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后,派人将去世的消息通知死者的亲友,称之为报丧。此礼俗形成较早,《仪礼·士丧礼》载:“乃赴于君,主人西阶,东南面,命赴者拜送,有宾则拜之。”《礼记·杂记》载,死者的身份不同,则报丧的说法各异,“凡讣于其君,曰:君之臣某死。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大夫讣于同国适者,曰:某不禄。讣于士,亦曰:某不禄。……”赴告,又作讣告,即是报丧,上述都是记载报丧这一礼俗的。《史记·周本纪》说,昭王巡视南方,溺死在长江中,其卒不讣告,是因为太丢面子了。可见报丧仪式在周代已成型。
唐《开元礼》载:“遣使赴于阙,使者进,立于西阶,东面南上,主人诣使者前北面,曰:臣某之父,某官巨薨。谨遣某官臣姓某奏闻。讫,再拜,使者出,主人哭入复位。”可见此俗传承至唐代,已更臻完善。而且韩愈在《与李秘书论小功不税书》中说:“今特以讣告不及时,闻死出其月数则不服,其可乎?”表现了唐代对此俗的重视。
后来,在历史传承中,报丧礼俗逐渐形成了两种情形,一种是在招魂、停尸丧事安排已定,由丧家晚辈或请亲邻到戚友、亲族家叩头报丧,或送讣告丧帖书面通知,一种是人死当天就报丧,采取放炮、鸣敲铜鼓铜锣形式,通知邻里和附近亲友前来吊唁。
在北方地区一直沿用报丧这一礼俗,一般人家的长辈去世,子孙戴着孝赶赴亲友家告丧,并在门口叩报丧头,如果是在途中遇到了亲友故旧,也要马上跪在地上叩头,报告凶讯,俗称“孝子头,满地流”。在报丧的同时,有些地方还依男左女右的习惯在居宅大门侧边的墙上,贴一长条白纸。亡者若为老年人,便在纸上直书“恕报不周”或“恕不遍讣”四个大字并在纸的左下方小字写出“某氏之丧”,如果死者为中青年,还有老人健在,则只在纸上写出“某氏之丧”不落小字款。功成名就的中年死者,不管家中是否还有长辈,均要写出生前的官爵、姓名、生卒年月、丧主及孝子的姓名。施行此法,一可以向人们报告家中遭到的不幸,二可以弥补报丧礼中出现的疏漏,三可以就疏漏向亲族、邻里表示歉意。(www.xing528.com)
在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报丧,是由族人陪同死者长子到附近的亲族和戚友家叩头,但到任何一家,孝子都不得进入门内,也不得 向门内喊叫,只能由陪同的人在门外喊话,主人闻声走出门外,孝子见到后不分对方辈分大小、年龄长幼、是男是女,都要原地叩头,直到陪同的人说明情由之后,才能站起来。这种报丧习俗至今还在流传。
亲人远在他乡异地,因路途遥远,不可能派人报丧,则以书函形式代替,此类信函,史称之为“讣闻”、“讣文”和“哀启”。其内容,大约是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临终前的景况、葬祭日期等等。通过信函报丧,亲人很有可能见不上死者一面。据《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带领随行数十人赴梁山泊途中,在官道边的酒店里碰到了绰号为石将军的石勇。“三杯酒罢,石勇便去包裹内取出家书,慌忙递与宋江。宋江接来看时,封皮逆封着,又无‘平安’二字。宋江心内越是疑惑,连忙扯开封皮,从头读至一半,后面写道:‘父亲于今年正月初头因病身故,见今停丧在家,专等哥哥来家迁葬。千万,千万!切不可误!宋清泣血奉书。’”由此可见,报丧之俗自古以来就很盛行,至今,人们仍沿用这一习俗,人死后,或发讣告,或派人前往各处通知死者的亲朋好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