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犯的6个思维误区-误区: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

常犯的6个思维误区-误区: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反,这意味着在考虑某个特定的问题时,我们喜欢考虑“是”的方面,而不是考虑“否”的方面。在提及3、5、7和21、23、25这两组数字之后,我们陈述了该规则,但是再次被告知这是错误的。也就是说,我们寻找产生“是”答复的示例。为了确定假设是否可能成立,我们应该尝试证明它是错误的。虽然无法确定地证明假设是正确的,但是可以通过观察证明其是错误的。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与认同策略相关。

常犯的6个思维误区-误区: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

搜索认同数据是坚持当前信念的一种主要方式。它也表明了我们所使用的基本认知策略。在形成判断时,我们使用的是正向测试策略。也就是说,我们建立认知系统以关注肯定的(而非否定的)事例。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乐观主义者——看到的始终是生活光明的一面。相反,这意味着在考虑某个特定的问题时,我们喜欢考虑“是”的方面,而不是考虑“否”的方面。当测试某个人是否性格外向时,我们更多地留意暗示这个人性格外向的数据——这些数据正面地表明这个人性格外向。

为了了解如何实施正向测试策略,考虑如下的一组3个数字:

2 4 6

如果我告诉你这3个数字遵循特定的规则,你必须确定该规则是什么,那么你应该如何做?为了确定该规则,你可以考虑选择另一组3个数字,我们将告诉你它们遵循该规则(是),还是不遵循该规则(不)。考虑该规则可能是什么,并且写下一系列3个数字以测试你的假设。①

①P. Wason,“On the Failure to Eliminate Hypotheses in a Conceptual Task”,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2(1960):129。

当形成关于该规则的假设时,例如“以2为增量递增的偶数”,我们通常选择12、14、16这样的数字——符合该规则的数字。如果被告知这些数字遵循该规则,那么我们接下来选择50、52、54这样的数字,并且再次被告知这些数字也遵循该规则。多选择几组符合该规则的3个数字之后,我们就会确信该规则就是“以2为增量递增的偶数”。但是,我们却被告知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因此我们相当吃惊。再次思考并决定测试一个不同的规则,例如“以2为增量递增的任意3个数字”。在提及3、5、7和21、23、25这两组数字之后,我们陈述了该规则,但是再次被告知这是错误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该规则到底是什么?答案是:“按照递增顺序排列的任意3个数字。”

为什么很难发现该规则?我们通过搜索认同假设的示例(而不是证明假设不成立的示例)来尝试证明该假设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我们寻找产生“是”答复的示例。该策略的问题在于,我们可能提供一千个符合假设的示例,但是仍然不能获得关于正确规则的确定性答复。原因何在?如果认为规则是“以2为增量递增的偶数”,那么会选择许多组与该规则一致的数字,这些数字可能也符合其他规则,例如“递增的偶数”或“递增的任意3个数字”。因此,持续地寻找认同数据并不能接近正确的规则。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与“以2为增量递增的偶数”假设不一致的一些数字,例如7、9、11,并且被告知这组数字也符合规则,那么就会立刻发现,涉及偶数的假设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如果使用不符合所测试规则的示例,那么会比继续搜索认同示例更快速地了解更多的信息。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指出,普通的假设可能永远不会得到彻底的认同,因为我们可能在下一回合中发现例外情况。曾经有人认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有人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为了确定假设是否可能成立,我们应该尝试证明它是错误的。原因何在?虽然无法确定地证明假设是正确的,但是可以通过观察证明其是错误的。②因此,在做出决策时,证明假设不成立的证据可能会非常有用。

②应当指出,积极的假说测试在某些情况下会揭示假说中的错误。参见J. Klayman的“Varieties of Confirmation Bias”,摘自Decision Making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一书,J. Busemeyer,R. Hastis和D. Medin编辑(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5),第385页,其中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讨论。(www.xing528.com)

考虑如下的问题。

假设在卡片上有字母和数字,这些卡片一面上有字母,另一面上有数字,并且某个人告诉你:“如果卡片的一面上有元音,那么在另一面上就有偶数。”你需要翻转以下哪些卡片才能确定这个人是否在撒谎?

E K 4 7

与大多数人一样,你会选择E和4,或者只选择E。当128个人回答该问题时,E和4是最常见的答案(59),其次是E(42)。③原因何在?我们再次会选择提供认同证据的卡片。然而,正确的答案是E和7。以如下方式考虑该问题。如果卡片上有元音,那么在它上面就有偶数(如果X则Y)。证明该if-then语句错误的唯一方式是找出X和非Y(也就是元音和奇数)的示例。可以证明该规则错误的唯一一组卡片就是E和7(元音和奇数)。偶数或辅音是无关的(偶数确实是无关的,因为该规则并没有规定偶数的另一面不能是辅音)。再次声明,搜索证明假设不成立的证据(而不是认同证据)将可以回答该问题。然而,在5位富有经验的数学心理学家(这些人应该更好地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中,有4位不能正确地解决该问题。④这种情况反映了我们希望认同假设的愿望是根深蒂固的。

③本例取自P. Wason和P. Johnson-Laird的Psychology of Reasoning:Structure and Conte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④R. Dawes,“The Mind,the Model and the Task,”在Cognitive Theory,vol. 1中,F. Restle等编辑(Hillsdale,NJ:Erlbaum,1975),第119页。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与认同策略相关。当我们以某种方式行动时,自我实现预言就会发生,因为如果相信某件事情是真实的,就会以某种方式采取行动,进而用行动促使其变为真实可信的事情。就这一点而言,信念会导致我们采取可能产生认同证据的行动。例如,研究人员告诉小学老师,某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在下一年突飞猛进。8个月后,这些学生的IQ提高明显高于其他学生。然而,研究人员只是随机选择了一些“学习将会突飞猛进”的学生。老师明显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和赞扬,从而导致其智力得到更快的提高。因此,我们不仅看到期望的结果,而且会实际地促成这种期望的结果。⑤

⑤R. Rosenthal和L. Jacobson,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Teacher Expectations and Pupil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New York:Holt,Rinehart,and Winston,1968);C. Word,M. Zanna和J. Cooper,“The Nonverbal Mediation of Self- Fulfilling Prophecies in Interracial Interac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0(1974):1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