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岳阳楼记》范仲淹解析-中华古文经典

《岳阳楼记》范仲淹解析-中华古文经典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岳阳楼记——范仲淹题解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宋仁宗庆历六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便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就是在岳阳楼上能看到的雄伟壮丽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十分详尽了。

《岳阳楼记》范仲淹解析-中华古文经典

岳阳楼记——范仲淹

题解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建于唐朝,为历代官吏流放岭南的必经之地,也是文人墨客登临时吟诗作赋的佳境。本文是作者应友人滕子京之约而作的。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便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www.xing528.com)

译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是重修岳阳楼,扩展了它原有的规模,并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人歌咏岳阳楼的诗赋刻在楼上,嘱托我写一篇文章记叙这件事。

我看巴陵一带最美好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灿烂,傍晚,暮色昏沉,气象万变。这就是在岳阳楼上能看到的雄伟壮丽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十分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洞庭湖往北可通向巫峡,往南与潇水和湘水远远相连,被贬谪到外地做官的人和不得意的文人学士,大多相会这里,他们观赏景物的感受,能没有不同吗?

在那久雨的季节,细雨蒙蒙,连月不晴,凄冷的风狂叫着,浑浊的波浪直冲半空。太阳和星星的光辉被阴云遮盖住了,山也隐没了形迹。桅杆被风吹倒,船桨被浪打折,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到了傍晚,暮色昏沉,老虎吼叫,猿猴悲鸣,更加深了恐怖凄惨的气氛。这时登上岳阳楼,便会感到远离京城,思念故乡,担心害怕别人诽谤讥刺,只觉得眼前一片凄凉萧条,感慨横生,不禁悲伤起来。

在那风和日丽的春天,湖面平静如镜,波浪不兴,晴朗的天映照在清澈的湖底,水天一色,一片碧青。沙鸥在湖面飞翔或聚止,鱼儿在水里自由游荡。岸上的芷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枝叶茂盛。有时是烟消雾散,明月普照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静静的月影倒映在水里,就象一块沉在水底的璧玉。渔民们你唱我和,歌声悠扬,这种乐趣哪有穷尽啊!这时登上岳阳楼,便会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宠和屈辱都被置之度外,端起酒杯,迎着清风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候志士仁人的心,有不同于这两种人的表现,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他们不因为自然景物的优美而喜悦,也不因为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悲伤。在朝廷做官,便为百姓担忧,闲居江湖之上,便为君主忧虑。这样,做官也忧,不做官也忧,那么到什么时候才能高兴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自己先忧愁,在天下人都快乐之后,自己才快乐”吧!唉,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赏读

本文就题目看是记事为主的散文,当以叙事写景为主,然而,作者不蹈前人窠臼,而是别开生面,借题发挥,行文中以抒情议论为主,采用了层层铺垫、卒章显志的表现方法。首先开门见山记事,接着转入写景,并带出抒情;后由不同的景生发出不同的情,情景交融;结尾引出议论,揭示了文章中心。真可谓布局谋篇新颖别致,状物言情浑然一体。更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立意高,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的自然景观,并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深刻地表达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作者的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文中表现出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美德,直到今天仍对我们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另外,文章的语言高度凝炼,节奏富于变化,读来声调铿锵,掷地有声,确是一篇情文并茂的佳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