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勤奋,积极进取
勤奋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成功的人生必备的。实实在在付出心血,才会换来真正的享受。一生之计在于勤,而一个成功人生的关键,更在于及时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做点什么。
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都是自强勤奋的最真实的写照。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张海迪,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靠其比常人多几倍的勤奋与刻苦。成功挑战生物学的童第周,攀登数学高峰的华罗庚,有谁不在印证勤奋刻苦——这成才的不二法则呢?甚至被誉为世界十大船王之首的包玉刚,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讲演时也说:“我非常欣赏香港人说的一句话:‘力不到不为财。’通俗地说,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位在商界和政界都能够叱咤风云的世界船王,在功成名就之后说出的竟是这样一番话,难道我们不应该受到一点什么启迪吗?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他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画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母亲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十八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五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五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三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www.xing528.com)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十八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是与自强进取的优秀品质相互联系的。一个人有了自强进取的优秀品质,就能相信自己的力量,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充满信心,就能克服依赖心理,勇敢地、独立地学习、工作、生活。
巴甫洛夫曾给学生们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巴格达商人,在路上行走时听到一个神秘的声音附在他耳边说:“请你弯下腰去,捡起路边的小石子,明天早上你就会获得快乐。”这个巴格达商人将信将疑,但他还是遵照这个神秘的声音的意愿,捡了几颗石子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这位巴格达商人打开自己的口袋,拿出第一颗石子,石子马上变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他惊呆了,接下来的事更使他目瞪口呆:他掏出其余的石子,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堆光芒四射的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这位商人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是马上又懊悔不已,为什么当时自己不多捡几粒石子呢?
讲完这则寓言,巴甫洛夫就告诫学生说:“你们现在就是巴格达商人,而石子就是知识,知识的价值你们将来就会明白,将来你们所学的知识就是你们的无价财富,你们也一定会懊悔当初学得太少了。”
所以,进取精神对于人生事业的价值,在于创造未来;也因为有了未来,过去与现在的成功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