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思想家郑板桥曾手书“难得糊涂”四个字,这是他一生的体验和总结,也成为后人修炼本性的格言。难得糊涂,是人在屡经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和豁达,是人生大彻大悟之后的宁静心态的写照。
人要有颗豁达之心。当你豁达时,才会真正区分什么是爱,什么是不爱;什么属于自己,什么不属于自己;才会爱得有分寸并不丧失自我。拥有了豁达,风雨后你将是个最大的赢家,你收获的是一种带有灵性的清静、以及对人生顿悟和对伤害的宽容。所谓糊涂,是一种在明白的基础上的糊涂,这糊涂的境界远远高于清醒!表面糊涂,心里清楚,这是最高明的做人技巧。外表给人以消极、无能的感觉,使人放下戒备,人为地营造出一种迷惑外界的假象,自然就可以减少外界的压力,或降低对方对自己的要求。这时如果要克敌制胜,则可以在不被防备的条件下出手,以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如果目的在于获得别人的赏识,则可以出人意表,令人感受到惊喜,引起别人的重视。难得糊涂,比积极、主动的态度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因此,也常常被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
三国时期,刘备寄居曹操处,为防谋害,他经常在后园种菜,并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当曹操与他煮酒论英雄时,他故意装糊涂,说袁绍、袁术、刘表等为当世英雄,以麻痹曹操。还有,曹操在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后,缴获了自己的下属与袁绍私通的大量书信,有人劝他对这些人严加处理,他却不为所动,命令把这些书信全部焚毁。
魏晋时期,集诗人、作家、思想家于一身的名士阮籍,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可谓是名士风流,门第高贵。但当时的政治形势异常复杂,今天被某人拉拢得势,明天就可能因其倒台而被砍头,最好的保身之术就是远离政治。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死了皇族曹爽,开始专政。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又相继专权,后来干脆废除魏帝,建立晋朝。期间,阮籍一直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委蛇。早在曹爽要请他入朝为官时,他便看出了曹氏已面临覆灭的危机,于是托病谢绝,归田闲居。等到司马懿掌握曹魏政权后,又请他做自己的幕僚,封给他从事中郎的官职。阮籍摄于司马氏的势力,只好低头就范,且做得相当到位。凡是司马府上有宴会,他都是每请必到,一到便开始喝酒,有时真的喝得酩酊大醉,有时则是装出来的,以此来掩饰自己。此外,阮籍还故意处处表现出贪酒纵欲的糊涂样子。有一年,他突然提出愿意担任军职,并明确提出要担任北军的步兵校尉。如愿以偿以后,人们才发现,他要求担任这一职务的唯一原因是步兵校尉兵营的厨师特别善于酿酒,而且还有三百斛酒存放在仓库里。果然阮籍一到任后就整天泡在酒桌上,纵情豪饮,不问世事,后人因此称他为“阮步兵”。
阮家的邻居中有个卖酒的美少妇,阮籍就常与朋友去那里买酒喝,喝醉了就躺在少妇身旁睡觉。少妇的丈夫刚开始怀疑阮籍有不轨之心,后来观察了很久,始终没有见到他有异样的举动,这才放下心来。当时有一个司徒名叫钟会,是司马昭的重要谋士,善于投机钻营,是个卑鄙小人,阮籍一向对他深恶欲绝。钟会知道阮籍的名气很大,而且对司马氏专权心怀不满,便时常来阮家做客,希望能探听到一点口风。他每次上门,阮籍都拿出美酒款待,和他开怀痛饮,但对政事却从来一言不发,钟会只得怏怏而归。(www.xing528.com)
阮籍有一个女儿,生得容貌秀丽,司马昭想纳为儿媳,几次托媒人登门求婚。阮籍左右为难,如果答应了,就有损于自己的声誉,家族的荣衰就要和司马氏绑为一体;如果不答应,就会得罪司马昭,可能有性命之忧。他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又拿出“装糊涂”的高招,天天喝酒喝得烂醉。每一次提亲的人上门,都可以看见他烂醉如泥、不省人事的样子,提亲之事根本没有机会出口。这样一连过了两个多月,阮籍始终宿醉未醒,醉了又喝,喝了再醉,司马昭的联姻计划只得做罢。
可能正是因为阮籍装糊涂的功夫一流,所以司马氏杀戮异己、株连甚广,他却独独逍遥于世,没有大起大落,更没有性命之忧。难得糊涂,其实就是“大智若愚”,掩饰真实的用心、才华、声望和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之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方法,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糊涂”是一种境界,是聪明人所为;“糊涂”并不是让人唯唯诺诺,忍气吞声,只是换一方式,把生活中的小事情模糊处理。那些斤斤计较的人可能得到一时的满足;锋芒毕露的人可能会得到一刻的虚荣,但得意之时也许埋下了隐患,种下了祸根,故此,装装“糊涂”可能会别有洞天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