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编国际贸易:西方新理论

新编国际贸易:西方新理论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生产折衷理论自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开始涉足跨国公司及其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先后产生了不少有关于这方面的学说,对国际经贸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新编国际贸易:西方新理论

第二节 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一些传统理论不可能解释、验证的新现象。国际贸易新理论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历史需要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尽管这些新理论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但它们的针对性研究毕竟有益于解释国际贸易实践日新月异的变化。本节将介绍和分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理论。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理论

从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来看,跨国公司首先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媒介和承担者,同时也是参与和推动国际贸易的主体,从这一意义上说,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跨国公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理论又与国际贸易理论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中,有关跨国公司方面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垄断优势论(Theory of Monopolistic Advantage)、动态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等。

1.垄断优势理论

对外投资是跨国公司进行海外乃至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那么,跨国公司开展对外投资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是什么呢?众所周知,赢利是投资活动的内在动机,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也不例外。然而,当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后,势必造成与投资接受国(东道国)的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这就要求跨国公司必须拥有东道国企业尚未具备的特定优势,垄断优势理论所要说明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而有关于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基本观点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Hymer)于1960年提出的,之后,又经约翰逊(H.G.Johnson)、凯夫斯(R.E.Caves)和金德尔伯格(C.P.Kindel Berger)等经济学家们的补充和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垄断优势理论,其中又以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论述更具有代表性,所以,这一理论又称作海默—金德尔伯格模式。由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优势是最早的跨国公司理论所集中研究的一个命题,因此,垄断优势理论也就成了最早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

海默指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必须具备东道国同类企业尚未具备的特定优势,海默将这种特定优势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包括所有无形资产在内的企业知识资产优势,如生产技术、管理技能、营销技巧等;另一类是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这两类特定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必备条件,否则,企业就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金德尔伯格等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了这些特定优势的构成,具体可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的差别化或多元化趋势,即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显示出来的差异性和由此获得的差别优势;二是企业的技术优势,即拥有专利知识产权、诀窍、经验的数量、先进性以及企业在筹措资金方面的能力;三是规模经济优势,也就是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垂直一体化或其他途径能够实现的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四是市场垄断优势,包括限制性贸易政策在内的东道国政府干预行为导致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从而使投资者能够在东道国市场上获得垄断优势。

2.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日趋频繁,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对各国经济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一方面,由于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为此,日本的许多国内学者较早地进入了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及其对一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形成了以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为基础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其中,由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iyoshi Kojima)所提出的推进国民生产过程的国际互补原理就是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学说。

小岛清的国际互补原理建立在垄断优势理论和另一日本学者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的基础之上,他在对这两个理论学说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重点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动态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基本论点。

小岛清在国际互补原理中指出,生产要素的流动不仅可以弥补要素禀赋的稀缺,而且通过要素组合的进步,实现贸易条件的有利转化。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就是实现国际互补的一条途径。

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小岛清提出,一国是否进行对外投资以及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来对外投资都应基于比较成本原理。他依据日本和美国两种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从顺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日本式)和逆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美国式)的比较研究出发,认为顺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就是要求一国以其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作为对外投资的起始,并且依次进行。这样,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将更加先进的生产函数移植到东道国,使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得到发挥和增强,投资国也可以仍然保持与东道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差距,由此创造出了新的动态的比较优势。他还指出,这种类型的国际分工不仅不违背自由贸易,而且有助于贸易扩大;相反,如果采用逆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的方法,即以本国的比较优势产业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那么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差距就会缩小,甚至丧失,如此就会产生与自由贸易的矛盾,贸易量也会出现缩减。基于这种分析,小岛清更加钟情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而不欣赏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同时,小岛清还指出,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虽然都建立在比较成本原理基础之上的,但二者还是有所不同的,对外投资以比较劣势产业为起点,而对外贸易以比较优势产业为基点。

3.生产折衷理论

自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开始涉足跨国公司及其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先后产生了不少有关于这方面的学说,对国际经贸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总体来看,这些理论都有所侧重,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解释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为此,创立一种更加系统、更有说服力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就成为时代的客观需要。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H.Dunning)顺应了这种需要,他在综合了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于1967年提出了一个兼容各派主要观点的理论模式,即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其详细内容反映在1981年出版的专著《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1981)之中。

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融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条件和能力的分析于一体,他在这一理论中指出,跨国公司究竟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还是进行技术转让或产品出口,主要取决于跨国公司所拥有的三方面优势及其组合状况,即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这三个方面的优势构成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所谓所有权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生产诀窍、组织管理技能、营销技巧、新产品开发、规模经济和获得外部资金能力方面所拥有的优势。所有权优势是保持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基本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将一般市场上公开的合同买卖关系转变为公司内部的、由共同所有权控制的供需关系,从而可将一般市场交易导致的外部经济性变成内部化,获取供需关系固定化、运行效率提高、技术不扩散等带来的效益的优势。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在生产、成本及投资环境方面对跨国公司产生的相对吸引力。例如,生产要素、信息、贸易壁垒以及政策、法律文化等背景都会影响到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区位优势对其投资点的选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邓宁在区分跨国公司上述三种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将决定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方式,如果跨国公司仅拥有所有权优势,而东道国又不具备区位优势,那么,跨国公司不会对其进行直接投资,而会采用技术转让方式;如果跨国公司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那么,跨国公司依然不会进行对外投资,而会选择出口贸易;只有当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同时具备时,跨国公司才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贸易格局中明显地呈现出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激增的特点,但传统的理论只能解释产业间贸易,而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于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围绕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1975年由格鲁贝尔(H.Grubel)和劳艾德(P.J.Lloyd)所著的《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一书出版之后,开始从经验性总结转入到理论性研究,形成了多种理论学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R.Krugma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将对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综观这一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解释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理论分支。

(一)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

1.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含义

如果从国际贸易的产品内容角度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和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前者是指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所进行的贸易活动,如钟表与大米的贸易、汽车电视机的贸易等;后者是指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所开展的贸易活动,如两国在酒类饮品方面进行贸易等。然而,实践中的贸易商品种类成千上万,那么,究竟怎样来界定一种商品贸易是发生在产业间的还是发生在产业内的呢?目前,一般都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法(SITC)来作出判断。在SITC分类中,共有六位数字编码构成,能统计入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即商品的编码至少是前三位数字相同,即同类、同章、同组,否则,只能视为产业间贸易。由此可见,不能把产业内贸易简单地等同于工业部门内的贸易或工业制成品的相互贸易。

此外,由于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交易市场便有了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之分,相应地,产业内贸易可进一步划分为外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和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当然,产业间贸易也可作这样的划分。

2.产业内贸易程度的衡量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从产业角度看,可使用公式(3-1)来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值:

img7

在公式(3-1)中,Xi、Mi分别为一国i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Ai表示该国i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然,Ai的数值介于0~1之间,Ai愈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就愈高;Ai愈接近0,则意味着产业内贸易程度愈低。

如果从一个国家的整体角度看,产业内贸易指数则是由各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后的平均数,它表示了一国产业内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其计算方法如公式(3-2)所示:

img8

格鲁贝尔和劳埃德正是运用了上述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方法对美国等10个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统计研究,所得出的指数值在50%左右,其中以化工产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克鲁格曼也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这一指标分析了美国1993年部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结果是进出口几乎相等的无机化工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99,而大量进口、几乎不出口的制鞋行业为0。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产品异质性

传统的贸易理论模式往往假定企业以相同的生产方式制造同一产品,然而,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不仅生产多种产品,而且同一产品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从同一产品差异的表现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指产品在品牌、商标、款式、包装、支付条件和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差别,这是一种由产品横向比较产生的差异;二是指产品在规格方面的差别,它是一种由产品纵向比较产生的差异。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差异,都会使具有相同实物形态的产品成为异质品,当这种产品的异质性与人们的消费心理联系在一起时,产品的异质性就会导致产品比较优势和消费垄断优势的形成,从而也使同一产品之间产生了交换的必要,产业内贸易随之产生。例如,美、日两国均生产轿车,但所生产的轿车之间明显存在着差异性,美制轿车宽敞舒适,日产轿车轻便省油,在两国消费者消费心理倾向的作用下,分别产生了对对方产品的消费需求,最终形成了两国在轿车这一产品上的相互贸易。

上述这一理论虽然并没有自成一个独立理论体系,但多数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都涉及产品的异质性问题,故而顺作介绍。

2.偏好相似性

这一观点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Linder)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所提出的,是最早涉及当代工业化国家之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分析和解释的一种理论。林德从需求角度出发,研究了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激增的原因。他认为,一种工业品能否出口首先取决于生产国的国内需求,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存在国内需求的工业品才有可能形成出口,这是因为一国工业品的生产规模和竞争能力通常有赖于国内需求的推动,在此基础之上,才会进一步扩展至国外市场。如果一种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上缺乏需求或不存在需求,那么,生产者就难以想像出能够满足国外需求的产品生产方案,即使有了这样的方案,生产的成本也会更高。林德由此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一国某一产品的国内需求将决定该国这项产品出口的可能性。

在作了上述分析之后,林德又进一步分析了两国需求结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他的另外一个基本结论:贸易国之间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越相似,相互贸易的倾向就越强。他认为,国家间的经济发展程度越接近,国民收入就越相近,需求结构也越相似,一国富有国内需求的产品也越容易找到国外市场,这样,贸易量就越大。相反,如果国与国之间收入和消费偏好差距很大,那么,产业内贸易就会产生障碍。由于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程度和人均国民收入较为接近,消费需求的偏好相似程度较高,这些国家的工业品产业内贸易流量将越来越高。

3.规模经济

有关于这方面的论点主要反映在规模经济理论中,该理论是一种以产品异质性为基础,旨在分析国际水平分工原因的学说,主要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R.Krugman)。该理论认为,在产业内存在大量异质性产品系列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收益递增可以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按照传统贸易理论的观点,当两国的要素禀赋特征相似时,两国之间将不会发生分工和贸易;而在规模经济理论看来,两国之间仍然存在分工和贸易的必要,但在这种情形下,相对优势将来自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独立动因”。[5]这是因为除了所在行业规模的扩大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之外,企业的适度规模生产便于采用先进技术,便于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而高度的专业化又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产生规模收益递增,获得比较成本优势。不过,这种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分工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形成,也可以协议分工,用克鲁格曼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一个规模经济起重要作用的世界里,贸易模式具有不可预测的成分是其不可避免的特征,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贸易模式也不是全部不可预测。”[6]

此外还必须看到,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考虑到规模经济目标的实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系列必然会受到一定限制,这样,国与国之间的产品差异也就产生了;同时,产品差异的存在又促进了企业专业化生产的深入,推动规模经济的实现。可以说,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

4.技术差距(www.xing528.com)

在解释产业内贸易原因方面,这一论点与上述产品异质性论点有极为相似之处。它认为,企业对新技术的运用将大大地推进产品的创新,而创新企业往往又会通过一定的机制来维护这种技术差距,显然,与其他未创新企业相比较而言,创新企业可获得一种暂时的垄断优势。当两国在相同的产业部门同时出现不同种类的产品创新并对创新产品具有需求时,由于企业运用的技术存在差距,导致产品创新程度不尽相同,势必会产生大量异质性产品,引起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关于技术差距方面的一些论述可参考下一节内容。

5.转口贸易运输成本、产品季节性

在产业内贸易中,除了异质性产品之外,同质性产品也是贸易对象的组成部分。那么,为什么同质产品之间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现象?相关的理论研究表明,构成同质性产品间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转口贸易。由于信息、政策及历史原因导致一些国家大规模开展转口贸易,使进出口贸易产品呈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归根到底,这也是由国际市场的非完全竞争性所致。二是运输成本。鉴于一些产品单位价值较低但运输成本较高,如建筑用砂、砖等,为节省运输费用,贸易国就会在同质产品的贸易方面选择就近原则,即就近进口又就近出口。三是产品的季节性差异。由于各国地理位置、气候等差异,一些产品的生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如水果、蔬菜等,一国必然出现同质产品进口和出口并存的现象。

(三)对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观点的简评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论点表明,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多方面因素,其中也不乏一些简单因素,如运输成本、季节性差异、国内价格扭曲等。但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来看,这些带有特殊性和偶然性的因素尚不足以充分说明国际贸易中为什么会大量存在产业内贸易。相对而言,产品异质性、需求偏好的相似性、规模经济、技术差距这些论点在对产业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和阐述方面较为深入,且与产业内贸易实践较为贴近。需要强调的是,要真正理解产业内贸易现象,还必须将供求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加以系统分析。同时也要注意到,各国企业的特定优势或产业竞争力对于产业内贸易的格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技术差距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正在对各国贸易格局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式又一次提出了质疑。在发达国家中,为实现技术进步的研发费用及生产技术工人培训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技术格局的差异及技术要素的转移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主导因素之一,在此时代背景下,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又诞生了一种新的理论观点,即技术差距论(The Theory of Technology Lag)。

(一)技术差距论的主要内容

技术差距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A.Posner)所提出的,其主要的论点反映在他于1961年发表在《牛津经济论丛》10月号上的一篇论文——《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之中,此后,经济学家克莱弗斯(I.Kravis)、凯弗斯(R.Caves)、琼斯(R.Jones)也在这一方面作了相关研究。波斯纳的这一理论在新要素学说基础上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式,强调了技术要素在各国比较优势形成中的决定作用,并立足于各国间的技术差距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利益,技术差距论也因此而得名。

技术差距论认为,由于各个国家进行技术创新的条件不同,技术创新的进程及创新成果会有较大的差异,这样,各国在由技术决定的比较优势方面也会存在差距,一些技术领先的国家就可能拥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而且,一旦技术领先国家首先发明出了一种新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且在国外尚未掌握该项技术的情况下,各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也就产生了。然而,也必须注意到,任何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创新国都不可能永久地垄断这种技术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转移,原先存在的技术差距将逐渐消失,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够充分满足国内需要为止。

在对上述过程的分析中,波斯纳提出并区分了需求差距、反应差距、掌握差距和摹仿差距四个概念。所谓需求差距,是指自一种新产品在外国出现到该产品被本国消费者接受所需要的时间。所谓反应差距,是指自创新国开始生产至摹仿国接受该项技术并开始仿制所需要的时间。所谓掌握差距,是指自摹仿国开始仿制到赶上创新国的技术水平,并能以本国产品完全替代进口所需要的时间。所谓摹仿差距,是指自创新国开始生产直到摹仿国完全以自己生产来替代进口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是由反应差距和掌握差距两部分时间构成的。一般说来,需求差距要小于反应差距,更要小于摹仿差距;而反应差距所产生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规模经济、关税、运输成本、市场规模、收入水平等因素。需求差距和反应差距所形成的时间差异导致了贸易可能性的存在,需求差距越短,反应差距越长,技术创新国所实现的贸易利益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波斯纳的这一分析表明,技术差距是构成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甚至是出口产品垄断优势的主要原因。

(二)技术差距贸易模式

技术差距贸易模式是由另一美国经济学家赫夫鲍尔(G.G.Hufbauer)在波斯纳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运用图解的方法表示了技术差距论中所阐述的基本论点。

赫夫鲍尔的技术差距贸易模型,如图3-1所示,假定A国为一技术创新国,B国为摹仿国,T0~T1为B国的需求差距,T0~T2为该国的反应差距,T2~T3为掌握差距,T0~T3为B国的整个摹仿差距。在T0~T1期间,由于B国消费者对A国技术创新产品还处于了解阶段,尚未形成对该项产品的现实需求,故A国还不能向B国出口该产品。在T1~T3期间,B国国内产生了对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A国将向B国出口该项技术创新产品,其中,T1是A、B两国贸易发生的始点,T3为两国贸易的终点。自T1~T2,A国的出口量由零开始逐步扩大,在T2点时,A国的出口量达到最大;自T2点后,B国渐渐掌握该项创新技术,逐渐扩大本国生产、减少从A国进口;在T3点时,B国已完全能够依靠本国生产来满足国内需求;自T3开始,B国已完全掌握用于生产该项创新产品的技术,且生产规模已达到一定程度,B国不仅完全能以自己生产替代从A国进口,而且也开始对其他技术落后国出口该项产品。至此,B国对A国创新技术的摹仿已告结束,一项创新技术产生的技术差距也全部消失。

img9

图3-1 技术差距贸易模式

img10

图3-2 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式

(三)对技术差距论的简评

技术差距论将技术视作为生产要素的相对独立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生产要素的内涵,并实现了对传统要素贸易理论的动态修正和重要补充。同时,技术差距论阐述了技术创新所引起的摹仿差距,具体说明了由技术创新形成的贸易比较优势如何在创新国与摹仿国之间实现动态转移的过程,与其他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相比,确有其独到之处。此外,从西方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技术差距论的研究成果也为产品周期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针对传统理论和新要素理论中所存在的静态分析缺陷,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Vernon)基于技术差距论的研究成果,从贸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和动态的角度分析了贸易格局的变化,于1966年在《经济学季刊》第80卷上发表了《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in the Product Cycle》)一文,首先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对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流向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Cycle)。之后,威尔斯(L.T.Wells)、赫希哲(Hirsch)等经济学家们先后从贸易国和贸易商品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验证,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前提

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市场竞争的完全性和信息的自由流动性、生产函数和消费结构的不变性都是作为理论分析的假定条件存在的,从而使贸易理论与贸易实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距,为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首先修正了传统理论中的一些假定条件,使理论的假设更加贴近实际,具体包括:①信息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受到限制。由此可引申出三个结论:一是新产品和新技术在需求强烈的市场中更容易产生;二是企业家倾向于对拥有国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进行投资;三是接近市场的生产者将市场信息转化为产品设计所需要的费用较低。②生产函数是可变的,当生产扩张至一定规模时就会形成规模经济。③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要素密集性质各不相同。④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在需求和消费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论

在弗农看来,产品和生物一样也存在着一个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品的导入期,第二阶段为产品的成长期,第三阶段为产品的成熟和标准化期,以下我们分别来介绍这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

1.产品导入期

产品导入期是指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新产品的国内需求价格弹性较低,需求量则相对较大,生产者只是那些拥有和垄断新技术的厂商,因此,新产品市场上明显呈现出卖方市场的特征。由于厂商对消费者的需求状况还不十分了解,厂商必须要广泛地搜集市场信息来改善产品的设计,刺激需求规模的扩大。在此阶段,厂商的生产技术还处于变革状态,投入于生产过程的主要是知识和技术熟练劳动要素,由此也决定了这一阶段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特点。按此推论,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富有资本、知识和高级熟练劳动要素的国家才有可能在这一阶段中拥有比较优势,同时也只有这样的国家才具备开发和销售新产品的条件。

2.产品成长期

产品成长期是指产品基本定型,并进入批量生产和开始普及的阶段。在这一期间,随着新产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扩散,生产该项新产品的厂商逐渐增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得到提高,竞争的浮现和竞争范围的不断扩大使消费者在市场中的地位开始出现扭转,朝着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发展。尽管生产规模在这一阶段实现了较快的扩张,但从生产技术来看,尚未最终定型,技术革新还会常常发生,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仍需不断改造,因此,这一时期的产品呈现出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特点。一般来说,在新产品从知识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换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或保持比较优势的仍然是那些资本丰裕的发达国家。

3.产品的成熟和标准化期

产品的成熟和标准化期是指新产品已经完全成为标准品,批量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也广泛普及于各个市场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大,需求的价格弹性也不断增大,产品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同时,新产品生产技术已最终定型,产品基本实现了标准化,通常情况下不需再作重大革新。由于生产设备的专门化以及生产流水线的推广,知识和熟练劳动等要素的作用和地位渐渐下降,因此,产品往往呈现出资本和非熟练劳动要素密集程度较高的特点。在这一阶段,产品密集性质的转变使一些非熟练劳动要素丰裕的发展中国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比较优势。

(三)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式

按照上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关于三个阶段的划分以及各个阶段呈现的特点,赫希哲、威尔斯从贸易的角度和美国的实践出发,将贸易国家划分成三类: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等)、较小规模的低度发达国家(如大多数欧洲国家等)、步入工业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同时,又将新产品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进一步细分为五个阶段,即所谓的产品周期贸易四阶段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美国的贸易实践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论证,如图3-2所示。

其中:三条曲线(图中用数字1、2、3标出)分别代表三类贸易国家的贸易曲线,T0为贸易的始点,T2表示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成为净出口国,T3表示美国开始成为净进口国,T4表示发展中国家开始对外出口,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新产品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阶段(0~T0):产品的导入期。美国作为创新国发明并制造出新产品,并由美国厂商垄断了该项制造技术。新产品生产开始之初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随着国外需求的逐步形成,美国厂商开始准备对外出口该项新产品。由于收入水平稍高的工业发达国家对新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之发展中国家更低,因此,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将成为美国该项新产品所面向的主要出口市场。

第二阶段(T0~T1):产品的成长期。由于新产品渐渐普及,国外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的价格弹性逐渐上升,美商以降价来增加出口量。当国外市场的扩大足以形成规模经济时,当地企业就开始自行生产以替代进口,这时,美国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基本消失,美国的出口数量逐步减少,但仍然可以对尚未开始生产新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出口。

第三阶段(T1~T2):产品的成熟和标准化期。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的形成,美国新产品的出口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而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上,由于美国技术优势的逐渐丧失和欧洲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欧洲国家的进口需求日益减少,美国在欧洲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低(T1~T2)。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国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张,成本不断下降,竞争能力日益提高,最终实现从进口国到出口国的转变,美国从此也开始向欧洲国家进口(T2~T3)。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启用关税等保护性措施,开始以本国生产来替代从外国进口。

第四阶段(T2~T3):技术扩散和产品的衰退期。由于欧洲国家产品竞争能力的日渐提升,使它们在这一产品贸易方面成了净出口国,相反美国却变成了该项产品的净进口国。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的产品生产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以丰裕的劳动力资源开展劳动密集型生产,产品的进口替代规模越来越大。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阶段,当作为创新国的美国在成为该项产品的净进口国后,也就标志着新产品在创新国的生命周期宣告结束。但就该项产品本身而言,在那些开始或继续生产这种新产品的其他国家,产品生命周期还在延续,或许还处于第二或第三阶段上。换句话说,产品生产技术生命周期的终结并不等于产品本身生命周期的终结。

第五阶段(T3之后):技术停滞、产品终结期。由于产品完全标准化,生产技术稳定且易购买,产品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于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丰裕的劳动力资源建立起产品的相对优势,把产品输向高度发达的美国,步入到该项产品出口者行列。

总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综合了动态比较成本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新要素理论的基本论点,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尤其是该理论结合了要素密集性质和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分析,不仅补充和发展了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而且使其成为一种动态的工业制成品贸易理论,由此得到了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的普遍承认。同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可为各国开展对外投资、技术转让等决策提供依据,成为跨国公司理论的组成部分。此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为原料贸易周期理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理论基础。当然,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贸易国地位、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模式化,还不可能完全摆脱静态分析的阴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