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文精典集锦
答客难——东方朔
题解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西汉文学家。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给事中,故后世人称东方太中。他滑稽诙谐,被视为俳优,但富有正义感,能“直言切谏”,然上未重其才。因此作散文赋《答客难》,设客难己,表达郁郁不得志之情。“用位卑以自慰渝”。讽刺了汉武帝愚弄群臣的把戏,全篇义愤激昂,却见于诙谐风趣之中。
原文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壹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
“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廪,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慴,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孟。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法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鶺鴒,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讲其功。《诗》云:‘礼仪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由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译文
客人诘问东方朔道:“苏秦、张仪一逢万乘之国的君主,就身居卿相的地位,恩泽留到后世。现在大夫您学习先王的学说,喜好圣人的道理,熟读《诗》《书》和诸子百家的文章,记不清有多少,著书立说见于竹帛,磨破嘴唇、磨掉牙齿,全都记在心里永不忘记。您喜好学问乐守圣人之道的功夫,是非常清楚的。自以为才能天下无双,可以算是知识渊博才智出众了。可是竭力尽忠,来侍奉皇帝,空废时光持续长久,累积数十年,官位只不过是个执戟的侍从官罢了。想来您可能在行为上还有什么过失吧?兄弟姊妹,都无处容身,这是什么缘故呢?”
东方先生长叹了一口气,抬头回答他说:
“这种原因不是您所能全部了解的。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又是一个时代,怎么能同等看待呢?那苏秦、张仪的时代,周王朝崩溃,诸侯不朝贡,都尽力征战,争权夺利,互相攻伐,以至兼并成为十二个国家,不分胜负,谁得到士就会强大,谁失去士就会败亡,因此游说能够流行。于是他们得以身居高位,内则珍宝充足,外则仓库盈满,恩泽留传到后世,子孙可以长期受用。现在却不是那样,圣上恩德流布,天下畏惧,诸侯服从,国内同海外如衣带相连,比倒扣着的小盆还要安稳。天下到处一样,全国合为一家,举办事情,就像在手掌上摆异东西一样容易,有才能和无才能又有什么区别呢?遵循着自然之势,人们无不各得其所。被抚爱就安宁,被驱使就劳苦,被重视就为将军,被轻视就成俘虏,被提拔就可以到青云之上,被压抑就可到深渊之下;用时就像得势的老虎,不用时犹如潜藏的老鼠。即使想要尽力保持节操,献出忠心,哪里知道怎样去作呢?天地那样广大,士民那样众多,竭尽精力去游说,聚集并进的数也数不清。全力想得到天子的恩宠,结果却是有的困于衣食,有的找不到门路。假使苏秦、张仪和我生活在当今这同一时代,可能连一个管理档案一类小差事也得不到,哪里还敢想到当侍郎呢?古书上说:‘当天下没有灾祸的时候,即使圣人,也无法施展他的才能;当朝廷上下和睦相处的时候,即使贤才,也没有办法建功立业。’所以说,时势不同事情也就不会一样。
“尽管如此,我又怎么可以因此而不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经》上说:‘仙鹤在水边长鸣,声音上闻于天’,如果能够加强自身修养,又何愁不能显荣呢?姜太公亲身以仁义行事,七十二岁时,才得到周文王、武王的重用,施展了他的谋略,最后被封于齐,后世七百多年不曾断绝。这就是士日夜孳孳不倦、努力学习勤勉修身而不敢懈怠的原因。就如同鶺鴒鸟一样,一面飞行一面鸣叫。古书上说:‘天不因为人厌恶冷而去掉冬季,地不因为人厌恶险阻而去掉广阔,君子不因为小人大吵大闹而改变德行。天有正常的规律,地有正常的形状,君子有正常的德行。君子正道而行,小人则只考虑得失。《诗经》上说:‘按礼义行事没有差错,何必担心别人的闲话。’‘水过于清澈就没有游鱼,人过于明察就没有伴侣。礼帽前面垂旒,是用来遮蔽视线;两旁是黄绵,是为了堵住耳朵。’眼睛应该有所不见,耳朵应该有所不听。要用大的长处,要放过小的错误,就是对一个人不求全责备的意思。‘弯曲的要让他直过来,使他自有所得,要优柔宽和地对待他,要揣情度理地诱导他,让他自己探索追求它。’圣人的教化就是这样,要让他自有所得。自有所得,就敏捷而且广大了。
“现在的没有出仕的人,虽然不为当时所用,孤独无伴,空虚独处,但是上学许由,下效接舆,智同范蠡,忠合子胥,在天下和平之时,按道义行事。没有相合的人,本来是应该的。您何必怀疑我呢?至于乐毅被燕王重用为将军,李斯被秦王任用为丞相,郦食其用言辞取得齐七十余城,他们游说进言,像水流那样顺利,人主听从他们的话,就像圆环一样转动;他们所想的一定能够得到,他们的功绩就像山一样高;他们使海内得以平定,国家得以安宁:这些人之所以得志,都是由于他们遇到了好的时机呀。你又何必感到奇怪呢?
“常言道,‘用竹管看天,用葫芦瓢量海,用竹枝撞钟,怎么能够弄清星辰的分布,测出大海的浩瀚,考究出钟声的宏亮呢?’。由此看来,譬如让小鼠去攻击狗,让小猪去咬老虎,一去就会没命,有什么用处呢?现在以最愚笨的人来非议不出仕的人,即使想要不受到困窘,也一定办不到。这正好足以表明他不知道变通而终于不明白大道理啊。”
赏读
《答客难》以“客难”开端,以不能“惑于大道”作结,所阐述的就是“知人论世”的道理。
文章起始,“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与”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强烈的对比,先给了东方先生一个下马威。但东方先生只是“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意态之平静,令人惊讶。且言“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为下文之论述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客”以苏秦、张仪为例来同东方朔作对比。东方朔不但从“时异事异”即战国同汉朝时代情势的不同来说明自己同苏、张不可同日而语。对“客”的“尚有遗行邪”的推测加以反驳:同时还进一步就如何对待荣辱富贵来说明“修身”的重要。为了加强自己的论点,作者不仅以古代的吕尚为例,同时又征引了许多圣人的言论,以及“遇其时者”的典故,指出客之所难毫无道理,显得非常有说服力,从表面看,作者是在回答客之诘难,实乃自我解嘲。说战国时“得士者强,失士者亡”,士人可以身处尊位,而现在国内一统,天下太平,虽有才能也无处施展,故贤与不肖没有什么区别,“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这样,作者怀才不遇之忧愤便溢于言辞。并借“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擅钟”的比喻,来进一步阐释其对现实政治和修身处世之态度。此文含蓄隐喻,怨而不怒,含而不露,且多采典故,有条理而富辩才,使东方朔之心情和态度隐于言辞之中,对后世造成很大影响。扬雄《解嘲》、班固《答宾戏》、张衡《应问》等均为仿效之作。
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孔融
题解
此文是孔融写给曹操的一封书信,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盛孝章,名宪。《会稽典录》说他“器量雅伟”,曾任吴郡太守,因病去官。“孙策平定吴会,诛其英豪,宪素有高名,策深忌之。”盛宪一直和孔融要好,孔融担心他不免于祸,而且这时他对曹操也还寄有较高的理想,因此写这封信,希望曹操能解救并重用他。曹操果然为信所动,“征为骑都尉”,但“制命未至”,盛宪已被害于孙权。
原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大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天下大名,九牧之民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心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译文
岁月不停留,时光像流水一样逝去。恍忽之间,人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已经超过两岁了。四海之内相知相识的朋友,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剩下他一个人孑然独立,忧愁孤闷,处境危艰。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能加以救助,自己则感到是一种耻辱。”盛孝章的确是当今的男子中的雄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这样看来,孔子早就不该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乎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讽刺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闻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骨头,不是指望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他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贤士生有脚却不来,是君主不求贤的缘故。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推重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隆厚的礼遇,终究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若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当初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救援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人肯向北踏上到燕国的道路了。
以上所说的一些事情,原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无非是想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推崇重视罢了。这件事表白我的意见,不再一一详述了。
赏读
此信名重当时,流謦千秋,妙不可言;其内容之丰富,语言之精粹,实乃一篇富有时代特点的旷世杰作。要而言之,其妙在以下四端:情沛,理充,言约,义丰。
从“风月不居”到“友道可弘矣”是以情感动曹操。其中,有对人生易老、岁月如流的感慨,有对故旧日稀、知交凋零的哀叹,有对幸存者孤危悲苦处境的忧愁,还有对世态炎凉、人情日薄的愤激,这些都是从人类的通情共性出发,旨在让“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的曹公产生共鸣,使其伤时忧生悯乱重友的美德再度唤发,激发起对于当前幸存者和朋友的同病相怜和拯救之心。这些情,既是对人类真情的再现,更是作者崇高的志趣、真诚执著而又美好的心灵的外化,它们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曹操果为所动,不久便发出“制命”,前去召见盛宪。
从“今之少年”到“弱路者矣”重在说理,旨在以无可辩驳的道理使曹操从理智上接受盛宪的恳请。其理有三:一是盛宪有“天下大名”,足值一救:二是救盛宪,必招致天下人才同往,这是匡复汉室之必须。这理条条服人,步步深入,对曹操自然非常重要。到此,表和理便都说透了。
信的末二句既是必要的自谦,又是一个美妙的补充,既见出作者的人情练达、高深修养,又得古代文人互敬互重、互知互谅之美德,同时使文意更加完美,天衣无缝,真是一石数鸟,得一箭多雕之妙。
在语言上,此信受时尚影响,以四字句式为主,骈俪生花,但其言约意丰,简洁明快,极富表现力。而文中对于典故的驾驭更是要言妙道,其精粹典丽的造诣,让人叹为观止。
理乱篇——仲长统
题解
《理乱篇》本作《治乱》,唐人避高宗李治之讳,改“治”为“理”。本文是《昌言·理乱篇》的节录。
原文
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而清洁之士,徒自苦于茨棘之间,无所益损于风俗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诸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妓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此皆公侯之广乐,君长之厚实也。苟能运智诈者,则得之焉;苟能得之者,人不以为罪焉,源发而横流,路开而四通矣。求士之舍荣乐而居穷苦,弃放逸而赴束缚,夫谁肯为之者邪?
夫乱世长而化世短。乱世则小人贵宠,君子困贱。当君子困贱之时,局高天,踏厚地,犹恐有镇压之祸也。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老者耄矣,不能及宽饶之俗;少者方壮,将复困于衰乱之时。是使奸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苟目能辨色,耳能辨声,口能辨味,体能辨寒温者,将皆为修洁为讳恶,设智巧以避之焉,况肯有安而乐之者耶?斯下世人主一切之愆也。
译文
汉兴以来,大家原都是普通百姓,而依靠财力剥削奴役别人的商贾、地主,在世上多得数不清。居住在茅屋清苦自守的人,则无力扭转这一世风;富豪人家,居室栉次鳞比,一栋连一栋;肥沃的田地,布满郊一野。他们奴婢千群,附徒万计,车船钱庄,布于四方;囤积居奇者,满于都城。这般人储藏的奇珍异宝,巨室不能容纳;牧养的牲畜,山谷不能承受。他们的娇童美妾,充塞绮丽的华屋;歌舞乐队,从前庭一直排列到深宅。等候召见的宾客幕僚,车骑交错,拥挤于门前,既不敢轻易离开,又不敢冒然进去。他们有吃不尽的牛、羊、猪肉,饮不完的清醇美酒。围绕在身边的人们,随着他们的目所顾盼、心所喜怒而趋附奉承。这就是皇公贵胄、富商大贾们恣意享受人间欢乐。这些欢乐只要能运用智诈,就可取得;一旦取得,人们并不以为是罪过。因而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普遍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样以来,谁还肯舍荣乐而居穷苦、弃放逸而赴束缚呢?
乱世长而治世短。乱世时小人贵宠,君子陷入困贱。当遭遇乱世,君子困贱之时,天虽高而不敢不弯腰曲背,地虽厚而不敢跨大步走路,唯恐有被镇压的大祸临头。及到清明之世,又进入了矫枉过正的局面。由于治世短而乱世长,所以,老者来不及看到治世,少者又将遭遇下一乱世。这就使奸人独得无穷的福利,而善良的人却遭受着不赦的罪孽。因之,一个五官感觉正常的人,都会把修饰德行作为应避忌之坏事,设想出各种智巧的方法来逃避它。如此,谁还肯安然而乐意于修德自好呢?这都是下世的人主苟且从事造成的过失。
赏读
仲长统《理乱篇》论治乱之由,虽有明显的循环论历史观,但他推求祸乱之起,源于封建统治地主政权的残酷剥削和荒淫奢侈,愚主的苟且从事、“荒废庶政”,较之汉人的五德三统的天命论,则有清醒与梦呓之别。本文前节以骈排出之,揭露当时社会上层的穷奢极侈与因此而造成的祸乱败亡,笔墨酣畅,淋漓尽致,千载之下,读来仍使人与作者同其愤叹:后节以散体古文句法出之,清空质直,不用典事,但却气势凌厉,力透纸背。特别是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乱则小人贵宠,君子困贱:“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这种对专制政治罪恶入木三分的揭露,是极其深透,难能可贵的。两节合读,骈散相间,挥洒自如,故而仲长统“友人东海缪袭常称统才章足以继西京董(仲舒)、贾(谊)、刘(向)、扬(雄)”,姜书阁先生称统文“体异骈散,而俊发畅达”(《骈文史论》)道出了这位“赡于文辞”、“敢直言”的“狂生”的文体风格。
前出师表——诸葛亮
题解
此文选自《三国志》的《诸葛亮传》。“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且光照了文苑,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准则,作文的楷模。诸葛亮上《出师表》是在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227)率兵北伐之时。当时,蜀偏居一隅,国力疲弱。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振兴汉室,一统天下的遗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了南方,有了较巩固的后方,并抓住了曹魏兵败祁山、孙吴兵挫石亭的时机,挥师北伐,拟夺取魏的凉州(今甘肃部分地区),因而向后主刘禅上了两道表文,“前表开导昏庸,后表审量形势”,这就是有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创立大业还未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裂为三部分,我们蜀国处境疲顿困乏,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然而侍从护卫的臣子,在朝廷内毫不怠惰;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自己的特殊知遇,想向陛下报效啊。因此陛下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发扬先帝的优良品德,振奋有志之士的报国精神,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言谈违背义理,堵塞了臣下尽忠劝告的道路。宫廷和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惩褒贬,不应标准有别。如有作恶犯法,以及尽忠立功的,都应交给有关主管官员评定对他们的惩罚或奖赏,用以显示陛下办事公平而严明,不应偏袒护私,弄到宫廷和相府的法令不统一。
侍中郭攸之、费祎和侍郎董允等,都是善良诚实的人,志向和思想忠贞纯正,所以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应该同他们商量,然后实施执行,这样定能对缺点和疏忽有所补救,得到很好的效果。将军向宠,品性和处事善良公平,精通用兵打仗,以前任职时经过考验,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商量推荐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的事情,都要同他商量,这样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强弱调配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旺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同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为桓帝、灵帝的表现而惋惜痛心。侍中郭攸之和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诚贤良、坚守节操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为时不远了。
我原是一个平民,亲身在南阳耕种,只图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向诸侯求得称扬荐拔。先帝不认为我身世低微,竟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访我,向我征询当前的天下大事,这使我受到感动而振奋起来,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遭受挫折,在战败之时接到委任,在危难之中执行使命,从那时以来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恭谨慎重,所以在去世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任命以来,日夜忧虑叹息,担心先帝委托的事情没有做好,有损于先帝的英明,所以在盛暑五月强渡泸水,深入荒远地区。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兵员武器已经充足,应当奖励和统率全军,北进平定中原,尽我凡庸的才能,消灭邪恶的敌人,复兴汉家的朝廷,回到原来的都城,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啊。至于考虑兴废改革,进献忠诚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委托我进行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的事业,事业没有成效就惩办我的罪过,用以禀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规劝陛下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惰,宣布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多加思考,征求治国的良好办法,明察和采纳正确意见。当我殷切追念先帝临去世时的诏命,更觉得自己深受大恩而感激不尽。
现值远行告别之际,面对奏表热泪纵横,真不知说了些什么。
赏读
《前出师表》前半部分是临行前的进谏,后半部分乃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这三项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方针。前半部分在写法上有由势入理,起笔峥嵘;由主而次,肌理缜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近及远,思路开阔等特点。表文的后半部分,则由叙述自己的生平谈到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己“复兴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此外,后半部分也有由人到己,文势跌宕;由叙而誓,推上高潮;归纳前意,总概全篇等特点。读来文情并茂,不忍释卷。
后出师表——诸葛亮
题解
《后出师表》是《前出师表》的姊妹篇,写于建兴六年(228年)。当时正是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大臣们对再次北出征伐颇有异议。为了排除这些异议,坚定朝野北伐的决心,诸葛亮写下了此表。
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而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偪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译文
先帝考虑汉朝和曹贼势不两立,要复兴帝王的事业就不能安然偏处一隅,所以委托我征讨曹贼。以先帝的英明,量度我的才能,本来就知道我去讨伐曹贼,才能薄弱而敌人强大。但是不讨伐曹贼,帝王的事业也会失败;与其坐着等待失败,何如起而讨伐敌人?所以先帝毫无迟疑地把这事委托给我。
我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宁,食不知味,考虑向北出征,应先平定南方。所以在五月强渡泸水,深入荒远地区,两天只吃一日的粮食。我并非不爱惜自己,但是帝王的事业不能偏安于蜀地,所以冒着危险困难,去奉行先帝遗诏的旨意。可是议论者却认为这不是上策。现在曹贼正困顿于西境,又要致力于东方。兵法认为要趁敌人劳累时进攻,这正是赶快出师的机会。我恭敬地把有关事项陈述如下:
高帝的英明可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渊博、思虑深远,但仍要经历艰险承受挫折,然后才能转危为安。现在陛下不如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可是却想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胜敌人,坐待天下平定,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谈论安危和商议计策,动辄引用圣人的观点,大家的顾虑满腹,众人的疑难填胸,今年不作战,明年不出征,这使孙策安然地强大,因而吞并了江东地区。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谋远远超过别人,他指挥军队,好象孙膑、吴起,但是在南阳遭困,在乌巢蒙险,在祁连遇危,在黎阳受迫,在北山几乎战败,在潼关差些丧命,然后才得僭称尊号于一时罢了。何况我的才能薄弱,却想不经历艰危而能平定天下,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不能取胜,四次越过巢湖没有成功,任用李服而李图谋他,委任夏侯渊而夏侯渊兵败身亡。先帝经常称赞曹操能干,但他还有这些失败,何况我才能低劣,怎能一定得胜呢?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我来到汉中,这其间有一年了,可是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领和曲长、屯将七十多人,突将、无前、青羌、散骑、武骑一千多人,这都是数十年内聚集的各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之地所能具有的。如果再过数年,就会损失三分之二,那时该如何去对付敌人?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五点。
现在人民穷困、士民疲劳,但战事又不能停止。既然战事不能停,那么驻防与进攻所耗费的劳力、费用都一样。如果不趁现在去图谋敌人,而竟想用一个州的地方去和曹贼长久相持,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六点。
世事很难评断。从前先帝曾在当阳战败,那时候,曹操拍手高兴,认为天下已是他的了。但后来先帝向东联络孙权,向西攻取益州,出师向北征伐,斩了夏侯渊,这正是因曹操的失算而复兴汉朝的事业将要成功之时。但后来孙吴违背盟约,关羽战败遇害,先帝秭归受挫,曹丕妄称帝号,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先难料测。我只有恭敬谨慎地竭尽力量,到死方休。至于事业的成功失败、顺利困难,那就不是我的才智可以预见的了。
赏读
《后出师表》系《前出师表》意犹未尽的延伸。作者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竣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为了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文中多处阐述北伐乃国家的前途命运所系。并以军事上的情势为例,从各方面说明“安”、“危”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要保住安全,就不能不冒险出兵伐魏。文中“寝不安席,食不甘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句成为诸葛亮为国尽忠的写照。文章说理性很强,有的放矢,不尚空谈,读来使人真实可信。
陈情表——李密
题解
本文选自《昭明文选》。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八个字:“愿乞终养,辞不赴命”。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畔,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李密报告陛下:我因为命运不好,很早就遇到使人忧愁的事情。我生下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过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祖母刘氏哀怜我孤单瘦弱,亲自抚养我。我小时候常常生病,到了九岁还不能走路,孤苦零丁,直到长大成人。我既没有伯父、叔父,又没有兄长和弟弟。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我才有了个儿子。家门外没有守丧时须穿期服、功服,勉强算得亲近的亲属,家中没有身高五尺的应门小童,我很孤单地活在世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相互安慰。而且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经常卧在床褥之上,我侍奉她服用汤药,从来也没有离开过。
及至到了晋朝,我深受清明教化的恩泽。先有太守逵,经过考察推荐我为孝廉,后来又有刺史荣推举我为秀才,我因为供养祖母的事没有人主持,就辞谢没有接受荐举。陛下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的恩惠,任命我为洗马,象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理当侍奉东官太子。这种天大的恩德,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得了的。我在表章中把我的情况都报告给陛下,辞掉任命不去就职。可是诏书言词急切严峻,责备我有意逃避、态度傲慢。郡、县官吏逼我上路,州官到我家中催促,比流星的火光还要急。我想接受诏令,为陛下奔走效劳,可刘氏祖母的病又一天比一天沉重;想要苟且依顺自己的心情,向陛下陈述情况,又得不到允许。我进退两难,实在狼狈得很。
我低头深思,晋朝用孝道治理天下,凡是那些年老而有声望的旧臣,尚且还得到朝廷的哀怜、养育,何况我孤单穷苦,和别人相比显得特别突出呢。而且我年青时曾在蜀汉做过官,在尚书台的衙门里,历任郎中、尚书郎的职务,本来就是希望官位显达的,并不讲究什么名誉和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亡国的俘虏,最藐小也最鄙陋,承蒙陛下过分地提拔我,恩宠优厚,我怎么敢徘徊不前,还有别的什么企图呢?只是因为刘氏祖母的生命如同斜阳逼近了西山,气息微弱,生命危险,早上活着,晚上就难以想象。我没有祖母,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也无法活完剩下的岁月,祖孙两个人,相互依靠,维持生命,就因为这点私情,我不敢舍弃祖母到别处去。我李密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九十六岁,这样看来,我为陛下尽忠做事的时间还很长,而报答刘氏祖母恩情的时间却很少了。我这点孝心就如同乌鸦反哺老乌一样,恳求陛下允许我把祖母奉养到最后一天。
我的苦处,不仅蜀地人士和二州长官见到过,并且十分了解,天地神明实在也看得很清楚。希望陛下怜悯我的一片真心,让我实现这小小的心愿,使刘氏祖母能够侥幸地度过余年。这样,我活着应当不惜牺牲,就是死了也要用结草的方式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沉重的犬马一般的恐惧心情,恭恭敬敬地写了表章,让陛下知道我的情况。
赏读
本文以自己年幼时的不幸遭遇写起,深情地表现了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委婉地表现了忠孝不能两全的思想。全文各段落层次环环相扣。先写自己的遭遇和家庭困境,为自己乞终养的请求提供依据,次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最后提出“矜憨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的要求。总的来说,《陈情表》不以构思奇妙见长,而以感情的浓烈、朴实和行文的流畅婉转取胜,以叙事的具体、生动和抒情的真挚、深沉而扣人心弦。情真意挚是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根本原因。尽管作者没有着意抒发感情,没有多用感叹之词,但能寄浓郁的感情于简洁的笔墨之中。文中的每一句话,皆出自肺腑,故而虽造语平实,却觉得光彩照人,达到了“淡语皆有致,浅言皆有情”的艺术境界。无怪乎晋武帝读了后能收回成命,对李密的请求给以恩准。这是艺术的魅力,也是真情的魅力啊!
兰亭集序——王羲之
题解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这是宴游诗序中很著名的一篇,文字朴素自然,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谢安等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这次集会很热闹,与会的人均作了诗。王羲之通过为诗作序,记下了这次宴集的盛况,并写出与会诸人的观感;他还以遒媚劲健之笔精书了这篇序,这就是一直为后人称道的《兰亭帖》。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正是癸丑,暮春三月初,我们在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举行修禊的活动。诸位有德有才的人全到了,年轻的年长的也全都聚在一起。这地方有崇山峻岭,有繁茂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净的水流和流得很急的水,波光辉映,如同带子萦绕在左右。我们把水引出来,构成漂流酒杯用的弯弯曲曲的小水渠。大家列坐在水渠周围,虽然没有演奏音乐那样的热闹气氛,一面饮酒,一面咏诗,也足够痛快地叙说心中深藏的感情。这天天色明朗,空气清新,和风暖洋洋的,吹得人很畅快。抬头望天地的广大,低头看万物的繁多,这样放眼纵观,舒展胸怀,也足够尽情地享受所见所闻所带来的乐趣。真是一桩可以使人高兴的事。
人们相互交往,很快就度过一生。有的人和朋友在屋里对面交谈,把自己的抱负坦露出来,有的人凭借着一些事物寄托自己的感情、放荡无拘地生活,虽然他们的取舍千差万别,有的好静、有的好动,各自不同,但是当所接触的事物使他们高兴时,自己便暂时很愉快地感到满足,却不知道很快就要衰老了。当他们对所追求的事物已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接着产生了。从前所高兴的事,顷刻之间成了过去,对这些尚且不能不引起内心的感触,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总有穷尽的一天。古人说:“死生也是大事啊!”这怎么不令人伤心呢!
每当看到从前的人发出感慨的原因,如同符契相合那样一致,我没有一次不对着文章叹息悲伤,但心中又不能理解这个道理。本来我明白把死和生当作一回事是没有根据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荒谬的。将来后代人看现在,也正如我们今人看过去一样吧,思想起来,真令人悲伤!所以我一个个记下参加聚会的人的名字,抄下他们写的诗篇。即使时代不同,事情不一样,人们产生感触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人读了这些诗篇,也将和我产生同样的感慨。
赏读
东晋时代上承曹魏、西晋,是人的意识觉醒的时代。社会动荡,战乱不已,年命短促,人生多难,这种现实引起了许多哲学家、文学家对于生与死、自然和人生、短暂与永恒等一系列人生哲理的思考。
本序所表现的,正是晋人这种多情善感的品格。文章首段以简练的笔墨描写了这次聚会的盛况及周围环境,抒发了有所娱则乐,有所遇则欣的人生乐趣。第二段则转写人生倦游之后,“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想到有限的生命无法尽享山水之美而发出“岂不痛哉”的悲叹。最后一段斥老庄“一死生”、“齐彭殇”为“虚诞”、“妄作”,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不甘虚度岁月的积极进取意向。
此序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自辟蹊径,叙事状景,清新自然,抒怀写情,朴实真挚,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题解
本文选自《靖节先生集》。“辞”是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有的还可以歌唱。本篇从头到尾分别押几个韵,并且多用四、六字对偶句,格调与一般的散文不同。本文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这时,作者已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80余天,便决定弃官隐居。文章写作经过,序里有说明。《宋书》说:“郡遣邮督至县,吏自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侯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为了避免饥寒不得不违心去做官,为什么还要不愉快而独自悲伤呢?现在明白以往的错误已无法改正,未来的事情却可以补救。实际上迷路还不远,我已经明白今天的想法正确而昨天却作的不对。船在水上轻快地飘荡着前进,微风飘拂吹动着衣衫。我向行人打听前面路程还有多远,只恨天色微明,亮得太慢。
终于我望见了自家的房屋,高兴得两脚奔跑起来。仆人们都跑出来欢迎,年幼的儿子在门边等着我。院子里几条小路已经荒芜了,松树和菊还活着。我手牵孩子走进屋内,看到酒已经满满地盛在一个壶里。我拿过酒杯自己斟上酒,看着庭院中的树木,感到非常高兴。我倚靠在南窗上表达我傲然自得的心情,深知生活在仅能容膝的房子里更容易使人安适。每天到园子里走走,那里成了我散步的场所,家中虽有门,门却经常关着。我拄着拐杖游游停停,时时抬头向远处眺望。只见白云无心地从山中飘出,鸟儿飞得疲倦了,也懂得要飞回巢去。日光暗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我抚摸着孤独的松树在那里徘徊。
回去吧!让我同外人断绝交往!世人与我意志不合,还驾车出去寻找什么呢?我很高兴同亲戚们说说心里话,喜欢用弹琴读书来消除愁闷。种田的人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到西边田地上开始耕种。我有时驾着有布篷的车,有时划着一只船,穷尽到幽深的涧谷,经过那高高低低的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细细的泉水刚刚开始流动。我羡慕各种生物及时生长,感叹我一生快要过完。
算了吧!寄身在天地间还有多少日子,为什么不随着心性,想去就去、想留就留?为什么要急急忙忙的,还想到哪里去呢?升官发财不是我的愿望,神仙世界也是没有希望进入的。我只想有个好天气,一个人出去,有时就把拐杖插在一边,去为庄稼锄草和用土培苗。登上东边泽畔,放声长啸,面临那清清的流水吟咏诗歌。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度过我的余年,应该快乐地顺应自然而生活,还有什么怀疑的呢!
赏读
本文是作者与当时黑暗腐朽的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从内容上,这篇文章几乎把陶渊明的家庭情况、从政经过、辞官理由、辞官后的思想斗争、归来后与家人聚会的欢欣以及农耕生活的乐趣等都作了简洁而生动的描述,可以说是一部简要的生平履历。文章的侧重点是作者辞官的决心和归返田园的欢畅。虽然文章里流露的“乐天知命”的思想和隐居不仕的生活态度并非是积极的,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反抗。
全文感情真挚,不假雕饰,韵调优美,自然纯真。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可谓推崇备至了。
桃花源记——陶渊明
题解
本文选自《靖节先生传》,原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小记。《桃花源诗》和这篇小记,都表现了陶渊明不满当时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这正是后来好些封建文人津津乐道世外桃源的原因。
本文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当时,他已归隐乡间16年了。年轻时他有过“大济于苍生”之志,但他所处的时代却是战争频仍,政治腐败,生产凋敝,生灵涂炭,国家濒临崩溃的年月,他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门阀制度,保护贵族官僚的特权,知识分子根本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家境早已破败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于是便产生了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坚决辞去上任仅81天的彭泽令,长期隐归田园躬耕僻野。后得知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产生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刻画一个与污浊社会相对应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地方有一位靠捕鱼为职业的人。他撑船沿着溪水前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内,没有其他树,香花鲜艳美丽,有的纷纷飘落。捕鱼人对这片景色感到很惊奇,他继续向前划去,想到这片桃花林的尽头看个究竟。
桃林的尽头是溪水的源头,就在那里看见一座山。山有小洞,洞内隐隐约约有些亮光。捕鱼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很窄,刚能走过一个人;再往前走几十步,一下子便出现了开阔明朗的境界。里面土地平整空旷,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漂亮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一类的东西。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子里鸡鸣狗叫的声音都能相互听得到。人们在里面来来往往,耕田劳动,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和洞外的人完全一样。头发花白的老人,垂着短发的小孩,都笑嘻嘻地愉快得很。
那里的人见到捕鱼人,非常惊奇,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捕鱼人把自己的经过都告诉他们。有人就邀请他到家里去作客,置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跑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了这个和外界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和外面的人断了往来。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什么魏、晋了。捕鱼人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一告诉他们,大家听了都感慨叹息。其余的人也各自把他请进家里,摆出酒饭来招待他。捕鱼人住了几天,便辞别众人回去。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道:“我们的情况不值得和外人去说。”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那条船,就沿着来路回去,一路上处处都作了标记。他到了武陵,便到太守那里,如此这般说了他发现桃花源的事。太守当即派人跟他去,寻找从前所作的标记,但已分辨不清了,再也找不到那条路。南阳的刘子骥,是个品格高尚的人,他听说这件事,很高兴地打算去寻找。还没有实行,不久,他就生病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询问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赏读
文章虚构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这个理想的图景通过作者的笔,写得又质实又虚幻。实的一面,写得自然真切,如现目前,且充满人情味,虚的一面,写得迷离恍惚,若隐若现,无法追寻。这就更加突出了桃源仙境的美妙,是浪漫的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全文想象奇特,叙述委婉曲折,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虽幻似真,虽虚似实。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题解
本文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针对李世民即皇帝位后逐渐滋长起来的骄傲情绪和开始过分地追求享乐所写的一篇奏章。文中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十分具体地提出作为一个国君应该经常考虑的十个问题。据说唐太宗看到这篇奏章后颇有感悟,亲自写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对魏征这种敢于直谏的精神表示赞赏,还把这篇奏议放置案头,经常对照反省。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我听说过,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使它的根长得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的人,就一定要积聚他的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不牢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仁义不厚实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是个最愚笨的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担负着帝王的重要职责,处于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如果不考虑在安乐的环境中想到危难,用俭朴来戒除奢侈的话,这也就象砍断树根而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水源而要泉水流得很远。
古代所有的君王,都是承受上天伟大的使命,开始做得很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很困难吗?恐怕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对待下面的人总是竭尽诚心;而一旦达到了目的,就放纵自己的感情,用傲慢的态度对待别人。竭尽诚心,就能使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结为一个整体;用傲慢的态度对待别人,那么就是骨肉至亲也会被当作过路人。虽然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吓唬人们,结果人们只是苟且图谋免受处罚的办法,却不会怀念君王的仁慈,表面显得态度很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大怨大仇倒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老百姓。老百姓象水一样,水可以负载船只,也可以把船弄翻,这是应当十分谨慎的事。
果真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合意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道满足,用这来警戒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应该适可而止,使老百姓安宁;担心帝位很高随时会出现危险,就要谦虚,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象江海能够容下千百条河流一样,放宽度量;喜爱游玩,就想到最多一年打猎三次也就行了;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忧虑会受蒙蔽,就想到要虚心采纳下面的意见;畏惧谗邪,就想到要端正自身的品性而斥退邪恶的人;给人赏赐,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高兴而奖赏不当;给人处罚,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发怒而滥施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种德性,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挑选好的意见而加以采纳,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贡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义的人就能传布他的恩惠,讲信用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心。文武一起被任用,垂衣拱手,天下便可以治理得很好,何必要自己劳神苦思,代为履行百官的职责呢!
赏读
“逸豫亡身,忧劳兴国”,古来兴亡之道盖莫如此。魏征在这篇奏章中阐明的正是这个道理。虽然他写这篇奏章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但他在文中以讽喻手法所讲的诸般道理,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具有借鉴作用。
最能体现文章内容深刻性的是作者在提出君主应“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之后,具体阐明了要达到此目的,应如何去做,这就是所谓的“十思”。这“十思”内容广泛而深刻具体,完全抓住了治国的实质问题,步步深入地加以阐明,的确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寓意深刻,极富哲理,且词锋犀利。力透纸背,特别是以排比句式写出的“十思”,有如警句格言,读来振聋发聩,令人铭心刻骨。
滕王阁序——王勃
题解
唐高宗上元二年,王勃赴交趾省亲,途经今江西南昌市赣江畔时,适逢洪州都督阎某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他应邀赴宴,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在这篇序文中,王勃对以三江为衣领、五湖作衣带,北控荆楚、东连闽越,极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滕王阁所在地洪州府作了如诗如画般的描述。盛赞滕王阁宴会贤主、嘉宾毕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全。同时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壮志难伸而又不甘落拓,虽“失之东隅”,而志欲“收之桑榆”的决心和信心,表现了一种坦荡豁达的英雄气概。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柴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檐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慤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
这里是从前豫章郡的治所,又是新设洪州的府城。它是天上的翼星、轸星的分野,地面连接着衡山、庐山。三江象它的衣襟,五湖象它的衣带,它西控荆楚,东接瓯越。物产的精华化为天上的宝气,宝剑的精光曾射到牛、斗二星所在的区域;人中的俊杰出自地上的灵气,陈蕃只为徐孺特设卧榻。雄伟的州城如同云雾弥漫天空,杰出官员的车驾,如同流星在飞驰。州城座落在华夏、东夷的交界,主宾都是东南的优秀人物。都督阎公,有着美好的声望,仪仗前导,远道光临此地;新州刺史宇文先生,盛德的典范,也停车莅临盛会。正当旬休的时候,有名望的人象云彩聚集在一起。主人迎接来自千里外的客人,满座都是高贵的朋友。文章大师孟学士的词章犹如蛟龙腾空、凤凰起舞;王将军满腹韬略,英才如同宝剑紫电青霜,家父在南方担任县令,我在探亲途中路过这名胜地区;我一个年轻人懂得什么,也亲自参加了这个盛大的饯别宴会。
时间正是秋末的九月。地上的雨水干了,带有凉意的潭水是那样清澈,天空烟雾凝聚,傍晚山峦显出紫色。我驾着车在山路上行驶,在高山大岭中间探寻风景,来到滕王建阁的长洲上,见到了卓越人物住过的宫馆。多层台阁上,那翠色的屋顶耸入高空,那如飞的檐角丹彩泻流,往下一看,不见地面。那仙鹤栖息的水边高地、野鸭停留的水中小洲,纡曲回环看不到尽头。那用桂树、木兰修建的宫殿,随着冈峦起伏的地势排列开来。打开精美的阁门,俯身看那精雕细刻的屋脊。空旷的山岭平原尽收眼底,河流湖泽使人触目动心。屋宇遍地,都是击钟奏乐、列鼎而食的人家。大小舰只塞满了江面,都是些形如青雀、黄龙的船舶。乌云消逝,雨过天晴,日光通彻,天空明朗。晚霞飘落,仿佛和孤单的野鸭一齐飞翔,清澈的秋水与长天相映,同是一种颜色。傍晚,船上的渔民在唱歌,歌声响彻鄱阳湖畔;天上那行列整齐的雁群,受寒而惊,直到衡山南面水边才停止了哀鸣。我怀念远方的心情因为登高才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迅速地飞扬。箫管齐发,清风顿生,轻细的歌声萦绕不散,空中飘飞的白云也受到了阻遏。象当年睢园绿竹丛中的聚会,宾客们的豪气胜过善饮的陶渊明;诸位写诗,如同曹植歌吟邺水中的莲花,又如临川内史谢灵运文笔生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件使人快乐的事都齐备了,贤主嘉宾,两种很难聚会的人都碰在一起了,纵目观看长天景色,在假日里尽情欢娱游玩。天高地远,领悟出宇宙没有穷尽的道理;兴尽悲来,明白了事物盈满、亏损的变化都有定数。遥望长安,在日头下面,指点吴会,在云雾中间。地势倾斜,尽于东南,而南海水深;天柱高耸而北极星离得很远。关隘山川很难度越,有谁为无路可走的人感到伤心;人生如同水上浮萍,彼此偶然相逢,席问都是别处来的客人!怀念帝王宫殿的大门,可是却无法看到,哪一年才能在宣室得到皇帝的召见呢?
唉!我的时运不好,在人生经历中有许多不幸的事。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让贾谊在长沙蒙受委屈,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躲藏在海边,难道是没有政治清明的时代。可依仗的是君子能够看到事物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能知道自己的命运。年纪老应当更有壮志,怎么能改变白发老人的雄心?境遇穷困应当意志更加坚强,决不丧失远大的志向。即使喝贪泉的水也觉得清爽可口,并无贪心,即使象鲋鱼处于水干了的车辙中,也还是高高兴兴。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可以到达;早年的时光过去了,晚年努力还不算迟。孟尝有着高洁的操守,白白怀有为国出力的热情;阮籍狂放,怎么能学他在无路可走时放声痛哭?
我王勃官位卑微,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书生。虽然年龄同终军一样,有了二十来岁,却没有门路请求皇帝赐与我报国的命令;心里羡慕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抱负,所以曾有过投笔从戎的愿望。我打算一生都不再做官,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我虽然不是象“谢家宝树”那样优秀的子弟,从小也和许多贤能的人有过交往接触。过几天我就要聆听父亲的教诲,就象孔鲤趋庭而过,回答孔子的提问一样;现在我拜见阎公,得以参加宴会,很高兴能享受这如登龙门的光荣。遇不到杨得意那样的人,只能握着凌云佳作而自我惋惜;既然碰见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奏一支“志在流水”的琴曲,又有什么可惭愧的?
唉呀!风景好的地方不能永久存在,盛大的宴会很难再有!兰亭聚会已成了过去的事,金谷园也变成了一片荒地。在这盛大的宴会上,我很荣幸地蒙受阎公的恩情,要我写篇临别赠言;登高作赋,这就只能仰仗诸位先生了。我冒昧地用尽我的心思,恭敬地写出了这篇短序。大家都用各人分得的字作为韵,写了一首四韵八句的诗。请诸位各自都施展出潘岳、陆机那样如江、如海的才能吧。
高高的滕王阁面对着江洲,离席的客人佩玉铿锵,车马鸾铃叮当,阁上歌舞早已散场。早上,南浦的云朵飞进饰有彩画的栋梁中,晚上,卷起朱红的窗帘,可以远望西山秋雨。天上的闲云、潭中的倒影,每天都是那样悠闲自在,景物变换、星辰移转,不知过了多少个深秋。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啊?只有栏杆外那长长的江水在滚滚流动!
赏读
本文是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辞藻华丽,典故翔实,行文流畅,句式熟练,不仅对偶恰当,而且平仄协调。看起来锦秀斑斓,听起来抑扬顿挫。摹写景物形象生动,结合身世陈辞慷慨。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充分表现了作者颠沛失意的心态和少年气盛的豪迈性格。
全文四段:首段叙述胜会缘起,宴会的人物和地点,遂即按“人杰”、“地灵”分条并列,蝉联而下,直至点出自己适逢其会的原由。次段点明宴会的时令,然后按秋季特色,描绘了阁上所见的远景近景的各色画面。写得美不胜收,淋漓尽致。第三段则转入宾主睹物生情,饮酒赋诗上来,是全文的主干。作者在本段竭力生发与会者的不同的感触,如感无穷,知有数,悲失路,寄他乡,怀京都,思君王等等,接着笔端一转,以“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领起,勖勉大家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以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并结合自己身世,明确表态,以不作“穷途之哭”结束,以与众人共勉,情绪高昂,是全文的高潮所在。末段措辞谦虚,表述作序之意,并以恳请客人作诗为主旨。全文脉络清楚,文笔运转自如。貌似自然,却又暗合起承转合的章法,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这篇文章虽是一骈文,却已表现出文体和文风的转变,一改六朝之风气。因其行文中已揉合其对现实和人生的新感受和新认识,而这些,是骈文僵化凝固的形式束缚不住的。故在其华丽的词藻和繁多的典故中,已经表现出流利自然的气势,进发出真实纯朴的也声。
全文由景入情,一唱三叹,极尽起伏跌宕之能事,因此虽然对仗工整,声律和谐,词采绚丽,用典虽多,却气势奔放,并无堆砌铺排之病,深得骈文潜气内转之理,为传世之名篇。
师说——韩愈
题解
这是韩愈一篇极有名的议论文。“说”是古代议论文中的一种体裁。“师说”是论述从师求学的道理。韩愈针对当时士大夫自视清高、耻于求师问学的风气,在文中反复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积极观点。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明白事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难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比我早出生的人,他对知识的理解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他学习;比我晚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的话,我也应该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知识,哪管他是比我先出生还是晚出生呢!因此不论地位是高是低,年长还是年少,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是我的老师。
唉呀!从师的风尚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难的。古代的圣人,他们远远地超出一般人,尚且还向老师求教;如今一般的人,他们远远地低于圣人,却把向老师求教当做耻辱。因此圣人更加圣明,蠢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圣明,蠢人之所以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人们爱他的孩子,往往选择好的老师来教育他;对他自己,却把向老师求教看成可耻的事,真是糊涂。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学习书上的知识和帮助他们掌握断句的方法,还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除疑难问题的人。不懂得断句,倒要向老师学习,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倒不去向老师求教;小的知识倒要去学习,而大的疑难问题却丢开不管,我看不出他们是些明白事理的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是不把相互学习当做可耻的事情的。士大夫一类的人一提到老师、学生这些称呼,就聚在一起笑话别人。问他们笑些什么,就说:“那个老师和那个学生年纪相近,所懂的道理也差不多。拜地位低的人为老师便足以使人感到羞耻,拜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则近于阿谀。”唉呀!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是不屑和他们同列的,现在他们的智慧,君子们竟赶不上,这可真叫人奇怪呀!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就曾向郯子、苌弘、师襄和老聃学习过。象郯子一类的人,他们的贤明还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在一块儿走,其中一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在技术、学业上各有专门的研究,老师和学生的差别不过如此罢了。
一位姓李名蟠的青年,今年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传文全都学习,不受时俗的影响,来向我求教。我赞赏他能按古人从师的正道行事,所以写了这篇《师说》送给他。
赏读
此文不顾流俗,抗颜为师,其勇气可嘉;另外文章也写得伟岸不凡。它首先完整地揭示了“师”之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深刻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因而必须从师学习。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最后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与首段“无责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相呼应。全文篇幅虽不长,而涵义深广,闪耀着真知灼见,结构谨严,脉络清楚,又有错综变化之妙。但作者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又不流于简单空调的说教,而是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最后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自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与首段“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相呼应。第二段写得尤其精彩动人。这一段开始,未说先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两句,乍看似无出奇处,实则有力,文起波澜,滞涩无存。这两句往下,作者一连安排了三层对比,对士大夫们不重视师道的愚昧行为进行挑评和讽刺,笔端饱含感情,发人深省。
陋室铭——刘禹锡
题解
本文描写了在远离尘世纷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一个简陋居室里,作者与一班文友纵情唱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情景。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神仙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就会显得灵验。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屋,只有我的美德远近闻名。绿色的青苔爬上台阶,青青的草色映入门帘。在屋里说笑的是些大学问家,来来往往的没有无知识的人。在这里可以弹奏朴素无华的琴、可以阅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音乐来扰乱听觉,没有公文案卷使身子劳累。好似南阳诸葛亮的茅屋,又如同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
赏读
《陋室铭》以寥寥八十一字,谱出一曲陋室颂歌,流芳千载。开头以山水起兴,仙龙一经点出,陋室主人情趣即显,读者则已入佳境。随之而来,苔绿草青,是淡雅之色,又是生机勃勃之景;弄琴读经,从容之态可掬,闲逸之致堪羡;诸葛庐、子云亭,含着引古代高士为同调的自豪;以孔子云作结,则表示对最高道德规范着意追求的坚定信念。文中有譬喻,有对比,有白描,有隐喻,有用典,句句如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曲虽终而余音不绝,意更绵远。
《陋室铭》乃作者积极参加政治斗争失败后而又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产物。作者本是个企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从在朝廷担任监察御史到身居陋室,自然是苦衷难言。作者在《陋室铭》中思想矛盾也依稀可见:一会儿说“阅金经”“无案牍之劳形”,一会儿又将自己所居陋室比作“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看得出作者乃不甘寂寞。
全文短小精悍,气韵萧散,并运用了对仗、借代、引证等多种表现手法,畅达隽永,饶有丰姿。读来琅琅上口,犹如脱口而出,毫无矫揉装束之态,充满了音乐美,千载之下,传诵不衰。
捕蛇者说——柳宗元
题解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写的。文中通过三代以捕蛇为业的蒋氏一家及其乡邻的悲惨境遇,控诉了唐中叶后,朝廷和官府对人民超经济掠夺的罪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说”是一种文体,或发表议论,或记叙事情,或夹叙夹议。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而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
永州山野出产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它一接触草木,草木都要死掉,而它咬人,没有什么人可以抵挡住它的。然而把它抓到后将它的肉晾干制成药饵,可用来治愈麻疯病、手脚蜷曲不能伸展以及颈肿、恶疮等疾病,可用来消除腐烂的肌肉,杀死使人生病的三尸虫。起初,御医奉皇帝的命令收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用蛇来抵他应该缴纳的租税。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做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独自享有捕蛇免税的好处已经有三代人了。我问他的情况,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我的父亲死在捕蛇这件事上,如今我继续捕蛇干了十二年,差点死掉也有好几次。”他说话时的样子好象十分悲痛。我替他伤心,并且说道:“你痛恨捕蛇这种事吗?我想告诉有关的官员,更换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姓蒋的人更加悲痛,眼泪汪汪地说:“您打算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现在这个差事所带来的不幸,还远不如恢复我的赋税所带来的不幸那么严重。假使我不做这个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自从我们蒋家三代住在这个乡里,到现在六十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拿出他们田地里的全部出产,交出他们家的全部收入,哭着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跌倒在地,人们遭受风吹雨打,冒着酷寒炎热,呼吸毒气,常常是死的人横七竖八地相互压着。从前和我祖父住在一起的,现在十户中剩下的不到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现在十户中剩下的不到两三户了;和我在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中,现在十户中剩下的不到四五户了,不是死了就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只有我却因为捕蛇还住在这里。凶悍的差役来到我们乡里,到处奔突骚扰,横冲直闯,吓得人们大喊大叫,即使是鸡狗也得不到安宁。这时我很担心地爬了起来,看看那个瓦罐,我见蛇还在里面,便很放心地又躺下去。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回来便很香甜地吃那田地上出产的东西,这样来度过我的天年。大概一年中冒着生命危险的时候不过两次。其他时间就快快活活地过安乐日子,哪里象我那些乡邻们天天有这样的危险呢!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和死去的乡邻们相比,那我已经死在后面了,又怎么敢痛恨这件差事呢?”
我听了他的话越发感到伤心。孔子说:“暴虐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我曾经对这种说法有过怀疑。现在从姓蒋的话来看,还是可信的。唉呀!谁知道搜刮赋税带来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厉害呢!所以我为此写了这篇文章,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官吏拿去看看。
赏读
本文借一个捕蛇者的诉说,深刻而形象地揭露了横征暴敛的罪恶,描写了在当时统治阶级层层剥削压迫下人民痛苦不堪的生活。也反映了作者轻徭薄赋,救民于水火的思想。
由于作者在当地深入体察民间疾苦,使文章的选材和立意真实而深刻,借捕蛇者如泣如诉的讲述,通过活生生的事实,无情地控诉了贪官污吏的暴行。抨击了盘剥民脂民膏的苛酷统治和罪恶制度。
文章的结构谨严而精炼。全文分为三层:第一层简要交代捕蛇者的缘由,有意突出蛇之剧毒和乡民反而争相捕蛇为生的矛盾,暗示出蛇毒远不如赋税为害乡民之甚。第二层是全文的重心部分,记叙捕蛇者的诉说。先言捕蛇的危险,作为陪衬,后比较捕蛇和受官府搜刮两种命运的利害,以活生生的现实,揭露苛政是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根源。第三层承接捕蛇者诉说的现象,展开议论,以愤疾的笔墨,点出“苛政猛于虎”的结论。
表现手法上,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例如,先强调蛇的剧毒,以反衬横征暴敛毒害百姓之甚;用蒋氏祖辈、父辈都被被蛇夺去生命,蒋氏自己也险些因此丧生,对比乡里邻居三代经历的遭遇,表现苛政带给百姓的悲惨命运;用悍吏的残暴,乡民的惊骇,对比蒋氏的安然而卧,说明苛政比毒蛇还毒。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和反衬,当时社会的残暴统治,被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了。
本文风格朴素而深沉,描写形象而含蓄。如写捕蛇者述说六十年来乡邻被苛政悍吏逼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死者相藉的惨象以后,表现他本人因捕蛇者而幸存,相比之下已心满意足,表面是为自己能捕蛇为生而庆幸,以晚死为满足,而平淡的述说中,却蕴藏着极为沉痛凄惨的感情。行文多用排偶及短句,节促音凄,如闻泣诉。清孙琮评曰:“一片悯时深思、忧民至意,拂拂从纸上浮出。”(《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
童区寄传——柳宗元
题解
本篇传记作于柳州。史书记载,中唐时期,人口买卖是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特别在福建、岭南、黔中等地,地方官纵容人口贩子,掠取幼儿送往朝廷、卖给官僚权贵,达到邀赏固宠的目的。本文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根据真人真事写成的。
原文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么弱者。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童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www.xing528.com)
童寄者,柳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墟皆惊。童曰:“我区氏儿童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墟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译文
柳先生说:越地的人缺少恩爱之情,对所生的儿女总是把他们当财物看待。孩子到了七八岁以后,做父亲、做兄长的就把他们卖出去,为的是贪图卖掉孩子所得的钱财。自家孩子还未到换牙的年龄,便偷取别人家的孩子,把那孩子用铁箍套住颈子,用绳子捆住。以至有些长有胡须的成年人,因为力气敌不过人,也被迫做了奴仆。在大路上相互残杀已成了风气。一些孩子侥幸在家中长大了,他又去劫取那些弱小的孩子。汉人官吏借这种机会为自己谋利,只要能得到僮仆,就放任他们胡作非为,从不过问。因此越地户口更加减少了。很少有人能逃脱这种遭遇,只有十一岁的儿童区寄却战胜了劫持他的人,这也是件稀奇事。这件事是在桂管经略观察使衙门任职的杜周士告诉我的。
童子区寄,是柳州一个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在放牛和打柴,两个强盗绑架了他,把他的双手放到背后捆起来,还用布蒙住他的口,要把他弄到四十里外的一个集市上去卖掉。区寄假装哭着,做出小孩子通常那种恐惧发抖的样子。于是强盗不把他放在眼里,两人相对饮酒,喝得大醉。其中一个到集市上去找买主,一个躺着,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中观察等待,见他睡着了,就把绑手的绳子对着刀口,使劲一下一上地摩擦,结果把绳子弄断了,于是拿过刀杀了那个强盗。他还未逃出好远,那个到集市上找买主的强盗回来了,他抓住孩子后大吃一惊。强盗要杀死区寄,区寄急忙说:“我做两个主人的僮仆,那里比得上只做一个主人的僮仆呢?他对我不好,主人你真能保全我并对我好的话,你怎么使唤我都行。”那从集市回来的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把这个小奴杀掉,还不如把他卖掉;与其把他卖掉两人分钱,还不如我一个人独得。幸好这小奴才杀死了他,太好了。”于是他藏好了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区寄到了店主人家中。到店中后,他把孩子捆得更紧。半夜时候,区寄自己转动身子,把捆手的绳子凑近炉火烧断,即使烧伤了手也不怕,绳子断后,他又拿过刀杀了那个强盗。然后,他就大声呼喊,把整个集市上的人都惊动了。孩子说:“我是区家的儿子,不应该去作僮仆,两个强盗抓住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死了,我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管理集市的官吏将这事报告给州里,州里将这事报告上级。上级长官召见区寄,觉得他不过是个老实的小孩子。刺史颜证认为这孩子了不起,要把他留下来作个小吏,但区寄不愿意。于是刺史送了些衣裳给他,派个小官吏送他回家乡去。乡里那些搞抢劫、绑架活动的人,都不敢正面看他,没有谁敢从他门前经过。都说:“这孩子比当年秦武阳还小两岁,却杀死了两个厉害角色,哪能触犯他呢!”
赏读
文章以议论入笔,首段就指出越中劫持幼儿成风是与汉官从中渔利、纵容不问分不开的,然后写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和两个人口贩子作斗争的故事,热烈歌颂区寄这个勇敢机智、敢于反抗、终于战胜强贼的少年英雄。
文中区寄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作者通过矛盾斗争来写他的性格特征,用了许多细节描写。当区寄被绑架后,他就装出恐惧的样子来麻痹对方。当只有一个强盗且醉卧在地时,他便伺机等待,很巧妙地割断绳子,杀死一个强盗。这第一回合的胜利就显出他智慧勇气不同一般,是所谓“奇”。第二个强盗回来了,捉住了他,并要杀死他,情况十分危急。区寄这时急忙说出一番话,利用强盗贪图财利的心理,来稳住对方。到客店后,半夜里他又强忍疼痛,用火烧断捆手的绳子,随即杀了第二个强盗。这也是“奇”了。几个重要的细节就把一个小孩难得具备的勇敢机智、大胆沉着的特点写出来了。最后写刺史要留区寄为吏,他却不肯。这一笔并非闲文。既照应篇首议论,说明劫卖儿童的恶俗并未引起官家的重视。同时也写出了区寄这个小英雄内心深处的东西,使人觉得他不仅有智有勇,而且朴实可爱。使人物性格更为完整。此外,文中也勾勒出两个利欲熏心、而又愚昧透顶的暴徒的形象,他们的性格特征也对区寄的“奇童”形象起了衬托作用。
总之全文虽短,而情节曲折,险象环生,人物个性与心理活动都呼之欲出;而作者的爱憎感情也随着出神入化的人物描写溢于言表。文章虽系传记,却显然受到当时流行的传奇小说的影响,其人物刻画、细节描写、情节安排,无不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这是柳宗元对传记文学的一大发展。
阿房宫赋——杜牧
题解
这篇赋是杜牧针对晚唐帝王大修宫室,骄奢淫逸的现实,假借抨击秦始皇在阿房宫极尽奢侈,最终导致灭亡的故事而讽喻当朝的一篇力作。阿房宫,秦宫殿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地,于公元前212年,发戍卒70余万人在渭水南面营造阿房宫,宫未成,而秦国亡。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毁。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六国君王统治结束,天下便得到了统一。蜀地山林被砍得精光,阿房宫就出现了。它覆盖地面三百多里,遮蔽了天空中的太阳。从骊山北麓修起,向西拐弯,一直通到咸阳。渭川、樊川的水缓缓流动,流进了宫墙里面。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高阁。长长的走廊象绸带一样回环曲折,屋檐翘耸象鸟嘴伸向高空啄食。各个建筑物都顺着地势修建,走廊和宫室的中心相连,檐牙相对如同螭龙的角相互争斗。弯弯曲曲,盘旋环绕,好似蜂房,又如水的漩涡一般,高高耸立,不知道有几千座、几万座!长桥横躺在碧波上面,天上无云,怎么出现了龙?楼阁之间的过道横在空中,不是雨后天晴,怎么出现了彩虹?高高低低,迷迷茫茫,叫人分不清南北西东。歌台上响起温柔的歌声,使人感到象春光那样和煦。跳舞的殿堂上舞袖挥动,使人感到寒冷,就象处于凄凉的风雨中。在一天之内,在同一座宫中,可是气候却不一样!
六国的王妃、宫娥、王子皇孙,离开了自己的楼阁,走出了宫殿,坐着车子来到秦国。白天唱歌,夜晚奏乐,成了秦始皇的宫人。明星闪闪发亮,那是宫女们在打开梳妆用的镜子;绿云纷乱,那是宫女们早晨在梳发髻;渭河里涨起一层油腻,那是宫女们泼出的带有脂粉的洗脸水;烟雾横斜,那是在焚烧椒兰;忽然响起惊人的雷声,那是宫车从门前经过;听那车行的辘辘声越去越远,不知道车子到哪里去了。每个宫女的肌肤、容貌都非常娇艳、美丽,她们久久地站立,朝远处望着,希望得到皇帝的宠爱。其中有三十六年从来未见过的秦始皇的。
燕国、赵国收藏的宝物,韩国、魏国经营的珍品,齐国、楚国的精华,都是经过多少代多少年,从这些国家的人民的手中强取掠夺过来,堆得象山一样。一旦六国保不住它们,这些宝物便运进了阿房宫。在这里,宝鼎当做铁锅,美玉当做石头;黄金当做土块,珍珠当做沙砾。丢得到处都是,秦人见了,也不怎么可惜。
唉!一个人的心,也就是千万人的心。秦始皇贪图奢侈豪华,人们也会想到自己的家庭。为什么夺取这些东西时,一点一滴也不放过,而用起来却当做泥沙一样!使得承受屋梁的柱头,比田地里的农民还要多;架梁的椽子,比布机上的织女还要多;钉头密密麻麻,比谷仓里的粟米还要多;瓦间的缝隙长长短短,比全身衣裳的丝线还要多;那直的栏干、横的栏干,比天下的城郭还要多;管弦乐器发出的杂乱乐声,超过了集市上人们的说话声。便利天下人民嘴上不敢明说,心里却愤怒不平。独夫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更加骄横顽固,戍守边地的士卒一声呐喊,函谷关一被打破,楚人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就成了一堆焦土。
唉!消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掉秦国的,是秦国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唉呀!假使六国国君各自爱护他们的人民,那就足够抗拒秦国。假使秦国能爱六国的人民,那就可以下传三世、直到万世而成为君主,谁能够把它消灭呢?秦人来不及自己哀怜自己,而后来的人哀怜他们;后人哀怜而不把他们作为借鉴,也会使更远的后人来哀怜他们!
赏读
杜牧作这篇赋的目的,旨在规劝统治者莫要只图享乐,不恤民力,如盘剥过度,将会重蹈秦王朝的覆辙。在写作上这篇赋充分体现了唐代文赋的特点,即描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面极力铺垫叙渲染宫殿歌舞之盛,宫女珍宝之多,人民痛苦之深,既夸张,又富于想象,且比喻奇巧新颖。后面发议论,回环往复,层层推进,见解精辟,发人深省。语言上骈散兼行,错落有致,词采瑰丽,声调和谐,一扫汉赋那种平板单调的弊病,成为古代赋体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英雄之言——罗隐
题解
罗隐(883~909),原名横,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少有文名,所作多讥刺时政。曾十次加进士考试,均不中,遂改名为隐。于55岁垂暮之年东归吴越,投靠钱馀镠。在吴越王钱镠幕下,罗隐累官至谏议大夫,给事中。有诗集《甲乙集》,文集《谗书》、《两同书》等。
《英雄之言》选自《谗书》,是作者有感于唐末乱世所写的愤激之谈。
原文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我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译文
动物在生理上之所以有隐蔽自己的特点,是为了防御敌人。人类也是这样。
盗贼也是人,头戴帽子,脚穿鞋子,身上穿着衣服;其所以与一般人不同,就是不能始终保持谦让的思想、正直廉洁的操守,不能经常保有他那善良的本性罢了。
看见金钱财物就拿的人,他会说“是因为受饥饿和寒冷的的迫使”;看到国家权力就想占有的人,他会说“是为了救这国家的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迫于饥饿和寒冷的人,无可指责;要救民于水火的人,就应该以老百姓的意愿为念。而西汉的刘邦则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是这样!”西楚霸王项羽则说:“可以取代他!”想起来,他们未必没有谦恭退让的思想、正直廉洁的操守,大概因为看到那奢侈华美的宫殿服饰和骄贵尊崇的地位气势,然后便产生了图谋的意思罢了。
作为英杰雄才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的人呢?因此说:华丽的屋宇和舒适的游乐,不被人们所暗中追求,那种情况是很少的啊。
赏读
此文有感于唐末乱世的社会状况,推衍庄子的“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名言,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帝王和藩镇势力下打着“安天下”、“救黎庶”的旗号来涂炭生灵、营私肥己的丑恶本质。在作者看来,抢财物者是强盗,而占天下为己有的也是强盗。言为心声,从刘邦、项羽的话中我们就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他们夺取天下的本心,不过是羡慕秦始皇的奢华宫殿和尊贵地位,并非真想救民于水火。这种对于封建帝王起到创业的揭发,无疑是大胆而辛辣的,而且在当时显然是针对晚唐藩镇割据,群雄蜂起,个个都想取唐朝天下而代之的现实的。
全文虽仅二百来字,却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落笔由动物防备外敌的本性写起,然后加以类推,指出“人亦然”。接着由防的对象引出对“盗”的论述。而论述“盗”时,又欲抑先扬,指出他们作为人的一般特征,再拉回议论中心,指出他们所缺少的人的本性。最后具体论述人间的两种“盗”,重点论述第二种“盗”即所谓“救彼涂炭者”的真正嘴脸。至此文章之意已水到渠成。
岳阳楼记——范仲淹
题解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建于唐朝,为历代官吏流放岭南的必经之地,也是文人墨客登临时吟诗作赋的佳境。本文是作者应友人滕子京之约而作的。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便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是重修岳阳楼,扩展了它原有的规模,并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人歌咏岳阳楼的诗赋刻在楼上,嘱托我写一篇文章记叙这件事。
我看巴陵一带最美好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灿烂,傍晚,暮色昏沉,气象万变。这就是在岳阳楼上能看到的雄伟壮丽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十分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洞庭湖往北可通向巫峡,往南与潇水和湘水远远相连,被贬谪到外地做官的人和不得意的文人学士,大多相会这里,他们观赏景物的感受,能没有不同吗?
在那久雨的季节,细雨蒙蒙,连月不晴,凄冷的风狂叫着,浑浊的波浪直冲半空。太阳和星星的光辉被阴云遮盖住了,山也隐没了形迹。桅杆被风吹倒,船桨被浪打折,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到了傍晚,暮色昏沉,老虎吼叫,猿猴悲鸣,更加深了恐怖凄惨的气氛。这时登上岳阳楼,便会感到远离京城,思念故乡,担心害怕别人诽谤讥刺,只觉得眼前一片凄凉萧条,感慨横生,不禁悲伤起来。
在那风和日丽的春天,湖面平静如镜,波浪不兴,晴朗的天映照在清澈的湖底,水天一色,一片碧青。沙鸥在湖面飞翔或聚止,鱼儿在水里自由游荡。岸上的芷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枝叶茂盛。有时是烟消雾散,明月普照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静静的月影倒映在水里,就象一块沉在水底的璧玉。渔民们你唱我和,歌声悠扬,这种乐趣哪有穷尽啊!这时登上岳阳楼,便会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宠和屈辱都被置之度外,端起酒杯,迎着清风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候志士仁人的心,有不同于这两种人的表现,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他们不因为自然景物的优美而喜悦,也不因为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悲伤。在朝廷做官,便为百姓担忧,闲居江湖之上,便为君主忧虑。这样,做官也忧,不做官也忧,那么到什么时候才能高兴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自己先忧愁,在天下人都快乐之后,自己才快乐”吧!唉,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赏读
本文就题目看是记事为主的散文,当以叙事写景为主,然而,作者不蹈前人窠臼,而是别开生面,借题发挥,行文中以抒情议论为主,采用了层层铺垫、卒章显志的表现方法。首先开门见山记事,接着转入写景,并带出抒情;后由不同的景生发出不同的情,情景交融;结尾引出议论,揭示了文章中心。真可谓布局谋篇新颖别致,状物言情浑然一体。更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立意高,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的自然景观,并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深刻地表达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作者的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文中表现出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美德,直到今天仍对我们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另外,文章的语言高度凝炼,节奏富于变化,读来声调铿锵,掷地有声,确是一篇情文并茂的佳作。
朋党论——欧阳修
题解
本文写于宋庆历三年(1043),当时欧阳修从滑州召回京城,受命为太常丞知谏院。景祐三年,范仲淹、欧阳修等因议论朝政,倡导改革,被吕夷简诬为“朋党”加以贬逐,自此“朋党”之诬一直延续多年,直接影响了这批有志改革之士的任用。庆历三年,宋仁宗起用范仲淹等推行新政,政敌再次攻击范仲淹等结成了“朋党”,于是欧阳修作此文予以回击。他历数史实,层层对比,说明“朋党”自古有之,关键是要分清“君子之朋党”与“小人之朋党”,对前者要大胆任用,对后者要坚决斥免。这对说服宋仁宗支持范仲淹等推行新政,起了一定作用。
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讙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廷,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议论,自古以来就有了。只是希望当国君的要注意辨别是君子还是小人的朋党。
大概君子与君子之间,因为志同道合,所以结为朋党,小人与小人之间,因为利益相关,所以结为朋党,这是自然的道理。然而我认为,小人之间没有“朋党”可言,只有君子之间才有。其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小人所爱好的是利禄,所贪恋的是财货。当他们的利益相关时,暂时互相勾结援引所结成的朋党,那是假的。一旦彼此之间见到有利可图时,便会互相争夺;或者已无利可争,交情疏远,便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全。因此,我认为小人没有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那是假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们所信守的是道义,所遵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节。以此来进行自身的道德修养,就会志同道合,相得益彰;以此来为国家服务,就会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自始至终坚持不渝。这就是君子所结成的朋党。所以当国君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虚伪的朋党,任用君子的真正的朋党,那么天下就能治理好了。
在上古尧帝的时代,小人共工、讙兜等四人结为一党,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结为一党;舜帮助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进用善良和易的君子朋党,尧的天下才获得大治。直到舜自己作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在朝廷上办事,互相称赞,互相谦让,二十二人结成一党,舜帝都加以信用,天下也获得大治。《尚书》记载说:“纣王有亿万个臣子,便有亿万条心;周朝有三千臣子,只有一条心。”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怀异心,那真说得上是不结党了,然而纣王还是因此亡国。周武王的臣子三千人结为一大朋党,而周武王因此夺得天下。后汉献帝时,将天下所有的名士都囚禁起来,把他们看作党人,等到黄巾造反,汉朝天下大乱,这才后悔醒悟过来,把囚禁的党人都释放了,然而汉朝的灭亡已经无法挽回了。唐朝末年,渐渐兴起朋党之说,到唐昭宗时,把在朝的名士都杀光,或者把他们丢进黄河淹死,说“这些家伙自称‘清流’,这回要把他们投进浊流。”于是唐朝也灭亡了。
前代的国君,能使人人各怀异心,不敢结为朋党的,都不如纣王;能禁止善良的人结为朋党的,都不如汉献帝;能杀害清流之士所结成的朋党的,都不如唐昭宗,但结果却导致亡国。能互相称赞各自的美德,谦让而不猜疑的,都不如虞舜时的二十二位臣子,舜也不猜疑他们,都加以任用。然而后世的人并未讥笑舜被这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弄,而称赞舜是一个聪明的圣人,是因为他能辨别君子小人。周武王时期,让全国臣子三千人共同结为一个朋党,自古以来,结为朋党又多又大,都不如周,然而周朝却因此而兴盛,正是因为当时善良之士虽多却不嫌其多。
以上前代兴亡治乱的史迹,作国君的可以作为鉴戒。
赏读
本文是封奏章。它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鲜明的针对性。文章开篇就提出论点,说明朋党自古有之,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君要善于区别出哪是“君子之朋党”,哪是“小人之朋党”。接着剖析“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根本区别,然后通过征引六件史实,证明人君重用君子之朋,国家就兴,天下就治;反之,天下就乱,国家就亡,最后提醒仁宗一定要从历史史实中吸取教训。结尾又与开篇相呼应,使得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行文婉曲,结构完整,有很强说服力。纵观全文,既有理论,又摆事实,逐层辩证,又层层对比,语言简洁,词锋犀利,在欧阳修的驳论文章中颇有代表性。
苏轼曾有评曰:“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以至理,以服人心。”
醉翁亭记——欧阳修
题解
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庆历五年(1045),“庆历新政”失败,欧阳修负谤遭谪,被贬为滁州知州。他在滁,一方面实行“宽简政治”,公务之暇,便常常率众出游,看山水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写于庆历六年《醉翁亭记》,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文章叙写了滁州一带的自然景物及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同时也记述了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其实作者是在借此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冽而酒香;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州西南面的群峰中,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放眼望去,那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瑯琊山。进山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出来的,是酿泉。顺着盘曲的山路拐过去,有座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着翅膀,高踞在酿泉上边的,就是醉翁亭。造这座亭子的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为这座亭子取名的是谁?是自称“醉翁”的太守,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的。太守与客人来这里饮酒,稍许喝一点酒就醉了,年纪又最大,因此自号醉翁。醉翁的兴趣不在饮酒,而在于欣赏这里的山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又寄托在酒上。
早晨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傍晚云气聚拢来,山谷洞穴渐渐昏暗,一时昏暗一时明朗,变化不定,是山中的清晨和傍晚。春天,野花开放,发出一股清幽的香气;夏天,树叶茂密,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秋天,风高霜洁;冬天,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四季不同的景象。早晨出游,晚上归家,四季的景色又不一样,其中的乐趣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的人在道路上歌唱,行人在树荫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和,老老少少,来往不断,是滁人出来游玩的情形。坐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清,酒味香;野味野菜,杂乱在摆在面前,是太守饮宴的情形。宴饮的乐趣,不在音乐。投壶的中了,下棋的胜了,酒杯和酒签杂乱交错,有的站起,有的坐着,说说笑笑,非常热闹,是众多客人欢喜的模样。容颜苍老,鬓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他们中间,喝醉了的是太守。
不多时,太阳落山,人影散乱,太守起身回家,客人紧紧后随。树林里郁荫覆盖,鸟儿上下鸣叫;游人离去,鸟儿欢乐起来。可是,鸟儿只知道自己在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是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酒醉时能与大家同乐,酒醒后能作文章来记述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赏读
本文记亭,却并非孤立地、静止地描山绘水,而是把人物活动和山水放在一起来写。既写山水之美,更写由于山水之美而引发的人心之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写山水之美时,作者采用了由大及小,层层深入的写法。先从全景写起“环滁皆山也”;后逐渐收缩视野,由群山转入“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再转入蔚然深秀的“琅琊山”;然后具体写到山间的泉水即“酿泉”;最后几经回环,才在“峰回路转”之后托出临于泉上的一座玲珑剔透的亭子——“醉翁亭”。由于作了这么多铺垫,经过层层的渲染,醉翁亭及其周围的自然美景便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了人们面前。故而也就自然地引发了读者身临其境和探胜索幽的无限兴致。写罢亭子,文章又巧妙地由亭名引出“醉翁“,并点出“醉翁之意”,使“意”和“境”紧密结合起来。紧接着,作者又以精炼简约的文字,具体描写了“山中朝暮”、“四季景物”的变化,描写了乡人的和平恬静与宴游的欢乐喧闹,笔意飞洒、摇曳多姿;且熔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奇甚妙甚,无愧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古代散文名篇。
六国论——苏洵
题解
本文选自苏洵《嘉祐集》里的《权书》。《权书》收有作者论治道、史事和历史人物的十篇文章。本篇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六国》。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在于针砭当时的统治者,希望他们记取六国灭亡的教训,改变政策,以免国家败亡。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破败灭亡,并不是由于他们的兵器不锐利和不善于打仗,毛病出在对秦国的割地求和上面。用土地贿赂秦国而使自己的力量受到损耗,这就是它们走向灭亡的道路。有的人说:六国先后一个接一个地灭亡,都是由于用土地贿赂秦国所造成的吗?我说: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受到贿赂秦国的国家的影响而遭到灭亡,是因为它们失去了强大的支援,不可能独自保全自己。所以说:六国灭亡,毛病就出在用土地对秦国割地求和上面。
秦国除了用战争手段夺取土地以外,还得到诸侯国的贿赂,小的得到小城镇,大的得到大城市,就秦人所得比较而言,由于诸侯国贿赂而得到的土地,比他们打胜仗所占得的土地要多上一百倍。诸侯国由于贿赂秦国而失丢的土地,比打了败仗丢掉的土地也要多上一百倍。这样的话,那秦国最大的希望、诸侯最大的祸害,当然就不是战争了。想想六国君主们的祖先,冒着霜露、披荆折棘才得到一寸一尺的土地,子孙们对这些土地却不怎么珍惜,把它们拿来送给别人,就象扔掉一根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一个晚上的安稳觉,可早上起来看看四境,秦兵又来了。诸侯国的土地是有限的,强暴的秦国得到土地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时候的,你奉送的土地越是多,它对你的侵夺越是厉害。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可以判别得很清楚了。至于六国遭到灭亡,按道理讲,本来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古人说过:“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象抱着木柴去救火,木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熄灭的。”这话说得对。
齐国的人没有拿土地贿赂秦国,他们的国家也终于继五国以后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它们采取亲附秦国的政策而不愿支持五国。五国已经完了,那齐国的灭亡就不可避免了。燕国、赵国的国君,起初都有远大的谋略,能守卫住自己的国土,坚持原则不用土地去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采用武力抵抗取得的效果。等到燕太子丹使用派刺客荆轲去谋刺秦王的办法来对付秦国,才加速了亡国之祸的到来。赵国曾经和秦国打过五次仗,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两次都把秦兵打退了。等到李牧因为别人说他的坏话而被赵王杀掉以后,邯郸便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可惜的是赵国未能把用武力抵抗秦国的方针坚持到底。况且燕国、赵国是处于秦国把诸侯国消灭得差不多了,可以说它们两国的智谋和兵力都已经十分单薄,才因为战败而灭亡,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假使三国各自爱惜自己的土地,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太子丹不派刺客到秦国去,优秀的将军李牧还能活着,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如何,倘若拿六国和秦国比较一下,也许不能轻易地作出判断。
唉呀!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所用的土地,用来封赏天下会出主意的谋士,用向泰国讨好的心情来尊重天下才智杰出的人士,大家联合起来,同心协力地对付西边的秦国,那我怕秦人想吞并六国也吞不进喉咙。真可悲呀!有这样有利的形势,而受到秦国久积的威势的逼迫,日削月割,以至一天天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可不要使自己的国家遭到他国久积的威势的逼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势力比秦国弱小,可是还是有可以不采用贿赂手段而能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凭着统一了天下的大国的身分,去走六国赂秦而亡的老路,那就更在六国之下了。
赏读
这篇史论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探讨它们对付秦国应该采取的正确策略,目的是为了总结历史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赂秦而亡的历史覆辙。
文章共五段,先总后分,有论有证,由古及“今”,脉络分明。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为全文设下总纲。紧接着第二、三两段分别论述赂秦之国和未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具体原因。第四段提出六国避免灭亡的办法。最后一段抒发作者感慨,借古言“今”,点明题旨。文章切中时弊,布局严密,说理生动、透辟,论据充分有力,行文干练,语言精警,堪称是议论文中的佳作。
爱莲说——周敦颐
题解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这篇文章,作者以极其精炼的笔墨通过对菊、莲、牡丹三种不同花卉的对比描写,象征性地写出了三种不同的品格,通过对莲花的赞赏,歌颂坚贞的气节,鄙弃追逐名利的世态,表现出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中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代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可是我唯独喜爱莲花的生长于污泥之中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而不显妖媚,中心贯通,外面挺直,不蔓延,无枝节,香气传得越远越觉得清幽,笔直地洁净地挺立在水面上,只可以远远地观赏而不可以近前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有德君子。唉!爱菊的人,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莲花的喜爱,像我这样的又有谁呢?而爱牡丹的人,当然很多了!
赏读
咏物抒情,贵在揭示所咏之物与所言之志的内在相通之处。本文以精细全面的观察和独到的审美情趣,从身世、经历、品性,到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的美的结合,将莲花的可爱可敬,可咏可赞之处,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
从文面上看,作者是在写花,而且以莲为主,用相互映衬、对比之法写了莲、牡丹、菊三种不同气质的花;但由于作者是位理学家,其看待事物往往是以理学家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来看待的,因此,在作者笔下,莲花的外形、花的生长环境都带上了理性化、道德化的内涵。事实上,其要表达的完全是作者的憎恶和志向,反映的是其不阿世俗、追求忠直进取的理想和人格。这种理想和人格,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所以,本篇也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题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文中所提到的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公子田文的封号,曾任齐相。司马迁著的《史记》中设有《孟尝君列传》的专篇。人们历来认为孟尝君能礼贤下士,拥有众多门客,且其中不乏能干的人。然而,王安石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孟尝君重用的是一群鸡鸣狗盗之徒,因而有志之士不肯归附于他,以致使齐国一直无法战胜秦国。本文就是阐述这一见解的。
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译文
世人都称赞孟尝君能够搜罗人才,因此人才都投靠他的门下,而他终于借助他们的力量,得以从虎豹一样凶恶的秦国逃走。咳!孟尝君只不过是那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头目罢了,哪里称得上能得士呢?要不是这样,他完全可以凭借齐国强大的国力,得到一个真正的士,就应该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的力量吗?鸡鸣狗盗之辈出入他的门下,这正是真正的人才之所以不到他那里去的原因呀!
赏读
本文是王安石写的一篇史评,其高妙之处表现在三点上:一是具有高屋建瓴的政治家的眼光。作者能用政治家的眼光评判历史人物,看问题的立足点较高,从孟尝君“所得是否为士”这一角度攻破缺口,破除了世人对孟尝君的盲目崇拜。二是具有大刀阔斧的气势和层层转折而又一气灌注的笔力。全文共4个长句,讲了4层意思,每一层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问题,层层紧逼,其势凌厉,使文章充满了所向披靡的雄辩之气。三是具有严密的逻辑方法。文章首先在概念的内涵上与敌论划清界限,即划清了“士”与“鸡鸣狗盗之辈”的界限;其次,是运用矛盾律,使论证缜密严谨,无懈可击;此外,所用句式也很有变化。读来头头是道,说服力强,不失为一篇精彩的驳论文章。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题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省含山县北,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从舒川(今安徽省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此山,并于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成此文。文章以游山探险而未能“极夫游之乐”为出发点阐述了一番为学治事的人生道理,值得一读。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观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僧人慧褒起先居住在山脚下,最终又埋葬在这里,因此,那以后就叫它“褒禅山”。现在叫做慧空禅院的,是慧褒生前的禅房和死后的墓地。离禅院东边五里,叫做华山洞的,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才给它取这个名的。离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上,碑文模糊不清,只有从那残留字迹中还可辨认出“花山”二字。现在读“华”,读如“华实”的“华”,大概是音读错了。
那山下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来,在洞壁上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就是所说的“前洞”。顺着山路往上走五六里,有个洞深远幽暗,进洞很冷,寻问它的深度,说是连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没法走到尽头,叫做“后洞”。我和四个同伴打着火把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难,而看到的景物越奇特。有个怠惰不愿意再往前走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灭了。”于是大家跟他一起出来了。大概我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来,还不到他们到达的地方的十分之一深,可是看看洞的两壁,来这里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少了。大概越往深处,那么到达的人就越少。当从洞中出来时,我的气力还足够用来往里进,火把也还足够用来照明。出洞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要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跟着他退出,而没能充分享受游览的快乐。
于是我深有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因为他们求索思考深刻,而又处处留心。平坦而又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艰险而又远的地方,到的人就越少。可是世上雄伟、壮丽、奇异、不平常的景象,往往在那艰险遥远、而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又不随着别人止步不前,可是气力不够,也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和气力,又不随着别人而懈怠,但到了幽深黑暗什么也看不见分不清的地方,却没有火把之类的帮助,也是不能到达的。然而,气力完全可以达到却半途而废,在别人看来是值得讥笑的,在自己来说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心却不能到达的,可以不必后悔,谁又能讥笑他呢?这就是我得到体会。
我对于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而感叹古书的散失,后世错讹相传而不能弄清真实情况的,怎么能说得尽呀!这一教训正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刻地思索并慎重地加以吸取的。
四个同伴是:庐陵人萧君圭君玉,长乐人王回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赏读
本文是篇新颖别致的游记。文章作者虽然描写了一路风光见闻,但并非单以记游为目的,而是借记游来说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一辩证关系是作者通过记游悟出的道理之一。由这一道理推而广之,学问之道无穷尽,学习越深广,难度越大,需要付出的心血越多,收获也就越大。说明要想使自己的学问达到高深的境界,必须付出一般人难以付出的代价。此外,作者从残碑引出议论,认为古代文献资料不足,常有以讹传讹的现象,提出“深思慎取”的告诫,这是作者在记游中悟出的又一道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今天的治学、处事、创业,仍然有借鉴意义。
伤仲永——王安石
题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于庆历三年(1043)。本文通过讲述一个自幼天资聪慧、5岁就能指物作诗的神童,由于缺乏后天的教育,而逐渐丧失了聪明才智的故事,告诫人们:一个人不论先天条件多么优越,如果自恃聪明,不肯接受后天教育和坚持自学,就会变为庸人。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县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生。方仲永五岁时,还不认得笔墨纸砚,一天忽然哭闹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近邻借来给他。方仲永当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写上自己的名字。那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秀才观赏。从此以后,旁人只要指定某一物作诗题,方仲永就能挥笔立就。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供观赏之处。乡里人对他感到惊奇,并渐渐对他父亲以宾客之礼款待起来,有的施舍钱财给他,求他题诗。方仲永父亲觉得这是件有利可图的事,就每天携带仲永四处拜访同县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闻此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父亲回到家乡,在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们叫他作诗,已经与我过去所听闻的名声不能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到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人们告诉说:“他已天才泯灭,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我认为:方仲永的聪明颖悟,是上天赋予的。他有天赋,比起力学而成的人要优越得多;然而最终还是和平常人差不多,那是因为没有受到常人所受的教育的结果。他的天资是那样的好,只因为没有受到教育培养,尚且沦为普通人一样;现在一般说来天分不高的人自然是很多的,如果再不加以教育培养,恐怕会连一个平常人都不如吧?
赏读
本文是篇随笔,先叙事后议论。叙事部分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智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议论部分以叙事部分为基础,阐明天赋极好的人如不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也会变得与常人无异的道理,并由此进一步生发,推及一般人,阐明天赋平常的人如不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则欲为常人而不可得的道理。全文叙述议论互相映衬,观点明确,说理透彻,有力地突出了如何对待先天禀赋与后天教育这一中心。
本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没有一个“伤”字出现;仔细品味全文,才会感到全篇说的正是一个“伤”字,作者正是为方仲永和一切不肯努力的人而感到悲伤、惋惜的。
石钟山记——苏轼
题解
本文是作者苏轼于宋元丰七年(1084)由齐安(今湖北黄冈县)往临汝(今河南临汝县),途经九江鄱阳湖口,访寻石钟山,探究其名称的由来而写的一篇游记。
石钟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此山分两部分,位于湖口城南的部分称“上钟山”,位于城北的称“下钟山”,各高五六百尺,相距不到一公里。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彭蠡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之所以叫“石钟山”,是因为“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水浪,水浪和石头相互撞击,发出像大钟一样的声音。”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因为现在把钟、磐放在潭中,即使狂风大浪,也不能够发出声响,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开始察访石钟山留下的踪迹,他在潭上找到两块石头,一面敲打一面专心听它们发出的声音,他发现南边石头的声音模糊不清,而北边石头的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敲打后,声音仍在回荡,消失得很慢。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够“铿铿”发声的石头,到处都是,偏偏这座山用“钟”来命名,是什么原因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大儿子苏迈将去饶州府德兴县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有机会去看看被称做“石钟”的这座山。庙里的和尚叫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选了一两块来敲打,发出“窾窾”的声响,我只是笑,不相信石钟山因此得名。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小船来到石钟山的峭壁下,那巨大的岩石在潭边耸立着,仿佛有千尺高,就像凶猛的野兽,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正要向人扑来。山上栖息的鹘鸟,听见人声,也惊飞起来,“磔——、磔——”地鸣叫着直冲云霄。还有像老年人在山谷中又咳又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正当我心惊胆战,准备返回的时候,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音,“噌吰、噌吰”,象钟鼓敲个不停,船夫非常害怕。等声音逐渐平息下来后,我们认真观察,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的深浅,波浪涌进去,回荡撞击,发出了这种声音。我们的小船回到上、下石钟山之间,快要进入港口时,有块巨大的岩石横挡在水中央,可以坐下百来人,岩石中间是空的,而且有很多洞穴,和风浪相互吞吐,发出“寂坎、镗鞳”的声音,与刚才“噌吰、噌吰”的声音相应合,像奏乐一样。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噌吰、噌吰’的声音,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的;‘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的歌钟发出的。古人把这座山叫‘石钟山’并没有欺骗我们啊!”
任何一件事,没有耳闻目见就猜测推断它是否存在,可以吗?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与我相同,但他说得不够详细具体;士大夫们始终不愿意晚上驾着小船在石钟山的绝壁下停留观察,所以没有人能知道真实情况;渔翁船夫即使知道,却又不能说出其中的道理,这就是世上没能传下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却用斧头敲击石头来寻求答案,还自认为得知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把这次考察记下来,是因为叹惜郦道元记述的简略,而笑李渤的浅陋。
赏读
这是一篇带有考证性质的游记。主要是探究石钟山的得名由来。作者既不满郦道元之“简”,又驳斥李渤之“陋”,而通过实地考察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虽然他的见解尚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通过这件事强调任何事情必经“目见耳闻”方能断其有无,这种注重实际调查,反对主观臆断的求实精神,仍然是可取的。本文结构上也极具匠心,先以疑起笔,引出自己的实地考察,中间细述夜泊绝壁之下的见闻感受,同时也是释疑,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用事兴叹归结全文,并与首段呼应。沈德潜称此记“通体神行,末幅尤极得心应手之乐”。
整篇文章笔意轻灵,文情酣畅。尤其是描写石钟山夜景一段,几笔点染,便凸现一个阴森逼人的境界,很见工力。
前赤壁赋——苏轼
题解
本文写于宋元丰五年(1082)七月。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开始了“躬耕”生活。苏轼在黄州的赤鼻矶游览(并非三国“赤壁之战”处,一般认为该处在湖北嘉鱼县东南),写下此赋。这篇散文赋通过月夜泛舟的情景和主客间的对话描写,抒发赤壁之游的感怀,表达了作者超然的思想和旷达的胸怀。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元丰五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朋友们在赤壁山下的江上划船游玩。清凉的江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平静。我端酒敬客,吟诵起《月出》诗中的《窈窕》一章。不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南斗星和牛宿星之间徘徊。苍茫的水露横贯江面,月光反射的明亮江面好象与天际相连。我们任随苇叶似的小船自由飘荡,掠过无边无际的茫茫江面。多么广泛浩瀚,我们就像在空中乘风飞驰,不知道小船会飘到什么地方!多么飘然恍忽,我们好象已经遗弃了人世,独自立于太空,长上了翅膀,飞升成了神仙!
于是,我们一面喝酒,一面敲着船舷唱歌,真是快乐极了!歌词是:“桂木作的船啊,兰木作的桨,拍打着透明的江水啊,在月光闪烁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思念多么渺茫啊,遥望美人,远在他方!”有个吹洞箫的朋友,随着歌声吹着。那呜呜的箫声,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悠扬宛转,像轻柔的细丝缠绵不断。这箫声能使深谷里的蛟龙随之起舞,孤舟上的寡妇为之哭泣。
我听后很悲伤,整了整衣裳,端端正正地坐着,问朋友说:“为什么这样呢?”
朋友回答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从这儿往西望是夏口,往东望是武昌,山水缭绕,一片苍茫,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困败的地方吗?当曹操攻破荆州,占据江陵,沿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千辆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来到江边斟酒畅饮,横执长矛吟诵诗篇,确实堪称一代英豪,而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只不过在江中打鱼,在沙洲上砍柴,跟鱼虾作伴,以糜鹿为友,驾着一叶小船,端着酒杯互相劝酒。我们在天地间寄托着蜉蝣一样短促的生命,渺小得如苍海一粟,叹息人生转瞬即过,羡慕长江无穷无尽。我们希望挽着仙人遨游太空,和明月一起永存。但我懂得这些都是不能马上得到的,才把这种心情通过箫声托附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也懂得江水和月亮包含的道理吗?消逝的东西就象这长流的江水,实际不曾消逝;时圆时缺的东西就象月亮,终究没有损益。如果从它们变化的一面观察,那么天地万物确实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存在;如果从它们不变的一面观察,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无穷无尽,那又羡慕它们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各有各的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即使很小的东西也不要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是声音,眼睛看见它就是颜色,享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也永远不会用尽,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你共同享用的东西。”
朋友高兴地笑起来。我们洗了酒杯,重新斟上酒。菜和水果都吃完了,酒杯菜盘乱堆着。我们互相靠着睡在船里,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了。
赏读
此赋是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先写秋夜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置身清风、水光、月色中饮酒赋诗,有“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乐;由箫声悲凉,引出与客问答,从对历史英雄人物业绩的感叹,陡兴人生无常的怅惘;然后以眼前水喻,发表世间事物“变”与“不变”的旷达议论,最后以回悲为喜,畅饮入睡作结。既抒长期遭贬的愁绪之情,又自解其愁,坦然处之,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极情绪所压倒。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融情、景、理于一炉。写景则水月流光,抒情则哀乐相生,说理则物我相适,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富理于情,极尽深微曲折之变化。作为散文赋,它是继六朝骈赋和唐代律赋之后出现的新体散文赋的最佳之作。它一方面突破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格式,注入了更多的散文因素;另一方面,其又运用赋体的传统对话手法、韵文和对偶句结合,使文章增强了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韵美,因此,可以说它既是一篇抒情散文,又是一首散文诗。
后赤壁赋——苏轼
题解
此赋为《前赤壁赋》的姊妹篇。苏轼在写《前赤壁赋》三个月以后的初冬十月,重游黄冈赤壁,写下这篇小赋。同一地点,两种境界。前篇写“月白风清”的秋光,字字秋色,后篇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的气象,句句冬景。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者则通过叙事写景,抒发情怀。前赋旷逸乐观,展示了开朗的胸怀,后赋则虚无飘渺,寄寓着超尘绝世的理想。两相对比,可看出前后两篇赋各自所具有的鲜明特色。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将要回到临皋去。两个朋友跟着我,我们路过黄泥坂。当时已经降过霜露,树叶都掉尽了,人影映照在地上,抬头就望见明月当空。环视这般景致,心情十分快活,禁不住一面走,一面唱起歌,歌声回荡相应。
不一会儿,我感叹说:“有朋友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光皎洁,凉风习习,这样美好的夜晚怎样度过呢?”朋友说:“今天傍晚,撒网捕到一条鱼,嘴大鳞细,体形象松江的鲈鱼。但哪个地方弄得到酒呢?”于是我回家跟妻子商量,她说:“有一斗酒,存了很久了,以备你临时需用。”
于是我们带上酒和鱼,再次到赤壁下游玩。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立的江岸高耸千尺,高山上的月亮显得很小,初冬江水低落,礁石露出了水面。才过了多久呢,江山景色就变得不再熟悉了!我撩起衣服登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分开茂密的草木,蹲在如虎似豹的石头上,爬上虬龙一样的枯藤古树,攀上鹘鸟栖宿的高巢,俯视水神幽居的宫殿。两位朋友不能跟着我爬山了。我一声长啸,草木震动,山谷回鸣,吹起了风,涌起了浪。我感到寂寞悲凉,紧张恐惧,不敢再在那儿停留。我又回到岸边,登上小船,任它在江中飘荡,它在哪里停下,我就在哪里歇息。这时已将近半夜,四下环望,寂静无声。恰恰有一只孤独的鹤鸟,从东边横越江面飞来。它的翅膀大如车轮,羽毛黑白相间,长声尖叫着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了。
不久朋友们散去,我也入睡了。我梦见一个道士,穿着鸟羽做成的衣服,轻快飘然,经过临皋亭下,向我作揖并说道:“赤壁的游玩快活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我。“啊!我明白了。昨天夜里,飞叫着掠过我的小船的,不就是你吗?”道士看着我笑,我也惊醒了。我打开门看,临皋亭下不见他的踪影。
赏读
相比《前赤壁赋》,本赋带有更浓重的消极情调和虚无色彩,这是作者希望摆脱现实生活的苦闷,而又无法摆脱的痛苦情绪的真切反映。这篇散文赋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形散而神聚。如篇首对游前的叙述,篇中对横江孤鹤、篇末对梦中道士的描写,看来好似节外生枝:其实,作者是借孤鹤喻己,借羽化的道士寄托其“出世”之念,是在用象征的手法体现文章主旨,散而不离宗。第二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横江掠过的孤鹤,梦中羽衣蹁跹的道人,都是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虚构出来的。这种手法是受《庄子》影响的结果。后人评价此赋“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即《庄子》)。”甚为贴切。前后赤壁赋艺术成就都很高,都是千古不朽的杰作。
卖柑者言——刘基
题解
这是一篇讽刺性的寓言小品,文章旨在鞭挞时弊,警喻世人。元朝立国初,即把人分为四等十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地位殊异;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焉尊卑有别。然“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本文以辛辣的笔调,深刻地揭露了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元代官僚的腐朽本质。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洗洗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译文
杭州有一个卖水果的贩子,善于保藏柑桔,可以经冬历暑却不溃烂。取出来一个个光泽鲜艳,质如温玉,色似黄金。放在集市上,价格比一般高出十倍,人们仍然争相购买。我也买了一只,剖开以后,却好象有股烟直扑口鼻,再看里面,已经干瘪得像团烂棉絮。我惊诧地问他:“你把这种东西卖给人,是把它放在祭器里供奉神灵、祭祀祖先、招待宾客呢?还是用它好看的外表去欺骗傻瓜、瞎子呢?太过份了,你这样骗人!”
卖柑桔的人笑着回答:“我干这行有年头了,就靠这种桔子养活自己。我卖,人买,从来也没有人说三道四,怎么就偏偏不能满足您的要求呢?世上有的是骗子,难道就我一个?先生,您欠考虑呀!现如今,那些身佩兵符、坐虎皮交椅的武将,雄赳赳,气昂昂,一副保卫国家的将帅模样,难道真有孙膑、吴起那样的用兵韬略吗?而那班顶乌纱,腰束绅带的文臣,气宇轩昂,一副国家栋梁之才的架式,又真的能建立伊尹、皋陶那样的功业吗?盗贼蜂起却不会抵御,人民困穷竟不去解救,官吏奸诈也无法禁止,法令败坏更无人整顿。白白耗费国家的粮食,还恬不知耻。您看这种坐高堂、骑大马、饮美酒、食佳肴的官员,哪一个不是趾高气昂叫人敬畏,显赫威严让人效法的样子?又有哪一个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呢?可现在,先生您看不清,对我的桔子却观察得一清二楚!”
我被他说得无言以对。回来以后,思考他说的这番话,很像汉代东方朔寓设谏于滑稽的言论。莫非,他是位愤世疾邪的贤人,有意用柑桔来设喻世事吗?
赏读
这是一篇寓言,同时也不失为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杂文。它通过设辞问答的形式,借卖柑者之口对那些居高位、骑大马、饫美食的统治者进行讽刺,痛斥他们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昏庸、欺世盗名之徒。从而表现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情。全文由事引起,以卖柑影喻,先称其表,复揭其里,正反对照,波澜骤起。继取设词问答形式,诘责辩难,在起伏中推进,题旨亦随之而深化。“今夫”一段,选用排比,淋漓尽致,鞭辟入里,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力度。
刘基的散文向以寓意深刻,形象鲜明著称,该文也极具这一特点。首先,以写柑之形与质惹人注目,接着引出比柑更甚的将军、大臣。
从外表看,他们“佩虎符、坐皋比”,“蛾大冠、拖长绅”不可一世;从内质看,他们却不知御盗、救民、禁奸、理法,甚至不知羞耻。这般吏治岂可稳固?江山社稷何能不败?曾几何时,元朝的灭亡便为刘基的笔意做了注释。今天读这篇文字,仍觉字字如刀,刺人心肺。
隆中对——陈寿
题解
本文又名《草庐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当时诸葛亮隐居之地。“对”,对策,答问,回答上级询问的关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策略。公元199年,刘备起兵徐州攻打曹操而败,依附袁绍,不久袁又败于曹军,刘备去荆州投奔刘表被疑忌。走投无路之际,刘备竭力搜求人才,为建功立业作准备。经徐庶介绍,刘备三访隆中,得见诸葛亮。有名的“三顾茅庐”故事就源出于此。
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好吟咏《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一般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样自比,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颖川的徐元直与诸葛亮十分友好,说确实是这样。
当时先主刘备驻军新野。徐庶拜见先主,先主非常器重他。他对先主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您想见见他吗?”先主回答说:“您与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儿去见他,不能委屈把他叫到这里来,将军您应当屈尊去拜访他。”
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屏退身边的人,对诸葛亮说:“汉朝的天下衰败崩溃,奸臣们盗用朝廷的政令专权,使得皇上遭难出奔。我不估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入,力量能否胜人,而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然而我的才能谋略不够,终于因此遭到失败挫折,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可是我的志向至今仍然还没有罢休,您认为应该怎样制定策略呢?”诸葛亮回答说:“自从董卓专权乱国以来,英雄豪杰们都一并兴起割据,占领统治几州几郡的,数也数不尽。曹操比起袁绍来,名声低微,兵马也少,然而曹操终于能够打败袁绍,由弱变强的原因,不只是时机好,而且还因为谋划得当啊。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着皇帝对诸侯发号施令,曹操这方面确实不能够同他较量争强。孙权占据着江东,已经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百姓归附,又有贤良能干的人替他效力,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能够打他的主意。荆州北面据有汉水和沔水,南面直到沿海地区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西面直通巴郡和蜀郡,这里是用兵打仗的战略要地,然而它的主人刘表守不住,这大概是天意用它来资助将军您的,将军有这个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肥沃的田地一望千里,是个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刘邦凭借这个地方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无能,张鲁占据汉中,在北面与他对峙;刘璋人口众多地方富饶,却不知道关心爱惜。明智贤能的人,盼望得到贤能的君主。将军您是皇族的后代,信用义气闻名天下,广泛地招揽了英雄豪杰,盼望贤才如饥似渴。如果占据了荆州和益州,守住那里的险要之处,西面结和诸戎,南面安抚夷越,对外与孙权交好,对内整顿政治。天下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城和洛阳一带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进兵,老百姓谁还敢不用竹篮盛着饭,用酒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军您呢?果真这样的话,那么王霸大业就能够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先生刘备说:“好!”从此和诸葛亮的交情一天比一天亲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先主向他们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样,希望各位不要再议论了。”关羽、张飞等才停止议论。
赏读
“躬耕”、“自比”等。是高度概括、几近白描的正面描写;“时人莫之许也”是反面衬托:“谓为信然”以及徐庶的大力推荐,是侧面描写;最后张飞、关羽的不悦。又是以侧面烘托。当然文章的中心部分是隆中对策。这一段通过诸葛亮对整个时局洞若观火的分析。精辟入理的判断。充分表现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另外,本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步步深入。叙事富有波澜。说理富于雄辩。在语言上也十分简洁洗炼,鲜明生动。总之这篇文章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具有极强的文学色彩。有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就源出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