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迎”就是把新娘迎接到婆家来,实现完婚的礼俗。传统婚姻的“六礼”中前五个礼俗都是为这一礼俗做的准备,完成了这一礼俗,婚姻才宣告成功,所以前五礼都可称为“议婚”礼俗,“亲迎”是成婚礼俗,近代人们称为婚礼的往往就是指传统的“亲迎”。
“亲迎”礼俗的具体礼节十分繁缛琐细,在传统婚姻的六礼中场面最大,而且各地的礼俗因为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从古至今的变化也最多。所以男女双方,包括参加这一成婚礼俗活动的亲友宾朋都十分重视,精心安排,细致考虑,惟恐稍有疏忽,给喜庆的礼仪带来不快。
亲迎礼俗从准备到结束,古代要进行三天,最主要的是迎亲及其成婚礼俗,其主要内容为出发迎亲、叫门、搜轿、哭嫁、下轿、喜宴、入洞房、撒帐、喝交杯酒、合髻、闹洞房等等。在迎亲的前一天有“铺房”,第二天有“拜姑舅”等礼俗。
按照《仪礼》的规定,迎娶新娘的当天早晨,男家要拜祭祖宗神位。古人迎娶新娘必须在黄昏以后甚至深夜,一切迎送人等都穿黑色礼服,《仪礼·士昏礼》说亲迎的队伍“主人爵(雀)弁,纁裳缁袘,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单一的黑色在黑夜行动,古人认为这是和黑夜属阴相配的,和当今婚礼不少地方在白天接新娘,崇尚红色正好相反。
迎亲队伍到达女家,依照礼俗女家主人在门外迎接新郎。新郎携带大雁随女家主人互相谦让着走入女家堂屋,在此施行献授大雁的礼仪。然后新郎从女家出来,在门口等待新娘出门上车,迎亲的队伍遂拥载着新娘启程回男家。
大体从南宋开始,迎亲乘黑色车的越来越少,而改用花轿接新娘的越来越多。轿子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运输工具,《史记·河渠书》记载:“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轿)。”《汉书·严助传》有更明确的记载:“今发兵行数千里,资衣粮入越地,舆轿隃领(逾岭)。”这些记载说明,轿子最初是作为一种翻山越岭的工具而使用的。到了宋代,轿子开始有了顶盖、围屏等装饰,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其制正方,饰有黄黑二等,凸盖无梁,以篾席为障,左右设牖,前施帘。”至此,轿子的式样基本定型,成为一种专用的载人运输工具。历史上对于坐轿子曾经有过较为严格的规定,唐武宗时规定,除三品以上的宰相、三公、尚书令以及致士(即退休者)、患病者外,其余不论高低尊卑,都不许坐轿子。到了北宋年代,虽然民间可以有乘轿子的,但是士大夫们还是认为乘坐轿子是以人代畜有伤风化,都不太多乘坐轿子。而民间的坐轿也时有限制,如宋哲宗绍圣二年就曾下诏禁民用轿。直到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因为江南多雨路滑,才允许朝臣乘轿,此后文武官员上朝或外出均以坐轿代替车马,以至发展到“无人不乘轿”(《朱子语类》卷一二八)的地步。轿子的普遍使用,使结婚用车马迎亲的习俗被乘坐花轿所代替。随着时代的发展,迎亲的花轿也越来越讲究,富户人家用十六人抬的大轿以显示华丽高贵自不必说,就是平民百姓也不马虎。迎亲花轿按照习俗都用红绸幔帐,装扮得喜气洋洋,轿夫也穿红扎绿,腰系红绸带与花轿相匹配。花轿代替车马后也派生出一些陋俗,例如新娘上轿后,轿夫念念有词讨要利市酒钱,不给则不起轿,俗称“起担子”;迎娶新娘的轿子返回男家时,有人拦轿索要吉利钱,俗称“拦门”。
抬着花轿接新娘,古老的仪式也就变化了。迎亲队伍的人员不能穿黑色衣服,所有参与迎亲人员的生肖属相不能和新郎、新娘的属性相克。迎亲的队伍颇为壮观,走在最前面的是放鞭炮的人员(俗称炮手),每过一个村庄必须先放鞭炮,跟在其后的是吹鼓手队伍,并有人鸣锣开道,然后是新郎的黄轿、新娘的红轿,富有人家还举旗打伞,再后面是抬礼品的行列。此外还有二至四人(称为枪手)手拿红绸布或小红帖,帖子上写着“凶神退位,接喜迎福”等字样,路过庙宇、井泉、关隘甚至古树都帖上一张小红帖。有地方的习俗还鸣鞭炮,以此威慑妖魔。路过坟墓,则要用红绸遮挡,以免鬼魅危害迎亲的队伍。
迎亲队伍到达女家,有的地方有“开门礼”的习俗,“开门礼”的具体礼节各地各有特色。一般是迎亲的人先燃放鞭炮,称为“开门炮”。然后新郎在门外叫开门,女家的人故意不开门,新郎要从门缝里塞进事先准备好的礼包,女家的人隔着门缝对新郎细细盘问一番,有的还借此逗新郎,逼新郎回答一些难以说出口的话。这一礼俗的寓意是杀杀新郎的威风,好让新娘过门后少受气。新郎进入女家后,由女家的侍陪人员带着去正房叩见新娘的父母及长辈。这些礼节完成后,新郎便从女家出来,在门外等着新娘上轿。
新娘上轿前还有“搜轿”的礼俗。搜轿的人有的地方是新娘的兄弟,有的地方专门请一男一女两位夫妻双全、儿孙满堂的称为“福星”、“禄星”的长者担任。由于迎娶的时间在晚上或夜里,搜轿者点着蜡烛拿着镜子在轿内上下前后左右都照一遍,然后用燃着的芸香在轿里熏一遍。搜轿的用意可能是为了保证新娘的安全,驱逐潜入轿内的魔鬼。如此一番以后,新娘在亲人的哭声和自己的哭泣状态下依依不舍地上花轿,俗称“哭嫁”。随后迎亲的队伍在吹鼓手的鼓乐声中簇拥着花轿送新娘到婆家。
新娘乘坐轿子到达男家后不能随便下轿,还有“传代”的礼俗。“传代”又称为“传席”,俗称“踏青布条”,就是新娘下轿入男家门时双脚不可着地,要踩着男家所铺设的麻袋或青布条前行,麻袋或青布条由男家安排二至四人把新娘踩过的袋子往前传。清代王裳的《知新录》说:“今人娶新妇,入门不令足履地,以袋递相传,令新妇步袋上,谓之传代。代、袋同音也。”显然这个礼仪是取传宗接代的吉兆。白居易《春深娶妇》诗有:“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看来唐代已有这一礼俗,只是这里写的是“毡褥”而非“麻袋”,到了宋元时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新人下车担,踏青布条或毡席,不得踏地。”元末明初文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记载:“今人家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传席以入,弗令履地。”为什么有毡褥、青布条、毡席、草席的不同,陶宗仪解释说:“事同而所用之物则因时地有不同耳。”新娘入门因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各地的习俗不胜枚举,例如“跨火入门”取煞灭一切邪气的寓意;“跨鞍入门”取新人跨马鞍,一生保平安之意;“铺柴入门”取吉祥发财之意。总之都寄托着人们对新人的祝福。(www.xing528.com)
新娘入门后第二天早晨天亮要举行“拜天地”仪式,这是成婚礼仪中最重要的仪式。“拜天地”仪式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最初,按照《仪礼》的说法,是拜宗庙;其后大体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发展为拜高堂和亲属长辈;到了宋代又出现了夫妇对拜的礼节,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形成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的程式。依照民间的认定,拜了天地男女之间才成为了真正的夫妻。
亲迎之期招待宾客的喜宴是少不了的,举行完了“拜天地”仪式自然要设宴庆贺。有的地方在迎亲的前两天就开始宴客,先请管事酒,迎亲前请送轿酒,迎亲后第二天请贺礼酒、洗厨酒等等。喜宴不仅座席长幼有序,还讲究席谱的编排和菜名的寓意,要求成双成对,喜庆吉祥,俗称“双喜、四全、婚扣八”。即菜点总数要成双,忌为单数;有全鸡、全鸭、全鹅、全鱼所谓“四全”,菜品不能少于八道,叫做“要得发,不离八”。菜名也喜庆,例如:“四喜丸子”、“连年有余(鱼)”、“富贵全齐(鸡)”等等,通常还有一道甜点,称为“甜甜蜜蜜”。酒方初巡,新郎向宾客致礼。近代实行“文明婚礼”后,新郎新娘逐席向宾客致礼。
拜完天地,男女双双“牵巾”入洞房。此时有些地方有“开脸礼”的习俗,即请一个已婚妇女,称为“换新妈”为新娘“开脸”。民间俗称未婚女子为“毛脸”,新娘进入洞房,“换新妈”用两根棉线绞除新娘脸上的汗毛,修整眉毛、鬓角,为新娘洗脸。这可能是古代为新娘盥洗的演变。《仪礼·士婚礼》有“妇尊西,南面。媵、御沃盥交”的说法。意思是说新娘进入洞房在作为上方位置的房间西侧,面向南就坐,新郎的侍从(媵)和新娘的侍从(御)用水浇着为新娘盥洗。民间认为经过这一礼俗,新娘换了脸,成了新媳妇,从此不再害羞男女之事。
“开脸礼”后,一对新人要行“结发礼”和“合卺礼”。
“结发礼”又叫“合髻礼”。依照《礼记·曲礼上》的说法:“女子许嫁,缨。”意思是说女子自从纳吉礼过后确定了婚嫁的男家,就要用五色的丝线(缨)把头发系起来,表明已经有了婆家。《仪礼·士婚礼》又说:“主人入,亲说(脱)女之缨。”就是进入洞房,新郎亲自为新娘解开用来结发的丝线(缨)。可见新郎解开结发之缨是古人确认初婚夫妇关系的重要仪礼。到了唐代以后,这一仪礼逐渐被“合髻”所代替。所谓“合髻”就是新郎新娘各剪断一绺头发绾成同心结式样的发髻以为吉祥信物。宋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合髻”的仪礼:“男女各争先后对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段(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因为有了这个仪礼,人们就把元配夫人称为“结发妻”或者“发妻”。这种用法常见于古人笔下,如汉朝李陵《录别诗》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三国曹植《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欢爱共枕席,宿昔同衣衾。窃慕棠棣篇,好乐和秦瑟。”人们比较熟悉的是杜甫的《新婚别》:“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合卺礼”又叫“喝交杯酒”。“卺”就是一个瓠(又名葫芦)分成的两个瓢。《礼记·昏义》说:“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酳”是古代宴会的一种礼节,指食毕用酒漱口。《礼记》所说新婚夫妇的这一礼仪是指新娘进入男家后和新郎一起用餐,餐后用一瓠分成的二卺盛酒漱口,以表示夫妇平等,相亲相爱。后来有人称这一合卺礼仪为“合瓢”,如《魏书·临淮王传》所附录的《元孝友传》记载:“又夫妇之始,王化所先,共食合瓢,足以成礼。”由于“合卺”有夫妇同尊卑,相亲相爱的意义,所以后人常用“合卺”一词作为男女新婚的代称。
大体到了宋代,“合卺礼”演变成为“饮交杯酒礼”。据宋代王得臣《塵史》记载:“古者,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丝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说:“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这说明远古的葫芦瓢已经被酒杯所代替。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在谈到饮交杯酒时也说:“执双杯,以红绿同心结绾盏底,行交卺礼。”进一步明确地说明喝交杯酒时用红绿丝线绾成同心结连接两盏酒杯,喝交杯酒就相当于古代的“合卺礼”。所以喝交杯酒也表示新婚夫妻之间同心同德,相亲相爱,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婚礼中的这个表示吉祥美好的礼俗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今天的婚礼中仍旧少不了喝交杯酒,形式演变成为新郎新娘手臂相连交互着喝下甜蜜的酒,更显得亲密恩爱。
经过如上这些主要的礼仪,还有“撒帐”、“闹洞房”再加上“拜姑舅”,繁缛琐细的“亲迎”礼俗才算告一段落。三天后新娘开始做饭,正如唐代诗人王建所写:“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从此小心翼翼地融入了夫家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