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中,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会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像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创造性。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创造”已经和“感受与鉴赏”“表现”等一起作为主要教学领域的内容。如,在音乐课程中,音乐创造就包括两类内容: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前者如即兴创编与歌曲情绪相一致的律动、舞蹈,即兴编音乐故事,演唱生活短语或诗歌短句等。后者如要求1~2年级的学生能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3~6年级学生能创作小节旋律,7~9年级学生能为歌曲选编前奏或间奏等。我认为,把“创造”引入主要教学领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突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艺术教学中强化创造性的活动,将使美育超越模仿,超越技能,而更能体现美育解放人的感性和创造性的本质要求。
事实上,创造性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特征。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两者之间的沟通与融洽,从1987年以来,他多次举办国际科学学术会议。诗画家根据科学主题作画,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吴冠中等一批大师用艺术的笔法阐释了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李政道深有体会地说:“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德国是一个崇尚文化艺术、重视美育的国度,在人群中很难找到不了解音乐、不懂乐器的人。这或许是德国人为什么富有创造力的谜底之一。
创造美育,需要宽松的氛围,需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开放自由的心态和愉悦快乐的体验,需要教师努力呵护创新思维的萌芽。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一次,有个低年级的学生照老师的范画画好了一个少年之后,旁边又加了一团黑色。教师问:“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学生回答:“少年的影子。”“谁叫你乱画的,你没看见老师就画了一个少年吗?”学生看看范画,再看看教师严肃的脸,呆呆地点了点头,并顺从地用涂改液把“少年的影子”涂抹掉了。而同样在一个日本学校的美术课上, 日本的教师在教学生怎样画苹果时,教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耐心地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要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啊!”教师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在上面引用的两例故事中,两位教师分别扮演了摧残创造和催生创造的不同角色,学生同样的创造性行为遭到了不同的命运。
现在的学生真是太苦了,他们悲愤地唱道:“最苦的人是我,最累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在应试压力的重负下,他们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创造的冲动,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在一系列“标准化”工程的打造下,他们成了一个个毫无个性的“标准人”。这无疑是美育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www.xing528.com)
追寻美,发现美,创造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也是一个人生命蓬勃生长的历程。美激励着我们求真,美引导着我们向善。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美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如果说,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教育曾经忽略了、冷落了乃至抛弃了美的话,而沐浴着新世纪的教育理想之光,我们应该重新开始追寻美、展现美、创造美,那么,现在是时候了。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为初春时悄然绽放的第一枝新绿而欣喜;让我们为晨曦中喷薄而出的第一缕阳光而欢呼;让我们的思想为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而震撼;让我们的情感为贝多芬、 肖邦、柴可夫斯基和冼星海、阿炳而激荡;让我们具备宽广而纯洁的胸襟,在人生的旅途中笑傲风云;让我们拥有美丽而善良的心灵,在生活的海洋中助人扬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