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民间认为麒麟是仁义之兽,是吉祥的象征。积德人家求拜麒麟可生育得子。京剧《锁麟囊》有一情节,母亲在女儿出嫁时,送绣有“麒麟送子”的百宝囊,祝女儿早生贵子。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说。在我国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中,各种表现“麒麟送子”主题的年画、剪纸、泥偶,深得群众的喜爱。在年节举行耍狮子舞龙灯的表演活动中,都有“麒麟送子”的内容。
民间工艺品中我们通常看到的《麒麟送子》画面正中为一头龙首、狮尾、鹿身、身披鳞甲、马蹄细腿的麒麟,背上有的驮着一个年轻妇女,手中抱着个胖娃娃,以示送子;有的背上骑个童子,怀抱莲蓬和笙,谐音“连(莲)生(笙)贵子”;画面往往还绘有跟随送行的送子女子,背景祥云缭绕,“天宫”隐约展现,以示“天赐贵子”。
北京剪纸《麒麟送子》非常有趣,半鳞半毛的麒麟背上,坐着一只大肥猪,怀抱数只猪娃娃,构思奇特,别具一格,神态令人捧腹,招人喜爱。陕西的泥偶《麒麟送子》已有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每年三月十五日的周公庙会上,祈子者争相购买,极受欢迎。除此以外,枕头上绣花图案,背面上的印花图案,床架的雕花板上也都可见“麒麟送子”。
春节,除喜欢买《麒麟送子》的年画张贴以外,还有一种送纸扎麒麟的习俗。这种麒麟的独特之处是下巴上挂有许多胡须。好事者抬着纸扎麒麟串家走户,上门演唱。这时,凡未育的妇女和才过门的小媳妇,往往被一些大嫂们连拖带拽地将她们推到麒麟面前拽胡子。据说还蛮灵验,拽一根就能生一子,拉下两根还能生个双胞胎呢!在戏耍麒麟时,旁边的人就唱“早生贵子早得福”之类的吉利话。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六载湖南长沙风俗,有以龙灯围绕妇女为麒麟送子者:“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
妇女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www.xing528.com)
为什么民间会如此崇信这种风俗的呢?江南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位画师,年老尚无子嗣。画师痴心于画麒麟,屋里到处挂着他所画的各种姿态神情的麒麟。有天晚上,他突然看到一匹金光闪耀的麒麟,背上驮着个小孩向他走来,画师高兴地迎了上去……一觉醒来,方知是梦。第二年,他老伴果然喜得“老来子”。孩子聪颖过人,六岁即能赋诗作画,人们称这孩子为“麒麟童”。于是,“麒麟送子”这一风俗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了。
上面这则传说只是人民群众的一种附会传说。考其源流,“麒麟送子”另有来历。一种可能来自孔子感麟而生的记载传说。《拾遗记》讲到孔子的故事:“孔子未生时,有麟吐书于阙里人家……”以后吐书生孔子而又演变为送子。再《论衡》说:“麒麟,兽之圣也。”“兽”与“寿”谐音,因此,麒麟寓意福寿。而《礼记·乡饮酒义》说:“产万物者,圣也。”作为“圣兽”的麒麟既能“产万物”,而“圣”又与“生”同音谐义,因而,人们也就视它为能送子。古时,嫁女多在春天。麒麟有孳茸报春的本领,给人们送来春天,带来子孙的繁衍,这样,“麒麟送滋”就被人们深信不疑。由于“滋”、“孳”、“子”互通,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使含义更为鲜明,就逐渐改称“麒麟送子”了。
丧葬礼俗
汪寿松 编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