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美的艺术结构,历史重塑,矛盾焦点突出

完美的艺术结构,历史重塑,矛盾焦点突出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演义》“陈叙百年,该括万事”,人物众多、结构宏伟,全书以三国纷争的历史为主线,以魏、蜀矛盾为中心,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了比较完美的艺术整体,在中国小说史上,堪称长篇结构艺术的典范之一。这一部分的情节非常简略,但对整个艺术结构来说,收到了首尾圆合之效。这些结构点的设置,不仅使小说的艺术结构更加严密,同时也使作品揭示社会矛盾的深度大大加深。

完美的艺术结构,历史重塑,矛盾焦点突出

三国演义》“陈叙百年,该括万事”,人物众多、结构宏伟,全书以三国纷争的历史为主线,以魏、蜀矛盾为中心,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了比较完美的艺术整体,在中国小说史上,堪称长篇结构艺术的典范之一。总的来看,结构宏大,布局谨严,脉络分明,可以说是《三国演义》结构艺术的突出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书的基本框架以历史为蓝图,在布局方面,以三国历史的进程为主线,使全书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完全脱离历史事实去进行艺术虚构,因此,其艺术结构的基本框架与历史相去不远。从小说题材的布局来看,它以三国鼎立、三分归一的历史进程为发展线索,自然形成了纵式结构。从全书的结构来看,这一百年的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三十八回以前,以曹操为结构点,描述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争权夺利的斗争。这一部分头绪纷繁,多种线索交错发展,但作者的叙事中心是刘备、曹操、孙权三大集团。官渡之战以后,形势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其结果是各路诸侯大多灰飞烟灭,曹操统一北方,孙权割据江东,刘备暂居荆州,三国鼎立局面已逐渐显出。

2.三十八回至一○四回,也就是从诸葛亮出山到诸葛亮病逝,这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以诸葛亮为结构点,主要反映的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纷争。在这条线上,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诸葛亮隆中决策这个关键性情节,并以此为契机,虚构了许多生动的故事情节。在反映三国矛盾斗争方面,把蜀、魏始终作为对立的两极,二者之争构成全书叙事的主线,孙吴则被放在这条主线之外,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又与两方都发生关系,成为蜀、魏之争的牵制因素。小说从四十三回到一○八回就是以这样的格局展开艺术描绘的,赤壁之战,吴、蜀联合大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赤壁战后,以争夺荆州为焦点,吴、蜀互相攻伐,最后酿成夷陵之战,吴、蜀联盟破裂;刘备死后,诸葛亮跟孙权修好,恢复了联合抗魏的路线。诚如章培恒等著《中国文学史》所言:“由三方鼎立而彼此间组合分化、勾心斗角所形成的关系,较之双方对峙或多方混战,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复杂性,能够充分而又清楚地显现政治作为斗争的手段的实际情状。”这一布局在全书故事结构上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六出祁山北伐讨魏,蜀、魏矛盾再次成为主要矛盾。

3.一○五回以后,以司马氏为结构点,写三分归一。作品的后十六回,仍然延续了以前的格局,以反映蜀、魏矛盾为主,在诸葛亮死后,着重描写了姜维的九伐中原,直至蜀亡。与此同时,作者还较多地展现三国各自的内部矛盾,尤其是司马篡曹、后主信谗、孙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写,最终三分归一统。这一部分的情节非常简略,但对整个艺术结构来说,收到了首尾圆合之效。

当然,忠于历史不等于简单模仿历史,小说的基本框架是以历史为蓝图的,但它又不是历史人物和历史过程的简单模仿,作者从拥刘反曹的基本思想出发,对小说布局进行了艺术的处理,因而使之具有审美的品格,这是《三国演义》艺术的又一显著特点。《三国演义》着重描写的是蜀、魏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而刘蜀集团始终放在正统地位,并成为小说叙事的中心,对刘蜀集团的主要人物作者都给予正面的、充分的展示,特别是对仁君贤相的代表人物刘备、诸葛亮,忠义的化身关羽,骁勇的战将张飞赵云、马超等,作者都不惜笔墨,作了精心的刻画,使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完美典型。相对而言,魏、吴集团的谋士、将军们则因没有太多的露面机会而黯然失色。从全书的时空安排来看,作者的倾向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全书一二○回,时间跨度97年,其中刘蜀集团就占九十多回,而且,从桃园结义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共51年的历史用了一○四回的篇幅,其中诸葛亮从出山到病逝,前后27年竟洋洋洒洒写了六十七回,而诸葛亮死后的46年历史,只写了十六回就草草结束了。小说的重点放在前50年,尤其是诸葛亮活跃在政治、军事舞台上的27年,全书的倾向性不言自明。(www.xing528.com)

第二,以重大事件为中心,通过矛盾冲突的精心构织,将杂乱纷繁的事件组成一个又一个结构单元,点线结合,纵横交错,从而使布局浑然一体。

同一历史时期出现的英雄豪杰,发生的大小事件多不胜数,为了更好地展示人物性格,更充分地反映三国纷争的历史,小说在沿着历史发展的线索叙事的同时,还注意截取历史的一些横断面,用若干篇幅,将一些历史故事连接成不同的结构单元,它们都以一个历史事件为中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郑铁生先生在《三国演义艺术欣赏》一书中,就把全书概括为16个这样的结构单元,即:董卓之乱(三回~九回)、豪强争霸(十回~二十四回)、官渡大战(二十五回~三十四回)、三顾茅庐(三十五回~三十八回)、刘备转战(三十九回~四十二回)、赤壁大战(四十三回~五十回)、三气周瑜(五十一回一五十七回)、刘备取川(六十回~六十五回)、争夺汉中(六十七回~七十三回)、关羽之死(七十四回~七十七回)、曹丕篡汉(七十八回~八十回)、夷陵大战(八十一回~八十五回)、七擒孟获(八十七回~九十回)、六出祁山(九十一回~一○五回)、九伐中原(一○八回~一一五回)、曹魏灭蜀(一一六回~一一九回)。这些结构单元虽然长短不一,但都是全书艺术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单元都与全书的主线丝丝相扣,如“董卓之乱”、“豪强争霸”等单元,就从横的方面多方展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中国分裂、民不聊生的混乱局面,既反映了被压迫农民的反抗斗争,又暴露了封建官僚和宫廷宦官的勾心斗角,以及各路军阀之间的明争暗斗;既有政治斗争,又有武力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作了很好的铺垫。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则像小说艺术结构的三根大梁,支撑着整部小说宏大的艺术框架。这些结构点的设置,不仅使小说的艺术结构更加严密,同时也使作品揭示社会矛盾的深度大大加深。

第三,以事带人,使人物的经历纽结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人物性格与历史事件同步发展,和谐统一。

“情节是性格的历史”,小说情节艺术结构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把人物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将人物放在典型的环境当中,让人物性格得到符合逻辑的发展,这是衡量情节结构优劣得失的重要标志。由此看来,《三国演义》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是颇为成功的,它不仅把故事组织得有头有尾,曲折动人,更重要的是能以表现人物性格为中心,善于把人物放到最能表现自己的矛盾冲突中,在典型环境中展示人物性格。例如,“赤壁之战”,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一次大战,但小说中对战争的实写并不多,而主要描写的是一系列政治外交斗争,智斗多于武斗,作者的目的就在于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展示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物的性格特征,作品中设置的每一个情节都是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诸葛亮、周瑜、曹操都是足智多谋的军事统帅,但在赤壁之战中,作者却通过一系列情节,突出了他们不同的性格、才智和气度。周瑜成功地连用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使曹操中计失败,这突出了周瑜的智谋和才能,而这一切又早被诸葛亮识破,显示了诸葛之智更胜一筹;周瑜多次设计欲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以大局为重,再三忍让,这又突出了周瑜气量狭窄和诸葛亮的气度恢宏。在这场大战中,曹操骄矜自负的性格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此外,作者还采取了多种艺术手法,如:结构上讲究对称和对比,故事有波澜有起伏,又巧于穿插,既连贯又不累赘,描写时张弛有致,冷热相间,作到全局在胸,前后照应,虚实结合,轻重有别等等。正因为这样,才形成了《三国演义》既严密精巧,又和谐匀称的结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