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冰
7月上旬,在闽北小城南平采访的日子里,记者一行被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副庭长詹红荔的串串故事感动着。
“对我来说,这些犯了罪的孩子就是我的病人。要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并下决心改正,就像让病人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才能配合医生对症下药。”
“这么多天缠绕心头的恨,今天化解了。我知道自己错了,今后遇事一定要冷静,决不冲动,再不害人害己了……”法庭上,几天前还扬言要报复的被告人沈某流着泪跪倒在地上。
这是2005年底詹红荔审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被告人沈某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长大,性格比较孤僻。那天,在得知有人到自己家砸毁家具后,沈某冲回家中将已停止侵害的对方打成轻伤。沈某始终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犯罪,抵触情绪很大。到看守所送达起诉书时,詹红荔用温和的语气和沈某沟通,但沈某只是质问:“你们凭什么抓我?等出去以后我还要砍死他全家!”面对如此偏激的话,詹红荔没有训斥沈某,而是和风细雨地向他解释相关法律。谈话中,詹红荔发现沈某有点站立不稳,面颊发红,她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摸了摸沈某的额头,感觉很烫,便关切地询问是不是发烧了,并请来狱医为其诊治。这个小小的细节,使从小没有得到父母呵护的沈某感动了,他觉得眼前这位温柔的法官阿姨并不是把自己当作犯人,更像是一位母亲在教育犯了错的孩子,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詹红荔趁热打铁,向其解释法律,并要求他正确对待审判,沈某低下了头。
最终,沈某被判处管制一年。宣判后,他在电话中向詹红荔保证今后不会再做违法的事。
“孩子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关爱和理解,所以对待犯错的孩子,要用真情呼唤他们,用亲情感动他们,而不是说教式的责备。”(www.xing528.com)
“詹妈妈,在我心目中,你早就是我的好妈妈了。是你给我的爱,唤醒了我们。你的爱是我努力改造好自己的动力,每当我遇到坎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你,想起你还在远方关心着我,我就会更加发奋的改造。你的爱,使我在这里不但不感到孤独,反而感觉很幸福。因为,我比别人多一个母亲,多一份母爱。”这是少年犯陈某在狱中写给詹红荔的信,落款是“您的儿子”。
2005年3月,少年犯陈某纠集其他6名未成年犯,将一名和自己有过矛盾的少年钟某活活打死,以为自己犯下死罪的陈某破罐子破摔,在关押期间还因一点琐事就把同监房关押的一位老人踢成重伤。当詹红荔到看守所送达起诉书时,陈某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当着她的面,抽起了烟,一脸的不屑。其他6名少年犯也都学他的样子,根本不想和法官交流。要怎样才能打开他们心灵的窗口,感化这些桀骜不驯的孩子呢?詹红荔决定从这些孩子的“头”——陈某打开突破口。通过仔细阅卷和向陈某母亲了解情况,詹红荔得知陈某有个特殊的家庭,生父对家庭极不负责,在外吃喝嫖赌,回家还打老婆。离婚后,母亲带着陈某和姐姐改嫁,继父对陈某十分宠爱,陈某对生母和继父的感情很深。当詹红荔第二次到看守所提审这7名被告人时,她对陈某说:“为了你的事,你的母亲整日以泪洗面。”这句话竟使陈某一下子瘫倒在地上,眼泪夺眶而出。直觉告诉她,陈某是个孝顺的孩子,通过亲情也许能感动他。于是,詹红荔进一步向陈母了解其家庭的详细情况。法庭上,她把陈某的姐姐和哥哥为了替陈某赎罪,到医院伺候被陈某踢伤的老人;他的继父四处借债赔偿死者等情况讲给陈某。陈某泣不成声,詹红荔抓住这个时机,对他进行法制教育,陈某带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恳请受害人家属原谅,其他孩子也纷纷认错。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犯,是一群暂时走错了路的孩子,我们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热心、责任心,去帮助他们走向正轨,走向成功。”
“詹妈妈,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资格做您的孩子,但是不管怎样,我祝您母亲节快乐!”母亲节那天,黄某打来电话。
父亲有精神病,母亲在外打工,被爷爷奶奶溺爱的黄某因抢劫被判缓刑。在回访中,詹红荔发现黄某和其他的少年犯不一样,是个很有理想的孩子。她经常陪他聊天,每次黄某有微小的进步,詹红荔都给予表扬、鼓励。极少感受到母爱的黄某没有想到,竟然有个母亲一样的法官在关心着他。他很感动,跟詹红荔说出了埋藏在心里很久的话:“我想重新上学。”詹红荔很高兴,多方联系,终于帮他联系了一所学校就读,黄某感动地哭了。如今,黄某已经是广州一手提袋公司的经理助理。每次遇到挫折,黄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詹红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