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参透戒律,用之于身
在佛教中的“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僧人受戒酒如同学生遵守校规、人民遵守法律一般,唯一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在佛教的戒律中,除了最根本的大戒——五戒外还有很多的分支,它们分为性戒和遮戒、通戒与别戒、声闻戒和菩萨戒、止持戒和作持戒。本质上所有罪恶的行为都是性戒。它包括的范围有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这些行为都是为天理所不容,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只是容易产生讥嫌,或是诱发其他本质上罪恶的行为产生的行为称为遮戒。就好比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失去理智后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所以饮酒就属于遮戒的范围。从性、遮这方面制定戒律,可以看出释迦摩尼在制戒时所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圆融的。
七佛通戒是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属于僧俗二众的禁戒。别戒是为僧团七众所制定的各别戒律,它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两种。在家的戒律有优婆塞、优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出家的戒律有沙弥、沙弥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声闻戒是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是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净戒。在菩萨戒中还包括断一切恶的摄律仪戒,积集一切善的摄善法戒,摄受一切众生的饶益有情戒。止持戒是指护持所受的戒体,停止恶业的造作。而作持戒是指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七佛通戒中的“诸恶莫作“属于止持戒它只得是消极的止恶,而”众善奉行“则是属作持戒,它指的是积极的行善。
释迦摩尼为了让正法久住,制定戒律仪轨来规范弟子,让僧信二众的弟子各有戒律可资遵循。在家的信众虽然无法剃染,但释迦摩尼为了让他们也能有机会过上出家清净离欲的生活,从中培养出世善根,播下出家解脱的种子,便开设了八关斋戒的方便法门。受持八关斋戒需要一日一夜时间,其实就是让在家修行的人体验一下出家的生活。在这一日一夜的时间里受戒之人除了受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之外,他们还要遵守三条戒律,这三条戒律分别是“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坐卧高广大床、不故往歌舞观听。这八条戒律构成了八关斋戒的中的八戒,剩下的一斋是指不非时食。因为受八关斋戒的人,要在一日一夜持不淫戒,介于五戒与十戒之间,等同出家人,所以称为净行优婆塞或净行优婆夷。(www.xing528.com)
受戒之人在领受戒法和戒体后,恐有遗忘或是意无意之间违犯戒律,所以在固定的时间里或是一个人或是众人都要共同重诵戒条,起到以温故知新,再次互相提醒警惕,俾能清净持守戒律的目的。如果有人违犯了戒律,在诵戒前先要忏悔,要无私无隐的将所犯的过失发露出来,为的是出罪还复清净不受罪过的障碍,只有这样才能进向圣道,获得解脱。
在佛教中破戒与破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破戒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是可以通过忏悔来纠正;但破见却是不可以忏悔的,他是根本思想的错误。在学佛时,要有正知正见的正确认知。佛教中一个破戒的人并非可耻,只要至诚忏悔,就有重生的希望;而一个破见的人,就如同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修佛之人如果有了错误的思想见解就是烦恼的根源,也是障道的因缘。因此一个修学佛法的人,首先要培养正见,有了正当的见解后,才能勇猛精进,深入佛道。受戒就是所有修行中最重要的基石,只有通过它才能感悟佛的真谛。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总以为受戒是为自己增加束缚,而现实生活中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或是杀了人、或是偷了东西、或是淫惑了他人或是用言语毁谤他人、又或是喝酒后犯了更加严重的罪过。因此犯了五戒就是身陷于囹圄之中,失去了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只有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由此可见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