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之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实际并将二者有机地深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其前提和基础。如果根本就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打算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不是一个实践问题,当然其作为一个理论问题虽然存在但实际上并不重要或没有真正的实践意义。显然,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走过的历史进程和所取得的历史成就根本不一致。
2.马克思主义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科学实践的伟大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来把握历史方位和探索其运动规律
如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仅仅是实践上或政治上的策略考虑,那么这实际上否定了其历史必然性,也就否定了我们正在从事的伟大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性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只是我们走向资本主义的方便的意识形态工具。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看作是一种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策略,而不是视之为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观察国家命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一个客观真理,而这个过程需要中国化作为理论中介和实践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仍然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追求自身解放的基本规律和总体方向的,马克思主义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十分现实的需要。
3.只有马克思主义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确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即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理论建构,这种理论建构的理论来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还有中国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精华,因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马克思主义地阐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科学内涵、理论特征、重大意义等。马克思主义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当代世界,它已经成为体现马克思主义时代性和生命力最有说服力的具体而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过程。
4.马克思主义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根本和落脚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壮大
马克思主义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接地表现为一个理论问题,但归根结底是一个实践标准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性不仅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更为根本的是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和不断的发展壮大。
【注释】
[1]皮家胜.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2]王双喜.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思想探析[J].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8(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4]许全兴发表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的文章《请不要误读恩格斯的“美国化”及学风问题》中具体谈到了提出这一观点的理论背景的主要思想。(www.xing528.com)
[5]详细内容见: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辨误[J].哲学研究,2008(10).张雪魁.走出二元世界的樊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使命[J].人文杂志,2008(6).马拥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理论学刊,2009(1).胡为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误区[N].学习时报,2008-12-29.胡国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反思[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2).陆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的何以可能[J].学术论坛,2009(1).
[6]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7]成龙.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九个挑战性观点[J].河北学刊,2009(2).
[8]吴佩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10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11]伊·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0.
[12]郗戈.马克思“中国-东方”论说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4).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14]具体分析详见:沈湘平.把握历史科学观念是正确马克思哲学的关键[J].河北学刊,2005(5).
[15]徐梦秋,张爱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现实与限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16]白贺林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质疑[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