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送葬时为整齐挽丧车者前行的步伐所哼唱的一种简单调门,而后配词,成了哀悼死者的乐歌。有人认为挽歌起源于汉武帝时做苦工者哼唱的歌。也有人认为起源于汉初田横徒众为悼念田横所唱的悲歌。也有人认为起源于《左传·哀公十一年》中的齐国将军公孙夏下令兵士歌唱《虞殡》。更有人认为起源于《诗经·小雅·四月》中的“君子作歌,维以告哀”二句。
战国前王公贵人出葬时是否由挽士们高唱挽歌,因文献缺载,不敢断言。相反,汉时的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们必须挽歌,这已是丧葬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崔豹《古今注·音乐》篇说,汉武帝时的大臣李延年,将田横徒众创作的挽歌分成了两曲,一曲名为《薤露》,王公贵人的葬礼使用,词云:“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第二曲名为《蒿里》,士大夫、庶人的葬礼使用,其词曰:“篙里谁家地?聚殓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唐以前,挽歌是丧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仪节。高唱挽歌,以示哀思,并借势增如丧礼肃穆、悲怆气氛。由于挽歌为一般丧家所接受,社会上还出现了一批专在葬礼中唱挽歌的挽郎,一如吹鼓手这样的角色。晋代挑选六品官员以上的子弟六十人为挽歌郎,专为帝王和显贵送葬时唱挽歌。唐代帝王葬礼,挽郎二百人,皆服白布深衣,白布介帻,分别排列在送葬队伍两边,沿途唱挽歌。《宋书·礼志》强调了葬礼中挽歌的重要和正式划分了挽歌的等级。并对送葬时的挽郎人数做如下规定:三品以上官员葬,唱挽歌者分成六行,走在送葬队伍前列,每行六人,共三十六人;四品四行,十六人;五品六品官员挽郎八人;七品八品六人;九品四人。明清两代也有类似的限定。挽郎的服饰要求统一,历代均有规定。挽郎在行进中,两边的执绋,中间的执霎,霎是木制的大扇,上面绘有图画,另外还有披铎,铎由铜制作,随着行进人的步子发出响声,作为挽歌的节拍。 (www.xing528.com)
从东汉时起,直至魏晋,一些文人们总嗜好在日常生活中,在婚宴嘉会上,高唱挽歌。正是这样的随心所欲,推动了文人挽歌诗的创作,涌现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晋代诗人陆机、陶渊明等人皆有晚年自作的挽歌。其中陶渊明的《挽歌诗》成为千百年来之绝唱:“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此后,丧家和丧主为了获得名家撰写的挽歌,不管与名家相识还是不相识,互为托付,转相征求,结果得到了不少的挽歌,“动成卷帙”。从而使民间丧葬唱挽歌的习俗流行起来。这一习俗在古代小说中就时常出现。例如唐白行筒《李娃传》中就塑造了一个唱挽歌的挽郎形象,荥阳生与长安名妓李娃邂逅相遇,一见钟情,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后来荥阳生被假母所骗,流落街头,学唱挽歌,“每听其哀歌,自叹不及逝者,辄呜咽流涕,不能自止,归则效之。生,聪敏者也。无何,曲尽其妙,虽长安无有伦比”。后来,两家殡葬铺在天门街上举行丧事用具展览,并比赛挽歌,东边店铺的掌柜知道荥阳生挽歌唱得极好,就凑齐两万文钱雇用他。到了那一天,男女老少都来参观,聚集了好几万人,连小巷里都不见人影。作品生动地描绘了赛挽歌的场面。
挽歌后来逐渐演变成挽词、挽联。挽词是哀挽死者的词章,包括诗、文、歌、词等形式,多是韵文;挽联是哀挽死者的对联,由“挽词”演变而来,很快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并发展至今为寄托哀思的方式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