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花水”,亦称“沙甘节”、“泼水节”,是生活于我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德昂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在每年农历清明节后第七天举行,节期历时三天。
提起“浇花水”的由来,则不能不说起一段在德昂族人中间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当地有一位年轻人,名叫阿佛,幼年时,父亲就因病去世,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勤劳善良的母亲十分疼爱这个失去父爱护佑的孩子,一心期望儿子能茁壮成长,成为自己年老时的依靠。因此即使自己承受千辛万苦,也要想方设法,让阿佛过得舒心快乐。阿佛在慈母的精心护佑下,一天天长大,成为一位精壮的后生小伙,母亲却因受尽苦辛,操劳过度而卧病在床,家庭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到阿佛的肩上,这使一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阿佛,再也不能过着昔日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了。他每天早出晚归,为家庭的生计而辛勤劳作,当他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中,还要精心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尽人子之劳。生活的压力使他的心理日渐失衡,脾气也一天天变得暴躁起来。他抱怨自己命运的多舛,慨叹生活的艰辛,久而久之,他对母亲的照顾就越来越漫不经心了,甚至会动不动就与母亲激烈争吵,以发泄自己心中的郁闷。后来,竟发展到对老母不闻不问,甚至加以虐待的地步。母亲怎么也想不到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阿佛,会对自己如此冷漠,这般无情,觉得自己再也没有什么指望了,于是就怀着极大的悲愤自尽身亡,离开了让她满腔希望化作泡影的人世间。母亲的离去,并没有触动阿佛冷漠的心,他仍旧与昔日一样,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有一天,他经过一片密林,忽然听到一阵嘎嘎的叫声,他抬头观看,只见在高高树杈上的鸟巢里,一只小乌鸦正将衔来的食物喂给一只蜷卧巢中的老乌鸦,小乌鸦喂得那样精心,老乌鸦吃得那样可口,尔后,小乌鸦再去寻找食物,飞回来继续喂给老乌鸦,小乌鸦一次次飞来飞去,衔来食物喂给老乌鸦,它是那样的专心,那样的不知疲倦。眼前的景象,催醒了阿佛那因沉重生活压力而失衡与扭曲的良知,他蓦然回想起小时候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呵护与自己对病中老母冷漠苛虐的情景,心中十分悔恨,于是,他就急忙跑到母亲自尽的大树跟前,用小刀在树干上刻下老母的头像,每天按时将饭菜送到这里,向逝去的母亲表示忏悔,请求她的原谅。后来,他索性细心地将木像取回家里,供奉于堂屋中,让母亲的灵魂与自己共同生活,并在每年农历清明节后第七天,用采集的香花蘸着碧澄的山泉水,浇在母亲的木像上,以表自己痛悔前愆虔诚改过之心,寄托自己对母亲的拳拳思念之情。此事传扬开来,深受人们称赞,后来,遂逐渐演变成为德昂族的传统节日——“浇花水”。(www.xing528.com)
农历“清明节”后第七天的清晨,人们都换上崭新的衣服,结伴邀约到山上采来香花,或插挂于家中,或馈送乡邻亲友,用以表达节日的祝福。随后,寨子的人们走出家门,聚集在一起,举行“浇花水”仪式。由寨子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执花枝蘸着清水轻轻地向大家挥洒,表示仪式的开始,尔后,寨子里的人们,就将盛有清水的竹筒高擎过头,轮流将水滴到老人手中,以表尊老敬长之意,而老人则手捧清水,一一为滴水的人致送祝福之辞,为期三天的节日就在这种尊老爱幼的浓厚氛围中宣告开始了。节日期间,人们用早已备好的水桶、竹筒,盛装清水,互相泼洒,抒发洗去灾祸邪气、迎来吉祥平安的欢乐之情。那些信奉佛教的人家,还要用鲜花蘸着山泉水,清洗家中供奉的佛像,用以表达自己恭敬虔诚的礼佛之心。有些青年男女,更借着节日社交活动的开展,寻觅意中人,结下美好姻缘。德昂寨子里,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德昂族人家,户户充盈着祥和的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