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时代要求 创新德育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随后省、市、区也相继召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专题会议并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并且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是未成年人集中的场所,教育系统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成果,表彰咸安区基层德育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根据年初的工作安排,经区教育局党委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区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根据会议的安排,我首先代表局党委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并就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德育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最后以陈局长和领导的指示为准。
一、认真领会中央和省委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中央和省委的会议精神
2004年2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重要讲话,李长春、刘云山等同志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中央领导的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总结了我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经验,科学地分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主要任务及当前的重要工作,号召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未成年人的亲切关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远见卓识和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极端负责的执政风范。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切实做好教育系统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随后不久,湖北省委召开了全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省长罗清泉、省委副书记邓道坤等同志部署了全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委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精神,分析形势,交流经验,部署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2004年下半年和2005年上半年,市委、区委也先后召开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和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使各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机构、有专班、有责任制、有领导机制,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有效推进。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
广大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今天的未成年人,几年、十几年后,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他们的奋斗中实现。未成年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最终实现。
2.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积极应对挑战的紧迫任务
当前,国际的形势正发生着激烈而深刻的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他们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年轻一代身上的图谋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加紧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国未成年人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企图潜移默化地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转换、社会成员转化和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格局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既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国际国内复杂变化的形势,对未成年人开展积极的思想品质教育,用先进的思想、先进的人物、远大的理想、宏伟的目标、祖国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去教育广大未成年人,去引导广大未成年人。
3.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加入WTO,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提高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和腐朽落后文化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体的迅速兴起,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借机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这些给我们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难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4.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
中小学校是未成年人集中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教育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不管是党的教育方针还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新课程改革的决定,都把学校的德育摆在了首要位置,突出重中之重的地位,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决定着党的事业的后继有人,决定着民族的兴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和历史责任、政治责任、工作责任。
总之,各级各类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干部,一定要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切实履行教育职责的高度和角度,增强做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用真功夫、使硬措施抓好这项工作。
二、咸安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作法及成效
咸安区目前有13万未成年人,是一个寄托未来希望的庞大群体。其中在校的中小学生共77110人,这些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教育与影响下,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表现出爱国、守法、明礼、友善的良好素质和追求高尚人格以及为社会作贡献的远大志向,有着较强的纪律观念、良好的行为品质和较强的法制意识。咸安区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宗旨,坚持以德育课为主阵地,加强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来,区教育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构建了“三全”(全员、全程、全控)的学校德育育人网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活动体系和德育考评体系。
1.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
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注重从基础做起,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思想教育,增加学生的情感熏陶,丰富学校德育的教学内容。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我们明确了十个方面的内容:即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时事政治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校庆校史教育、健康心理教育。构建了“三个序列”:即班会教育系列、团队教育系列、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系列等。
2.优化德育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
首先我们充分挖掘我区地方人文、历史与社会的德育资源,丰富咸安区中小学德育内涵,在场所上建立了“三个基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基地。初小以上学校基本上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建立并启动了咸安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使咸安区校外德育基地更趋于科学和完善;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
3.拓展德育领域,变单线型为网络型
在形式上抓好“三个结合”: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结合。咸安区各中小学已逐步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的德育教育网络。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和“进万家门、知万家情”的家访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做到教师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形成了科学有序、纵横交织的德育网络。
4.突出德育主体,变被动型为主动型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产生影响,受到熏陶,得到教育。如利用每年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开展“合格小公民”活动,还通过开展“五小”实践活动、日常行为规范月活动、远足活动、军训活动、万人洁城活动、“远离网吧、争做网络文明小使者”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主动得到内化和升华。
5.区分德育对象,变整合型为层次型
我们改变过去那种胡须辫子一把抓,不分年龄大小,不分男女性别,不分城乡差异的雷同单一的思想教育和品德课教育的方法模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生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分层次实施德育教育。
6.建立德育机制,变自发型为规范型
咸安区各中小学制定和完善了学校的德育制度,如建立德育目标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评比表彰制度、家访制度、升降国旗制度、团队工作制度等。在评价上制订“三把标尺”: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指标、评价教职工德育工作的指标、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的指标。调动教师自发、自主地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学生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思想素质。
7.更新德育手段,变传统型为现代型
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首先以德育科研为先导,加强德育学科研究,促进德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其次加强德育与学科的渗透和融合,在研究中总结积累经验。三是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直观、形象的优势,丰富德育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2001年,我们成功地召开了咸安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组织了全区“师德标兵”、“名校长”、“名教师”、“优秀学生”、“优秀团干”、“学雷锋志愿者”等评选活动。这次大会也将表彰一批在德育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单位和个人。
总之,我们始终将学校德育工作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学校管理、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营造一种“学校处处是德育,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氛围。
(二)学校德育的主要成效
1.德育管理不断规范
近年来,咸安区教育局适应学校德育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全区中小学德育的主体内容,广大中小学以《宪法》要求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开展有益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浮山教育总支所属学校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积极创建“十星”级班级活动,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大幕教育总支所属学校针对“留守孩子”多这一社会问题,对他们道德倾向和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汀泗教育总支所属学校在充分挖掘德育资源,拓宽德育工作渠道这一方面积极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由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规范,全区近八万中小学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和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区共有十万人次学生志愿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事实表明,我区中小学德育教育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中小学生是全区公民中讲道德、讲文明、守纪律、有礼貌、最纯洁的一个群体。
2.德育队伍不断充实
咸安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也逐步形成制度,区教育局、各乡镇教育总支都建立了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设立了专人分管德育工作,形成了一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干部队伍。区教研室、学校有一支从事中小学德育研究的教研队伍。学校内也具有一支包括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政教主任、团队干部和校长、党支部在内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骨干队伍。这三支队伍构成了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学校采取集中培训、参观考察、相互交流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他们当中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优秀典型,据统计,全区有二百多位德育工作者受到省、市、区表彰。
3.德育途径不断丰富
(1)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化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如前几年我们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影片、读百部爱国主义图书、共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建立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四个一百”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如,随着中小学校园网的建立,有些学校在网上建立了德育论坛,采用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聊天、谈心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开设心理咨询室,有的学校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效果较好。
(2)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仪式等使德育活动更具吸引力,达到让学生参与、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
(3)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4)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建设。目前全区共建立国防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三热爱”教育基地、校外德育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共105个,投资200多万元的咸安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将发挥基地整体育人优势。
(5)架设家—校协作教育的桥梁,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家—校协作已由过去单纯的电话、家访向多向联系发展,家长由被动受邀到主动来访,学校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等,为共同商量教子良方提供了多种交流平台。永安环城小学创办“家长学校”十几年,积极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新模式,使“家长学校”办学规模越办越大,办学形式越来越多,办学效果越来越好,先后培训学生家长近1.5万人次,被省教育厅、省妇联评为“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经验在省、市有关会议上交流,成为咸安区“家长学校”的优秀典范。高桥教育总支和马桥教育总支与关工委联合为单亲、孤儿和父母长年外出务工学生一对一选聘义务家长活动,最近在全区得到了交流与推广。
三、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尽管我们在全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加强了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还面临严竣的形势与艰巨的任务。
(一)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
(1)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德育教材订量不足,课时开设不足,德育课和德育活动被挤占是经常发生的事。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乱办班,随意延长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加重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有些学生把学习当成了沉重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
(2)学校德育目标大而单一,没有形成明显的目标序列,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在具体德育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高大”的目标,很多教师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这种缺乏针对性的高目标、高要求的德育使我区学校德育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学校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致使学生光说不做、知行脱离。
(3)学校德育内容单调,观念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据我们调查,我区学校德育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取得很大成效,但在实施与学生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方面存在着欠缺,如健康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相关品质、修养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德育内容、观念陈旧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当前一些中小学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厌烦和抵触情绪。课本教科书上的内容与实际结合不够,学生、教师、家长希望课本少一些高不可攀的英雄人物,多结合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学生日常行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编排学习内容,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不愿意参加德育活动,在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时,表现出烦燥、敷衍、漫不经心,甚至和教师顶撞、争吵。
(4)学校德育主体的主动性发挥不够,直接影响德育实效。多年来,有些教师在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及教育素养方面存在着缺陷,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主动性的发挥。大多数教师的德育教育往往局限在照搬教材、空洞说教和开展形式化的活动,缺乏创造性和真情实感,德育效果不理想。而学生作为自身道德活动和品德发展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我们习惯于把大量的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社会准则灌输给学生,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普遍存在轻视德育的现象,把德育课视为副课,教不好正课的教师带品德,带品德的教师又当不了班主任。学校里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对差生转化的责任心不强,缺乏耐心,方法简单,行为失范。有的学生反映,有的教师上课穿拖鞋、穿背心、抽烟、打手机、跷脚、睡觉、看小说等,这些不良行为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学生方面
(1)自理能力差。据调查,我区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70%不会洗衣做饭,初中生大部分忙于学习,很少帮家里做事。
(2)是非判断能力差。存在盲从现象,有的盲目攀比,有的盲目追星,有的看到电视、电影、小说上不健康内容,心存好奇,模仿尝试,结果犯罪。通过对中小学生最喜爱、最崇拜的人物调查,原来备受中小学生崇拜的科学家、作家、历史名人在今天的学生眼里已失去了魅力,原来的领袖、革命英雄、时代先锋已逐步被歌星、影星所代替,结果令人担忧。
(3)心理承受能力差。现在的中小学生特别是城里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比较溺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养成生活现代化、言行成人化,说一不二,心理脆弱,依赖性强,受不得批评,经不起挫折和困难的考验。
(4)自我控制能力差,许多学生迷念上网,我区10%的小学生和30%的初中生上过网,有的学生上网成瘾,有的学生每晚等父母睡后翻窗出去上网,早晨再回来假装刚刚起床,上课时精神萎靡不振。有的为了上网偷骗家里的钱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有的中小学生还存在吸烟、喝酒、打牌、早恋等现象。(www.xing528.com)
(5)吃苦精神差。许多学生学习不刻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上进心,认为衣食无忧,经济有来源,读书好不好无所谓。
(6)诚信观念缺失。许多学生表现出待人不讲诚信,说话不讲信用,做事行骗说谎。
(7)唯我意识较强。许多学生缺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神,不愿做公益事情,自私自利,待人冷漠,自负清高,唯我独尊。
(8)法制观念淡薄。他们模仿性强,好事学不到,坏事学得快,处理问题简单,讲哥们义气,犯罪偶然性大。
(9)精神空虚,缺乏理想、信念,胸无大志,心无目标。
(10)行为失范,语言不净,行为不美,品行不端。
3.家庭方面
(1)家长的不良言行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在外面不能吃亏;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走出咸宁,冲出湖北,最好出国”,就是不爱家乡;有的家长每天粗话连篇、沉迷于打麻将,对孩子不理不管;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没关系;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自己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非要孩子做。
(2)一些离异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父母没有责任心,平时缺乏对孩子的管教,放任自流,造成孩子的畸形成长。
(3)大多数家长平时对孩子物质需求满足多,精神需求满足少,与孩子交流不多,沟通不够,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研究不够、发现较少、解决无方,使孩子逐步养成不良习惯。
(4)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存在误区,追求分数,贪高求洋,采取时间加汗水、“化肥”加“生长素”的教育模式,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4.社会方面
(1)网吧管理不严。网上聊天、网上游戏、不良网站对小孩子构成吸引,造成许多中小学生沉迷于其中。
(2)图书、影碟市场也亟待规范。黄色、暴力和不良内容充斥其中。有老师反映,从学生手中搜出很多小说和漫画书,内容都不堪入目,中小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受害不浅。
(3)电视节目对孩子影响也大。学生喜欢模仿,一些不良内容的播出,对中小学生是一种无形影响和文化入侵。
(4)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老师教的是好的,但社会上一些现象又是另一套。家长和居民反映,电视上经常播放的黑社会头目就是“老大”,许多犯罪分子由于“贪”财有钱,生活腐败,挥金如土,手段狡猾,这些现象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起了无形的负面影响,导致了部分中小学生不知不觉走上犯罪道路。
(5)整个社会的德育教育阵地不健全、不完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上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单凭教育一方的努力却是孤掌难鸣。
(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分别如下。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本原则
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主要任务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适应形势与时代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当前和今后学校德育工作要在学生中重点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教育。
(1)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培养中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要对中小学生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有效结合,使中小学生自觉把爱国与爱乡统一起来,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2)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明确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需要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需要毫不放松地努力学习。要教育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作好准备。
(3)开展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的一点一滴做起。良好的道德与品质的形成必须从娃娃抓起。要按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积极倡导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4)开展诚实守信教育。通过诚信守则、诚信案例、诚信行为教育,使广大中小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通过开展民主与法制教育,不断规范和完善法制副校长的选聘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经常请他们到学校为中小学生上法制教育课,作主题报告,讲法制教育案例等,努力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
(5)开展中小学生基本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他们爱美、审美情趣,增强他们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和经受困难挫折的能力,增强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引导中小学生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要始终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把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学校德育的长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学生为先的德育教学理念,逐步落实以上五项德育内容。各校要围绕以上德育内容,坚持学期有德育重点、每月有德育主题、每周有班团队活动,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作为常规德育的有力补充。邀请思想道德建设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和学习指导,逐步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德育队伍的评价体系,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典型,总结典型经验,确保德育工作的各项管理机制有效运转。
四、做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针对我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和学生思想品质的现况,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创新工作思路,整体推进我区学校德育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学习宣传《意见》精神,统一认识,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2004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5月10日,中央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意见》精神,教育部于同年6月11日也出台了《实施意见》,两个《意见》都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教育部周济部长也指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出实招、硬招、高招,要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真正把德育落到实处,要带着一种爱、一种情来做德育工作,真心实意地把青少年一代培养好。2004年4月份,咸安区委、区政府也召开了全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对全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区目前在校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不但关系着咸安今天的稳定,而且关系着咸安明天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切实明确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突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抓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不断推动、促进和加强全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建设工作。
(二)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学生主体作用和课堂主渠道作用
学校德育实效最终要落实到学生个体的思想素质发展上。因此,在探索提高德育实效、深化德育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自主组织、设计参与各种德育活动和实践,才能取得实效。学校在学生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团队组织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全区普遍推行“班主任指导、班长负责、学生自主”的班级自治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来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服务集体。
另一方面,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认真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学校德育课是系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健康的道德品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的教材教法研究与实践,严格执行部颁的课程标准,保证教学时间、教学内容,落实好课堂教学,使德育课更加接近现代社会实际,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其他各科的教学也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依据各科教学特点,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与思想。
(三)抓好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
1.抓好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夯实中小学生文明道德基础
把培养文明行为习惯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抓住实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契机,做好行为规范的教育与培养工作。按照德育的总目标和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明确教育目标与任务,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形成梯次递进的内容结构。幼儿阶段重点抓好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小学阶段重点规范小学生的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初中阶段重点对中学生加强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文明素养;高中阶段重点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开展高中生文明行为自律行动,通过自我、自主、自信的阶梯活动努力使他们文明行为的养成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诚信守信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
2.重视道德实践,在生活的体验中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学校要从小事着手,贴近生活,让中小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情感,升华思想,形成品质。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去更好地利用和开发中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从现实的道德生活实践体验中提炼道德情感、意志、态度和信念。要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校诚信教育,要融合在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守时守信、言必行、行必果的人际交往的生活实践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条例、典型人物的报告会、参观走访活动,开展“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的辩论会、征文、演讲赛、故事会、校园窗口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和熏陶,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校可以结合新开学、新生入学、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其次可以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七七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进行一次国旗下演讲,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讲一个中华民族传统的故事,做一件弘扬传统美德的好事等。还可以结合各科教学,通过研究性学习,积极寻找传统美德的文化价值和现代科技精神之间的联结点和转换点,发掘其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内涵,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学校要保证每周安排1小时的时间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1~2次全校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总时间初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高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30天,严禁挤占学生德育活动时间。
(四)拓宽德育渠道,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首先,学校要充分发挥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要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校长、书记、班主任、政治教师,而且各科教师和所有教职员工都要树立“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意识,切实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采取坚决措施规范办学行为,把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减下来,要下真决心、用硬措施改革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评价制度,为中小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中国古代对老师就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人们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来形容教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广大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以德施教,用自己高尚的精神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未成年人,促进他们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学校要主动加强和家庭的联系。要继续在全区各中小学中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的家访活动,完善学校教师家访制度,建立家校联系簿,要求广大教师每学期对所教学生至少进行一次走访,深入学生家庭双向交流,建立一种新的、家校和谐的家访校访模式。同时,学校对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要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方便他们联系工作,了解情况,有效地教育和管理孩子,形成家校共同教育学生的合力。
其次,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并且是终身教师。我们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努力办好家长学校,通过举行培训班、座谈会、报告会等途径,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关爱、理解、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要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对那些孤儿、单亲家庭的子女和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缺乏家庭教育的学生,我们要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密切配合,聘请社会上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担当起这些学生的义务家长,联系和指导他们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这些学生情有所依、学有所帮、行有所教。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航标和导向,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方向,决定着培养和造就什么样人的问题。因此,在座的各位必须高度重视、支持和关注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狠抓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为此,区教育局要求如下。
1.加强领导,大力支持
各校要建立健全“一把手”抓德育的领导机制,把德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及时把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动向,研究德育工作的新问题,针对目前德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和办法。要重视和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
2.强化管理,健全机制
各校要建立健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学生德育工作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要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作能力的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教、团队、班级等作用,共同做好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此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橱窗、板报、人文景点、名人名言、文化长廊,张贴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的人物画像,营造浓厚的德育育人氛围。
3.强化培训,优化队伍
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对下一代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对中华民族负责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全面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各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校德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为德育教师提供学习、考察的机会,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德育教师队伍。
4.争取支持,形成合力
学校要主动寻求社会多方面配合,增强“教育合力”。要继续争取与文化部门、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联系与合作,聘请法制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均为校外辅导员),每学期来学校作法制专题报告和德育报告,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要积极组织和实施学生参加社区教育实践活动,让他们投身社区或农村建设,获取社会知识。要加强同文化、工商、公安、城建等部门的联系,努力解决好未成年人上网问题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争取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形成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是行业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是广大家长的殷切希望,是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回顾过去,我区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展望未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学校德育工作形势严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希望。我们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努力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再作贡献。
(在咸安区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