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一瞥
6月上旬我先坐飞机到名古屋,夜宿箱根。第二、三天在东京。第四天从横滨下船,坐上7万吨的游轮去北海道的港口城市函馆和小樽。随后向西行驶,到了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们叫海参崴。上岸半天后,船又向南行驶30多小时,到了韩国的第二大城市釜山。当天晚上起航,30多小时后返抵天津。
坐船观浪花,肯定不会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但这也让我对东北亚有匆匆的一瞥,有些印象愿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先说日本。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既熟悉又陌生。走在街上,到处可见汉字。名胜古迹均似曾相识。遇到的人与我们也长得差不多。他们酷爱樱花,有一位文人见落樱满地,觉得已美得无以复加,便当场自杀,带着美离开人世。但也就是这样的民族,拿起刀来,也着实恶到极点。当然,今天的绝大多数日本人都认识到军国主义带来的危害,为了表明心迹,远去印度佛陀讲经的地方建了一座和平之塔。在中国也建了“日中不再战”的纪念碑。
到了日本,亲身体会到了什么叫现代化。日本拿得出世界第一流的产品。在自己不产一滴石油的情况下,日本把节能做到了极致。日本发电厂的煤耗是世界上最低的。它本国虽然没有石油,可是深海采油平台却是最先进的。这些不用多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社会的管理也是第一流的。举个小例子来说,日本街道上没有垃圾桶。政府规定星期一扔什么,星期二扔什么,居民都极为配合。如果你要扔一台电视,必须打电话让人来收,并付3300日元,约合人民币260元。各家各户的废报纸都在规定时间上交,政府收去做成卫生纸,免费供公厕使用。在日本走了几天,哪怕是偏僻地方的公厕,都干干净净。我的印象是,日本人已经过上了好日子,目前最大的忧虑是能不能把好日子继续过下去。老龄化、少子化和国际竞争力的下降,让他们睡不好觉。心里烦,便容易冲动,而这种情绪极易被政客利用。
再说说韩国。导游是第三代华人,见了我们很亲切。他告诉我们,韩国人有两句口头禅常挂在嘴边。第一句是“打败日本”。当然不是指打仗,而是要在经济上赶超当年对他们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韩国已基本做到了。我是做国际报道工作的,“赶超日本”我很早就在外电中见到,当时想韩国人未免心忒大了一点儿,不大相信。那时日本正如日中天,美国人见了都心慌。可是今天,三星已经打败了索尼。釜山的市容已同日本的差不多。由此可见韩国人一股劲。一个民族要兴旺,必须要有这股劲。韩国人只买国产车,不买日本车。为了学到技术,韩国人悄悄雇用日本的退休高级技师。日本给他们的年薪是2000万日元(约合25万美元),韩国给6000万,甚至1亿。第二句口头禅近来经常讲,是“最怕中国”。究竟什么意思,恐怕一言难尽。我理解这主要还是在经济竞争方面。
我还想说说日本和韩国的饮食。他们吃得很清淡,一点儿泡菜,一点儿生鱼片。一小瓶花生油要吃半年,所以那里很少见到大胖子。日、韩都是长寿国家。(www.xing528.com)
最后说说海参崴,那真是一个天然良港。我们7万吨的船停在岸边,过去二三十米便是大马路,可见港口水有多深。俄罗斯近30年的历史大家都很清楚,我的感觉是它还在转型之中。街上可以看到巨大的电子广告牌,但似乎不大翻动。满街都是汽车,导游说都是日本的二手车。俄罗斯有丰厚的石油收入,所以中等人士能拿到约1.5万到2万卢布(约合人民币3000到4000元)的月薪。
导游先带我们看了新修的东正教堂。后来又看了用一艘20世纪30年代的旧潜艇改成的博物馆。他们仍然以打败法西斯这一段历史为荣。每年5月9日胜利日,这艘潜艇的设计者、现在还生活在这座城市的90多岁的老人,要到这里接受大家的敬意。导游说:“我们对老战士都很尊敬。”导游最后带我们参观了设在东方联合大学的孔子学院。
海边可以看到一座跨海大桥正在修建。最近有俄学者提出,要把海参崴定为俄罗斯的“第二首都”,这充分体现了国徽上双头鹰的象征意义。1908年,当时的沙皇高官斯托雷平在讨论要不要在西伯利亚修穆尔铁路时说:“我们继承自拜占庭的鹰是双头鹰。当然,单头鹰也是强大的,但我们俄罗斯之鹰,即便朝向东方的头被砍掉,你也不可能把它变成单头鹰,直至流血过多而死。”俄《独立报》6月6日的文章说:“普京呼吁乘‘中国风’扬起我们的经济之帆。”
世界的东北亚,现在正处在关键时刻,如果大家都有合作的愿望,有可能把这里建成21世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有赖于各国政治家的英明,也有赖于各国民众的理性。这样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中、日、韩三国已商定今年下半年谈判建立自贸区。亚太经合组织首脑峰会今年9月就要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我们希望它开得成功。
2012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