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前生学-太极阴阳五行解析

中国传统前生学-太极阴阳五行解析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阴阳双方动态协调平衡,则万物有序,生生化化,在人体则表现为阴平阳秘,身体健康;反之,当阴阳失衡,则表现为逆乱和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一旦阴阳失衡无法逆转,则阴阳离决,出现死亡。阴阳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质。

中国传统前生学-太极阴阳五行解析

第二节 太极阴阳五行说

一、太极

“太极”之说,源于《周易》。太极是指宇宙的本始,指原始混沌之气。《易·系辞上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宇宙变化的过程。太极是宇宙变化的开始。原始混沌之气运动而分为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由阴阳而生春、夏、秋、冬四时,产生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进一步则推衍为宇宙万事万物。

宋代朱熹认为,太极即是理,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因此,太极代表着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的从产生到衰亡的过程。凡是存在的事物,有生必有灭,有始必有终,宇宙万事万物均处于终始生灭、永不停息的循环往复之中。人作为万物之一,同样经历着生、长、壮、老、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因而每个人体就是一个太极。

在人的生命进程中,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逐渐转化为后天之气,先天之气不断耗竭,则人体逐渐衰老,生命即告终止。古人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认识到,气功修炼能够使人体的阴阳逆化、使后天饮食水谷之气及呼吸大自然之精气不断培补肾中真元之气,使先天之气长盛不衰,从而延长人的寿命。这也就是气功修炼中常说的“顺则人,逆则仙”的含义。

二、阴阳

古人认为,原始混沌之气具有形和气两个方面。万物生于气而成于形,形散而复在于气。万物终始生灭,循环往复,演化无穷,无不在于形和气的变化。古人用阴和阳来表述形气之间的演化关系,宇宙间万物运动变化的最高规范,便是阴阳两极转化的太极原理,阴阳矛盾运动成为宇宙间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形式。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按照阴阳学说,凡属静的、有形的、内在的、向下的、寒冷的、晦暗的、衰退的均属于阴;凡属动的、无形的、向上的、温暖的、明亮的、亢进的均属于阳。正常情况下,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对立,互为依存,互相消长,互相转化。当阴阳双方动态协调平衡,则万物有序,生生化化,在人体则表现为阴平阳秘,身体健康;反之,当阴阳失衡,则表现为逆乱和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一旦阴阳失衡无法逆转,则阴阳离决,出现死亡。

阴阳理论对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养生锻炼的最终目标即在于协调阴阳,使躯体内环境趋于平衡,并使躯体顺应外部阴阳环境的变化,保持人与天地之间的平衡。阴阳学说是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基石,在《黄帝内经》和《易经》中有集中系统的阐述,并贯彻于养生学的始终。《内经》参照和汲取《周易》阴阳学说,探讨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认为人体是由许多阴阳对立的双方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人体阴阳之间,必须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把调理阴阳、保持人体内部各器官之间的平衡,作为养生的总原则。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素问·生气天论》指出:“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质。阴即“阴精”,是人体的物质基础;阳即“阳气”,是指人体物质运动及其发挥的生理功能。“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维持着“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就能达到“精神乃治”,“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的境地。反之,“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疾病。

坚持平衡阴阳的养生原则,在具体养生实践中,还要特别注重形神并重的养生之道。依据阴阳的原则,形指人的形体物质,神指人的精神活动。形属阴,神属阳,形神二者相互作用,强调形神并重,不但要加强形体锻炼和保养,也要注意调摄精神,保持心理上的安静平和。这样,才能提高机体素质,促进气血流通,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阴阳学说在养生学中有着广泛而具体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生应顺应季节、时辰阴阳

一年四季,春温夏热属阳,秋凉冬寒属阴,为了顺应季节阴阳变化的规律,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同时,为了达到机体阴阳的平衡。在锻炼方法和意念的选择上,春夏应选用养阳的功法和意念情志以养体内之阳,秋冬应选养阴的方法和意念以养体内之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主要是指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培养人体阴、阳之气,使之协调、适应、宣泄、补充,有“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苛疾不起”之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昼夜有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已为六阳时,午、未、申、酉、戌、亥为六阴时。六阳时阳气升发,凡养生锻炼皆取阳时,阳虚患者宜选择阳时锻炼。六阴时,阳消阴长,阴虚患者宜选择阴时锻炼以助阴气。同时,阳时为生发之时辰宜于锻炼,阴时为死气之时辰,则不宜练功行气。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指出:“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生得调,日中后夜半前,气死不得调。”

2.养生要区别体质阴阳和经络阴阳

人有形态、体质、秉性等的不同,中医运用阴阳归纳法则,将人归纳为“五态之人”,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阴之人和阴阳平和之人。养生锻炼应按人体阴阳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调和阴阳法,在锻炼时间上也必须加以选择,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体经络可分为阴阳两大类,各有其功能,如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周天功法中的通任督,本质就是一个阴阳调节的过程。

3.辨病情阴阳以养生

疾病有阴阳虚实,虚病(阴)在养生时“宜存想收敛,固秘心志,内守之功以补之”;实病(阳)“宜导引按摩,吸努搯摄,散发之功以解之”;热病(阳)“宜吐故纳新口吐鼻入以凉之”;寒病(阴)“以存气闭息,以意生火以温之”(《养生肤语》)。即阳病宜施以清泄之法,阴病宜选择温补之法以平衡阴阳。《气法至妙要诀》指出:“阳时用阳气,存想在阴冷病灶部位;阴时用阴气,存想在火热病灶部位”,“冬月想房室,用阳气入来觉温热;夏日在家中,用阴气入来觉清冷”。此即养生锻炼中注意不同的意念活动以平衡阴阳。此外,意守阴窍可以潜阳,意守阳窍可以升阳;意守阳经可以助阳,意守阴经可以益阴,皆为平衡阴阳之法。

4.以呼吸、姿势来调和阴阳以养生

“鼻吸清气为阳,口吐浊气为阴”(《长生胎元神用经》)。吸为补法,呼为泻法。凡阳实火旺者宜多做呼气的动作,使有余之阳向外散出;阳虚气陷者宜多做吸气,以补内在阳气之不足。所以《景岳全书》指出:“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

练习姿势也与阴阳有关,凡舒展、仰伸、上行开目者为阳,主泻,多用于阳病、热病、实证;凡收缩、屈曲、下降、闭目者为阴,主补,多用于阴病、寒病、虚证。如《医学汇函》说:“有火者,开目;无火者,闭目”,“欲气下行以通二便,健足胫,则偃身为之;欲引头病者,仰头,欲引腰足病者,视脚”等。

阴阳学说在养生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从每个养生个体的体质阴阳差异到养生方法的选择、养生时间、地理环境,锻炼的姿势、意念的选择等,都离不开阴阳学说的指导和统率。古人认为物无阴阳,违背天原,张紫阳真人说:“不知阴阳莫练功。”考察审视养生学可以发现,阴阳学说在传统养生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和运用。(www.xing528.com)

毛泽东主席说过:“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只讲一点论。”人类为了追求健康与延年益寿,有养生学和现代体育等诸多理论学科和方法体系。从阴阳学说在人体方面运用来看,动属阳静属阴;命为阳性为阴;形为阴神为阳;脏为阴腑为阳;血为阴气为阳等等。现代体育理论和方法更多的是从动、命、形等方面来研究,是基于西方医学和西方哲学文化所产生发展的一门学科。强调“生命在于运动”,主张机体的运动锻炼和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与中国的传统养生学有较大的区别,从阴阳学说所论证的道理来看,这是不全面、有失偏颇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而养生学却正好弥补这方面的缺憾。人的身心是一体的,既要有形体的运动锻炼,也应有精神、心理的静养修炼,这样的体育健身理论才是全面的、合理的、科学的。

三、五行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

尚书·洪范》首先提出“五行”一词,并从哲学的高度对五行的特性作了抽象的概括:“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分析概括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哲学概念。

从万物由精气所化生的角度来看,五行是宇宙万物中五种不同特性的气。五行之气与道、阴阳的关系:道→精气→阴阳二气→五行之气。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这种哲学思想对中国养生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堪称传统养生学的理论支柱之一。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凡具有温热、升腾、昌茂繁盛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火”;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木”;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等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之于“土”。

顺着这条思路,五行学说把古人五行相生相克当做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提了出来,并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法则运动变化的。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

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

五行学说还被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情况。由于脏腑分属五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依据五行学说的规律的。如肝病传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病理影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到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即木侮金;影响肾,即子病及母。

中国古代的五行结构实际上包含了两套自我调节机制,其一是正常状态下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运动机制,其二是非正常状态下的修复机制。正是这两套机制的特殊功效保证了五行系统处在整体动态平衡的循环运动状态之中。

首先,中国养生理论将人体各种组织器官按五行特性予以归类,用以说明各自的生理功能。这就把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生理功能以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连结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从而为人们的养生实践提供了两条重要思路:其一,养生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组织器官的功能特性,以便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其二,养生应该从整体观念出发,充分考虑到具有同类特性的外界事物对人体组织器官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其次,五行结构中的生克学说是我国养生学关于人体机能整体调控机制的理论核心。五行学说在养生领域的具体应用,正是根据事物间的生克关系,通过五行调控来强化人体自我调节功能,使身体各种机能维持或恢复正常有序状态,最终实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

五行学说在探讨人体组织及其各自的功能状态时,实际上是把生命机体当作一个整体结构来加以考虑的。它所注重的是各种组织器官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把保持机体动态平衡视为人体健康的必要前提,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五行生克乘侮关系的调节机制。这些都显然与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则趋于一致。

阴阳是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代人认为自然界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到战国后期,齐国人邹衍把阴阳和五行两种学说结合起来,用以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变化,形成了一个学派——阴阳家。到汉代,儒家又接受了阴阳五行思想,并发展成神学唯心主义,把阴阳五行变成天的属性和体现,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阴阳五行思想就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宗教、巫仙、看相、算命、抽签、卜卦、画符、念咒以及看风水、择吉日等迷信活动中,就都多少利用了阴阳五行的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相当广泛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各门自然科学,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化学和医学。对古代医学的影响,更远远超过了其他科学,构成了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