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可以说,现代城市完全是一个被传媒高度包围的地方,铺天盖地的广告、大街小巷的报刊亭、随时随地的网络连通,无不将传媒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受此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迅速更新,城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当人们把目光移向农村,或许感受不到传媒如此“极致”的影响力,有些地方的农村甚至还是大众传媒的“死角”。然而,回过头来看社会发展的历史,即便当时没有大众传媒的影子,传播所起的作用仍然至关重要。
远古时期,在语言还没产生之前,原始人的传播是靠手势和表情,以及一些简单的符号,但千万别小看这些极其原始的传播方式。我国新闻前辈萨空了研究认为:“第一个发现熊的人,侥幸未被熊吃掉,不论是为了警告趋避,或是为了纠合除凶,一定要去报告其他的人类。没有语言之前,便用手势报告——我们的文化,也就由此产生。”可见传播之于生存、之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原始人的生产、生活也离不开传播。当“神农氏尝百草”、“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居巢穴”成为新闻,随之而来的仿效、推广,直至天下皆闻,原始人从传播中获益,一点一点地进步。这其中,除了口语传播,一些新的传播方式也应运而生,加快了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传播的效果,比如结绳记事、击鼓传讯、烽火报警、实物表意、图画传声等。据考,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发生紧急情况,就派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获悉情报后,马上派人来援救。
再后来,文字产生了,社会和传播迈入了新的天地。“农书”、“历书”、“农谚”,既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又是有文字记载的农业新闻的雏形。同时,为了提高传播效率,降低传播成本,技术革新成为必然。造纸术、印刷术无疑为文字传播插上了“翅膀”。在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里,卷帙浩繁的农业著作,就是最广泛的农业新闻传播工具,它们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成就推向了高峰。
回顾这段历史,变化和成就不可谓不大,但也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尤其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新闻传播的效率也是极其缓慢的。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时间,进入当时的农村,差不多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的“乡土社会”、“熟人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动范围很小,生活隔离,许多地方还是老子描绘的情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口语传播,现代意义的新闻基本没有。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说:“都市社会里有新闻;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发生在“乡土社会”中的变化虽然很小很小,但同样不可避免。在口语传播占主导地位的农村,自然而然地迎来了“文字下乡”。作为现代化的工具,“文字下乡”使得农村一点一点地抛离乡土社会,步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中。而作为“文字下乡”的特殊形式,“传媒下乡”将广泛、丰富、及时、新鲜的信息带入农村,将沉睡了数千年的农村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成为促进、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有意思的是,时下的中国农村是一个各种传播媒介的“集大成者”,任何古老的、传统的、现代的传播方式,都能在农村找到印迹,共同组成了中国农村特有的信息传播“超市”。
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在农村传递信息的各种传播媒介。
1.口语媒介
语言交谈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也是农村最直接、最灵活、最值得信任的传播方式。口语传播,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面对面,察言观色,有问有答,及时地交流,快速地反馈,可以非常有效地增进了解,达到沟通的目的。
著名传播大师施拉姆说:“对那些害怕变革和试验的传统型村民们,只有用示范才能使其信服。”确实,农民多是经验主义者,特别是传播农业技术的时候,报纸上、广播电视里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如面对面交流一次,亲身示范一次。正是如此,农民打心底里欢迎技术人员下乡指导。熟悉这一传播特性的人,在农村工作中,也不再利用行政权力强力推行什么。他们往往只要在村庄里培养出一两个代表性的示范户,过不了多久,农民就跟着干起来了。
2.文字媒介
自从有了文字,传播变得更加确定、更加形象,也能超越时空,发挥其独有的作用。现在,农村的文字媒介,主要指那些没有大量复制的黑板报、墙报、公开栏、标语等。文字媒介一般由农民或乡村干部自己撰写,语言、内容与农民生活十分贴近,既能敏锐地抓住农民的心理,又朗朗上口,容易理解,方便记忆,便于传播。(www.xing528.com)
文字媒介都刻有时代的烙印、地域的特色。以标语为例,近几十年来,农村标语内容从单纯的政治宣传转变为政治宣传、商业广告等多样并存。即便是政治宣传,也变得越来越充满温情和人性。2008年,《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作家朱零参加“作家乡村行”采风团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对两条计生标语大赞不已,深感其充满灵气与温馨。一条是“少生一个娃,天天吃手抓”,另一条是“感谢您实行了计划生育”。
3.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是迄今为止对人类影响最深入、最广泛的传播媒介。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让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农村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白纸黑字”也让传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初期的印刷媒介,掌握在农村少数有知识、有见识的精英人物手中。而如今,随着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图书、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印刷媒介的优势,在于促进了远距离的传播,让农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但是,印刷媒介的劣势也在于此。远距离的传播,一方面让信息缺乏贴近性,另一方面千山万水的阻隔造成了信息的延误。电子媒介出现后,印刷媒介在农村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4.电子媒介
无线电、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再一次在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广播一度成为农村传播的“霸主”。而后没多久,电视以其独特的视听效果,成为新的农村传媒“老大”。
农民接收信息的诸多渠道中,广播、电视无疑是最不费力的。和图书、报纸、杂志相比,广播、电视更是大众传媒中的大众传媒。然而,其转瞬即逝的毛病,让农民对信息的掌握往往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其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削弱了传媒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传播功能,无法让农民观念得到全面的更新。
5.网络媒介
上个世纪最后10年,随着计算机和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出现了,这就是网络媒介。它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集所有传统媒介长处于一身。诚如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尚恩·马洛尼所说,“因特网是虚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人们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茫茫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作为新兴媒体,网络媒介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渗入农村,改变了农民的生活。这几年,地处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农村网络覆盖,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工作省域示范点。实践证明,借助于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一个农业社会在短时间里跨越工业化的演变过程,直接进入信息网络社会,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6.手机媒介
区别于报纸、广播和电视,网络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而逐渐被广泛应用的手机,被称为“第五媒体”。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16分钟后,新浪网通过手机短信发布了这一消息。这让人们意识到,手机不只是移动电话,原来还可以这么用。
这几年,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的手机,在农村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自从江西移动推出全国农村首张基于手机应用的电子报纸——新农村手机报之后,利用手机传播涉农信息成为农村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且,手机媒介的出现,为农民参与社会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以发送短信为例,农民不再是信息的消费者,而成为信息的生产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