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者,荣誉、荣耀,是指一个人取得成绩时产生的一种得意、兴奋、激动的心态;“辱”者,耻辱,羞辱,是指在一个人在遭遇凌辱、侮辱时产生的一种苦闷心态。对于普通人来讲,面临“荣”或“辱”时,心态都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生理现象;会出现精神亢奋、思绪激昂等精神性状态。沿着“喜悦”或“悲愤”方向偏执地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得意忘形”或“悲愤欲绝”等不理智的失态表现。此所谓“惊”也。
任何人去做事,结果无非两种。成功或者失败。失败时,便会自然地受到别人的冷落。此时,很多失败的人就像含羞草一样,一碰,就紧紧地把自己包围起来。其实,失败了又怎么样呢?抖落身上的泥土,剔去耳洞中别人的恶语,直起腰板来,做一个敢于向失败挑战的勇者。如果成功了,也不要太骄傲,因为事物总是相互因果的,失败中包含着成功,成功中也蕴含着失败。在任何时候,保持一种荣辱不惊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荣辱不惊,是一种历经繁华之后的恬淡,是一种笑看人生风云变幻的洒脱,同时也是一种遇事镇静沉重的稳健和气度。我们只有在成长中经历岁月的淘洗,才能达到这一人生境界。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匡义御驾亲征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走投无路,只好投降。面对这巨大的胜利,赵匡义难以自持,便不顾兵疲财缺的现状,主张乘胜伐辽,收回被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大将潘美反对说:“我军大胜,此刻也不能志得意满、轻敌冒进。眼下尚需稳定形势,巩固胜果,士卒也需休整。”没等宋太宗说话,总侍卫崔翰却越众而出,大声说:“此乃天赐良机,岂可轻易放弃呢?陛下进兵之举甚合民心,必群起响应,我军又是得胜之师,当无坚不摧,伐辽必有胜算。”
赵匡义本来求胜心切,又听崔翰这样讲,便不再犹豫了,宋军遂大举北进。宋军快到高梁河时,遭到辽军的伏击,损失惨重,赵匡义也不知去向。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也随赵匡义亲征,他手下的将领欲立赵德昭为帝。赵德昭面对众将拥立,一时心动。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没有轻言进言。
赵匡胤去世,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遵循母亲的遗命。让弟弟赵匡义做了皇帝。这个事实曾让赵德昭心中郁闷。他的一位亲信劝他不可这样,这位亲信说:“事已至此,大王纵有千般怨言,也无力回天了。大王现在的举动,皇上必定极为关注,皇上怎会容忍一个心怀不满的臣子呢?再说,大王当不上皇帝也未必就是坏事,只要大王看透荣辱,顺天应命,也不会感到做个逍遥亲王有什么不快。”赵德昭很聪明,他一下领悟了其中的真意。自此,他天天纵歌饮酒,对宋太宗极其恭敬,宋太宗对他并不怀疑,君臣相安无事,相处得十分融洽。
今日面对此变,赵德昭虽口里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是千回百转。他思忖这件事关系太大,万不可因贪求帝位犯下致命之祸。他又想太宗虽是失踪,终究不能肯定他已蒙难,如果自己轻率即位,太宗若没死,自是不能放过他了,如此自己连性命都将不保。(www.xing528.com)
赵德昭越想越怕,他先前的窃喜之情一扫而光。他决定以静制动,慎重行事,于是他故意作出生气的样子说:“皇上生死未明,大敌当前,你们不思报国杀敌,却在这儿胡言乱语,动摇军心,这是忠臣所为吗?我是皇上的臣子。誓死效忠皇上,岂能受你们唆使,干下这大逆不道之事?你们真是昏了头了!”
众将本想赵德昭定然接受,自己也可有拥立之功,飞黄腾达,谁知赵德昭却出言训斥,他们都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应对。他们虽自称有罪,但心中怅然若失,面有不悦之色。赵德昭见之一凛,为了安抚众将。不令他们疏远自己,他又低声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可荣辱之事,岂可盲动?再说赵氏江山谁做皇帝都是一样,我岂能趁皇上危难而行己私呢?倘若皇上真的遭遇不幸,为了宋室江山,我还是不会令各位失望的。”
众将气消,皆服其义。第二天早上,宋太宗被杨业父子救回,安然无事。
自古能真正做到荣辱不惊的人,必有宽阔的脑襟和高超的智慧。他们不为荣辱所左右。因此其行为才不会失常失态。凡事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其实。荣辱不仅是暂时的,也是相对的,若是一味好荣厌辱,将之完全对立起来,人在心情大乱之下。就难以冷静从事,其结果不免出现偏差。从思想上淡化荣辱观念,方可让人放下功利思想。真正领略人生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面对荣辱时难以自持,其实,人非圣贤,焉能无过。人生荣辱,难以定论。有荣必有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至理名言。遇事荣辱不惊,对走正义之路至为重要,关键的是要有崇高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要有同世俗的偏见和腐朽断然决裂的勇气和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