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大地上的古代先民,创造了瑰丽多彩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使这里成为黄河上游农耕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从定西市穿境而过,战国秦长城在定西市起点,黄土地自然风貌与多民族文化交融,孕育了久远绵长的民俗文化,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本土文化。民间绘画、雕塑、皮影、剪纸、刺绣、宫灯、草编、春叶、遮面以及陶艺砖刻、木刻等民间民族艺术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风格迥异,魅力独特。
2009年9月27日,在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60华诞之际,由定西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出版局、市文联几家单位承办的“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定西农民书画作品展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展出。
产生于这淳厚的历史积淀之上的定西书画事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农民的书画创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现有中国书协会员24人,中国美协会员10人,省书协会员230人,省美协会员120人,其他各类书画协会会员近5000人。近10年来,定西书画作者在省级以上书画展览中获奖累计达到420项。全市现有各类画廊和书画装裱部900多家,定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书画作品集散地。通渭县被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这次展出的从定西上千幅农民书画作品中遴选出的130余幅精品,以艺术的形式向祖国汇报,展示了定西300万人民艰苦奋斗摆脱贫困、加快步伐奔向小康的崭新风貌以及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以书画艺术为桥梁,进一步增进定西与首都各界的联系,加深外界对定西的了解,进一步改善定西对外开放的环境,为定西经济、社会、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汇聚人气、拓展空间、提供契机。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和夫人陈舜尧,在家中听取了定西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和本次农民书画展筹备情况汇报。宋平同志十分关心定西的发展,深情回忆了定西的发展历程,并对定西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基,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致电表示祝贺。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卢昌华,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李忠义,国家信访局副局长王耀东,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戴汝为,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原总后勤部政委周克玉,原海军政委张序三,原海军政委杨怀庆,原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李景,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空军司令员郭玉祥,原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郝盛琦,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治国等领导对定西农民的书画惊讶不已。
在甘肃省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刘立军,中国书协副主席、北京市书协主席林岫等政界、军界、文化界人士的陪同下,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主持开幕式。《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以及各有关方面的来宾共约300人参加了大会。
这次书画展,既是对定西农民精神风貌的一次展示,又是对定西农民书画艺术创作整体水平的一次检阅;既是对定西沧桑巨变和美好未来的真情吟唱,又是定西农民献给伟大祖国60华诞的一份厚礼。在定西这块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沃土上,广大农民书画家一定能够秉承传统,感悟生活,激发灵感,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
这次展出的百余幅作品,既有真草隶篆等书法作品,又有中国画、油画、贴画、素描等画作。参会人员一致认为,这样高水平、高品位的作品绝大部分出自定西农民书画爱好者之手,非常难能可贵,让人赞叹。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定西农民书画艺术创作的整体水平,反映出定西农民的精神风貌和艺术追求,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一字一画无不充满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爱与赞颂,也流露出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折射出农民书画家的智慧和艺术天赋,定西人民在新中国60华诞献上这样一份厚礼尤显珍贵。(www.xing528.com)
镜头回溯到定西,在一个叫通渭的小县城里,全县10万户人家,家家悬挂字画,习字作画者数以万计,其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4人,省市级以上会员300多人。从古到今,通渭人崇尚艺术,钟情书画,习字作画之风久盛不衰,在全县活跃着一支3000多人的书画创作队伍,不少农民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农闲时拿起毛笔是书画艺人。无论你到县城还是到农村,随便走进每家每户的客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堂、对联和四扇炕屏,真正体现了“家中无字画,不算通渭人”的说法。
郑红伟和张贤亮说定西的农民书画
1992年,通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通渭县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书画产业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2009年,通渭农行按照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工业强县、文旅活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紧密结合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有利时机,对全县的书画装裱画廊进行排队摸底,建立信用档案,实际掌握客户第一手资料,结合惠农贷款,大力支持。至2009年8月底,共发放生产经营贷款365户495万元,主要支持当地农家乐、剪纸、草编、地毯、书画、绘画等产业。目前该县书画市场已初步形成创作、交流、装裱、销售为一体的市场化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县城柳树滩开办最大画廊的王风琪,刚起步时在县农行贷款20万元,用于购买商铺进行书画装裱和销售,政府招待所二楼开办画廊的苟成文刚起步时在县农行贷款10万元用于周转金。经过近几年个人的不断努力,加之市场交易的日趋活跃,现在已发展到个人资产分别为150万元和90万元,个人藏品2100件和1600件,年销售纯利润分别为20万元和13万元。
定西剪纸
通渭县现有画廊260多家,其中城区110多家,农村150多家。从事书画装裱和经销的人员达2000多人,年书画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
当代如茅盾、王蒙、汪国真都曾来此地。贾平凹曾数次成行,写出了美文名篇《通渭人家》被人传诵;张贤亮先生曾书写对联“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在通渭”进行赞誉。
“世上唯有读书好,人间从来吃饭难”,“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农行的介入,让这里的农民将读书和吃饭有趣地结合了起来,又让读书耕田的忠臣孝子走进了商品经济大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