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经济学:发展阶段简介

区域经济学:发展阶段简介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这些理论存在着若干缺陷,但对区域经济学的诞生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这种情况引起了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并提出了许多发展区域经济的思想观点。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发展阶段简介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经济联系的决策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渊源于1826年屠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但是,它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这与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分不开的。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经济学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和探索,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它从形成到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区域经济学处于萌芽阶段的主要标志,就是以西方古典区位理论为代表。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区位理论。一是以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J·H·屠能的农业生产布局的农业区位论;二是以1909年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韦伯的工业生产布局为核心的工业区位论;三是以1932年德国地理学家W·克里斯塔勒的城市规划布局为核心的城市区位论;四是以1940年德国地理学家A·廖什(A.Losch)的市场区位论。这些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的或某一方面的经济客体(如农业种植地带、工业企业、市场、城镇)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是寻求单个经济客体最优区位的决策因素。尽管这些理论存在着若干缺陷,但对区域经济学的诞生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这个阶段中,不少学者开始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探讨区域差异的形成及其作用因素,并对市场机制的缺陷开始进行反思,提出了实行国家干预的正确主张,端正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为推进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形成阶段(www.xing528.com)

二战以后,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资本主义国家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放到那些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两极分化。这种情况引起了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并提出了许多发展区域经济的思想观点。例如,1957年区域经济学家G·缪尔达尔(G.Myradal)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提出了著名的“累积因果论”。他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旦超过社会平均发展速度,与发展缓慢的地区相比,它就可以获得累积竞争优势,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条件好的区域就会不断地为自己积累有利因素,使得困难地区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因此,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1958年,A·赫希曼(A.Hirshman)提出了“核心与边缘区理论”。他认为,一个区域经济发达的核心部分固然会因其扩散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边缘地区的发展,起着缩小地区差别的作用,但边缘区的资本和劳动力会流向核心区,极化效应会扩大地区差别,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的作用大于扩散效应。因此,他认为,要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的干预。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W·艾萨尔德于1960年出版了《区域分析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开发的理论和方法,为区域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他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单部门、单个企业最优布局与最佳规模加以扩大,组成区域性的综合开发模型,其中包括生产企业、商业流通、运输企业、社会政策、生态环境等内容,其研究目的是为编制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服务。 (7)

三、发展阶段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客观上要求区域经济有所创新和发展。这期间,区域经济学研究出现了新特征,主要表现在均衡发展下的区域宏观政策效应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区域类型划分研究,区域竞争力研究以及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区域经济进行动态监测、预警、预测研究等,标志着区域经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8)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为,这时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变,激发了地方政府对本区域经济建设的扩张冲动,从而增强了经济活力,促使中国区域经济学开始重点研究“经济区域划分”问题,这是由国情所决定的。我国国土辽阔,地域宽广,不同地区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以长江流域为例,地处长江上游的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痕迹,长江中游地区多数是农业社会生产方式,长江下游部分地区具有工业社会的性质,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则是“国际化大都市”态势。显然,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要求各个地区有自己区域的发展战略。这就要求进行区域划分,而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是区域发展和现代化研究的坚实基础。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建国初期的沿海和内地两分法、出于国防考虑的“三线”划分、以自然地理为主要基础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以经济地理为主要依据的六大经济区(东北、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南和西北)、七大经济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九大经济区(东北、环渤海、黄河中游、长三角、长江中游、东南、西南和西北)划分等。2003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等学者完成的“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报告提出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的八大社会经济区域划分。这是我国区域划分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9)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