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略思维方法:关于知识的重要内容

战略思维方法:关于知识的重要内容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维方法就是关于知识的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我们还真的有必要抽出一些时间学习一点关于知识的知识,思维方法就是“关于知识的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但我们也不会忽略人类思维方法的第一个层面和第三个层面,即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和通过预测来引导未来行为。

战略思维方法:关于知识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人类思维方法

即使仅仅从掌握通用知识的角度看,人们搜寻和获取知识也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我们有限的金钱和时间。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获取新知识都是代价高昂的。我们无法获取全部知识,因此必须在需获取哪些知识方面做出判断和选择。现在的问题是,知识产品在你没有花费代价获取它之前,你又很难判断它是否值得获取。这是人们学习新知识的两难悖论。

在知识爆炸时代以前,这似乎不是太大的问题。面对有限的知识,通过试错或者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都能使我们不至偏离太远。但现在,面对爆炸式增长的海量知识,泛泛而谈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已经不能保证为我们激发出足够的学习勇气和学习动力,更不能保证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选对应该学的知识,以及怎样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面对那个学习新知识的两难悖论,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需要管理我们的知识。要管理我们的知识,就必须掌握关于知识的规律,就必须学习关于知识的知识。思维方法就是关于知识的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关于知识如何被创造出来的知识;它是关于知识如何被运用于实践的知识;当然它也就是关于帮助我们判断需要获得哪些知识的知识。

虽然思维方法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不知为何,长久以来人们对物理学、经济学等具体知识的关注要远远胜过对人们是如何获得这类具体知识的关注。思维方法顶多只是智者在茶余饭后与新入道者闲聊的话题,从不曾像物理学、经济学那样被人们刻意地系统化、规范化。即使像哲学那样涉及思维的学科,关于如何指导人们像掌握技术那样掌握有步骤有规则的思维方法也不是它探讨的主要内容。

那么,当初是什么引起笔者严重关注思维方法的呢?我们发现,面对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各种有众多假设前提和被人们片段性地划分而成的学科知识不再像以前那么有效了。我们经常看到,即使那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智者,尽管他们动辄旁征博引,也越来越难以就现实问题做出事后被证明为正确的判断。是否会结合特定条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越来越显得比掌握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尤其当我们面临的问题具有速变、巨变、共变的特征时就更是如此。

如同我们当初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而关注学习方法一样,现在为了提高思维效率,我们也必须关注思维方法。当然,与学习方法不同的是,思维方法不仅关乎思维效率,它还直接关乎能否产生正确的思维结果。错误的或不严谨的思维方法经常是具体的错误决策和判断的幕后元凶。

的确,我们天天在思维,我们时刻在思维,可屡见不鲜的情况是思维的结果反倒可能把我们引入歧途,让我们蒙受损失,让我们经历痛苦!我们在哀叹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同时却很少问一问自己:你会思维吗?我们已经习惯性地认为思维是人的本能,即使偶尔也会提及思维的方法,那也仅仅满足于零星的思维火花,从不曾奢望思维方法的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

我们承认,世上的确没有包你正确思维的万灵药,但是我们已经发现的关于如何进行思维的基本程序和规则真的能大大提高思维效率和大大减少思维错误。这套关于如何进行思维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规则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思维方法。

我们已经反复提及,多数人学习知识的重点都放在一些专门性知识上,如物理学、化学机械维修技术、经济学、会计学电工技术、厨艺等等,这些都是在特定领域、对特定现象发生的规律性的认识。其实,我们还真的有必要抽出一些时间学习一点关于知识的知识,思维方法就是“关于知识的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思维方法能使你找到“山外看山”的感觉,能使你更清楚自己平时都是怎样思维的,自己的思维习惯有没有不妥之处,怎样才是正确的思维方法,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果你能经常关注这些问题,你的工作方式生活态度乃至你的整个人生,都会让你有更加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的感觉。的确,我们不少的失误、困惑和矛盾都和我们的思维方法有关。具体知识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的,但发现具体知识的方法——人类思维方法却在更深的层次上完全相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种人类思维方法清晰地表述出来,传播出去。(www.xing528.com)

我们已经说过,总体来讲,人类思维方法是指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和利用大脑加工处理所接受的现象信号的规则和步骤。既然思维方法是关于如何进行思维的可学习、可操作的具体步骤和规则,它就并非如同我们过去想象的那样深不可测。

根据前面已经说过的思维的原始定义,我们很容易知道,思维是由三个大步骤或大程序组成的:第一大步骤是用我们人类的感官观察已经发生过的现象;第二大步骤是记忆住我们感知到的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尤其是记忆住那些具有反复性的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第三大步骤是结合我们感知到的已经发生过的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出来的未来的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引导未来的行为。

通过对已经发生的现象的大量观察,我们或者本能地或者借助一些思维技术就会记住这些现象,记住这些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记住这些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有没有重复性。当这样的现象、先后顺序以及重复性被我们记得足够多、足够细致以后,我们就有条件进行预测了,我们就能在一些现象出现以后预测接着会出现什么现象,我们的行为就不再盲目了。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发现了知识、创造了知识、运用了知识。

当然,我们介绍思维方法不会简单停留在对思维三大步骤的粗浅描述上。我们介绍的重点内容是这三大步骤下的详细小步骤和进行每个步骤时的典型规则。遵循了这些步骤和规则我们就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观察现象,遵循了这些步骤和规则我们就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记忆现象和记忆现象发生的顺序,遵循了这些步骤和规则我们就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进行预测,从而我们的行为就更具有方向性和分寸感。

本教程也与其他涉及思维方法的著作一样,把重点放在人类思维方法的第二个步骤,即利用大脑加工处理所接受的现象信号从而发现现象发生的顺序。但我们也不会忽略人类思维方法的第一个层面和第三个层面,即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和通过预测来引导未来行为。

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似乎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本能。在信息海量化时代以前,将它纳入思维方法的研究范畴有些牵强。但进入信息海量化时代以后,人们利用感官接受的现象信号不仅在量上爆炸式增长,而且信号的绝大部分不再是“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间接信号、虚假信号、以偏概全的信号大量出现;人们在接受信号的阶段也不再仅仅依赖感官;人们开始用大脑来处理“感官接受现象信号”的现象信号,逐步产生了“利用感官接受现象信号”的规则和步骤,因此我把它也归入了人类思维方法的范畴。

运用知识进行预测和引导未来行为,在以往对思维的研究中并没有被看作一个独立的范畴。人们通常都跳跃性地认为,掌握了知识就几乎等同于会运用知识进行预测。然而,我们以前都没有注意,认为“掌握了知识就几乎等同于会运用知识进行预测”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前提,那就是“未来是历史的复印件”。而这个假设前提本身的运用,又存在着更多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假设前提。我在本教程中,把过去顶多只出现于一些分支学科中的“运用知识进行预测和引导未来行为”的规则和步骤也归入了人类思维方法的研究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