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转换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转换成果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等及其各种理解和阐述形态显然就不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第三个版本,即学界正在探索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亦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转换成果

(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众所周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概念主要指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是中国共产党在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既与时俱进又与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其根本理论品质。这种看法在当代中国基本上是一种常识,已经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和认可。但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等同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个地域范围的界定,它的内涵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等。在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等及其各种理解和阐述形态显然就不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学术研究不断推进的今天,不管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西方、前苏联和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将它们简单地视为非马克思主义并弃之不顾而封闭自己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应该审慎地看到不仅当今世界上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形态已经多元化,而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使得外域的马克思主义形态进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并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这种开放的态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和深化。可以预见的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形态将会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直接将“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明确指称为在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等各种外域的马克思主义形态是比较恰当的。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将处于强势地位,“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形态主要存在于学术研究领域,目的也主要在于作为学术参照促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展和创新。

那么,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呢?这个问题首先涉及的是如何理解“中国化”。众所周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格,也是一项重要原则,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也有一个实践和理论相统一的两个方面。如果把“中国化”理解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那么这种结合所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当然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它们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把“中国化”理解为在学术研究领域正在建构中的学理层次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形态,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距离,或者说正在建构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正是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直接研究对象的,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研究对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身,其主要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经验总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至少应该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等的内在统一的完整理论体系,其分析范畴和概念体系应该具有完备的科学性。具体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是又不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者在本质一致的基础上处于辩证的运动过程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虽然在本质上一致但不能简单抽象地等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再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这一对概念是近几年来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出现的。有学者认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种形态,这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实践中学习、运用并加以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继承和发挥中国优良文化传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相结合,因而具备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集中和升华中国人民的实践智慧,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新阐释和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离开这三项特质而个性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两种哲学形态上有相互贯通和相互渗透的方面,因而必须相互尊重并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实现分工合作。”[20]还有学者直接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两种形态,即“党的指导思想形态”和“学术研究形态”。[21]从“中国化”的实践方面来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指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等,它们构成党的指导思想,由马克思、恩格斯原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哲学根源,除此之外中国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其重要来源。例如有学者比较全面地论证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中国哲学和优秀文化渊源,[22]也有学者比较深入地诠释了邓小平哲学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思维等,[2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不断深化过程中,这种看法已经得到学界的基本认可。关于邓小平理论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当前学界有“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邓小平哲学”两种提法,前一种提法比较谨慎,主要突出一脉相承性,后一种提法则直接将其视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因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中国化的理论过程来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正在期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呢?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存在着实践版本和理论版本。笔者认为,为了在理论上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极为复杂的关系,有必要将理论版本的学术化形态直接指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个版本即相对独立的学术版本,这样处理不仅使得表述更为方便和准确,而且也有利于深入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这第三个版本,即学界正在探索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亦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该有三个版本,其中实践版本和理论版本是一种现实化形态,学术版本是一个未完成的计划。“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理论版本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版本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并且具有鲜明的方法论特征,即其核心是直接指导实践的思想路线问题。但是,对应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术版本,作为与实践直接融为一体的理论版本的中国共产党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形态,属于与理论哲学相对应的应用哲学,[24]它们还缺乏严格的学术性和内在分析性,或者说与学术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形式与实质还有距离。因此,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毛泽东哲学和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难以成立的,[25]甚至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已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还不能说已完成了一次飞跃。此外,目前学术界也基本上认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是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说是以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介的。[26]因此,从学术层面来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简单等同,当然也就不能混用。目前,学界主要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和理论版本,而对于学术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直接构成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学术资源。

【注释】

[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13.

[2]陈金龙.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6(2).

[3]王先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学理探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4).

[4]李映芳.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5]卜祥记.哲海探航:20世纪中国哲学的艰辛开拓[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81.

[6]卜祥记.哲海探航:20世纪中国哲学的艰辛开拓[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115.

[7]卜祥记.哲海探航:20世纪中国哲学的艰辛开拓[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118.

[8]宋志明.中国现代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0-250.

[9]宋志明,赵德志.现代中国哲学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0.

[10]宋志明,赵德志.现代中国哲学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80.

[11]宋志明,赵德志.现代中国哲学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82.(www.xing528.com)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37.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89.

[14]详见本书第35—40页。

[15]许全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新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1).

[16]陈晏清,杨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与理论版本[J].哲学研究,2006(2).

[17]谭培文,汤志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界域的哲学厘定[J].学术研究,2006(3).

[18]常绍舜.当今的主要任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6-09-07(1).

[19]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一个未完成的计划: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J].哲学研究,2006(6).

[20]陆剑杰.正确处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J].理论前沿,2005(3).

[21]徐素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形态[J].哲学研究,2005(7).

[22]毕国明.毛泽东与中国传统哲学——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3]李维武.邓小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智慧[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2).

[24]雍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04-307.

[25]黄楠森.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J].理论视野,1999(5).

[26]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