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佛教在印度发展中的缺陷
随着阿育王时代的结束,佛教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印度民族的思想基础让婆罗门教由此诞生。婆罗门教的本质的观点是“享受人生”,他强调纵欲的正当性,并且神化了纵欲过程中产生的快感。而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的理论核心就是针对“享受人生”而提出的人生是苦海的理论。但在佛教中也没有完全的抛弃婆罗门教“享受人生”的理论,在这方面释迦牟尼采取的是“中道”原则,就是既不禁欲,也不纵欲。正是因为早期佛教在这个问题上模糊的态度,长期以来让佛教在禁欲和纵欲间摇摆不定,这就造成佛教存在着的巨大地、不可调和地矛盾。八世纪后,传统印度婆罗门教不愿受佛教兴起的打击,便逐渐混合了民间信仰,他们融会印度的各种文化,结合社会组织,吸收佛教长处,以印度教的面貌从新复兴,并获得了主政者及传统信仰者的青睐,从而导致了佛教势力日渐减弱的形式。
印度佛教的发展也为印度教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因为印度教的核心是提倡人们享受人生而反对纵欲,在教义上否定了对人生苦海的认识,也否定了婆罗门教纵欲的观点。实际上在印度宗教发展史上,佛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宗教,只具有一个承前启后的性质。
自从佛教创始以来,释迦摩尼就坚决反对僧侣从事生产活动,他认为生产活动是修行的大敌。因此在印度憎侣们能靠乞讨而生,这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佛教这种修行方式造成憎侣成为印度社会的负担,让他们失去存在的基础。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佛教这种修行的方式只可能有两个结果:一方面社会照此倾力维持,但最终会让整个社会德生产水平和生产力枯竭,从而导致民族的灭亡;另一方面是佛教被社会排斥而自己消亡。因此,佛教在印度的最终结果是遭到了消亡。再加上佛教的整个宗教体系并不完整,还存在很大的缺陷。由于佛教内部的混乱,缺乏领军人物,这也是造成佛教在印度无力抵御印度教替代佛教的一个根本的原因。(www.xing528.com)
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教的领袖后继无人,由于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所提出的佛教理论,都是由弟子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而释迦牟尼佛自己并没有任何著述流传下来。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造成了在流传和理解上的歧义,因此在佛教后期出现的众多宗派中都有各自的教义。西方的基督教在耶稣去世后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但基督教出现了一个叫保罗的犹太人,是他引入希腊哲学改造了耶稣的思想,并整理了基督教内部的文件,在此基础上主持编写了《新约》,《新约》的编写对统一基督教各教派的思想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再如中国的孔子,在他去世后编写的《论语》也起到了这个作用,可惜在佛教中就没有出现个能承担这样历史责任的人物。
释迦牟尼的思想是,实现涅磐是要靠人自己的“顿悟”,这也就是所谓的“佛者,觉也”。但如何来顿悟,释迦牟尼佛却没有说,他的本意是想让他的学生们自己去“顿悟”。虽然他的那些门徒学生提出了无数的办法,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到点子上。然而在中国禅宗的“顿悟”中,学者们提出了“心”的概念,这个概念彻底解决了觉悟的途径和办法,比较准确地体现了释迦牟尼佛“顿悟”思想。这样很多的学者认为,禅宗中提出“心”的概念是对佛教理论的重大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发展过程。佛教理论的成熟和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让佛教具有了较强的战斗力,不会轻易的被论敌击垮。然而当时在印度,佛教体系上的不完整性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宣告了它的衰亡。或许释迦摩尼佛教没有想到,他创建的佛教最后的发展阶段且是在中国完成的,这是后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