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肿瘤研究进展:现状与趋势

肿瘤研究进展:现状与趋势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目前还没有被人类彻底认识,因此,肿瘤的治疗还仍然停留在“标”的治疗水平上,对肿瘤研究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取向于多学科、多层次、多渠道、多指标的综合研究。因此,在肿瘤的治疗方面,目前研究的焦点在于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在国外,前列腺癌、黑色素瘤、肾癌、恶性淋巴瘤等肿瘤的治疗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尤其是前列腺癌DC疫苗的研究,目前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

肿瘤研究进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取得了迅猛发展,肿瘤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目前还没有被人类彻底认识,因此,肿瘤的治疗还仍然停留在“标”的治疗水平上,对肿瘤研究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取向于多学科、多层次、多渠道、多指标的综合研究。由于肿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现象,所以对其研究仍然在癌变机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肿瘤的免疫等方面寻找突破。近年来,由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研究不断深入,癌变的机制似乎更加明确。

(一)基础研究方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在肿瘤病理学方面阐述了人骨巨细胞瘤融合蛋白-α基因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与病变部位骨质吸收的关系,证实了5Aza-dc逆转TTMP-3启动子甲基化抑制骨巨细胞溶骨作用。在细胞缝隙连接通道与肿瘤抑制方面,他们用TSF技术发现了磺酸等多个能够直接与Cx26/Cx32细胞缝隙连接通道结合,并抑制该通道活性的氨基磺酸类化合物(AS);同时还发明了能阻断牛磺酸等抑制细胞缝隙连接通道作用的AS衍生物,阐明了AS与缝隙连接通道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和作用规律,提出“细胞可以通过改变胞浆中质子化AS和其拮抗物的浓度调节细胞缝隙连接通道功能”的新观点。另外在法尼基转移酶特异性抑制药抗肿瘤方面及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药抗肿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程书均指出:近20年来,与肿瘤发生分子机制有关的多项基础研究,如癌基因的发现、细胞周期及其调控的发现、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多项成果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亮点”。

(二)基因研究方面

基因学说最早是从1969年科学家们成功分离出第一个基因开始,破译人类和动物的基因密码成了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工程。1987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目标是确定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确定人的基因在23对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查清每个基因核苷酸的顺序,建立人类基因库。1999年,人的第22对染色体的基因密码被破译,“人类基因组计划”迈出了成功的一步。2001年由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人因成功破解蛋白质合成之谜的“最后一块碎片”——“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名震天下。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了解核糖体的工作机制对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人类攻克癌症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科学资料。(www.xing528.com)

(三)诊断研究方面

肿瘤对人类造成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由于恶性肿瘤的早期,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即便是有轻度不适,在诊断上也有很大困难。近些年来,在免疫诊断和基因诊断方面取得的进展使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的阳性率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如在免疫诊断中使用的针对不同肿瘤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查,在基因诊断中目前主要集中在肿瘤转移标志物、肿瘤抗药基因、突变的癌基因、肿瘤相关的病毒基因等几个方面。肿瘤基因的分子诊断主要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筛选,肿瘤的疗效监测,肿瘤的预后判断以及肿瘤的微转移监测。肿瘤的基因诊断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少,尚属于研究阶段,也是目前需要攻克的关键问题。

(四)治疗研究方面

肿瘤是一种分子病,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是基因突变。因此,在肿瘤的治疗方面,目前研究的焦点在于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在免疫治疗中,近年来国内外对树突状细胞(DC)的深入研究不仅使基础免疫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而且给肿瘤的免疫治疗带来了希望。在国外,前列腺癌黑色素瘤、肾癌、恶性淋巴瘤等肿瘤的治疗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尤其是前列腺癌DC疫苗的研究,目前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在国内,以曹雪涛院士为首的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科研团队研制的针对大肠癌的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治疗性疫苗,已在Ⅱ期临床研究中被证实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其他化学治疗方案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转移性大肠癌治疗的有效率。在基因治疗中,其治疗的目的是用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使其表达此基因而获得特定的功能,继而执行或介导对肿瘤的杀伤或抑制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基因治疗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自杀基因疗法、癌基因拮抗疗法、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的“疫苗”式疗法、基因修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过继免疫疗法、原位修饰肿瘤免疫原性的基因疗法、基因修饰配合大剂量化学治疗法、联合基因疗法等。由于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明确了许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肿瘤患者在治疗上看到了新希望。但是目前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真正攻克肿瘤基因的治疗困难,尚需一定的时间。

(林桂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