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后的中国文学一直自诩为“现实主义”的恢复,这当然是针对“文革”时期的文学而言,“文革”时期的文学被认为“假、大、空”,“文革”后的文学则被认为是在寻求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当然,就其对历史愿望的表达方面,它确实具有现实性。改革是那个时期最强烈的愿望,文学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试图以它的理想性诉求来建构现实。
伤痕文学在反思“文革”的历史重述中确认了老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忠诚本质,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永不屈服的崇高信念等等,都获得了充分的文学表达。现在,“归来”的老干部和知识分子群体,逐渐成为现实的主体,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实现现代化的开拓者和时代英雄。邓小平推行的经济改革路线,扭转了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方向,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农村的联产承包制已经取得成效,城市企业改革正在着手进行。但改革并不一帆风顺,各种阻力使改革在80年代初期处在严重的焦灼状态。所谓拨乱反正,百废待兴,文学以冲破阻力、锐意进取的英雄神话,强烈表达了历史需求。一系列作家以经济改革为题材,塑造了开拓型的改革英雄形象。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像“文革”后的改革文学那样,被人民寄予那么高的期望,历史的所有希冀和方向似乎都要由文学指出。一个转折和改革的时代,由文学来开辟道路。民族国家的叙事在这里已经不只是想象性的问题,而是如此直接明确地和历史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www.xing528.com)
当然,我们在另一维度上,也看到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具有非常不同的现实诉求。知青文学也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但他们更注重个人对现实的感受,试图从个人的经验中获得文学表达的直接依据。改革文学更像是从观念到现实,而知青文学则在个人与现实之间找到更为真实的连接方式。从知青文学这里,中国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开始生长出直接的个人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