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东 刘百军
“詹法官,今天听了你们的报告会后,受益匪浅。原来社会上还有像您这样的人,为了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不辞辛劳,无私奉献,您是伟大的……”这是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一学生黄伟芳给法官詹红荔发的一条手机短信。《法制日报》记者再次见到詹红荔,是她在福建各地进行了12场巡回报告会之后的5月下旬。
詹红荔今年48岁,共产党员,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少年审判庭庭长。她1979年11月参加工作,1996年从建阳市人民法院调入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在詹红荔从事少年审判的9年间,共审结涉及未成年刑事案件500件1140人,她将审判工作不断向庭前、庭后和庭外、院外延伸,挽救了大批失足少年,化解了众多家庭和社会矛盾,在她的帮助下,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70多名刑满释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挽救。众多新生少年尊敬地称呼她为“法官妈妈”、“法官阿姨”。
2004年,少年小沈因为与邻居家的矛盾而打伤人,被关进了看守所。当詹红荔在看守所见到小沈时,他暴跳如雷,咬牙切齿地咆哮着:“你们凭什么抓我?!等我出去,我一定要砍死他们全家!”看着瘦弱的小沈,詹红荔心里非常难过:因为父母亲长期在外面打工,小沈从小跟着奶奶,和奶奶的感情特别深;由于家庭贫困,初中还没有毕业,他就跟着村里的泥水匠当学徒。那天,辛苦了几天的小沈回家看望奶奶,却看到家里混乱不堪,满地都是被砸毁的家具,昏暗中传来奶奶孤独的哭泣声……原来,奶奶与邻居之间因为小事吵了几句,邻居竟然打上门来。小沈一时火冒心头,拿起地上的板凳就冲了出去,结果,把邻居砸成了轻伤。“案子不大,案情也很简单。做到执法公正并不难,但是我知道,少年犯罪案件的背后,往往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我非常理解小沈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爱而产生的孤独、狂躁、埋怨以及不安全感;我更理解小沈对奶奶的那份依恋与情感。如果不让小沈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即使是从轻判了缓刑,他的心里也已经播下了仇恨的种子。”詹红荔说。
此后,詹红荔多次到看守所看望小沈,从生活、思想等多方面关心他。按照詹红荔的要求,小沈的父母和亲戚们也都从各方面关心他。开庭那天,詹红荔看着小沈两鬓发白、满脸沧桑的父亲,对小沈说:“为了你读书和家庭生活,你爸爸忍着病痛折磨,长期在外打工,从事高空作业,还要节衣缩食。你能再埋怨父母亲对你缺乏关爱吗?”一番话,说得小沈号啕大哭,跪在父母面前:“爸爸妈妈,我错了……”(www.xing528.com)
詹红荔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还将对失足少年的挽救工作延伸到了法庭之外,分期分批建立起4个新生少年自己的组织,让新生少年们在这个团体里自我治疗、相互帮助,并给每个人建立了个人档案,通过书信、QQ聊天等方式定期和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詹红荔还有一个温馨的QQ名——“快乐的兔妈妈”。
“爱,是当好一名少年庭法官的出发点。”詹红荔说。她认为,失足少年往往缺少爱,不懂得爱,对这些孩子,扶着他们走一段,就会好起来。
据延平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蔡章辉介绍,詹红荔长期坚持开展法制教育,足迹遍及学校、家庭、社区,建立了300多名重点少年犯帮教档案,解答群众咨询求助电话1800多个,受教育群众达3万多人次。9年间,延平区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下降了68%,在校生犯罪人数下降了60%。由于表现突出,詹红荔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全省十佳法官”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今年年初,福建省委政法委作出了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向詹红荔学习的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