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除了所有误区的人
卡耐基金言
﹡我们不要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首次对起点有真正的了解。
﹡只要你充分利用现在,努力实现自我发展,你也会成为一个消除了所有误区的人。
正如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一样,一个人也不可能没有任何误区,但是,让自己不再采取自我挫败行为,这并不是一个虚构的概念,而完全是切实可行的。你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选择眼前的精神愉快。一个完全消除了误区性思维与行为的人与众不同的是: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积极地生活。
那么,消除了所有误区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从外表上看,他们或许与别人一样,因为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人;但从内心世界来看,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品质——一种不因种族、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以及性别差异而产生的品质。他们是由各种各样的人所组成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完全消除了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当你遇到这种人时,怎样才能知道他们就是消除了误区的人呢?办法只有一个:听其言,观其行。下面就是消除了所有误区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1.热爱生活的每一方面——他们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愉快,从不浪费时间去埋怨或幻想。他们热爱生活,希望享受生活的所有乐趣:喜欢郊游、野餐、看电影、读书、体育、音乐会、城市、乡村、动物、山水——总之喜欢生活的一切。是的,他们喜欢生活。他们从不抱怨生活,从不悲叹命运,甚至从不叹息。下雨了,他们喜欢;天热了,他们也喜欢,而不是牢骚满腹。不论遇到交通阻塞、参加无聊的聚会,或者孤身一人,他们都能随遇而安。这不是假装高兴,而是理智地接受现实,并能神奇地从现实中获得愉快。你要是问他们不喜欢什么,他们很可能会不知所措,难于给你一个切实的回答。比如下雨时,他们并不是慌忙跑到屋檐下避雨,而是任凭风吹雨打,安然信步。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雨是美丽的、令人兴奋的,完全应当体验一下雨浴的滋味。是的,他们喜欢雨;他们还喜欢雪,也喜欢正在融化的雪。他们观察雪的融化,在雪水中溅水玩,不会因融雪就老大不高兴。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喜欢猫吗?喜欢。喜欢熊吗?喜欢。毛毛虫呢?也喜欢。当然,他们不欢迎疾病、干旱、蚊子、洪水等毁坏生活的事物。但是,他们绝不会因此而整天长吁短叹,埋怨不止。如果需要改变现实,他们便积极做出努力,并从中获得乐趣。任凭你怎样观察,都可能难以发现他们不喜欢做某件事。事实上,他们的确热爱生活,尽情地享受生活。
2.从不因住事而内疚或悔恨——当然,他们也承认曾做过错事,也起誓不再重犯某个错误。但是,他们不会悔恨自己做过的某件错事,也不会因不喜欢自己以前的某个行为而烦恼之极。是否完全消除内疚与悔恨,是区别精神愉快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们从不悲叹过去,从不想让别人感到内疚,从不提出“你为什么非得别出心裁、和我不一样?”或者“你难道不害臊吗?”等一类问题,为什么?因为他们懂得,过去的生活已经成为往事,不管你怎么悔恨、悲叹,都不会改变过去。由于他们本身就从不悔恨,他们也从不促使别人感到内疚。他们知道,在现时中悔恨过去只会破坏自我形象,而从往事中汲取教训则比悲叹往事更为有益。他们不会通过指责来控制别人,你也不可能以这种方式控制他们。即便你跑去指责他们,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动怒,只是不理睬你而已。他们不会对你动怒,只是躲开你,或岔开话题。使人悔恨或动怒的方法对这些人毫无作用。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精神健康的人,他们不会让自己或别人感到内疚,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出现之后,他们都会泰然处之,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3.从不为未来忧虑——使别人忧心忡忡的情况对他们却毫无影响。他们既不制定计划,也不未雨绸缪。他们拒绝担忧,因而也不会因忧虑而烦恼。他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忧虑。在他们的性格词典中,找不到“忧虑”这个词。当然,他们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他们不愿意在目前为不能左右的未来痛苦。他们十分注重现时,总是在内心提醒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忧虑的地位;忧虑是一种愚蠢的生活方式,必须以现实生活取而代之。
4.生活于现在,而不是过去或将来之中——他们从不畏惧未知世界,敢于体验不熟悉的新事物。他们喜欢探索一切。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珍惜眼下的时光,因为这是他们可以享有的唯一时刻。他们并不期待未来的某一事件,因而也不会在等待中虚度光阴。无论在某一事件发生前还是到来时,他们都能积极生活,并从中获得乐趣。是的,他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中获得莫大的享受。这些人从不推迟延宕,从不为将来的幸福而苦心积蓄,尽管社会或许不赞成这种“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他们并不自责。他们从现时中得到愉快的体验,而等将来变为现时,他们又从那一现时中得到愉快的体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愉快的,因为他们认为毫无必要推迟生活中的愉快。从现时生活中获得幸福,这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就像幼儿或动物那样。他们抓紧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抱负,而其他人却坐等良机,从不主动去抓住它。
5.注重自我独立——他们脱离了所有从属关系。当然,他们非常热爱家庭,但同时认为,在人际关系中,独立比依赖更为可贵。他们珍视自己的自由,而且不希望受别人的约束。他们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每一方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决定。他们在爱别人的同时,绝不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他们十分珍视个人私密权,尽管这会使别人感觉受到冷落。他们有时愿意独身静处,并尽力确保自己的私密权。他们不会同时处身于多种相爱关系之中,因为他们是有选择地爱,而且当他们爱别人时,他们的爱是深沉的,热烈的。精神不健康或缺乏独立性的人很难与他们建立相爱关系,因为他们坚定地维护其自由。如果有人需要依附于他们,他们会拒绝满足这种需要,因为由此而产生的依附关系将有损于双方。他们希望自己所爱的人具有独立性,能够独自做出选择,能够自己去生活。他们并不是独往独来的孤家寡人,他们也喜欢与别人在一起,然而他们更希望别人与他们一样独立地愉快生活。因为,你要是想依赖这些人,便马上会发现你企图依赖的精神和人都无踪无影了。为什么?因为就成年人的关系而言,他们既不愿依赖别人,也拒绝别人依赖他们。对于孩子们,他们则是无微不至的。不过几乎从一开始,他们便鼓励孩子独立,并在孩子们生活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以极大的爱来帮助他们实现独立。
6.从不寻求赞许——没有别人的赞许与喝彩,他们照样积极地生活。他们并不像大多数人那样,有意地赚取别人的赞许与好感,他们完全不被别人的观点左右,几乎毫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他们的所作所为。总之,他们从不企图取悦于人,也从不希望乞求别人的赞许。为什么?因为他们以内心准则指导言行,并不在意别人的评头论足。他们并非不欣赏别人的赞许或喝彩,他们只是没有这种需要。这些人胸怀坦荡,敢于直言,因为他们不必字斟句酌地想办法取悦于别人;你如果想知道他们的看法,那么只要听听他们的语言就可以了。因为他们从不拐弯抹角,或闪烁其词,更不会以假话敷衍。另一方面,当你谈到他们的缺点与不足时,他们不会因此陷入隋性或一蹶不振,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予以分析,取其有益部分促进自身发展。他们并不希望人人都喜欢他们,也从不幻想人人同意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他们懂得,无论怎样做都会受到某些人的反对。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独特的,因为支配其言行的,不是周围的其他人,而是他们自己。
7.不为适应社会环境而循规蹈矩——他们并不是叛逆者,但他们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使这一选择不符合他人的标准。他们无视那些毫无意义的清规戒律,对许多人十分注重的世俗常规嗤之以鼻,悄声回避。他们既不会经常参加鸡尾酒会闲耗时间,也不会为表示亲近而与人闲聊。他们有着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将社会视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同时拒绝成为社会的奴隶。他们不会以暴力相抗,但他们在内心知道何时可以无视闲人闲话,并且总是清醒、明智地生活。
8.富有幽默感——他们知道怎么笑,怎么开玩笑。无论是最荒谬的场合,还是最严肃的情况,他们都能发现幽默,尽情大笑。他们善于逗趣,愿意帮助别人笑,而不是那种以冷酷、呆板的态度生活的人。相反,他们的生活态度是热情的、轻快的。当然,有人觉得他们不分场合地耍贫嘴,因此看不起他们,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根本不去计划何时选择冷酷、何时选择热情,因为他们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事情会恰如其分。他们喜欢与各种人逗乐,在其幽默中无任何敌意;他们从不嘲弄取笑别人,而是与别人一起笑。他们也嘲笑生活,因为他们觉得生活有时也是滑稽可笑的,尽管他们从不放松追求生活。当他们客观地审视自己的生活时,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循着某条具体道路前进,而只是在向前走。他们会创造一种人人都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气氛,并从这一气氛中获得乐趣。和这些人在一起时,你会感到生活是多么有趣。
9.不加抱怨地接受自己——他们知道,他们是人,是人就会有不同之处。他们知道自己长相如何,并接受自己的长相——个子高,这不错;个子矮,也没有什么不好;头发稀疏,挺好;满头密发,也可以。他们不在乎身上出的汗、发出的气味。他们不无骄傲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因为他们是最为自然的人。他们既不用化妆品粉饰自己,也不因其长相或气味而深感歉意。只要是人所共有的东西,他们从不讨厌。同样道理,他们也接受现时中的自然界,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希望出现一个更美好的自然世界。对于不能改变的事物,他们从不抱怨——不抱怨热浪,不抱怨冷水……他们接受自己和自然界,没有任何虚伪做作,没有任何牢骚埋怨,只是理智地接受。你要是和他们待在一起,绝不会看到他们自我贬低或徒劳空想。你所看到的,是乐观看待世界、愉快生活的实干家,他们就像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幼儿一样接受自然世界、尽情享受生活。
他们喜欢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他们特别喜欢高山、夕阳、河流、花草、树林、动物……总之,他们喜欢大自然的一切。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既不是逢场作戏,也不是矫揉造作,因为他们热爱宇宙的自然美。他们并不常去饭馆、夜总会、晚会、会议室等烟味熏人的地方,尽管他们在那里也可以得到乐趣。他们既能够在人类创造的环境中积极生活,也能在大自然里轻松地享受。别人感到索然无味的事物,他们却可以欣赏。对于夕阳、郊游、飞鸟、毛毛虫、小猫等等,他们总是可以从中得到乐趣。他们只是赞叹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并积极投身于眼下丰富多彩的生活。
10.能够洞察别人的行为——对别人来说非常复杂费解的事情,他们却能明确地理解。使别人陷入惰性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仅仅是小小的不快。由于他们从不因困难而情绪消沉,因而能够克服别人无法克服的障碍。他们也很了解自己,能够马上意识到别人对于他们的企图。当他们与别人同处逆境时,别人动怒并陷入隋性,而他们则耸耸肩,不去理会逆境的淫威。他们从不张皇失措,那些对别人来说是费解的难题,在他们看来却是轻而易举的。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是集中于问题,而是集中于成就。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时,只是积极解决,而不是将其视为反映个人价值的标准。换言之,他们对其个人价值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可以客观地评价别人的意见或遇到的问题,不会因此觉得个人价值受到威胁。这一点是最难理解的,因为大多数人很容易被外界事物、他人的言行左右,所以常常感到其自我价值受到威胁。然而,精神健康、思维独立的人不会因此而为个人价值担忧。相反,他们的这一特点倒足以使某些人担忧。
11.从不进行毫无意义的争斗——他们从不为炫耀自己而附和某种潮流。如果斗争可以导致改变,那他们会去奋斗;反之,便不会卷入无益的争斗。他们不是亡命之徒,而是实干家,他们只会进行有意义的奋斗。他们还帮助别人,总是在为别人的幸福生活而工作。在社会改革的战线上,他们是冲锋陷阵的勇士,但是他们并不是不分场合、不问目标地奋斗。他们对人不抱任何成见,甚至感觉不到别人的外表特征,并不注意别人是高是矮、是男是女,是黑种人还是白种人。当然他们也不是那种肤浅的人,不会以貌取人。尽管有人认为他们是自私自利之辈,只知道及时行乐,但是他们的确经常以各种方式帮助别人。为什么?因为他们喜欢这样做。
12.看不到满面病容——他们不会因为感冒或头痛而情绪低落。他们相信,人是有能力消除疾病的。因此,他们从不向别人诉说自己怎样不舒服、如何劳累或现在又得了什么疾病。他们十分爱护身体,吃得好,睡得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所以不像别人那样总是疾病缠身。他们喜欢生活得更美好,而且他们也的确生活得很不错。
13.诚实——他们说话从不躲躲闪闪,含糊其词,更不要说欺骗人。在他们看来,说谎是对现实的歪曲。他们也从不欺骗自己。在与别人的关系上,他们从不妄自保护别人。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掌握着自己的一切,别人也是如此。或许有人认为他们这种态度太不近人情,但是他们的确是在让别人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们真正地生活在现实之中,而不是幻想或欺骗之中。
14.从不埋怨他人——他们以内心世界支配自己,从不埋怨别人造成了自己的现状。同样,他们也不会成天议论别人,或者成天注意别人干了什么事或没有干什么事。他们从不背后议论别人,有什么总是当面交谈;他们从不埋怨别人,而是帮助别人分析问题的客观原因。他们既不说人闲话,也不传播坏消息。他们的生活是充实的,所以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别人所津津乐道的闲话、议论等等。实干家们切实工作,评论家们则只会埋怨、抱怨。
15.并不十分注重有条理地安排生话——他们从不强求别人或事物非得符合某种要求不可。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如果为生活琐事不愉快,完全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他们并不认为世界非得这样或那样,因而并不要求世界非得按他们的意愿发展。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能切实生活,如果客观环境与内心意愿相吻合,他们自然会欣然接受。对他们来说,有条理地安排生活只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为安排而安排。正是由于他们没有这种“安排”误区心理,他们很富有创造性。不管干什么事情——做一碗汤、写一份报告或剪修草坪,他们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法干好。他们做事情善于思考、充满想象,并不以死板的方式对待事情。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方法。他们并不查阅说明书或请教专家,而是按自己觉得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是创造性,所有精神愉快的人都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创造性。
16.精力充沛,能力过人——他们似乎比别人睡得少,但更有激情。他们总是有事情干,而且不会因此累坏身体。在做事情时,他们会发挥极大的能量,因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这一积极的现时活动,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具有超人的能量,而是因为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每一活动。对于生活,他们从不厌烦。任何事情都是思考、感受、实干和生活的良好机会,因而他们知道如何将精力有效地用于各种活动之中。假设他们在监狱里坐牢,那么他们也会创造性地思考、做事,从而避免由于失去生活信心造成的精神瘫痪。在他们的生活中,找不到任何厌烦的影子,他们将别人花在厌烦上的精力用于促进自身发展的活动。
17.非常好奇,敢于提出问题——他们不知疲倦、永不满足地探索,每一分每一秒都想学些新东西。他们并不十分计较学得的办法是否奏效;如果一种办法行不通,他们便将之抛弃掉,不会耿耿于怀。在学习、接受新事物方面,他们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每当学到一点新的东西,他们便欣喜之至。他们从不会因自己大功告成而固步自封。即使在理发馆,他们也会想学理发;他们从不自以为了不起,从不哗众取宠。他们向孩子们学习,向股票经纪人学习,甚至从动物的行为中得到启迪。他们想知道焊工、厨师、船员或公司副经理的工作是怎么回事。在知识领域里,他们不是老师,而是学生,是永不满足的学生。他们不知道如何趋炎附势或盛气凌人,因为他们从未有过这些念头。对他们来讲,每一个人、每一件东西、每一种事情都是增进知识的好机会。他们极为渴望得到知识,他们不是消极坐等,而是积极追求。他们敢和女侍者谈话,敢问牙科医生成天把手放在病人嘴里是何种感觉,敢问诗人某一行诗的意思何在。
18.不怕失败——事实上,他们往往欢迎失败。他们认为,某一工作的成败并不等于这个人的成败。由于他们的自我价值来自内心世界,他们可以客观地评价某一外界事物——如某项活动的成败。他们懂得,所谓“失败”只是别人对你的行为的评论,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丝毫不影响你的自我价值。所以他们敢想敢干,生活中任何有趣的事情他们都要试一试,从不担忧事后要找理由解释失败的原因。同样,他们从不因动怒而陷入隋性。他们从不强求别人或现实符合他们的愿望。对于不喜欢的人,他们能理智地接受;对于不喜欢的事,他们尽力改变。这样,他们根本不可能动怒,因为他们从不期望别人与自己一样。这些人能够消除各种自我挫败的情感,并努力发展积极的情感。
19.在生活中从不处于被动地位——他们从不耍小聪明。他们不会为赢得别人的赞许而穿某种衣服,也不会怕别人误会而拼命解释其言行。他们纯朴自然,不会因大事或小事郁郁不乐或纠缠不休。在遇到不同观点时,他们不是言语激烈的辩论家,他们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观点,而不是努力说服对方改变观点。他们只会说,“就这样吧,我们可以各持己见,并不非得统一观点。”他们以见仁见智的态度对待不同观点,而不是非要争个高低或非使对方意识到其观点的荒谬。他们并不怕因此而给别人一个环印象,尽管他们不是有意留下这种印象。
20.胸怀宽广——他们认为自己不仅属于其家庭、街区、城市、州或国家,而且还属于人类。从这一点上讲,一个奥地利失业者并不比一个美国失业者更好或更坏。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但更爱人类。如果战争中敌国的人死了,他们并不高兴,因为敌国的人与盟国的人一样,都是人。他们并不理会那些告诫人们应如何分清敌友的标准。他们超越了传统的界线,爱着所有的人。当然,有人会因此将他们视为叛逆甚至叛徒。
21.不崇拜任何偶像——他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人,因而不会觉得某人比别人更重要。他们并不是时时处处要求平等公正。如果某人有着优越的条件,他们认为应该高兴,而不会感到忌妒。在体育比赛中,他们希望对手表现出色,并不希望对手发挥不出水平。他们要凭自己的本事取胜,而不希望利用别人的弱点侥幸取胜。他们并不要求人人都享有同等待遇,而是在自己内心中寻求幸福。他们从不品头论足,更不会幸灾乐祸地对待别人的不幸。他们生活得如此充实,甚至无暇注意他们的邻居在干什么。
22.爱自己——他们以发展为动力,只要有可能,就总是提高自己,改进自己。他们不会自我怜悯,不会自我摈弃,也不会自我嫌恶。要是问他们“你喜欢自己吗”,他们会响亮地答道“当然啦!”他们的确是与众不同的人。在他们看来,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愉快的,他们与别人一起享受欢乐,愉快地生活。他们并非不会遇到问题,但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不会陷入隋性。他们衡量精神愉快的标准并不在于是否摔了跟头,而在于摔了跟头之后如何继续生活。他们会躺在那里哀叹自己的不幸吗?不。他们会从地上爬起来,掸去身上的尘土,吸取教训,以新的姿态继续生活。消除各种误区的人并不追逐幸福;他们只是生活,并在生活中自然得到幸福。
下面一段话录自美国《读者文摘》,这段关于幸福的论述总结了上述真正生活的要旨: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使幸福可望不可即的,莫过于有意寻求幸福。杜朗曾叙述过他曾如何寻找幸福。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与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然而有一天,他在火车站看见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这时,杜朗才惊奇地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高兴地松了口气,从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
只要你充分利用现在,努力实现自我发展,你也会成为一个消除了所有误区的人。想想吧,消除所有误区——这是多么令人愉快啊。如果你愿意,现在就可以做出这一选择。
【心灵启示录】卡耐基:用热忱代替冷漠
热忱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的感觉和兴趣。没有热忱,肯定不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尽心尽责,不会精益求精。有些人正是因为过于冷漠,对工作缺乏认真,干到哪儿算哪儿,因此不能赢得尊重,更谈不上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了。成大事者需要的不是冷漠,而是热忱。多一份热忱,就会多一分收获。(www.xing528.com)
一个寒冷的晚上,2500名青年男女涌进了纽约市宾夕尼亚体育馆的大舞厅。六点半,大厅内已座无虚席了,到了八时,大厅被挤得满满当当。
这些人劳累了一天,他们晚上来这儿干什么?
有政治家演说吗?还是时装表演?
不是的。这些男人和女人前来是为了倾听最新、最实用的课程《有效地讲话并在工作中影响他人》的第一讲,这是由“戴尔·卡耐基语言技巧和人际关系协会”举办的课程。
与此同时,人们正在争相传阅戴尔·卡耐基的《影响力的本质》一书。
在其后的24年里,纽约市每天都要开设这些课程,听卡耐基演讲和接受该课程培训的人多达15万,甚至连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麦道公司等一些保守的公司也派出管理人员接受培训。戴尔·卡耐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人问卡耐基,他是如何获得成功的。他微笑着说:“除了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我热爱我的听众。”
卡耐基表现了他的热忱。
热忱是发自内心的激情,如果一个人身上激情洋溢,那么他就是有吸引力的。
卡耐基的成大事来自热情的追求,卡耐基的课程也把热忱作为最基本的一课。他用他的热忱感染着他的学生。
卡耐基在课堂上比较喜欢这样一句名言:“我愈来愈能感觉到热忱的感染力,成大事者和失败的人在能力上差别并不大,但正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相近,热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热忱的人有信心和勇气去克服困难。”
卡耐基在他的备忘录中这样写道:“我说的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本质,它深入到人的内心,任何不是发自内心的热情,那些都是虚伪的表现……只要你充满了对别人的爱,你就会兴奋,你的眼睛,你的大脑,甚至你的灵魂都充满了激情,这种激情可以感染别人,鼓舞别人。”
卡耐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讲授他的课程的。
维利是一家公司的职员,虽然他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却不能让人喜欢他。
为此,维利非常苦恼,所以他来向卡耐基请教。
“卡耐基先生,我在演讲中也爱来点小幽默,虽然能引听众发笑,却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该怎么做呢?”
“问题就在这里,”卡耐基深沉地说,“你应该表现出你的热忱,这样你就可以得到好的效果了。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的那些小笑话只能让人感到你很滑稽。不要再讲你的小笑话了,拿出你的真诚和热忱来,你会成大事的。真情比技巧更加管用,请记住这一点。”
维利在以后的演讲中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卡耐基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很好的例子运用在了他的讲课当中,最后他总结道:
记得维也纳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艾德勒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哪种生活对你最有意义》。其中有一段话给我的影响很深。请记住这几句话:
不关心别人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最大,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也最大,正是这种人导致了人类的种种失败。
你们大概不是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举几个例子来看吧。
西奥多·罗斯福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他获得了惊人的声誉。
即使在家里,他的仆人都很热爱他,他的贴身男仆安德烈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安德烈的妻子问罗斯福总统野鸭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一生都没离开过华盛顿,她没机会到野外去看野禽。罗斯福总统耐心地向她描述野鸭的模样和习性。安德烈和他的妻子住在一栋小房子里,离罗斯福总统的住处很近。
第二天,安德烈房里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老罗斯福的声音,那声音告诉安德烈的妻子,他们的房子外面的大片草地上就有只野鸭。
安德烈的妻子看见了对面房屋窗户里罗斯福微笑的面庞。
卡耐基向他的听众微微一笑,继续道:
像这样的人,人们又怎能不热爱他呢?
还有一次,塔夫脱总统夫妇外出时,老罗斯福拜访了白宫,他没有去客厅,也没有去接待室,而是去了厨房。他友好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嗨,桃瑞斯,最近很忙是吗?”“杰克,胃口还好吗?我想你是离不开酒瓶的,什么时候我们喝一杯?”
就这样,他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后来,在白宫服务了30年的厨师史密斯含着热泪说:“罗斯福总统是那样热情,那样关心人,这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你看,这就是热忱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