会、2005年11月的首届欧亚经济论坛。特别是在塔什干峰会上,胡锦涛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应该将工作重点转到扩大和深化各领域的合作上来,本着务实精神,确立具体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把巨大的合作潜力转变为现实的合作成果,给成员国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促进成员国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为此,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了多个工作组,以解决海关合作、跨国运输等问题,计划在20年里,促进实现成员国之间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

三、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性质

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正处于欧亚区域经济合作大环境中。进入21世纪后,它既面临欧亚、亚太地区多边区域合作的挑战,又具有从多边合作中谋求发展的良好机遇。

从挑战方面看,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地处欧亚大陆,各国在经济发展规模、综合实力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和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差异很大。具体表现在:一是在成员国中既有如中俄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国,又有像吉尔吉斯斯坦等综合国力薄弱的小国。存在制度差异。二是所有成员国都是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成员国内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三是区域经济合作起步晚、起点低、难度大,整体上处于区域合作的探索阶段,它需要经过一个长期艰苦与复杂的过程。因此,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应当借鉴北美、欧盟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有益经验,遵循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规律,把握大局,建立良好的相互依存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关系。从现阶段上海合作组织的运作来看,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性质可以大体上表述为: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军事同盟,不是集体安全组织,不是经济一体化集团。它一方面旨在通过建立信任的手段和减少武力的措施来稳定成员国边境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地区政治经济合作,提升合作水平,逐步推进以能源交通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贸合作,呈现出趋向国际经济合作运行轨道的态势。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它作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纳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跨越欧亚大陆,幅员辽阔,总面积为3017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的60%。它是一个从波罗的海太平洋的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属于典型的欧亚区域经济合作。在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合作组织吸收了伊朗、巴基斯坦、蒙古、印度四国作为观察员国。这四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一起,开始了对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区域合作。 (6)但是,俄、哈、乌、吉、塔是中国周边国家,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力量。因为中国与俄、哈、吉、塔有共同边境7500公里(中俄4300公里,中哈1700公里,中吉1100公里,中塔400公里)。人口约为15.1亿,占世界人口的1/4。 (7)不仅具有传统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而且区域优势也十分明显。

西方国家认为,对北京和莫斯科来说,“总体战略目标就是要遏制华盛顿在中亚地区的影响,以便在那里建立共同的势力范围”。 (8)从合作范围看,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不仅仅是中国与中亚四国的合作,也不止是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它还包括成员国地区之间的合作。所以,应从全局性的视角来把握中国与中亚、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9)

五、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

在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正是适应这一形势,其中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正在积极进行加入WTO的谈判,这意味着六国均认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这就决定了该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和长远目标,应当是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基础,从法律上形成多边自由贸易区,通过制度化的区域经济合作,使成员国的经济逐渐融为一体,增加各成员在政治、安全、外交等领域的共同利益,形成一种彼此认同的区域利益,以实现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目标。

为此,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应当大力加强区域经济基础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以经贸关系为纽带,以利益协调为基础,推动成员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