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西方建筑伦理理论及其反思

现代西方建筑伦理理论及其反思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伦理作为建筑批判的武器始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驱者们。现代建筑先驱们以乌托邦式的狂热,试图通过建筑的手段绘制重造世界的蓝图。现代主义对伦理的追求也成为了建筑理论家们关注的课题。

现代西方建筑伦理理论及其反思

2.1 从维特鲁威到现代建筑先驱者:西方建筑理论固有的伦理维度

img23

图2-1 菲拉雷特(Filarete),“恶习与美德之屋”剖面图

早在罗马时期,维特鲁威便建议通过在帝国全境内修建奥古斯都式的建筑,来为古罗马帝国的权威政治需要作佐证。他在《建筑十书》中不仅阐述了建筑对于建立公共秩序和体现社会福祉的重要性,还将建筑师描绘成一个精英式的全才[1]。在15世纪的阿尔伯蒂那里,与维特鲁威类似的主题被再次强调:“在我看来,能够与其他科学中最伟大的大师们并列在一起的人物……是我称之为建筑师的人……毫无疑问,建筑学是一门十分高尚的科学……一位建筑师应该是一位天赋极佳之人,是一位实践能力极强的人,是一位受过最好教育的人,是一位久经历练的人。”[2]同时期的罗马建筑师菲拉雷特(Filarete)则将宗教神话的伦理特性附加到了建筑之上。他设计的“恶习与美德之屋”(House of Vice and Virtue)更像是一个教化的寓言(图2-1):一个圆形的建筑,顶端设立了象征美德的纪念性雕像,建筑内部空间的划分对应于不同的教育内容,内部流线上有7个房间必须被穿过,以让穿过者学习7门基础的课程,7层楼分别对应着4种最重要的和3种神学方面的美德,同时也对应着7种十恶不赦的罪恶[3]。文艺复兴时期的帕拉第奥和斯卡莫奇(Scamozzi)已经开始将“诚实”作为对建筑结构和材料进行价值评判的标准[4]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建筑师佩西耶(Percier)则将节俭的美德与建造的原则结合在一起进行阐释,他的论述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勒-迪克(Viollet-le-Duc)等理性主义[5]。19世纪的德国建筑学家克伦策(Leo Von Klenze)则给建筑做出了这样的定义:“从词语的真实意义——伦理的意义上说,建筑是基于人类社会及其需求目的之上的对自然材料铸造和结合的艺术。”[6]

在建筑学获得现代认可之前,建筑一直被置于宗教、艺术或者技艺的门下。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建筑一直是外在的和边缘的,即便是在康德那里,建筑也因为无法摆脱“功利”的束缚,而处于主要艺术门类之外。当时的建筑并不具有独立话语权,建筑的言述与社会的价值主流相一致,建筑的伦理问题则往往隐藏于宗教和神学的伦理问题之中。

将伦理作为建筑批判的武器始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驱者们。宗教理性主义者普金(Pugin)抨击了古典主义建筑中普遍存在的“谎言”和“欺骗”,他毕生都在追寻将宗教的“真诚”与建筑的“真诚”相结合的途径。拉斯金(Ruskin)延续了普金的思想,犀利地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卑鄙的”,因为它“自命不凡、充斥着欺骗”[7]。自普金和拉斯金开始,建筑的“诚实”问题被后来的理性主义者奉为建筑价值评判的基本法则。与拉斯金相比,莫里斯(Morris)更加关心建筑的社会意义,他将建筑师的责任延伸至设计的每个层面,将建筑视为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他同样谴责了资本对人类劳动力的奴役。在他看来,简单具有伦理的价值,因为这与大众的需求紧密联系,同时不恰当的机械使用同旧有的风格一样是社会道德风尚进步的障碍(图2-2)。类似于莫里斯,柯布西耶关注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他高度赞扬理性主义和标准化的机械生产,试图以此来打破旧有的追求形式和风格的创作态度,并寻求以建筑的手段创立新的社会秩序。赖特的伦理思想基于特立独行不拘常规的个性,他提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有机建筑,以此来反对强势和集权对建筑形态的把持[8]

img24

图2-2 莫里斯设计的英国伍尔弗汉普顿wolverhampton)的怀特维克庄园(Wightwick anor)室内

img25

图2-3 杜勒在《论建筑》中绘制的“穷人的庇护所”,1804年(www.xing528.com)

img26

图2-4 傅立叶,保障城镇

img27

图2-5 霍华德,花园城市

现代建筑的先驱者们还认为,现代社会应该以普遍被接受的伦理一致性为基础,“时代精神”成为这种一致性的注解。他们认为建筑能够在追求“时代精神”的过程中革新自己的语言并影响社会的道德体系,新的建筑必须是“诚实的”和“普遍的”[9]。现代建筑先驱们以乌托邦式的狂热,试图通过建筑的手段绘制重造世界的蓝图。他们继承了16世纪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的“乌托邦”构想,也吸收和发展了19世纪初期傅立叶(Fourier)和欧文(Robert Owen)等人的“大同梦”。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赖特的广亩城市、霍华德的花园城市、陆德维希·希尔贝赛默(Ludwig Hilberseimer)的摩天大楼城市计划以及托尼·加尼耶(Tony Garnier)的工业城市计划等,都被赋予了强烈的普世使命(图2-3~图2-7)。现代主义对伦理的追求也成为了建筑理论家们关注的课题。大卫·沃特金(David Watkin)在他的《道德与建筑》(Morality And Architecture)一书中分析并抨击了始自普金的道德普遍主义传统,类似的研究主题还体现在班纳姆(Reyner Banham)论述粗野主义的本质、约登(Furneaux Jordan)论述建筑与政治的关联以及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总结时代精神的意义等大量相关建筑理论研究中。总之,伦理之维是西方建筑理论固有的传统和主线之一,这一传统在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被推向了巅峰。

img28

图2-6 柯布西耶,巴黎邻里规划

img29

图2-7 加尼耶,工业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