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亦称“盂兰盆节”、“鬼节”、“七月半”,是流传于中国民间颇为悠久的传统节日,时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最早是一个宗教节日,其由来说法不一,一说始于道教,道教以该日为“中元日”,是“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之期,届时,道观都要举行斋醮荐福的宗教活动,后来,相沿成习,遂演变而成为道教的宗教节日;一说起于佛教,是根据佛经所载“目连设果救母”的故事而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宗教仪式,届时,佛寺庵庙僧尼居士都要举行名为“盂兰盆会”的宗教法会,用以追荐祖先,时日即久,从而演变为佛教的宗教节日。随着佛教在中国大地流传的日趋广泛,而且,佛教所说的目连救母故事,与中国民间士庶提倡的孝道大相吻合,因此,人们大多将佛教所谓“目连设果救母”的故事,视之为“中元节”的由来。
相传梵语佛教经文中,有个名叫大目犍连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有“神足轻举,飞到十方”的功力,有洞悉宿命的因果,与饿鬼对话的神通。在汉语译文中,常被简化称为目连。在他的一生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他以神通救母的故事。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在古印度的摩揭国,有位富翁叫富相,是位乐善好施的大善人,对于出家人,他尤其倍加敬重,时常拿出钱财供奉“三宝”、施舍僧尼。但他的妻子青提,却吝啬刻薄,爱财如命,尤其痛恨出家人,视僧尼为侵夺她家家财的仇雠。富相多次开导,她仍积习难改,为此,夫妻屡屡口角。富相晚年得子,起名目连,此子心慈目善,和他的父亲一样敬奉“三宝”,礼待出家人。富相故去之后,目连子承父业,继续贸易经商。有一次,他又要离家外出经商,走前,他谆谆叮嘱母亲,不要吝啬刻薄,要行善积德,对出家人更要多加体恤,尽力施舍。他母亲青提虽诺诺连声,满口应承,但心中却十分反感,愤懑难平。目连走后,青提仍是我行我素,一意孤行,那些登门化缘的和尚尼姑,统统被她拒之门外。目连返家后,得知母亲的所作所为,就责怪母亲,惹得青提大发雷霆。不料七天后,青提突然暴病身亡。目连看破红尘,在安葬母亲之后,就抛弃荣华富贵,投奔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后来,终于获得神通,被称为“神通第一”。
目连得道后,曾运用神力在茫茫天地之间寻找父母归宿之所。他在“天堂”看见父亲过着尽情享乐的生活,但却没有找到母亲的踪影。于是,他再次入定,发现母亲因生前不敬佛事,已堕入了“阿鼻地狱”。目连运用神力入“地狱”寻母,在“地狱”中,他看到自己的母亲正日夜遭受各种酷刑折磨,形容憔悴,骨瘦如柴,心如刀绞,痛苦万分,于是就四处乞讨,将讨来的食物奉给母亲吃。谁知刚刚送到母亲嘴边,食物突然变成灰炭,无法下咽,无论目连怎样努力,都无法奏效,急得他捶胸顿足,无计可施。万般无奈,他就去向释迦牟尼佛求救。释迦牟尼佛告诉他:你虽说得到神通,但凭你一人之力,是无法救你母亲的,你只有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大设“盂兰盆会”,让天下所有的饿鬼都吃饱,你的母亲才可以得救。“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其义为解倒悬,即以此解脱先亡之人的倒悬之苦。目连于是招请四方僧众,在这一天广设“盂兰盆会”,超度“饿鬼道”众生,目连的母亲因此得脱“地狱”缧绁之灾。后来,目连又运用神力,使母亲得以转生人身。(www.xing528.com)
随着佛教在中国大地的流传,汉语系佛教地区的佛寺庵庙,在每年七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佛教仪式,设水陆道场,以超度亡魂。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七月十五日,武帝萧衍亲率百官公卿到同泰寺进香礼佛,设盂兰盆斋,此后,成为风俗,历代帝王及民间士庶多举行这种活动,以报祖德。到了唐代,这种风俗越来越盛,规模扩大,供品增多,“盂兰盆会”亦从单纯的佛教宗教仪式演变为宗教仪式与民俗活动融汇一起的民间节日了,“中元节”的称谓亦出现了。
“中元节”的应节礼仪繁多,除了设水陆道场、兴诵经法会、营盆供诸佛、施斋供众僧外,还要施放焰口、扎法船、敷演《目连救母》的戏剧。夜晚,人们纷纷来到水边,将一盏盏内中燃烛、用竹篾编织而成的各式各样的灯笼(多数为莲花灯)船,缓缓放入水中,任其顺水飘荡,流向远方,相传,它可以为屈死之冤魂照冥引路,使其早日得以超度,这就是被称之为“中元节一大景观”的“放河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