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礼俗中的死后赐谥号

中国传统礼俗中的死后赐谥号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和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封的有褒贬意义的标号。汉代建立后,不仅恢复了谥法,而且使其制度更加严密。赐谥是由统治阶层赐予的谥号。汉初恢复谥法后,其帝王的谥号是上天赐予。不过,在尊名、重名的中国,谥号作为一种潜在的名,往往打上深重的文化印迹。在来世、他世等宗教观念未能长足发展的中国,人们寄希望于后世,而谥号是后世的一个构成元件。

中国传统礼俗中的死后赐谥号

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和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封的有褒贬意义的标号。加封谥号始于周代,《礼记·檀弓上》曰:“死谥,周道也。”周朝的人把死者当神明崇奉,普通人在名之外取字,生时用以表德,死后用以讳名,统治阶层的天子诸侯士大夫,则死后别为立谥。春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作为上层建筑的谥,也受到了冲击,原先的诸侯死,天子赐谥;君王死,礼官议谥;高官重臣死,朝廷赐谥的古礼遭到破坏,于是,诸侯的谥多由子弟大臣议定,不必天子亲自制谥。就连一般的卿、大夫也有了谥号。战国时代的谥法虽然日臻完善,但是秦统一以后公开宣布废谥。

汉代建立后,不仅恢复了谥法,而且使其制度更加严密。唐宋则是谥法的鼎盛时期。此时对谥法有严密的规定,并有专书论考,其中集大成者有宋苏洵的《谥法》四卷,共收168谥9 311条。谥法的内容主要是两个部分,一是考察一个人的行为、德操,由此而做结论,有德则褒,失德则贬。比如对“克定祸乱”、“威强睿德”者谥“武”,“慈惠爱民”者谥“文”,敢作敢为、广施仁义者谥“景”,广开疆宇、南征北伐者谥“恒”,“照临四方”者谥“明”,等等。二是以个人的运遇、品性做结论。这是因为有些人一生的行为、德操没有显著特点,并不好由此做出结论,而从运遇、品性方面则比较容易盖棺定论。

谥可以分为赐谥和私谥两类。赐谥是由统治阶层赐予的谥号。汉初恢复谥法后,其帝王的谥号是上天赐予。而制好的谥及谥文是要刻写在简策上的(诸侯、王、三公等均有),这类东西,就是所谓的谥册。唐代时,帝及后的谥还被制成印玺,称“谥宝”或者“宝印”,随葬于陵中。

帝王的谥,原本一字,最多二字,与大臣没有区别。从唐代开始,谥号逐渐变长,如李隆基(玄宗)将其祖宗的谥一律增加到7个字,如太宗李世民初谥“文皇帝”,此时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宣宗李忱则为18个字。宋神宗20个字,明太祖21个字,清高宗23个字。

官吏有谥,必须具备相应的品级。他们虽然是得谥的主体,但历代对其范围均有着严格的限制。汉代是生前有爵位,死后方可获谥;东晋以后规定“五等君及侍中以上者有谥”,唐宋为正三品赐谥,此法一直袭用至清代。(www.xing528.com)

在赐谥中有追加谥号的,如汉平帝谥孔子“褒成宣尼公”,唐太宗比干为“忠烈”。还有朝廷出于某种目的,有时特意赐给官品低下者和个别平民布衣以谥号,如为了宣扬儒学,博取名声,给大儒、隐士赐谥;为了表彰、褒赏忠心报国、英勇抗敌,给宁死不屈的将士赐谥;为了提倡、劝奖忠孝节义,给孝子、顺孙、烈妇、贞女赐谥。如南朝陶弘景帮助萧衍(梁武帝)夺取了帝位,后又参与机密,因此,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因生前官位很低,又是隐士,死后特赐“贞白先生”。元代以后,赐谥极滥,甚至于皇帝的乳母、方士也可得谥。最为可笑的是明代开国功臣常遇春,父祖以上三代连名叫什么也不清楚,却被太祖朱元璋分别追谥为敬懿、安穆和庄简。无名人成了有名人,谥却失去了它应有的严肃性。

所谓私谥,就是由乡里亲属和门人弟子、崇拜仰慕者给那些有道德功业而未得到朝廷封赠者所加的谥号,一般为美谥。例如柳下惠,他姓展名禽,字季,居于柳下,颇具高风亮节。他死后,门人欲为之作诔,其妻不同意,说,知夫莫如妻。于是亲自为之制诔,诔文最后一句是“根据夫子生前的德行,其谥号应当为‘惠’才恰如其分”。后人大多知道柳下惠,原姓名反被淹没了。私谥出现以后,到宋代时便进入了它的繁盛阶段。有人通过比较研究,把私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弟子门人给老师的谥号;乡人给本地耆宿的谥号;宗族亲友给德行兼备的老人的谥号;以及官府给地方名人的谥号。又因职业、社会地位的不同,往往在谥之后缀以“先生”、“处士”、“居士”等等字样,这是私谥不同于赐谥的重要特点。

谥号是我国文化一项独特的内容,它以盖棺定论的形式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予以总结,不无意义。尤其是在谥法民主的时代,它可以对统治阶层的人构成一定的心理约束,使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所顾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过,在尊名、重名的中国,谥号作为一种潜在的名,往往打上深重的文化印迹。人们常常不是在生前更多地加强自我修养,立德行善建功立业,而是死后由亲属一味地去争,为此而行贿受贿、奔波游说,甚至反目争讼。这些行为不仅反映了不正常的死贵于生、死人大于活人的社会风习,也助长了向声背实、重名轻实的社会风气。同时,一味地追求美谥,不免虚假、夸饰,把实际的情形搁在脑后,渐染渐浸,浮夸风由此而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谥号制度也为人们开辟了一块新的人生天地,个人的人生可以由谥号而延续下去,并且泽及子孙后代。在这里,个人“名垂竹帛”、“留得生前身后名”的宏伟抱负得以实现。在来世、他世等宗教观念未能长足发展的中国,人们寄希望于后世,而谥号是后世的一个构成元件。可以说,就如因果报应、隔世转生之于佛教徒,解脱原罪、进入天国之于基督教徒一样,谥号给古代中国人的人生添了一线希望和一点亮色。

辛亥革命后,除极少数的满清遗老之外,人死之后,再也不用谥了。从此,谥自动退出了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