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与战略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与战略方法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就是经典马克思学说对价值规律、生产价格规律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与战略方法

第四节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

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从一开始,有点机械的亚当·斯密关于商品生产的描述就不同于辩证的马克思的描述。

亚当·斯密说:“……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3]

在亚当·斯密看来,商品交换和生产成了某种天然的、普遍的人类倾向的产物,而不是某种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并且这种商品交换和生产恰恰是分工产生的缘由,而不是相反。

马克思的描述完全不同:“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或者拿一个较近的例子来说,每个工厂内都有系统分工,但是这种分工不是通过工人交换他们个人的产品来实现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4]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商品生产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这两个条件缺失任何一个,便构不成准确的商品生产的概念。

现实社会可以是商品生产要素和其他要素的混合,但任何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经验材料绝对不能混入商品生产的概念中去。

从在现实社会中作用的程度、规模、范围等标准出发,将商品生产分为简单的小商品生产和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是顺理成章的。

由于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成熟,一方面大批量货币成为用来产生更多货币的资本,一方面大批量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成了商品,并且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提高到过去任何社会形式从未达到的水平,商品生产已是社会增加财富的主要源泉。此时的生产仍然是商品生产,但是特征性已经显现出来。

资本主义仍是商品生产这一逻辑主干之上的一个分支,考察社会经验材料能否混入资本主义概念中,还是首先要看它能否混入商品生产的概念中去,剩下的任务只是辨明它属于小商品生产概念还是资本主义概念。

以上就是经典马克思学说对商品经济范畴、资本主义范畴的界定。

二、价值规律和生产价格规律

更深的抽象表明,商品生产者交换的不仅是具体的、实在的、有用的物品,而且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这不是心血来潮随意做出的武断抽象,它表明了生产商品的各种具体劳动的共性或本质,从而也表明了用于交换的所有商品的共性或本质。只要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在量上是相等的,这些商品在抽象意义就是相同的,这是它们得以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的基础。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价值的质的规定性。

耗费的量不由每个具体劳动量决定,而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这就是价值的量的规定性。

在现实中,没有人先去计算必要生理耗费量再去进行交换,价值规律是以供求规律的形式在市场上现实地表现出来的(注:这里有笔者要进行修正的内容,参阅本章下一节)。

社会的各个私人生产者“作为商品所有者互相对立,每个人都企图尽可能以高价出售商品(甚至生产本身似乎也只是由他们任意调节的),所以内在规律只有通过他们之间的竞争、他们互相施加的压力来实现,正是通过这种竞争和压力,各种偏离得以互相抵消。在这里,价值规律不过作为内在规律,对单个当事人作为盲目的自然规律起作用,并且是在生产的各种偶然变动中,维持着生产的社会平衡。”[5]

显然,价值规律的作用制约着商品的交换比率、每种商品的产量、劳动力在各个部门的配置。

当“全部产品或至少大部分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6]时,商品生产就到了资本主义阶段。

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大体上每个生产者拥有自己的数量不多的生产资料,并且用它们来生产商品;现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商品了,生产资料属于一些人,出卖劳动力来干活的是另一些人。资本主义仍符合商品概念的一般规律性,但是特征性的东西已开始出现,一般规律在具象(参阅第五章第五节舍象与具象)时有了修正的必要。

新增的价值已不像以前那样全部归生产者所有,而是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死”劳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可以称作剩余价值;另一部分归“活”劳动——劳动力的所有者,可以称作劳动力价值。两者在量的划分方面的斗争,从资本主义产生起就没有停止过,但只要这种斗争主要是靠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自由的市场契约来调节的,这种斗争就还是商品经济概念和资本主义概念能概括的经验材料。

又由于生产资料不仅总规模扩大了,而且各行业所用的“死”劳动和“活”劳动的比例也不像以前那样大体相差无几了,各行业利润率均等性的假设和剩余价值率均等性的假设还基本符合对经验材料不完全归纳的判断,资本有机构成则没有任何做均等假设的基础了。这时,从跨行业的角度看,商品价格等于价值(剔除掉供求不平衡因素)和利润均等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就不正确了。必须修正为:所有行业的利润总额和总价格,还是分别等于以前的剩余价值总额和价值总额。这时,商品生产的价值概念就转化为资本主义的生产价格概念,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就转化为资本主义的生产价格的规律。

以上就是经典马克思学说对价值规律、生产价格规律的界定。

三、剩余价值规律及其隐含的假设前提

马克思在把新增价值划分为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表明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引自百度):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即资本家用绝对或相对地延长工人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

简言之,按照剩余价值规律,资本家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才去组织一切社会生产的,没有剩余价值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资本家组织社会生产的一切安排方式都将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标。

我们今天研读马克思的经典描述时,不能忘记剩余价值规律是有隐含的假设前提的:资本主义仅仅是资本家的资本主义,资本家的生产目的就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资本家为实现其目的所作出的生产安排就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安排;而在资本主义的范畴内,劳动力出卖者的生产目的以及为实现这个目的所进行的博弈是无足轻重的。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这个隐含的假设前提与时代背景大体吻合,在描述规律时没有被特意显化出来是符合理论惯例的。但是,在大约一个半世纪以后的现代社会,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就必须将这个隐含的假设前提显化出来,以便于将它与我们所处时代的经验材料进行对照,从而对规律本身的描述进行调整和发展。

四、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及其隐含的假设前提

马克思用抽象思维方法推演出的资本主义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是想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范畴内的作用要素而不是这两个概念所能概括的范围以外的、价值规律和生产价格规律管不着的作用要素,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被替代的必然性。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判断、价值追求很明显要被摆在一个次要的位置,起作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要求助于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主观追求历来被马克思视为庸俗的和空想的。马克思愿意看到是资本家把资本主义推向灭亡。

“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的推动力;那种而且只有那种生产出来能够提供利润的东西才会被生产出来。英国经济学家对利润率下降的担忧就是由此产生的……在这里,以纯粹经济学的方式,就是说,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在资本主义理解力的界限以内,从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立场出发,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它的相对性,即表现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7](www.xing528.com)

为了在现代条件下更加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关于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我们也必须毫不含糊地把这一规律的假设前提显化出来,而显化的方法依然是再现原创者的抽象思维过程。

马克思是用文字语言工具进行推演的,我们改用数学语言工具显然能够更准确和更方便地展现推演过程。[8]

我们可从s’=img23,q=img24,p=img25(s’是剩余价值率,s是剩余价值,v是可变资本,q是资本有机构成,c是不变资本,p是利润率)推导出p以q和s’表示的函数式:

以上将文字语言描述转化为数学语言描述的工作是由保罗·斯威齐完成的,笔者在此基础上继续推演。

尽管马克思自己没有明确表述,笔者通过对公式的推演也能得出结论,要想使利润率P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必须具有两个假设前提之一(推演过程略):

(1)剩余价值率下降,同时资本有机构成不下降,或者剩余价值率下降幅度和资本有机构成下降的幅度满足条件{资本有机构成下降的幅度×(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下降的幅度)}<{剩余价值率下降的幅度×(1-资本有机构成)}。

(2)资本有机构成上升而剩余价值率不上升,或者资本有机构成上升幅度和剩余价值率上升幅度满足条件{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幅度×(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上升的幅度)}>{剩余价值率上升的幅度×(1-资本有机构成)}。

以上两条就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科学的关于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假设前提的描述。遗憾的是,马克思在论证利润率下降趋势时没能明确显化这些假设前提。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资本论》关于剩余价值规律的描述中,推测出马克思进行推演时的两个隐含的假设前提:前提之一是,由于剩余价值率还兼具衡量“剥削程度”的功能,马克思显然在其推演过程中排除了剩余价值率下降或不变的任何可能性,他完全没有展示剩余价值率下降或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状况;前提之二是,主要是考虑到技术进步是提高“剥削程度”的一种长期有效地方式,马克思判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上升不仅符合当时的经验材料,也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结果。

如果我们也如同马克思那样把剩余价值率下降和资本有机构成下降的情形排除在外,或者把那两种情形称作隐含的假设前提,那么,要想得出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还必须具备的假设前提是:{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幅度×(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上升的幅度)}>{剩余价值率上升的幅度×(1-资本有机构成)}。

我们再现这个推演过程,就是想毫不含糊地表明,马克思归纳出来的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是隐含着上面这一系列假设条件的。因此,这个规律在各个时空条件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这一系列暗含的假设与现实经验材料对照的结果,如果某个时代的经验材料大体与上述假设吻合,利润率下降趋势就是这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变化的一种规律,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材料大体与上述假设吻合,利润率下降趋势就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主义变化的一种规律。

如果我们在假设前提的全面性和严谨性方面放松一步,假设马克思以隐含方式描述的剩余价值率上升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符合经验材料,那么,为了保证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起码还需要完成{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幅度×(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上升的幅度)}>{剩余价值率上升的幅度×(1-资本有机构成)}这一假设前提与经验材料的对照。只要能证明{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幅度×(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上升的幅度)}>{剩余价值率上升的幅度×(1-资本有机构成)},这样一个假设比较符合现实的长期趋势,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就也真的是资本主义范畴内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资本主义的消亡就指日可待。这个论证过程是比较严密的抽象思维过程必须要求的。

由于马克思没有将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假设前提清晰地显化出来,在《资本论》第3卷第13章对这个规律的全部描述中,都没有有意识地将这个假设前提与经验材料相对照的内容,更没有有意识地论证这个假设前提将长期有效的内容。

在接下来的《资本论》第3卷第14章中,马克思也没有直接地全面地接着说明这个假设,从而完成论证,而是换个角度、换个假设前提,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说明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在这里——大多数有益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都是如此——引起剩余价值率增加的原因,包含着这个结果:所使用的总资本为一定量时,剩余价值量将会减少”,“从而使利润率减少”。[9]

但是一向严谨的马克思没有看出,“引起剩余价值率增加的原因”同时也使他的新假设“所使用的总资本为一定量”中的一定量变得不“一定”了,变小了。社会总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提高,同时也意味着接下来的不变资本的贬值和有机构成的下降。

这个新开辟的论证同样无法说明利润率下降是一个长期趋势。

有人会说:不变资本贬值已经被马克思作为修正因素之一,在具象过程中说明了,这是抽象思维方法的惯例。但是具象不是再一次分别把各修正因素与本质因素的关系罗列出来,这是舍象过程的任务。具象必须在可叠加的假设条件下,综合说明本质因素和六个相反因素共同作用时的总结果。即使不精确,也必须判断各个力的强弱和方向,从而判断合力的方向,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完成抽象思维方法的要求,所下的结论就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马克思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有些含糊地“把一般利润率的下降视为是一种倾向的下降”[10]

我们在复述经典规律的同时如此缜密地展现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并不是据此就断言资本主义没有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而只是断言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理论家到目前为止并没能证明这种趋势是资本主义范畴本身所必然带来和资本主义范畴可以概括的客观规律。

其实,利润率的变化有多种可能性而不是只有一种简单趋势,并且利润率的变化有些是资本主义因素引起的,有些是资本主义以外的因素引起的。我们在下一节中就会论及利润率变化及其原因的极端复杂性。

五、产品相对过剩、生产比例失调及其隐含的假设前提

到目前为止,关于资本主义自动走向灭亡有两大核心理论。

一个是前面已分析过的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尤其不能忘记的是,这个规律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可应用性取决于其假设前提与现实条件相对照的结果。

另一个是由于消费不足而带来的资本主义市场无法自我调节的生产比例失调问题。

按比例生产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共有规律,如果资本主义最终带来的是生产不能按比例进行,资本主义的灭亡就无可争议。

我们今天再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时,也必须把产品相对过剩和生产比例失调这一规律的假设前提显化出来。

与论述利润率下降规律时有所不同,马克思在推演产品相对过剩和生产比例失调这一规律时,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这一规律的假设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带来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进而就必然带来消费不足。

我们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假设前提。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消费不足这三个条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开始的因果递进关系。因此,我们今天把这个假设前提与经验材料对照时需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将资本有机构成必然提高与经验材料相对照;二是说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带来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三是说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必然带来消费不足。

我们在下一节中再全面展开这一假设前提与经验材料的对照过程。

六、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还有一部分由后来的理论研究者增加的内容,这就是对在马克思所处时代尚未明显表现出来的垄断和帝国主义现象的理论概括。

由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加剧,随着资本主义不断积聚和集中,各个生产行业的企业数目大大减少。这些在竞争中幸存下来的企业,规模大都十分庞大,接下来的竞争更可能带来的将是两败俱伤,而不是某一方的完全胜利。这时,在大资本家头脑中占上风的已不是我们熟悉的资本主义范畴的规定性和准则,更不是商品生产范畴的规定性和准则,而是一种类似于过去封建领主们惯用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封建契约,这是完全不同于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市场契约的一种超经济的契约。这种契约有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康拜因等多种形式。这种契约在大约几十年的时间内全面触及了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甚至劳动力市场。划分新增价值的另一方——劳动力出卖者靠自由市场原则调节自己利益的机会被大大削弱了,他们面对的是联合起来的、蔑视市场的资本所有者,他们现在的地位用工奴来描述毫不为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