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班级学生中的小群体
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非正式组织的小群体。这种小群体,有些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团结,有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但有些小群体,不但不能促进班级工作,反而对班集体的学习、生活、纪律、劳动等方面起着妨碍或破坏作用。有些班主任老师对班级中出现的小群体,非常害怕,一旦发现就慌了手脚,乱扣帮名,横加指责,全力扼杀,彻底摧垮。其实,学生中的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小群体是摧而不垮的,有时表面上好象摧垮了,而实际上却更加坚固了,只是他们的活动更加神秘和隐蔽了。怎样对待班学生中的小群体呢?
一、理解与认可
理解就是正确地合理地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并为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创造条件。学生在班级中有渴望获得别人帮助的需要,也有情感交流的需要,还有信息沟通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取决于学生之间的交际往来,学生在各自的交际往来中,由于情感和性格的相似或互补,无形中结成了各种各样的自发的小群体。
认可,这就是在理解学生身心特点及身心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正确地认识学生中的小群体是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正常现象,许可他们正确的合理的交友需要,并把学生中的小群体,认同为班级大集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随意地扼杀、排斥和摧毁。
二、参与并分析(www.xing528.com)
参与就是班主任教师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员,积极地参加学生中的各种小群体,力争与学生一同活动。学生小群体的活动往往具有隐蔽性,一般的活动都不愿意让教师知道,教师是否能参与学生的小群体,完全取决于师生之间是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可亲、可近、可信的关系后,学生才愿意在教师面前倾吐真言,才愿意接收教师成为他们当中的成员,或聘请教师当他们群体的顾问或参谋,遇事主动找教师商量。这样教师才会把握学生活动的目的、方向和方式,做到心中有数,统观全局。
分析,就是在参与的基础上,分别剖析各种小群体的性质、特点和类型,从中找出哪些小群体是积极的健康型的小群体,哪些是消极的非健康型的小群体,以便给予正确的鼓励或引导。学生中的小群体,根据他们活动的目的、范围、方式、性质等可以分为求知型、知己型、信爱型、邻近型、兴趣型、反抗型和破坏型等多种类型,一般前面五种类型属于健康型,后面两种类型则属于非健康型。
三、激励加引导
激励就是激发健康型小群体的活动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积极协助班级大集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中的小群体,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机构,没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没有正规化的领导者,但是却具有崇高威信的小头目,这种小头目的言行往往具有很大的号召力。这些小群体的战斗力量和工作效率是一般的正规小组所不能比拟的。班主任教师只有激发这些小头目的工作热情,鼓励各种小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的活动,才能使班级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才能保证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兴趣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引导,就是引发各种小群体的活动,并为他们的活动引路导向。学生小群体的活动具有随意性,特别是非健康型的小群体,他们的活动有一定程度的对立反抗性和破坏体,教师必须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他们对立破坏的原因,开展心理咨询,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树立上进的信心,指明前进的方向。只有及时地对这些小群体的活动引路导向,才能避免或消除这些小群体对班级大集体的影响和破坏,做到防患于未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学生中的小群体,是班级大集体的细胞,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传导体。只有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根据不同类型的小群体进行不同的激励和引导,才能够搞好班级工作,使各种小群体都围绕着班级大集体积极有效地运转。
(本文原载于1989年《班主任之友》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