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教育质量观 培养方法与责任
教育质量对学校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学校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笔者认为,学校追求质量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以现有的基础为起点,持续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的探索性过程。作为学校,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自觉摆正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的辨证统一关系。推进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学质量,没有教学质量的素质教育是空谈、是口号,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
一、从严治教,向管理要质量
学校要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学风建设,端正学风,以学风建设促进校风建设,把“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勤奋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严明的学习纪律,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学校学风建设的目标,各校要规范办学行为,严禁开设快慢班、重点班。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督察。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听、查、测”来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听”是不定期深入课堂,随机听课,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监控;“查”是期初、期中教学检查,通过检查学校的教学档案资料,采集教学信息,了解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改进教师教学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测”是每学期对学校进行质量抽查,及时了解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质量分析,制订整改措施。通过构建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提高素质,向教师队伍要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师德建设中,要实现师德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严格要求教师,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二是强化校本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抓好师训,组织实施以新理论、新课程、新技术和教师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在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从本校实际出发,创造条件,支持教师个人自修、继续教育、学历提高、教学竞赛,有条件的可派优秀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三是组织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评选,培养一批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和较高学科专业水平的骨干教师和名师队伍,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分提高,能力水平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成就学校。四是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教师队伍的补充力度,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善队伍结构。(www.xing528.com)
三、科研引导,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要牢固树立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不动摇,扎扎实实抓好教学工作,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教学。一是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要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贴近教改实际,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教育教学服务,让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推动力。要始终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把课堂变成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高度关注课堂教学效率、优质生源、学科的“短腿”等问题,大力探讨如何开展全区性的学科常规竞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继续深入实施“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城乡教师结对子”工作,在师资、教研方面为农村学校提供帮助,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高,发挥城区优质学校的引领作用,加强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切实为教学实践服务,使教研工作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进一步强化教学日常管理,严把“教学常规”的四个关:第一是集体备课关,第二是课堂教学关,第三是作业批改关,第四是培优辅差关。
四、明确职责,构建保障体系
学校是教学的组织、实施和管理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组织上,教师要精心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特别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上。强化校长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责任,实行学校教学质量责任制。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做到“三个下沉、三个参与”,即:下沉到教研组,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下沉到备课组,参与集体备课活动;下沉到班级,参与教学实际活动,所有校级领导干部听课量要达每学期30节。要通过以上活动,了解本校教学质量状况,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学生教学质量反馈制度。各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举行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课堂教学的评价,确立学生在教学质量的主体地位。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教师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激励教师通过自觉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效果的试金石,是学校的生命线。各个学校要突出以教学为中心、深化课程改革、狠抓教育科研、常抓课堂常规、强化学校管理、改革评价机制、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督办检查、合理运用结果、坚持舆论导向、形成重视教学质量的氛围,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本文原载于2008年9月7日《咸宁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