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共有7块,大部分颈椎都具有一般椎骨的共性结构:即有椎体、椎弓(椎弓根、椎弓板、椎上切迹、椎下切迹、椎间孔)、椎孔及7个突起(单个的棘突,成对的横突、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
颈椎区别于其他椎骨的形态特征,主要为椎体较小,横断面为椭圆形;椎孔较大,呈三角形;第3~7颈椎椎体上面侧缘有椎体钩;横突末端分叉,有横突孔;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成水平位;棘突短,末端分叉(图2-1)。
(一)椎体钩、斜坡、钩椎关节(图2-2)
1.椎体钩 椎体上面两侧向上的嵴状隆起,称椎体钩或钩突。椎体钩在第3~7颈椎呈矢状位椭圆形,尤以颈5最显。椎体钩与椎体上面之间形成100°左右的夹角,有限制椎体和椎间盘向侧方移位的作用,从而保持颈椎的稳定性。
2.斜坡 椎体下面两侧缘构成斜坡。上位颈椎的斜坡和下位颈椎的钩突相对,构成钩椎关节,为德国人Von Luschka首先描述,故又称Luschka关节。
3.钩椎关节 后方为椎孔,与颈髓相邻;两侧与横突孔内的椎动脉、椎静脉及其血管周围的交感神经丛相邻,两后外侧与椎间孔(管)内的脊神经根相邻。
当颈椎由过伸位到过屈位时,钩椎关节承受最大压力和应力的部位在颈4、颈5之间和颈5、颈6之间,这或可以说明下颈部钩椎关节易发生骨赘增生的原因。
(二)椎孔、椎管
1.椎孔 颈椎椎孔较大,呈三角形,矢状径较短,横径较长,与颈髓椭圆形横切面轮廓相适应。
2.椎管 各椎骨的椎孔及其间的连接组织构成椎管。
(1)前壁:为椎体和椎间盘的后面及后纵韧带,后纵韧带两侧有纵行的椎内静脉丛前部。
(2)后壁:为椎弓板和黄韧带。
(3)静脉丛:后壁有椎内静脉丛后部。椎管前壁、后壁移行处形成椎管外侧角,也有纵行的椎内静脉丛,外侧角的两侧为椎弓根并与椎间孔相通。
(4)椎管内软组织:由椎体向后有后纵韧带,硬膜外隙(含脂肪组织、椎内静脉丛)、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软脊膜、颈髓及其动、静脉,再后为黄韧带。此外,椎管内还容纳有脊神经根和根血管。椎管内软组织的层层配布,填充其间,几乎没有可供缓冲的显著空隙。当椎间盘脱出、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关节错位、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黄韧带皱褶等病变均可导致椎管狭窄。正常颈椎椎管矢状径为15~20mm,当矢状径≤10mm时,可引起脊髓受压的临床表现。
图2-1 颈椎
(三)横突孔(www.xing528.com)
颈椎横突有一圆形孔道为横突孔,第1~6横突孔内有一条椎动脉和两条椎静脉及其血管周围的交感神经丛通过。第7颈椎横突孔只有一条细小的副椎静脉通过。
(四)脊神经沟、椎间孔(管)
1.脊神经沟 在颈椎横突的上面,横突孔后方与上关节突之间有一浅沟为脊神经沟。
2.椎间孔 在相邻两个椎骨的侧面,由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构成椎间孔。椎间孔实际上是一个向外、前、下斜行的管道,有一定的纵深,长6~8mm。因此,称其为椎间管更为确切(图2-3)。
(1)前内侧壁:为椎体钩的后面、椎间盘和椎体的下部。
(2)后外侧壁:为椎间关节的内侧部,黄韧带外侧缘也参与构成了椎间孔的软组织后壁。
(3)椎间管内组织:有颈神经根通过,其余空隙为根动脉、根静脉、淋巴管和脂肪组织所占据。颈神经根由上位椎骨椎下切迹下方进入椎间管,在椎动脉后方斜行交叉通过。在椎管中部,后根在上,前根在下,神经根与椎间孔大小之比为1∶2~1∶8。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椎间隙变窄,椎间关节、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等都可以导致椎间管狭窄,使神经根受到刺激、压迫,造成神经根水肿、变性,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
图2-2 钩椎关节及其毗邻
(五)上、下关节突
颈椎的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水平位,相邻的上、下关节突构成椎间关节,也称关节突关节。关节囊较松弛,外伤时易引起半脱位。该关节前方与椎间孔和横突孔相毗邻,椎间关节的滑脱和骨质增生等可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椎动脉。
(六)椎体钩、横突、关节突复合体
图2-3 椎间孔(管)
从临床角度考虑可将颈椎的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视为一个复合的结构单元,称为椎体钩(uncus of vertebral body)、横突(transverse process)、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复合体(compound),简称UTAC。UTAC是构成颈椎病病理的关键部位,UTAC任何组成部分的病变均可引起神经、血管的刺激、压迫症状。特别第5颈椎的UTAC,组成中的3个结构毗邻关系最密切,任何一结构的骨性赘生物最容易导致椎动脉的痉挛、狭窄、梗阻或神经根受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