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日报》对话栏目:为这片贫瘠的土地而对话

《经济日报》对话栏目:为这片贫瘠的土地而对话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日报》“对话”栏目的对话在进行本文统稿时,我们看到《经济日报》邀请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行长项俊波,与定西市(县、区)领导、农行基层营业网点负责人以及农民代表共同探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话题。走向阳光他们的对话被《经济日报》的记者记录如下。经过9个月的试点,农业银行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经济日报》对话栏目:为这片贫瘠的土地而对话

经济日报》“对话”栏目的对话

在进行本文统稿时,我们看到《经济日报》邀请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行长项俊波,与定西市(县、区)领导、农行基层营业网点负责人以及农民代表共同探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话题。

2008年9月10日。

北京。

晴。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行长项俊波,甘肃定西市委常委、安定区委书记李旺泽,农行甘肃定西分行安定区支行城关营业所主任马贵贤,甘肃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太平村的农民杨维国,他们一起就座。中国农业银行高层领导和西北最基层的“泥腿子”一起畅谈。

走向阳光

他们的对话被《经济日报》的记者记录如下。

项俊波:今天,我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甘肃定西市委常委、安定区委李旺泽书记,安定支行城关营业所马贵贤主任和安定区鲁家沟镇杨维国同志,一起参加《对话》栏目,也愿意借此机会,就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工作情况,以及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进行坦诚的交流。

农业银行无论是在专业银行体制时期,还是改造成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来,始终牢记和践行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积极开拓,竭尽所能,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

按照中央确定的农行面向“三农”总体定位,去年7月,农行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在全行上下开展了为什么要面向“三农”、面向什么样的“三农”和怎样面向“三农”的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决定。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我们研究制定了服务“三农”总体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去年9月份,我们选择了甘肃、吉林等8家分行进行服务“三农”试点,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

今年初,我们又制定了服务“三农”、“3510”发展规划,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成功探索出“三农”业务发展的有效模式;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更加突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稳居领先地位,能够为“三农”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

李旺泽:近年来,农行定西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经济金融政策,紧紧围绕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维国:我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太平村农民,现任安定区马铃薯经销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我个人的体会是,农行的的确确是我们农民致富的靠山。

1980年至1994年,我在当地主要从事个体运输,1994年开始从事马铃薯经销。回顾我近20年走过的路,不论是从事个体运输,还是搞马铃薯经销,几乎每一个关键时刻,都靠的是农行大力扶持。

现在,农行又搞服务“三农”工作的试点,今后会为我们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我听说后,心里更高兴啦。

项俊波:为确保试点工作试出经验,试出成效,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是从“三农”实际出发,确定服务重点。确定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商品流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特色资源开发、农村中小企业、农民生产生活和公共金融服务等八个领域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对粮棉大县、贫困县、经济强县和特殊地区县实行差别定位,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专项服务方案,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二是改革信贷制度,促进“三农”业务发展。根据“三农”贷款时间急、金额小、用信频、期限短等特点,下沉经营重心,扩大审批权限,让基层行“能放贷”;完善信用评级体系,让“三农”客户“进得来”;创新担保方式,让“三农”客户“贷得到”;简化业务流程,使“三农”贷款“贷得快”。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三农”多元化金融需求。针对农户、中小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等金融需求,研发了一系列特色产品和服务。推出了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可循环贷款、商铺质押贷款、专业合作社贷款等产品,适销对路,深受农村中小企业欢迎。此外,还与保险公司共同开发和推广了针对小企业、农村自然人的“金农保一单通”等金融保险产品

四是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保障“三农”业务资源投入。总行成立了“三农”金融工作推进委员会,下设三部五中心,统筹推进全行“三农”服务工作。对服务“三农”所需资源做了特别安排,单独下达信贷计划,单独安排费用。对农村商业金融需求旺盛地区的县域支行,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对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支行,给予特别扶持。

五是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商业可持续。在这次服务“三农”试点工作中,我们认真汲取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以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为重点,创新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管理。

经过9个月的试点,农业银行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试点以来,各试点行累放贷款415亿元,同比增加111亿元。到今年6月底新增贷款333亿元,同比多增77亿元。全行“三农”业务也快速发展。今年1—6月,全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3789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累放额的26%;截至6月底,涉农贷款余额1.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81亿元,占全行贷款增量的40%。农行服务“三农”试点工作得到了各级党政、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洋芋花开

李旺泽:去年10月,农行甘肃分行在秋雨连绵的情况下紧急发放1280万元贷款,支持定西地区马铃薯收购大户敞开收购,稳定了马铃薯价格,促进了农民增收,得到了党政部门和广大农民的高度赞扬。许多农民由衷地说:农行真正为“三农”服务了,农民心目中的农业银行回来了!

马贵贤:我现任农行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支行城关营业所主任。10多年来,我们紧密联系当地“三农”发展的实际,发挥熟悉“三农”业务的优势,坚持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累计发放各类支农贷款4500多笔,约5.4亿元,重点扶持了一批从事马铃薯产业的种植、销售以及当地有特色的养殖、加工农户,为当地“三农”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当地群众都非常满意。(www.xing528.com)

项俊波:目前,前期试点工作已经结束,在总结8省市分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修改完善了服务方案和相关政策制度,并于今年8月23日在福建召开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服务“三农”试点工作会议,试点分行增加到了18家,并要求非试点分行也要结合实际,选择部分二级分行进行试点,为明年在全国农行推开服务“三农”工作进行全方位探索。

当前,农业银行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扎实做好股份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面向“三农”是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首要原则,也是农业银行区别于其他商业银行股改最大的不同之处。对这一定位,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

首先,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是中央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家金融战略布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中央下决心拿出大量资金化解农业银行历史包袱,就是希望增强农业银行支农的实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农业银行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确定的面向“三农”总体定位,自觉主动、扎实有效地服务好“三农”,为我国“三农”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其次,服务“三农”为农业银行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快速发展时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速。“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将为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发展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必须坚持面向“三农”,抓住这次新的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三,农业银行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担负中央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目前,农业银行几乎在全国所有县域都设有分支机构,历史上曾是服务“三农”的国家专业银行,有服务“三农”的传统和基础。在前期试点中,我们探索总结出了很多服务“三农”的好办法、好经验。这些都是我们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有利条件。

当然,农业银行服务“三农”也需要讲求商业运作,讲求可持续发展。我们服务“三农”有一个基本标准,概括起来三句话十二个字,就是“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持续”。其中,服务好是核心,可持续是前提,能控险是关键。

马贵贤:在支持精品农户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要抓好风险管理,始终松懈马虎不得。同时,我觉得还要关心当地千家万户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千方百计扶持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李旺泽:农业银行为我们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有几点体会:一是坚持面向“三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了新渠道。农行定西分行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服务“三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信贷投向,充分发挥信贷支持和服务支持功能,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马铃薯产业,择优支持龙头加工企业,积极支持社会事业发展。2005年以来,累计向安定区投放各类涉农贷款9.2亿元,占全区各金融机构贷款总规模的76%,并且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快速递增。特别是自2007年10月农行“三农”金融服务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至2008年7月底,共投放“三农”贷款5.03亿元,占投放贷款总额的92%,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坚持服务产业,为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农行定西分行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重点支持以马铃薯为主的农村支柱产业开发。2005年以来,累计向我区马铃薯产业投放贷款5.1亿元,重点支持马铃薯育种、种植、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为马铃薯产业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特别是2007年秋季,安定区遭遇了一场50年不遇、持续20多天的连绵阴雨,全区近百万亩马铃薯面临集中采挖、集中上市、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严峻挑战。在稳价增收面临收购资金严重短缺的最关键时刻,农业银行启动了服务“三农”试点,农总行行长项俊波在甘肃抓点包片,并亲临我区走村串户调研指导,省农行行长九下定西,亲手抓服务“三农”试点启动工作。在农总行、省农行领导的带动下,市农行干部员工国庆节双休日放弃休息,深入农户家中调查摸底,了解贷款需求,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就及时、快捷地为全区销售大户发放贷款3600万元,向加工龙头企业发放贷款5000万元。在整个收购、加工期共投放贷款2.46亿元,有效解决了当时收购资金缺口大、需求急的燃眉之急,使当地马铃薯的收购价格稳定在0.36元/斤,为我区打赢稳价增收攻坚战发挥了关键性的金融支撑作用。正如薯农所说:“农行真不愧是我们农民的银行,在关键时候能贷上款,真是雨中送伞、雪中送炭。”

三是坚持互惠共赢,为加强银地合作建立了新机制。地方党委、政府和农行定西分行把加强诚信合作作为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双方按照精诚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合作机制,大胆创新信贷运作模式,坚持走“政府+金融+协会”的银地合作路子,探索出了一条“个人(企业)申请—协会推荐—政府审核—会员(企业)联保—银行贷款”的风险共担的信贷运作机制。由党委政府搭建诚信、公平、有序的合作平台,与协会联手实行诚信认证,加强监督监管,通过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方式,降低贷款风险,对不守诚信、不及时还贷的企业和会员,实行一票否决、一律清出市场的严厉处罚,最大限度地确保了信贷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及时还贷,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与金融运作的良性互动,形成了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项俊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们对如何服务好“三农”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从客户层面讲,“三农”业务主要面对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户这几大类。前面两类企业的信贷需求相对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但农户贷款这项工作很难,风险和成本相对较高。贷款难成为农民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农行要履行服务“三农”的责任,就必须在这个问题上迎难而上,狠下功夫,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所以,当前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即:以农户为重点,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推手,确保农行服务“三农”的广覆盖、多层次、宽领域。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工作将以此为重点展开。

惠农卡是我行推出的服务“三农”拳头产品,功能齐全。除了具有存取现金、汇兑结算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代理归集发放财政直补、社保资金等创新功能。我们推出这款产品的目的,就是打算以卡为媒,为广大农民提供现代金融服务,向有需求的农户开展小额贷款服务,着力缓解农民贷款难的状况。

马贵贤:我服务的辖区内,有许多农民有经营头脑,而且有发展经营的迫切需求。于是我就主动采取相应措施,筛选一批典型农户,及时提供贷款,帮助他们从事种、养、加、收购、贩运等业务。许多农民对农行的真诚服务充满了感激之情,我也为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感到自豪。

项俊波:8月中旬,农行选择在湖北和内蒙古分别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这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是第一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我们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有利于更好地履行服务“三农”的责任。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我们一直密切关注村镇银行的发展,并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调研。我们认为,开展村镇银行试点,有利于从组织创新层面,扩展服务“三农”的领域,进而改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

其次,有利于促进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问题。我行选择在湖北、内蒙古这两个地方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可以为当地“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缓解当地资金外流、金融供给不足和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第三,有利于探索服务“三农”的新型组织模式。农业银行选择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是对服务“三农”新型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尝试,与依靠增设网点扩大经营范围的传统方式相比,具有不同意义。村镇银行具有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等特点,管理链条短、决策效率高,可以采取“上门服务”,甚至“挎包经营”等方式,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杨维国:对于我们定西这样一个十年九旱的贫困地区来说,要把一个产业做大做强,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少资金。就说去年吧,全区的马铃薯丰收在望,但收购资金一时难以落实。这不但影响收购进度,而且肯定会使广大农民的利益受损,形成“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就在我们焦急万分的时候,传来一个好消息:农总行选择定西作为服务“三农”的试点,我们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我们协会向农行提出了收购贷款申请。从10月初开始,农行就派专人对协会的经销商户进行深入调查,前后不到10天时间,农行就开始陆续为我们协会的经销商户提供贷款支持。到10月底,已为商户提供收购资金贷款3600万元,确保了收购工作顺利进行,稳定了市场价格,维护了农民利益。据统计,仅去年10月以来,农行累计为我们协会所属的马铃薯经销商户提供贷款9700万元,收购马铃薯10万多吨,使农民大幅增收。

项俊波: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农村金融问题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三农”的长远发展。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不断放宽,各类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不断提高,农村信贷资金投入及金融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商业运作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三农”的弱质性与商业金融逐利性之间存在矛盾,二是“三农”小规模经营与商业金融追求规模效益之间存在矛盾,三是“三农”客户的高风险与商业金融风险控制之间存在矛盾,四是“三农”领域多元化需求与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单一之间存在矛盾。

要解决好这些矛盾,需要包括农行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从根本上调动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快改革创新,增强自身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也需要国家在建立健全相应的农村金融体系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包括财政、税收货币、市场准入、监管差异化等方面。

杨维国:如今,我们协会的经销商户和广大农民提起农行对马铃薯产业的支持,都翘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农行服务“三农”真给我们马铃薯产业发展送来了“及时雨”。今后,我们农户要和农行心连心,争取多方共赢。

项俊波:最后,感谢贵报长期以来对农行工作的大力宣传和舆论支持。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将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像贵报这样的中央媒体为我们鼓与呼,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浑厚的大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