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背景与成果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背景与成果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东盟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背景一、东盟国家区域合作概况东南亚国家联盟诞生于1967年8月,其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92年,东盟第四次首脑会议提出在15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始。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新形势,东盟希望通过加快区内经济合作的步伐来应对新挑战。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背景与成果

第一节 东盟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背景

一、东盟国家区域合作概况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诞生于1967年8月,其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92年,东盟第四次首脑会议提出在15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始。东盟现有10个成员国,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缅甸、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其中,新加坡的对外开放时间最早,属于新兴工业化国家;泰、马、印尼、菲的对外开放时间次于新加坡,属于亚洲地区准新兴工业化国家;越南的对外经济开放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末,属于新经济增长区,2007年加入WTO,成为第150个世贸组织成员国;而缅、老、柬的经济还处于发展中的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属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1)(见下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地带经济总量(GDP)及占全国比重的变化(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及东盟网站。

二、东盟国家区域合作形成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持续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体制被打破,欧盟统一大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建立,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步伐日益加快。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新形势,东盟希望通过加快区内经济合作的步伐来应对新挑战。正如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所说:“西欧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将产生巨大影响,作为一种应付手段,东盟也要建立自己的自由贸易区。” (2)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的需要,东盟各成员国通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外向型经济模式初步形成,这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到了1992年1月,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等六国首脑参加的东盟新加坡峰会决定,从1993年1月1日起,15年内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其目的主要在于减少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增强东盟区域的总体竞争优势。在此次大会上,各成员国的经济部长还签署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CEPT),作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依据(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